【1/4人生贏家】冠軍調酒師:三度清零,如有酒膽

2021-01-08 界面新聞

現代「雞尾酒革命」創始人雞尾酒之王Dale DeGroff的味蕾被一個臺灣人徵服。

這人是詹佳恩(Gn Chan),會講臺灣故事、設計出眾的年輕人,一再做出看似冒險又堅定的決定。意外地,讓他從落敗低點扭轉為扶搖直上。要不是因為早年被騙,不得已進入調酒行業,職業生涯三度清零,詹佳恩可能就和世界冠軍的頭銜失之交臂了。

即使現在看來,那一天也是不可多得的。2016年百加得傳世全球雞尾酒大賽(BACARDI Legacy Cocktail Competition),因調製的原創調酒「獨特而又別致」,詹佳恩拿下了全球總冠軍。這種影響是深刻的、突破性的,既可以看作對他調酒生涯的最高褒獎,也代表華人調酒師在8年歷史中首次拿獎的殊榮。人們差點忘記關於他的一些事實,一個在非飲酒家庭長大的調酒師,甚至原本沒有計劃參加比賽。

決賽當天,綁著雷鬼頭、小麥健康膚色、穿著一身迷彩西裝,29歲的詹佳恩笑容燦爛,隨著一句「It’s not those who win that become legends but rather those who lose but never quit.Vencermeos(成為傳說的,不是獲勝者,而是那些失敗但永不放棄的人。我們終將勝利)」,有條不紊地完成了參賽雞尾酒的調製。

「故事」就像一個切入點,尤其是在強調故事的百加得傳世雞尾酒大賽上,詹佳恩的過往經歷正在被釋放、展開。評委團看來,他的履歷、他的調酒和他的信念,與百加得家族精神如出一轍,指向了「不馴服」。時間過去兩年,這個已經達到了職業高點的人,從沒有停止思考和探索,他想知道,調酒師除了藏身於一張吧檯後,還有哪些值得開拓的、發揮的平臺。

下沉

設計之於詹佳恩,如同一把庖丁解牛的刀,視覺審美、概念設計等一整套學問都被應用在了調酒裡。他大學學工業設計專業,拿過德國紅點獎(Red Dot)概念設計獎,如果順著平滑的軌跡發展,會成為一名設計師。直到遇上騙子,6萬多的積蓄說沒就沒了,開設計室的想法泡湯。為了謀生,他經朋友介紹去了臺灣一家酒吧。

第一次調酒,把所有食材加在一起,用力攪拌,一杯酒就成了。彼時,詹佳恩對行業和酒完全沒有概念,沒有抱什麼期待:試試看這麼調酒會不會好喝,調酒師也只是暫時的營生之計。但像這樣一個臨時起意的職業生涯開端,也稱得上初戰告捷、地位舉足輕重。

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是,他自己說,小時候不喝酒,不熟悉調酒文化,以為酒吧是出入複雜的不良場所。在那家臺灣酒吧待了7個月,他發現酒吧也可以是很有趣、乾淨、很正派的,是小酌一杯或和朋友聊天放鬆的地方。他知道原來調酒師也可以算是一個職業。

吧檯背後,調酒師通常要經歷必不可少的成長過程,對詹佳恩也是一樣。一天的工作任務繁雜,開店前做好準備工作——搬貨、點貨、備料、打掃;等到開店,調酒師就是主場人,一面是他調製酒水、酒杯搖蕩,一面是客人觥籌交錯、推杯換盞;到了下班的時候,簡單收帳,然後關店。

20出頭的年輕人,表現出了一種著迷和能力。晚上睡酒館閣樓,工作以外的時間用來看書、看視頻以及整個團隊不斷嘗試和積極交流。熱愛的種子和輕鬆的氛圍一直留在了心中。詹佳恩回憶,在這間草創不久的小店,店主York帶領他、飛飛和Jason一群好夥伴,經營出了一個熱血社群。他現在還清楚地記得第一個月營業額9萬臺幣,第七個月辭職離開時漲到了46萬臺幣,翻了五倍。

這時,調酒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工作和花招。大學那會兒,他定期去街頭表演魔術,有一次碰巧接觸到了花式調酒,瓶子像煙花一般上升和墜落,覺得可以融入到自己的魔術表演裡。當他找到營生、專業和愛好的三者的結合點後,他說自己喜歡上了調酒,轉行切實可行,「調酒就像設計加上表演,恰巧這兩件事情都是我很喜歡的」。

調酒是一件好玩的事情。用他的話形容,「就是因為你可以從概念上去設計一款酒,很快可以設計出來,是一個可以飲用的設計品。然後你製做的過程,你的動作、你的姿勢,你有很多不同的技巧跟手法去呈現,就是做很多很多遍,所以有點像在變魔術,把一個東西轉變出來,然後這東西是可以用的,而且可以和客人互動,所以我覺得這是我喜歡的地方。」

朋友們看到的詹佳恩是自由浪漫的。像茨威格一樣,他們都對四平八穩心存疑惑,難道應該拿著一筆筆版稅,在筆直的、平坦的大道上繼續這樣下去,一直到六七十歲?他否定了,雖然深知這是生命的轉折點,在這裡起步了調酒師的職業生涯,卻依然無法拒絕自己的內心。

態度

服兵役期間的某個深夜,他雙手合十祈禱,希望神明指明未來的方向。那天晚上,巧合與迷茫困惑的他多次相撞。低下頭,那本《阿拉斯加之死》(此為《荒野生存》的臺譯名)攤展在膝頭,翻開的一頁提示主人公克裡斯——兩人同月同日出生,出於同種出國流浪的心態,24歲時踏上了前往阿拉斯加的尋夢之旅。

2012年,詹佳恩步入24歲,一兩個月時間裡賣光所有家當,處理了收藏的古董,動身前往紐約。他希望置身於最有挑戰的調酒環境中,而不是旁觀者。臺灣酒吧店主York一開始就知道他的打算,對他的離去並未感到驚訝。選擇紐約,因為好朋友盧雪君的建議,這個香港調酒師見多識廣,有一定的行業名聲。更重要的是這符合「最有挑戰性的調酒文化」判斷標準。

在臺灣,調酒師曾經不是一份體面的工作。大眾普遍刻板印象就是喝醉、耍酒瓶、沒人在乎酒的品質。隨著近年來臺灣調酒師走向世界舞臺,摘下獎盃,改變了調酒界對臺灣的印象。詹佳恩受紐約調酒行業的滋養,如今反觀臺灣:「我覺得一年比一年好一點。就是在這幾年,調酒師才慢慢地被大家認同,被當作一門正當職業。也不是說大家完全覺得調酒師是一個很不錯的職業,但在慢慢改變。」

他給調酒取名「Venceremos」,意思是:我們最後都會獲得勝利。這一杯酒,在西式調酒裡融入小黃瓜和麻油,契合個人經歷和臺灣傳統。就像他的獲獎發言,他強調自我表達:「嘗試找到與你的故事和Bacardi故事的聯繫。試著找到你的態度或精神,並學會以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

分享自己喜歡的味道,讓詹佳恩很高興。但兩個成長背景、飲食文化不同的人,初次面對面坐在吧檯,想要迅速建立口味信賴關係,很難。比如原材料、客人都是變量,如何選擇青檸、黃檸,如何做到每一天的酸甜平衡,如何滿足大眾而不失個性,這些他都要思考。換而言之,無論經典調酒還是自創調酒,你要學會化解隨機性,始終保持一致性。

合拍這件事,也不是那麼隨意,畢竟調酒師還是一種服務業。同一張食譜,呈現出的氣味、外觀和概念不同,鑰匙握在調酒師手裡。在他看來,成功的一半出於猜測揣摩,一半和事後調整有關係。見酒,如見人。一種簡單而深刻的呈現方式,背後可能隱藏著幾千次、上萬次訓練,見到的是對方對一杯酒的了解程度。

他有他的偏好,設計師時期接受的美感訓練,直接影響了創作方式。至今也沒弄明白的是,他的酒量不怎麼見長,有的調酒師吃食材、反覆嘗試調酒搭配,他更依賴視覺。腦子裡先描摹出一個畫面,再慢慢往回推出酒的樣子、所需要的食材和手法。這種「倒過來」的創作方式一反常人。

他屬於這樣一類人:不盲從手冊,不會事無巨細地規劃道路,態度才是裝載世界萬象的殼。「If you want something in life, reach out and grab it.」(如果你的人生有一個你非常想要的東西,就想辦法伸手去拿吧!),這是他現在的Instagram籤名。

多年後,詹佳恩回憶起隻身赴紐約的期待,發出一連串回音壁式的「嗯嗯·····」,有半分鐘陷入了寂靜:「就是沒有多想」。

清零

就這麼被丟到了大都市紐約,錢、語言和文化挑戰紛紛迎面而來。自認性格倔強、做事要強的年輕人,下定決心這周結束前找到工作,他自嘲道:果然還是沒找到。熬了一個月,他狠心放手一搏,起初想學點什麼,去上了一節三百美元兩小時的調酒課程。還真誤打誤撞留在了那間開課酒吧。

在Theater酒吧,「難」真正有了實感。詹佳恩重新從酒吧助理做起,負責打掃和跑腿工作,剛開始出錯被罵「Idiot」是常有的事情。這間酒吧正在走下坡路,他看不過去,提交了一份20頁的改善報告和自己設計的新Logo。老闆Albert向他道謝,不再有後文。

這家店後來無預警關門,大理石拆走,原本氣派的吧檯只剩下了木頭。有一天,老闆Albert約他出來散步,補付了部分薪水。兩個人並肩走著,一如往常的氛圍,這讓他怎麼也沒想到老闆次日跑路。途中,Albert以打招呼為由,進了一家被稱為米其林法餐帝國的法國高級餐廳David Bouley,並且順其自然將他推薦給了餐廳經理。對於這種巧合,詹佳恩願意解讀為一種道謝的方式。

一進餐廳,打開一扇門,蘋果和新鮮水果堆砌成整面牆,果味沁人。同時「砰」地關上了另一扇門,整日待在封閉的房間調酒,高級餐廳的工作逐漸讓人失去了活力。一天來回於三間不同餐廳,周一排到周六,生活規律而繁忙。

到了周日,他頻繁光顧一家傳奇、叛逆的日式調酒吧,距離他家一分鐘不到。後來,他代表這間老牌紐約酒吧Angel’s Share,拿下了世界冠軍。在這裡,他結識了職業生涯裡最重要的兩個人。其中一個是老闆Shingo Gokan(後閑信吾),深深影響了他的專業和行業理念。

Shingo拿了2012年百加得傳世雞尾酒大賽的全球冠軍,是世界知名的調酒師。「一杯調酒最重要的元素,包括味道、原料與呈現方式,這三者缺一不可;當然如果一杯調酒的三元素中有任何一件讓我出乎意料,我會覺得它很『亮』,而且會對它很感興趣」,好奇心是最重要的法則,這是Shingo發表在臺灣《Esquire》上的見解。

看Shingo調酒是一種享受,熟練且注重細節;喝Shingo調製的調酒是一種難忘,味道優雅且細緻。詹佳恩每周都去點一杯酒,坐在同一位置。兩個人相對無話,神交了四、五個月後,才慢慢搭話。後來Shingo邀請他做帶位人,酒吧最底層的職位,即便不符合美國文化和自身水準,他也立即答應,放棄了三份工作。他從零開始不以為苦,反而對高級餐廳的小屋子感到厭倦,那一刻,他想的只是留在這裡學習調酒。

至此為止,人生和運氣的關係可疑,好像和勇氣的關係更大。他理解日式酒吧的規則,想要做點什麼的念頭,取代了所有的徘徊、遲疑和猜測。他只有足夠敢想,足夠有執行力,才能繼續留下來。事實證明,他成長很快,從帶位人到服務生、到調酒助理(Barback)到調酒師只用了10個月。他成為了Angel’s Share的第一位非日籍調酒師。

另一個重要的人是調酒師前輩Tetsuo。藝術家氣質加上天生的搖滾精神,很吸引他。兩個人都是敢於嘗試的實驗派。

離開吧檯

曾經的祈禱已經得到應許。2016年獲獎以後的詹佳恩在做什麼呢?是什麼促使他離開了Angel’s Share?對他來說,今天是憑藉直覺一路拼湊而成的,吧檯後的日子一天天重複,一天天失去挑戰,這都是他過去沒有預計到的。

2017年初,他辭職,籌謀開辦自己的酒吧。原本打算籤下一家談了很久的店面,卻在最後一刻計劃泡湯了。為了舒緩心情,加上目前無事可做,他乾脆策劃了一場期待已久的旅行。

「On the road」(在路上)對他有一種永恆的魅力。詹佳恩始終記得那個晚上的神啟,始終記得《阿拉斯加之死》,以及他最初拋下一切、跨過了大洲和大洋去追隨主人公。2月,他買下了一臺黃色旅行大巴作為生日禮物,但這臺剛拿到手的車看起來部件陳舊老化,修了好幾次。第一次上路行駛了不到80公裡,引擎起火,再次返回原地。經歷了五次推車,無數次修車,聽他娓娓道來,饒有趣味。——但有一點,他開始懷念調酒、和客人聊天的日子了。

一邊旅行,一邊調酒,就是Road Trip Pop-Up。重新添置了一張桌子、一個吧檯,掛上裝飾地圖,顯得更舒適了。這算是開店預熱,他在休斯頓、邁阿密、奧斯汀和紐約各個城市進行味道試水。

通常上車喝酒的客人,會得到一張拍立得,貼上「Double Chicken Please(兩份雞肉麻煩了)」的自製貼紙。沒錯,新店的名字讓人有點迷不找頭腦。詹佳恩喜歡這種無釐頭,其實是延用了11年前計劃的設計室名字,當時他和大學朋友的綽號都是雞字輩。英文往上印著酒吧的logo,一隻雞手上拿著一個酒杯,火雞拿著一把螺絲起子。他說,某種程度上表達了調酒設計工作室的感覺。

採訪過程中,一旦提起觸及行事目的的問題,他說的最多的就是「嘗試」、「試試看」。身為一名調酒師,「生活不是只有站在吧檯後面經營一家店、和客人互動,它也可以是走向不一樣的舞臺、平臺去做發揮。」開車計劃是嘗試,來中國拍攝視頻也是嘗試,是一位離開吧檯以後的調酒師做出的職業開拓。

最近做的《酒食路野》系列視頻定位為美食調酒記錄節目,不同於開車計劃紀錄片形式,需要他們配合講話。就是兩個人——他和2015年百加得傳世雞尾酒大賽中國區冠軍陳詩蓓Faye組成的雞飛狗跳路子野組合,到處吃吃喝喝,尋找靈感。第一季探訪了上海、重慶和北京的美食店,他們對美食樂此不疲,擅長解構一道菜變成一道調酒。

他的的確確覺得有趣,也認認真真思考解構和重組。味道照樣還是味蕾很熟悉的那些味道,酸甜苦辣鹹,融入調酒裡就不一樣了。在專業調酒師詹佳恩的心裡,一杯醉蝦味道、重慶花椒味道或北京烤鴨味道的雞尾酒理應是出人意料的。——這種組合除了將味道無限擴大,還會帶來食材和文化上的衝擊,讓所有人重新認識調酒,認識味道。他很期待,他們到底可以做到什麼地步。

自恰

「我從來沒有想過原來酒可以這麼做」,原來生活可以這麼過。——有一天客人從他的酒吧走出去,詹佳恩希望聽到的不僅是「酒好喝」,而是前半句話。那應該是兩個身份不同的人,從概念、經驗和靈感上互相激發,而稱之為他創業想要傳達的、追求的初心之一。

更多的時候,初衷都出於自我。當下,豐富、不安定的生活正在展開,他意識到「其實是我自己想要去那些地方,我想去學一下,我想要去看一下這個怎麼做。那拍片就是把它記錄下來。」聽過他說話的人也可以感受到對話人的真誠和直率也在於此。

出生於20世紀八十年代的詹佳恩也許代表了一代年輕人,他們做出自我反思:真正的生活在哪裡。開車旅行的那段時間,他感受著戶外最好的陽光和海岸,深深懷念過去的黃金時代,「生活」二字漸漸有了溫度。問題的答案通過一場旅行帶到了生活裡。

關於如何享受被不少人誤以為等於奢華,四年前,進入南美洲秘魯的山裡,讓進入工作倦怠期的詹佳恩有了不同感悟。他先是和驢夫們踢了一場盡興的足球。在對方的帶領下,來到當地一處溫泉泡澡放鬆,那裡供應當地的冰鎮烈酒。這種葡萄釀製、名為Pisco的烈酒,相較於紐約15美元左右的一杯調酒,價格極其便宜,一罐不到1美元。

驢夫們仰頭灌下酒,滿臉通紅,十分爽快。正是身處異國他鄉的那一刻,詹佳恩決定信任眼前的體驗,思考過後,做了一個決定。以後,他要辦一間酒吧,在那裡,「奢華的享受不一定要存在,但是有趣的體驗跟經驗是我覺得很值得傳承下去!所以我一直追求的東西是想給客人一個新的、有趣的體驗。」

相關焦點

  • Chill Lounge秋廊人物誌: 「調酒傳奇」總決賽冠軍、秋廊首席調酒師Rum—趙剛
    繼之前的絕對伏特加調酒賽冠軍之後,受到幸運女神眷顧的Rum,又很榮幸地在「調酒傳奇」冠軍賽上成為了冠軍,拿到了去 希臘 Athena 和 法國 Paris 的機票。作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Pernod Richard 品牌旗下的Bar Legend(調酒傳奇) 項目,可以說是中國調酒界的奧斯卡,意在培養和尋找中國最優秀的調酒師。
  • 遇見世界調酒師冠軍Josh
    在餐廳,後廚是不允許留長髮留大鬍子的,為什麼調酒師可以留大鬍鬚?JR: 以往,20年前,不管是調酒師還是廚師,廚房幫忙的工人。不能蓄鬍子,如果是長發的話也必須紮起來。但是在現代的話已經悄悄的發生了些變化。因為在風格上大家比較注重個性化(注重個人風格)。我在日常生活中比較懶,也來不及刮鬍子,所以就蓄了鬍子。最主要的就是這也是一種低調個性的體現。Q4.
  • 《29Days》調酒師怎麼玩 調酒師全任務講解
    導 讀 29Days(29天)手遊中有一個調酒師的角色,這個角色的任務非常豐富,憑藉著自身對釀酒的熱愛,擁有著一個非常偉大的夢想——啤酒大亨,出身貧寒卻愛酒如痴的調酒師任務怎麼做
  • 29Days調酒師攻略大全:調酒師全任務流程攻略[多圖]
    29Days(29天)手遊中有一個調酒師的角色,這個角色的任務非常豐富,憑藉著自身對釀酒的熱愛,擁有著一個非常偉大的夢想——啤酒大亨,出身貧寒卻愛酒如痴的調酒師任務怎麼做?以下分享的就是調酒師的全部任務流程攻略。
  • 出身世界第一調酒吧檯的世界冠軍,教你咖啡調酒
    ,沒有倫敦,可能就沒有今天的馬丁,「到倫敦三年改變了我,使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更專業的調酒師。」有人問他,如何才能在偉大的美國吧工作,他說:先是英文,必須有非常好的英文。他剛進美國吧的時候,英文不夠好,整整一年他必須持續學習英文,才有辦法在工作中以流利的英文介紹經典調酒。
  • 家庭調酒及調酒師工具的介紹與使用
    #花式調酒師#我們去酒吧常看到調酒師用各式各樣的杯具和儀器為我們製作出美味的飲品。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各種調酒用具以及使用方法。1.首先是量杯,量杯是調製雞尾酒和其他混合飲料時,用來量取各種液體的標準容量杯,他有兩種式樣,第一種是兩頭呈漏鬥形的不鏽鋼量杯,一頭大,另一頭小。最常用的量杯組合型號有:30毫升和45毫升,30毫升和60毫升。第二種是體高且底平而厚的玻璃量杯,上有標準克度。2.然後是酒嘴。酒嘴安裝在酒瓶口上,用來控制倒出的酒量。3.調酒杯。
  • 年輕調酒師,比賽你準備好了嗎?
    首先,在此要祝賀榮獲冠亞季軍的三位調酒師:來自廟前冰室的劉穎DC,來自CHEEBAT的張靈潔Celin,以及來自FIT Cocktail& Whisky Bar的羅嘉增Martin。其中,冠軍劉穎將在7月底與北京、上海、成都、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外蒙古的冠軍角逐前往巴黎參加世界決賽的二個名額。
  • 世界機器人大會:智能「調酒師」「雕刻師」引人矚目
    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智能「調酒師」「雕刻師」引人矚目中新網北京8月18日電 (記者 孫自法)正在北京舉行的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18日迎來開幕後的首個周末休息日,大會博覽會現場觀眾如潮,中外企業參展的眾多機器人同場競技,盡情演示各自拿手好戲,招攬觀眾。
  • 第五人格:調酒師背景故事曝光!名字是烈酒,花錢如流水?
    相信不少小夥伴已經知道了,第五人格的下一名角色是一名求生者,職業是調酒師。今天官方正式曝光了調酒師的背景故事,調酒師名為黛米·波本,她的姓氏「波本」來源於一種著名的烈酒:波本威士忌,和她的職業還是蠻搭的。話不多說,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調酒師的背景故事吧。調酒師黛米·波本在16歲時,與她的哥哥山姆·波本一同來到了一座歐洲小城。他們倆在這裡開了一家酒館,但生意一直不算好。
  • 國際調酒師大賽給中國白酒帶來哪些啟示?
    封面新聞記者 喻奇樹11月7日,2019年國際調酒師協會年會暨第68屆世界盃國際調酒師大賽在成都圓滿落幕。這是該項賽事首次在中國舉辦,此次調酒大賽給中國白酒帶來了哪些啟示?在為期4天的活動中,300餘位來自IBA各會員國(或地區)的代表及世界頂級調酒師齊聚成都,其中 ,85位選手使用了五糧液、洋河、汾酒、捨得、寶豐、紅星、江小白以及瀘州國粹酒業等酒企產品作為基酒,為歷史上的第一次。大賽「最佳調酒師獎」在近百位參賽選手中誕生,花落拉脫維亞選手安德裡斯·雷森伯格(Andris Reizenbergs)。
  • 如何做好一名調酒師?調酒師入門三十七條基礎知識學習
    任何工作都有它的經驗和技巧,調酒也不例外,如果能將這些經驗和技巧加以總結和理解,並熟練地運用到高酒工作中去,那麼對自己調酒水平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下面就向大家分享一些資深調酒師總結的小經驗:調酒師入門基礎知識(1)在調製雞尾酒之前,要將酒杯和所有材料等預先準備好,以方便使用。在調製過程中,如果再耗費時間去找酒杯或某一種材料,那是調不出一杯高質量雞尾酒的。
  • 調酒師黃曉陽:一杯有品質雞尾酒背後是兩三千次瘋狂的練習
    調酒師黃曉陽:一杯有品質雞尾酒背後是兩三千次瘋狂的練習金羊網  作者:周聰 沈泳楠  2018-09-13 A 從興趣出發,走上調酒師之路黃曉陽家裡人從事咖啡經營,受家庭的薰陶,他從小就對餐飲行業有特別的熱愛。在興趣的驅動下,他報讀了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的餐飲管理專業。學校豐富多彩的專業課程、省級的實訓基地實踐條件,讓黃曉陽吸收到很多專業養分,逐漸嶄露頭角。
  • 杭州調酒師培訓哪個好?杭州調酒師培訓費用多少錢?
    杭州港焙國際西點學院說如果想要接受專業的調酒培訓就要去調酒培訓學校。比較好的調酒培訓學校肯定有比較久的辦學年限,其中佛山就有一間調酒培訓學校有著10年的辦學經驗。一般來說,調酒師培訓費用大致在四千到八千元不等,區別很大,因為培訓內容、時間是不一樣的。
  • 第五人格:調酒師紫皮初稿曝光,玫瑰眼畫眼線的調酒師你見過嗎?
    第十一賽季精華中調酒師的紫皮黑玫瑰大家應該都了解,是否有幸運兒在遊戲中抽到黑玫瑰了?近期官博爆料了調酒師的初稿,初稿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她的眼睛了,那是一雙畫著眼線的玫瑰眼,現在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第五人格調酒師黑玫瑰初稿設計初稿一共有三版,這是調酒師的第一版設計初稿,這個皮膚中的裙子還是很美的黑色蕾絲的袖子看起來很漂亮,袖子上面的金色收袖的設計也是一個點睛之筆,搭配上過膝的長筒黑襪和長靴更加襯託出了調酒師的氣質
  • Charles Joly,14年WorldClass全球冠軍,他幾乎贏了所有調酒比賽
    ,同年又獲得了James Beard獎,2014年他與來自全球的其他47名頂尖調酒師進行比賽後,贏得了14年帝亞吉歐World Class調酒大賽冠軍。他幾乎贏走了調酒師行業所有最高的獎項。Charles Joly是芝加哥本地人,在成為一名調酒師之前,他幹過酒吧裡幾乎所有的工作,從基礎工作做起,連保安也做過。他第一份調酒師的工作是在一家地下夜店,非常吵鬧,自此之後,Charles工作過所有類型的酒吧及夜店,到現在,已有18個年頭。
  • 與酒共舞的調酒師
    2020年石獅市旅遊飯店服務技能大賽上,在雞尾酒調製項目中,有個靚麗的身影十分惹人關注。一個普通的酒杯,幾種酒水,在她手裡可以生成一杯杯或冷豔妖嬈、或憂鬱哀傷、或熱烈奔放的雞尾酒……這猶如魔術般的操作吸引了現場不少人駐足圍觀。她叫黃梅,是來自綠島國際酒店的一名調酒師。近日,記者走進綠島,探訪這位女調酒師神秘的一天。
  • 成為一名調酒師需要具備哪些調酒知識?
    調酒師是在酒吧或餐廳專門從事配製酒水、銷售酒水,並讓客人領略酒的文化和風情的人員。調酒師英語稱為bartender或barman。調酒行業作為熱門的新興行業,雖然技術門檻不高,但是自學不太可靠,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它涉及到豐富實踐操作、大量練習、藝術表演等各個方面內容,自學很容易走彎路。所以跟著小歐一起來看看成為一名調酒師需要具備哪些調酒知識吧。
  • 《第五人格》調酒師玩法操作技巧分享 調酒師如何操作
    導 讀 第五人格求生者中的調酒師,雖然她的整體強度沒有靠前的求生者優秀,但是技能上還是不可以小覷的,她的調酒技能很好的進行牽制監管者
  • VOL.02丨陳冠希牌HAPI,上海的夏威夷,女性調酒師賽事,暫時停業的老店
    新一季華東君度女王出爐本年度的君度女王調酒師大賽華東區決賽昨日在上海落幕,來自Speaklow的女調酒師Yumi攜手隊友同事,與其他兩位素人獲得今年度的華東賽區冠軍。但你以為,我們就會有內幕消息了麼?本來也是想有的,可直至看到了Sam的朋友圈後,一切問題都被捂住了嘴......# 還是耐心等待這家好店的回歸吧。06.
  • 解鎖更多關於調酒師的職業規劃
    大多數學員選擇畢業後做調酒師,或者自己創業開店,但是調酒師的職業規劃遠不止這些哦~01職業調酒師成為職業調酒師,應該是大部分調酒學員的規劃。從學習完成,入行成為一名調酒師助理→通過提高成為一名專業的調酒師→成為一家酒吧的首席調酒師,到此時你已然是一名真正的調酒師了。如果沒有更好的選擇,那麼你或許會開始向酒吧管理方向發展,慢慢學習酒吧的日常管理,最後成為一名酒吧的店長或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