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垃圾不配叫華語劇!

2020-12-17 百家號

回顧2019年,整個華語圈最耀眼的存在,無疑是去年異軍突起的臺灣電視劇。

《我們與惡的距離》《俗女養成記》,再到這段時間火爆全網的《想見你》

3部9分+劇集從年頭紅到年尾,不間斷刷新我們對臺劇的認知。

曾經的「偶像劇」標籤被強勢撕掉,「華語之光」成為新的臺劇代名詞,臺劇的「文藝復興」更是被無數影評人掛在嘴上。

這份功績背後,除了臺灣影視人的嘔心瀝血外,也離不開新鮮血液的注入。

被譽為「臺劇新深度」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幕後就有HBO的身影;

今年春節檔最火的《想見你》,它的成功也離不開FOX的鼎力支持。

而中國觀眾最熟悉的Netflix(網飛),更是一口氣投拍了三部劇集,來表明自己對於華語市場的重視。

可惜,比起競爭對手們的大獲成功,網飛卻遭遇慘烈的三連撲

其中最撲(pu)(gai)的,莫過於這部——

《 彼 岸 之 嫁 》

上映已經1個月,點評人數才過2000,評分低到只有4.9

這樣慘烈的數據,別說和隔壁馬上要出第二季的《王國》(9W+評價、8.5評分)、《全裸導演》(5W+評價、7.9評分)比,就是放在歷年的網飛劇裡,也是倒數的份。

同為亞洲市場,憑啥日韓都是口碑喜人,到了華語市場,卻連常規水準都保持不了呢?

這個疑惑,看完影片第一集基本就能明白。

這是一部集合了冥婚、捉鬼等眾多中國民俗於一身的恐怖劇集。

少女潘麗蘭(黃姵嘉 飾)家道中落,母親早亡,剩下父親一人獨立支撐家裡的香料行。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香料行預訂的香料因為貨船出事血本無歸。

就在這時,潘家收到城裡大戶林家的宴會邀請。

這是林家主母為死去的兒子林天青特地舉辦的宴會,目的是幫他尋找一位妻子,以免兒子九泉之下孤苦伶仃。

而潘麗蘭正是林母看上的對象。

林母以幫助潘家度過生意危機為條件,向潘父求娶潘麗蘭。

疼愛麗蘭的潘父自然不願女兒成為「鬼新娘」。為了不被林家要挾,潘父決心外出三天,尋找新的香料挽救家族生意,卻沒想到在途中遇到意外,大病一場。

就在潘麗蘭為父親的病情焦頭爛額之時,死去的林天青突然來到她的夢裡,告訴了她潘父昏迷不醒的原因。

原來潘父的靈魂因為這場大病誤入陰間,如果在十天內還找不到路返回自己的身體,潘父就會真的去世。

林天青表示自己可以帶回潘父的靈魂,條件是潘麗蘭要嫁給自己。

剛和心上人重逢的潘麗蘭自然不願就範,她通過與林天青的交談發現對方死因蹊蹺,轉而與其達成新的協議——

在十天之內,找出害死林天青的兇手。

於是,好端端的恐怖大片,成了劇本殺遊戲。

而女主尋找兇手的手法,也弱智到我連吐槽都不想吐槽!

其實,從影片第一集的走向來看,編劇的野心很大。

他在傳統的靈異主題之外,額外配給了戀愛、懸疑等元素,試圖讓整個故事更加飽滿,更能引人入勝。

就像爆紅的《想見你》,在傳統偶像劇的基礎上加入懸疑色彩,出人意料地打破窠臼,在這個冬季一鳴驚人。

這樣的做法本是無可厚非,可編劇沒能協調好所有的元素,手握幾張王牌,結果熬出了一臺爛戲。

眾所周知,因為某些政策,內地已經看不到「有鬼」的恐怖電影。

靈異片市場的空缺,也導致《彼岸之嫁》剛宣布開拍,整個華語影迷圈就開始沸騰。

畢竟,衝著Netflix的招牌+「靈異鬼片」的主題,這部劇就已經「未播封神」。

再加上劇集後期公開的演員陣容——

女主黃姵嘉,內地觀眾可能對她不熟悉,卻是實打實的演技派,2018年的金鐘獎視後

男主吳慷仁,這位大概不需要我多介紹,去年爆火的三部臺劇裡,他一個人演了兩部(《我們與惡的距離》、《俗女養成記》),被譽為「臺劇良心」,相信不少人都是衝他來看這部劇的;

男二林路迪,近幾年開始在好萊塢冒頭的華裔新秀,參演過《變形金剛4》、《海王》、《黑鏡第五季》,以及溫子仁監製的《真人快打:毀滅》。

這樣的良心組合,讓人找不出不追這部劇的理由。

可是,面對滿心期待的觀眾,網飛這次交出的答卷卻一塌糊塗。

作為一部東亞鬼片,《彼岸之嫁》卻在靈異元素的設置上東拼西湊,最後拍出來的東西自然也就「四不像」。

華人心中的陰間是什麼樣的?

黃泉路、奈何橋、忘川河、彼岸花海、十殿閻羅……

可是在《彼岸之嫁》裡,所謂的「陰間」,就是白茫茫一片荒蕪地,幾棵歪七扭八的黑木頭,再加一群四散遊蕩的孤魂野鬼。

港真,這背景,我一個炎黃子孫入不了戲啊!

再來看看影片中對於「鬼」的表現。

白衣飄飄、粉底滿面、腮紅兩坨,以及腳底一臺「風火輪」……

咦,這不是二十年前港片玩剩玩爛的那套把戲嗎?

這齣「群鬼聚會」的場面,和現在的換裝酒會有區別嗎?

就連恐怖氛圍的營造,都是視覺刺激大於心理壓力。

完全不見東方美學裡的含蓄、婉轉。

前方高能警告!!!

3

2

1

服化道方面的不足,還能用「水土不服」來解釋;

可是故事劇情的爛,就只能說明製作方的不用心了。

你見過恐怖片裡的女主,一邊面臨親人的生死危機,一邊大談四角戀嗎?

《彼岸之嫁》中的潘麗蘭,可謂瑪麗蘇本蘇,明明角色沒啥魅力,偏偏三個男人為她痴狂為她瘋!

男一號二郎(吳慷仁 飾),活了500年的天庭守衛,追查地府貪汙案下凡。

遇到潘麗蘭後,兩人之間除了鬥嘴就是鬥嘴,結果他還對她動了凡心。

這樣的歡喜冤家套路,簡直像500年活到狗身上去了!

男二號林天白(林路迪 飾),留學歸來的富二代,就算有了門當戶對的未婚妻,也對青梅竹馬的潘麗蘭念念不忘;

一邊和未婚妻積極籌備訂婚宴,一邊追著女主要幫她查明真相;

面對這種渣男行徑,未婚妻還表示就是喜歡他這樣的盡責態度。

OMG!多麼熟悉的配方,簡直深得瓊瑤阿姨真傳!

男三號林天青(田世廣 飾),有錢通鬼神的富家子弟,死了比活著還過得舒坦。

而這樣一位風流少爺之所以會愛上潘麗蘭,只因為——

「你是唯一一個會對我說「不」的女人。」

天雷滾滾,我想重金跪求一雙沒看過這段劇情……

不,是沒看過這部電視劇的眼睛!

如果說,《想見你》大大拓寬了偶像劇的主題範疇,讓其在沉寂十年後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那麼,《彼岸之嫁》則是憑一己之力,取偶像劇之糟粕,讓華語恐怖片倒退至少二十年!

看完電視劇,我特別想問主演們一句話——

你們接戲的時候,有刀架在脖子上嗎?

還記得去年暑假,很多人都在預言,2019下半年,是屬於Netflix的下半年

事實證明,當時的看好,不過是被金字招牌閃花了眼。

豆瓣7.0《罪夢者》,到豆瓣5.8《極道千金》,再到豆瓣4.9《彼岸之嫁》

相信網飛也應該明白,華語爛片確實多,但不代表華語觀眾能被隨意糊弄。

想徵服華語市場,請從講好故事開始。

相關焦點

  • 華語推理劇能否走出低迷,在市場上真正佔有一席之地?
    作為一名推理門外漢,當我首先嘗試為「華語推理劇」界定範圍時,卻遭遇困難。一方面,「推理」一詞的現代意義涵蓋廣泛,並常與犯罪、懸疑、神秘、偵探等類型混用,且在區分上多為個人心證,缺乏嚴格標準;另一方面,相較歐美與日本經年累積的蓬勃推理文庫,並由此衍生的眾多影視作品,在華語世界,推理文本的創作始終是壓抑與遲緩的。
  • Netflix三部華語劇將上線,海外巨頭如何「鏖戰」華語地區
    這個敘事題材,顯然與觀眾印象中的華語劇集有所不同,它帶著觀眾以全知視角分別代入不同角色,在不同的立場和環境下走進角色的內心世界。雖然結局免不了有些過於「烏託邦」,但《我們與惡的距離》依然實實在在地呈現出了一定熱度,並引起網友的廣泛討論,在豆瓣平臺上,該劇評分甚至達到了9.5。這部劇的背後,正是為眾多劇迷所熟知的HBO。
  • Netflix在亞洲:韓劇《王國》成爆款,三部華語劇卻備受冷遇
    然而,與《王國》的爆款狀態相比較,Netflix在臺灣製作的幾部華語劇,卻紛紛撲街。打頭炮的是賈靜雯與張孝全主演的《罪夢者》。這部劇因其混亂的時間線剪輯、含混不清的情節推進、過度自戀的作者掌控欲,在豆瓣電影中僅勉強獲得不到兩萬人評價、僅僅7分的成績。
  • 陝西西安:部分小區實行垃圾定時投放,網友:打工人不配扔垃圾?
    自去年開始實行垃圾定時投放以來,環境好了許多,但更多人苦於垃圾投放很不方便,自顧不暇。為此,有人請了阿姨幫忙丟垃圾,一個月60元。也有人不理會,隨意亂扔,方便自己折磨別人。而最近,西安不少小區要求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引起了一波熱議。
  • 《罪夢者》後,又一Netflix華語劇來襲,光看主角就坐不住
    相信很多的觀眾都看過了張孝全和賈靜雯主演的《罪夢者》吧,這部劇開播之後的熱度是不低的,並且兩人在劇中的演繹也是相當的精彩的,這部電視劇是由Netflix打造的首部華語原創劇。而且這部劇的配角也是很有看點的。
  • 華語第一神劇從未過時
    不由得,我想到二十八年前的一部港劇,在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眼裡,它有足夠的資格被認為是華語第一神劇。《大時代》的英文片名是《The Greed of Man》,即「人的貪婪」。沒了解過這部劇的觀眾,單看《大時代》的海報,左邊是一臉堅毅正氣凜然的鄭少秋,右邊則是囂張不羈也顯得有點陰險狠辣的劉青雲,誰是正義的男主角好像不難判斷。不過事實卻是,鄭少秋的角色丁蟹是TVB乃至整個華語影視劇裡最獨一無二的奇葩反派。
  • 幕後揭秘|Netflix的華語劇翻身仗做對了什麼?
    來源:娛理《罪夢者》播出後,Netflix在開拓華語劇市場的道路上仿佛遇到了瓶頸,隨後兩部《極道千金》《彼岸之嫁》也沒能砸出多少水花。作為國際知名流媒體平臺,Netflix在華語劇市場的接連失利令人咋舌,「水土不服」的評論逐漸發酵。
  • 豆瓣8.1,《誰是被害者》為何創下奈飛華語劇最高評分?
    美劇風的畫面打破了臺劇以往的尺度,也是華語罪案劇的一次突破性嘗試,視聽效果也明顯高於以往的華語類型劇。而《誰是被害者》與之前幾部帶臺劇走出低迷之勢的華語劇相比,在熱度和口碑上都略遜一籌,這其中既有因案件被害者缺乏普世性,在直擊社會痛點時失卻了幾分力度,也有最終幕後主使者李雅均(林心如飾)的出現未能將劇情推向更加鋒利的議題,形成強烈的戲劇衝擊力有關。
  • 從喊麥《驚雷》看華語樂壇:17年前神仙打架,17年後垃圾扎堆
    如今的華語樂壇早已今時不同往日,十幾二十年前那一批天王歌手或是結婚生子或是忙於副業,好作品出的越來越少,新一批歌手又擔不起重任,導致如今的年輕人只能聽到《學貓叫》這樣的口水歌,《離人愁》這樣的抄襲糟粕,甚至連《驚雷》這樣的半成品都有成千上萬的追隨者。以前的華語樂壇是神仙打架,如今的華語樂壇卻是垃圾扎堆。
  • 專家丨垃圾焚燒真是二噁英的主要來源嗎?連「小弟」都不配做了!
    答案是:在垃圾焚燒發展較早、應用較多的發達國家,燃燒控制和煙氣淨化系統不盡完善的垃圾焚燒曾經的確是二噁英排放的「帶頭大哥」,但隨著焚燒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環保標準的不斷提升,垃圾焚燒早已讓出了「帶頭大哥」的位置,甚至連「小弟」都不配做了。
  • 網飛首部大尺度華語劇,失望了?
    Netflix緊隨其後,最近也上架了一部華語劇—— 《罪夢者》 然而,它卻在開播後差點撲街,豆瓣只有6.6分,不少人認為片子剪輯混亂,頻繁的閃回和夢境穿插讓人出戲,不知所云: 樓主追完了全八集,不過剛開始真的很想棄劇,還好堅持到最後。
  • 2020年最佳華語劇,靠它們支稜起來了
    莫寧每年的傳統節目,終於吭哧吭哧寫到了華語劇,每年這一趴是最難抉擇的,國產劇大多都是半部好劇,有時候爛尾的痛甚至大過了驚喜。去年的國產劇的最大驚喜來自懸疑劇和青春校園劇,觀眾也不再迷信大投資,大IP,大演員的劇目,尊重創作者尊重觀眾,讓合適的演員演合適的劇,觀眾自會給你回報。
  • Netflix 將製作首部華語劇,目標是試水臺灣市場
    Netflix 將製作首部華語劇,目標是試水臺灣市場 為了拉近和非美國地區用戶的距離,Netflix 打算製作第一部原創中文劇集《擺渡身》(Bardo)。
  • 12家公司聯手打造首屆華語音樂劇盛典 19部優質音樂劇聯袂巨獻
    截至當前,#2020華語音樂劇大賞#微博話題閱讀量已突破1.5億,討論量、互動量超16萬,其影響力可見一斑。音樂劇市場沉寂已久,行業復甦迫在眉睫受疫情影響,全球演出行業停擺,音樂劇也遭受到嚴重的衝擊,沉寂半年之久。
  • 就憑這樣的水準也想救華語殭屍片?
    本文發於香港電影公眾號文:三嬸在世界電影類型中,只有「武俠片」一種可以當之無愧得稱之為華語電影世界中的獨特類型,著青衫大褂,飛簷走壁,成為了華語電影打入世界的秘鑰。而在這古裝奇術中,華語先鋒的創作者們糅合靈招與鬼怪,創造了出了另一獨具代表性的怪物類型片——香港殭屍片。
  • AG落敗後,老帥「垃圾話」被挖出,不會打野核的隊伍不配拿冠軍
    我們都知道,為了節目效果,每一次在決賽前官方都會搞一個「垃圾話」環節,讓兩隊的成員互相吐槽,而在今年AG落敗之後,前AG中單老帥的「垃圾話」則被挖出,他當時面對QG時表示「不會野核的隊伍不配拿冠軍
  • 「我確信華語樂壇後繼無人了」 就您長嘴了會叭叭
    「我確信華語樂壇真的要後繼無人了。」「現在人對音樂的造詣實在是太低了。」「現在阿貓阿狗都能來寫歌了。」Excuse me?就算我不喜歡陳雪凝的歌,也沒有用這麼惡毒的語言去攻擊一個和自己沒有一丁點關係的人吧。
  • 「在你們眼裡,我就是垃圾,你們不配做我的父母!」
    他一時沒能控制住情緒,對父母怒吼「在你們眼裡,我就是垃圾,你們不配做我的父母」,說完他沒有理會暴跳如雷的父母,直接摔門而出。看到孩子負氣出走,父母有些急了,他們聯繫了孩子的老師,花了很長時間才在街頭的角落裡找到了他。
  • 原創華語音樂劇春之約,R汽車為你兌現!_易車網
    12月7日,上汽·上海文化廣場響起原創華語音樂劇《生死籤》選段《Be a Man》,上海國際音樂劇節推廣形象大使鄭雲龍深情獻唱,揭開了演藝大世界——2021上海國際音樂劇節的序幕,2021上汽R汽車MARVEL R原創華語音樂劇展演季也即將到來
  • 華語樂壇:20年前神仙打架,20年後垃圾分類
    難以想像,這三位對華語樂壇極具影響力的藝人,竟能隔空「同臺」。張學友和陳奕迅一開口,就是CD水平。不虧是經歷過當年「神仙打架」時代的歌手們,放到如今的華語樂壇妥妥地吊打絕大部分的流量。而如今的華語樂壇,無法企及當時「神仙打架」的高度了。不禁感嘆:華語樂壇的黃金時代,真的早已一去不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