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15年後,戈巴契夫告誡中國一句話,到底有何用意?

2020-12-14 騰訊網

上世紀七十年代,在西方國家興起了「新自由主義」經濟和政治思潮,這股思潮主張私有化、非調控化、全球自由化、福利個人化,堅決反對社會主義體制以及國家幹預經濟的做法。

新自由主義的代表人物叫哈耶克,他鼓吹私有制才是自由最主要的保障,他甚至攻擊社會主義體制是「獨裁」和「極權主義」,甚至認為是「通往奴役之路」。關於自由主義的論述,還是恩格斯說的到位,他曾在《國民經濟批判大綱》中指出:「自由主義經濟學,就竭力瓦解各民族的辦法使敵對情緒普遍化……。」

對於七十年代出現的新自由主義,有兩個有名政客把這玩意奉為寶貝,這兩人是柴契爾夫人與裡根,他們兩人還請弗裡德曼擔任經濟顧問,此人是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柴契爾夫人與裡根在弗裡德曼的參謀下,主張市場至上、高度私有化、福利個人化等思路,反對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據說是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的強力推行者。1975年,柴契爾夫人當選保守黨主席不久,在一次保守黨會議上,她拿著哈耶克寫的《自由憲章》,重重拍在桌子上,對與會人員說:「這是我們應該信仰的!」

1981年,裡根在總統就職典禮上發表演說,他指出政府不是解決問題的機構,推崇新自由主義。

說來奇怪,柴契爾夫人與裡根兩人是不謀而合,還是的確想追求新自由主義?應該說撒裡二人有政治共識,甚至還成為好友,成為全球新自由主義的「吹鼓手」,不斷鼓吹新自由主義。全球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正是在英美兩國鼓吹下,效仿英美兩國,於是西方國家開展了一系列的國有企業私有化、富人減稅、政府減少開支、限制一些福利,並形成了「撒裡主義」。

此時蘇聯已是戈巴契夫執政,誰也沒想到,蘇聯也受到新自由主義的影響。但戈巴契夫卻沒想到,所謂的「新自由主義」是西方和平演變蘇聯的一個手段,只是對外包裝後誰也看不出來。戈巴契夫居然對新自由主義深信不疑,認為這是蘇聯改革的「良藥」,竟然以新自由主義作為蘇聯經濟工作的指導原則,推進蘇聯改革,這就壞菜了。

1988年6月,蘇共召開19大,戈巴契夫在會上提出了經濟改革任務,開始嘗試私有化,這東西猶如潘朵拉魔盒,打開容易,想合上很難。

1990年8月,戈巴契夫竟然認為公有制是經濟壟斷,他沒想到,蘇聯正是靠公有制才走到如今。戈巴契夫猶如著魔一般,大力推動公有制改革,把一些國家所有企業變成私有化。國家一把手推行新自由主義,那蘇聯亂套了,蘇聯的自由市場經濟思潮成為一些人的追求。實際上西方國家的新自由義的思想已經徹底主導了蘇聯經濟工作。

當時蘇聯也有一個新自由主義的經濟學家,此人叫亞夫林斯基,戈巴契夫實現「加速向市場經濟過渡」,甚至還重用一些經濟學家,比如謝爾蓋耶維奇,讓他制定了一個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構想,這就是所謂的「五百天計劃」,就是利用五百天讓蘇聯從計劃經濟一步到位過渡到市場經濟,連適應緩衝的時間都沒有。

1991年4月,因為「五百天計劃」成名的亞夫林斯基與美國哈佛大學的教授阿里林,又炮製了一個計劃,名為「哈佛計劃」,據說這也是解決蘇聯問題的「新藥方」。這是在戈巴契夫授意下進行的。其實這個所謂的「哈佛計劃」,就是「撒裡主義」新翻版。就是在西方的援助下,在蘇聯加快經濟改革,建立私有制為基礎的市場經濟和西方民主制度。

「哈佛計劃」出來後,蘇共一些清醒的人員表示反對,但他們無法與戈巴契夫抗衡。1991年7月1日,蘇聯通過了私有化的法律,還制定了國有企業私有化的時間表,蘇聯走向了新自由主義,國家寡頭開始崛起。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續進行私有化改革,實際此時俄羅斯進行的就是蘇聯財產的分配,大量拍賣蘇聯一些國有資產,成為少數人瓜分國家利益的機會。此時一些人一夜暴富,寡頭和財團出現了。

蘇聯解體15年後,據資料顯示,2006年,我國一家官媒刊登了一篇文章叫《戈巴契夫後悔了》。從這篇文章中顯示,戈巴契夫接受了採訪,並在採訪中說了句令人深思的話,他說:「給中國朋友一句忠告:別搞什麼民主化,沒什麼好結果,穩定是第一位的,千萬不要亂」。

作為一個操縱和見證蘇聯解體的大國元首,戈巴契夫說的這番話是心裡話,戈巴契夫看到西方設的坑,但他當時沒看到,不顧一切往裡跳,以為西方什麼都好,只要向西方看齊,蘇聯就能過上西方國家「美好生活」。其實西方的「美好」都是表面化,現在西方所謂自由,導致疫情下大量人員感染並死亡,這叫什麼自由?很簡單的防控,因為自由,因為所謂的民主,讓大量民眾丟了性命。所以西方國家也應該反思一下,連生命權都不保障,他們的自由及民主真的是「良藥」?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者。

相關焦點

  • 蘇聯解體15年後,戈巴契夫告誡中國:穩定才是第一位
    蘇聯解體15年後,戈巴契夫告誡中國:穩定才是第一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形成了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隨即便進入了美蘇冷戰的時代。 這兩大陣營你方唱罷我登場,互為攻守。
  • 蘇聯解體,戈巴契夫難辭其咎
    作者:徐金金(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 博士)戈巴契夫是蘇聯解體和冷戰結束的核心人物
  • 戈巴契夫為何向美前國務卿祝壽,蘇聯解體到底是幸事還是不幸
    戈巴契夫和舒爾茨都是蘇聯解體親歷者與參與者,尤其戈巴契夫,提到他就無法迴避蘇聯解體這個問題。 從戈巴契夫能給舒爾茨祝壽,並從賀辭中的語氣來看,他對於蘇聯這個超級大國在自己手上解體的態度是正面的,這自然容易引發不少爭議。
  • 蘇聯解體,沒有選擇中國模式的戈巴契夫改革為何失敗了?
    今年是蘇聯解體21周年,蘇聯唯一的總統戈巴契夫恰好滿80歲。時光倒退到1985年3月,只有54歲的戈巴契夫終於打破了蘇聯老人病夫治國的局面,成為戰後蘇聯歷史上最年輕、文化水平也最高的黨和國家首腦。他躊躇滿志,準備把蘇聯帶出停滯狀態,重振大國的雄風,但是,出乎他自己和所有人的預料,蘇聯卻在戈巴契夫手上解體了,一日之間就不復存在了,這讓許多人不解,探索蘇聯解體這一世紀之謎成了熱點。
  • 戈巴契夫宣布蘇聯解體,他是蘇聯的罪人嗎?看看晚年的他怎麼說
    戈巴契夫宣布蘇聯解體,他是蘇聯的罪人嗎?看看晚年的他怎麼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全世界的人民都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好不容易熬到了戰爭結束,以為能過幾天安生日子了,但是這國際形勢卻沒有變得特別好,反而換了一種形式的對戰,各國剛經歷過戰爭的洗禮,正是要休養生息的時候,然而有兩個超級大國卻不消停了。
  • 老大哥蘇聯解體,1991年,400萬蘇聯軍隊,到底什麼態度?
    1991年12月,已經存在了70多年的蘇聯解體,分為了10多個國家。由於意識形態等各方面的問題,西方各國在各種影視劇和書籍中抹黑蘇聯。在蘇聯解體之前,蘇聯還有400餘萬常備軍。面對政權的分離,蘇聯軍隊到底是什麼態度,為何沒有任何表示呢?
  • 另有其人?戈巴契夫透露,誰才是導致蘇聯解體的罪人
    2019年11月9日,為慶祝柏林圍牆倒塌30周年,德國《明鏡》周刊付費採訪了蘇聯前總統戈巴契夫。面對德國媒體,今年88歲的戈巴契夫再次談起他的「新思維」,追憶往事,戈老希望媒體將他的話轉告各國民眾——他想讓大家知道,究竟誰該為蘇聯的解體承擔責任。
  • 親手把蘇聯送往「墳墓」的戈巴契夫暗示:美國可能會解體
    當地時間1月6日發生在美國國會的暴亂震驚了全世界,許多國家的有關機構和政要都對此發表了看法,而曾任蘇聯總統的戈巴契夫也加入了這場討論之中。儘管戈巴契夫言語比較隱晦,但是還是很顯然,他在暗示美國會有可能因此解體。甚至還有網友調侃:1991年12月25日,公曆聖誕節,蘇聯解體了;2021年1月7日,俄歷聖誕節,美國解體了。要論如何將一個超級大國搞解體,恐怕沒人比戈巴契夫更清楚了。經過他的一通改革,蘇聯這個昔日的超級大國在短時間內土崩瓦解。而且攻打國會大廈這件事在蘇聯歷史上也發生過。
  • 蘇聯在1991年解體,解體後分解為幾個國家?
    眾所周知,蘇聯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簡稱,是一個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的聯邦制國家。1991年12月25日的蘇聯總統戈巴契夫辭職,蘇聯最高蘇維埃於次日(1991年12月26日)通過決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立國69年的蘇聯從此正式解體,原本15個組成國也恢復了主權地位。
  • 蘇聯解體時,蘇聯軍隊為何沒能阻止崩潰?戈巴契夫:我大意了
    80年代初,在衡量戰略武器威力的13項主要指標中,蘇聯有10項處於絕對領先地位。彼時的蘇聯武裝力量,戰鬥力可見一斑。然而,當蘇聯在90年代初走向分崩離析之際,擁有強大實力的蘇聯軍隊,雖然努力遵守上級命令,盡力平息各種事端,卻最終未能挽救政權。1991年,隨著《新聯盟條約》的生效,蘇聯逐漸從曾經的中央集權大國,而轉型為「鬆散的邦聯」。
  • 戈巴契夫是蘇聯解體的歷史罪人?羅斯福:史達林模式害了他和國家
    蘇聯是在1991年宣布解體的,而最後一個領導人就是戈巴契夫。身為共產主義的老大哥蘇聯又是如何解體的呢?蘇聯解體的直接原因確實是戈巴契夫政策上的大問題,戈巴契夫1990年,蘇共28大時正式宣布,蘇共改革的目標是「在國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其實就是:在政治方面實行議會制、總統制和多黨制,否定共產黨的領導;經濟方面推行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市場經濟,主張各種所有制平等競爭,取消起主導作用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導作用,實行生產資料「非國有化和私有化」的所謂的「完全的市場經濟」改革;意識形態方面實行多元化
  • 戈巴契夫說:蘇聯解體不能怪自己,也不怪葉爾欽,都怪這四個人
    最典型就是蘇聯的解體,到現在大部分人都至今想不明白,那麼強大的蘇聯,那麼發達的蘇聯,為何會走向解體呢!而且作為責任人的戈巴契夫,還有葉爾欽,都不承認自己解體蘇聯。而且戈巴契夫甚至還說,蘇聯解體不能怪自己,也不能怪葉爾欽,而是這四個人的錯。
  • 蘇聯當初是如何解體的?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1991年以來,國內外的許多專家學者都對蘇聯巨變的原因、影響和後果進行了多視角的探視和研究,已經出版的相關書籍和發表的論文,數量繁多,觀點各異。其實早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也就是蘇聯解體30多年前,毛主席就已經預見了這個結果,1958年後,中蘇關係逐漸惡化並非沒有原因。
  • 蘇聯解體30年:俄羅斯人怎樣看蘇聯解體?
    甚至為換幾個錢,蘇聯的一些家庭將自家醃製的泡菜拿到街頭兜售,而買商品排長隊更是非常普遍。據俄羅斯《生意人報》報導,1992年有66%的俄羅斯人對蘇聯解體表示遺憾,勃列日涅夫時期的福利制度似乎仍在人們的心頭縈繞。那時俄羅斯老百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就是:「糟透了!」可見蘇聯解體之初俄羅斯社會的艱難處境。
  • 戈巴契夫晚年談蘇聯解體:我到處呼籲保留國家,人民卻選擇沉默
    雖然蘇聯解體已經時隔多年,但蘇聯解體的歷史意義,卻並沒有因為歷史的一去不復返而被時光塵封,相反卻帶給我們更多對蘇聯那個時代的思考。作為當時蘇聯最高領導人,從媒體報導中了解到,戈巴契夫晚年曾不止多次接受採訪,談及蘇聯解體的重要原因,並悲從中來,許多人從他採訪言語中,看出這位蘇共的最後一任領導人,在他任期內,最終導致了蘇聯解體的自責與無奈。
  •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用沙俄時三色旗作為國旗,此國旗有何來歷?
    俄羅斯獨立後採用新國旗,已經用了29年,國旗有何用意?1991年12月8日,俄白烏三個蘇聯加盟共和國在白俄羅斯明斯克的森林裡,籤訂了《別洛韋日協議》,這份協議雖然沒有其他加盟國參加,但標誌著蘇聯正式解體。
  • 直擊蘇聯解體最後時刻:坦克開進紅場,圖9蘇聯國旗最後一次飄揚
    1991年12月25日晚,時任蘇聯最高領導人戈巴契夫在電視講話中宣布辭職。隨即,葉爾欽領導的俄羅斯聯邦正式走到前臺。這是一組反映蘇聯解體最後時刻的照片,作為曾經的超級大國,蘇聯的解體震驚全世界。圖:蘇聯人民在購買麵包,麵包數量很有限,處於限購狀態。圖:飢腸轆轆的姐弟倆。
  • 六路大軍疾馳華盛頓,戈巴契夫:美國可能會解體,走蘇聯老路
    而戈巴契夫也表態,美國有可能走向解體。根據陸軍部長麥卡錫的發言,為了保護國會大廈等政府機構,國民警衛隊6200人已經前往華盛頓進行警戒。這6200人來自美國華盛頓特區以及周邊六個州:維吉尼亞、賓夕法尼亞、新澤西、馬裡蘭、德拉瓦和紐約州,他們將執勤到這個月月底,至少要到拜登正式就職之後。目前這些國民警衛隊已經在慢慢到位。
  • 為何葉爾欽敢呵斥蘇聯一把手戈巴契夫?只能說權力是個好東西
    蘇聯解體,無論是人類政治史中一個歷史性的地緣政治災難。曾經那個擁有15個加盟共和國、2240多萬平方公裡的國土的世界第一超級大國,僅存在69年便分崩離析,而它的繼任者俄羅斯,卻淪落為西方國家案板上的魚肉。現如今在想起這個曾經能與美帝抗衡的國家,誰又能不為其解體而惋惜?
  • 老大哥蘇聯解體,1991年,作為鄰居,中國到底什麼態度?
    1991年12月,曾經的世界超級大國蘇聯解體,分為了10多個大大小小的國家。作為同一信仰的國家,雖然,我國與蘇聯存在各方面的矛盾,雙方還曾經一度劍拔弩張。但是,對於蘇聯的解體,作為鄰國,中國當時到底什麼態度呢?今天,我們就仔細聊聊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