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邊境的奇特村寨,中國最後的原始部落,你肯定沒去過!

2021-02-14 雲南吃喝玩樂

雲南臨滄市的滄源縣地處偏遠,直到解放前還一直處於原始社會,解放後一舉過渡到了現代社會,但也留下了極多原始社會的印記,讓它依舊保持著神秘的原始風貌。滄源與緬甸有著漫長的國境線,就在這邊境沿線,存在著讓人驚嘆和意想不到的民俗遺存。《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曾經將滄源的翁丁大寨,譽為「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


廣允緬寺又稱學堂緬寺(緬寺即佛寺), 因滇西毗連緬甸,佛教由緬傳入,故當地人都習慣把佛寺叫緬寺,寺廟與「西雙版納景洪曼飛龍白塔」和「勐海縣景真八角亭」並列為南傳上座部佛教三大古建築,1988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允緬寺不收門票,但接受布施捐贈,去到這裡你就會發現,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不是建築,而是這個寺廟只有一個僧人,不爭不顯不露。


要看董棕林,最佳的地點就是縣城北面的「班考十七組」(村子名稱),這裡有董棕林和國畫長廊,風景如畫優美,驅車半個小時就可到達。 山崖上下董棕林非常密集,大概生長著上千株,董棕樹高約15到20米。董棕樹慣長在有巨石巨崖的石腳坡上,無論坡度有多大,它還是那樣的筆直挺拔。董棕樹的壽命一般在一百年至二百年之間。到生長的後晚期,便會從樹尖的樹葉開始脫落,就像脫髮的老人。當破開時,人們發現除內有腹絲之外,大都是空的。


滄源天坑群位於崖畫谷風景區中段半山腰,海拔有1300米,從通往崖畫的山路岔口乘車,30分鐘能夠達到,盤山路是土路。路上可以看到有改良後的佤族新村,非常整齊的排列在山坡上。山下是完全無法看清的,只有站在天坑邊緣或高空航拍,才能看清楚天坑的巨大規模。滄源天坑於2007年被發現,如果從山下走上來,起碼需要3個多小時,至今仍處於半開發狀態,天坑周邊更多的是樹木叢生,前面只開闢了一片簡易停車場,坑口修建了簡易棧道和一個觀景小房子。


距離縣城40多分鐘車程的崖畫谷,那裡有著距今3500年歷史的崖畫,古代先民通過這些生動的崖畫圖案,將神與天地,以及先民的生活場景刻畫出來,有種與先祖的對話感覺,這裡的崖畫中蘊含著我們無法準確詮釋的眾多秘密。滄源崖畫甚至會隨日照時間、天氣陰晴、乾濕冷暖等因素不斷地變幻色彩,當地佤族和傣族人說它是「一日三變,早紅午淡,晚變紫」。據說科學分析,崖畫塗繪的顏料中有赤鐵礦顏料和牛血混合等,現代顏料還無法仿製這個效果。


「司崗裡」是佤族民間流傳的古老傳說,神秘的「司崗裡」,含義為葫蘆、山洞或孕育器的意思,滄源古時又稱「葫蘆王地」,是佤族創世史詩「司崗裡」傳說誕生的地方。這些可愛的佤族男男女女正是從司崗裡山洞中走出來的……溶洞分為主洞和之洞,有多個規模宏大的洞廳。洞中的這些化學沉積物非常豐富,有石筍、石柱、石鐘乳、穴珠、流石壩、石幔、石葡萄等。它原是一條古老的地下河流,溶洞是由於地殼運動,地層變遷,河水改道而成。


  勐冷天池就在去翁丁的道路上,屬於剛剛準備開始開發的國家森林公園範圍內。進入森林道路後,道路兩旁參天的大樹非常吸引人,開車在森林公路蜿蜒半個多小時才能到到勐冷天池。雖說叫勐冷天池,其實湖泊盡頭是一座水壩,湖泊面積很大,了解附近的地形,只有請出航拍器升空進行查看。這裡附近有不少港汊,湖泊的盡頭是一座大水壩,附近森林植被沒有遭受過任何砍伐和破壞,非常自然原始,都看不到森林四周邊際,這裡是一片綠色淨土。

嘎多並不是旅遊景點,是非常淳樸的佤族邊境村寨,平時不會有遊客前來,處於比較原始的生活形態。沿途道路都是土路,就算是越野車也開的非常顛,在山坡高處可以看到對面邊界緬甸房子和農田。嘎多村學校裡的學生有200多人,原來是周邊緬甸的孩子很多也來這裡讀書,所以學生眾多。在佤邦,目前用的都是中國三大運營商的電話信號,佤邦人的手機號碼多是臨滄的,佤邦和果敢等地很多東西和中國走的很近。


翁丁距離滄源縣城30多公裡,50分鐘車程可到,這裡是雲南省著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文化保護區。佤族是一個山地民族,佤族在古語當中的意思為「住在山上的人」,佤族村寨多借山勢而建。翁丁整個村寨保護的非常完好,這裡有佤族村寨的各種傳統元素,處處散發著濃鬱的原始部落氣息。

男耕女織,草屋林立,看一個又一個日出日落,聽一聲又一聲雞鳴狗吠……

從原始社會直接跨入社會主義社會的翁丁村,你會好奇這裡人們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嗎?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最古老的原始部落吧!

走近古寨的溝溝巷巷,時不時的會被一角一落所吸引。

尤其是村裡的老人們,不分男女都是叼著一支菸袋。

  在翁丁村有一個著名的拉木鼓儀式——一種粗礦樸實的原生態祭祀儀式:當殺雞祭鼓之後,一人站在橫倒的木樁上,前後各有兩列隊伍拉起拴在木樁上的繩子,邊唱邊拉,前面的向前多走幾步,後面的往後拉幾步,一直將木樁拉到空地裡一棵300多年的大樹下面。而在這個過程中,始終都是不斷的歌聲。

然後木鼓敲起來,銅鍤打起來,佤族的男女老少隨著音鼓聲載歌載舞,吶喊歡呼。

拉木鼓是阿佤人重要的宗教儀式,也是他們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其凝聚人心、追求幸福、表現強悍、抒發熱情的文化傳統得以弘揚光大,可以說,拉木鼓節就是佤族的狂歡節。

交通:滄源縣距離臨滄機場170公裡,約4小時車程。東航每天執飛5班從昆明出發往返臨滄的航班,飛行時長約40分鐘;現已開通上海往返臨滄的中轉聯程航班。滄源縣得龍機場預計於2016年通航。


住宿:當地有各種檔次的賓館,可以滿足不同人士的需求。價格相比旅遊城市要便宜許多,七八月份旅遊旺季需提前預訂。


美食:當地飲食偏好酸辣口味,土雞湯、炒野生菌、酸木瓜燉豬手是較為常見的特色菜。

最著名的是佤王宴。至尊佤王宴是佤王用來招待部落首領、民族英雄、異族使節及尊貴佳賓的王府盛宴。一般要在召集部落首領,舉行會議決定重大事宜、宣布戰爭、部落遷移、王位更迭、慶賀重大勝利、表彰英雄、接待異族使節和尊貴客人時才舉行,一般情況下和一般人是無法享受到的,故稱「至尊佤王宴」。

內容來源:愛雲南

(本文內容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商務合作:湯經理

【電話】13566909560 【QQ】2921758293

【微信】tangziyiwc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
    在滄源群山之中,尚有很多沒有開發過的原始森林,我們一行人來到了距離縣城最近的原始叢林山谷---農瓦山谷。佤族是一個山地民族,佤族在古語當中的意思為「住在山上的人」,佤族的村寨多借山勢而建。翁丁大寨上部有一片神林,神林裡供奉的是「梅依吉」神,寨子下部有鬼林,鬼林緊靠墓地,還保留有原始的人頭樁遺蹟。翁丁整個村寨保護的非常完好,具有佤族村寨的各種傳統元素,如寨門、寨樁、撒拉房、打歌場、祭祀房、木鼓房、人頭樁、牛頭樁等,都散發著濃鬱的原始部落氣息。
  • 「中國最後的原始部落」 發生嚴重火災
    「中國最後的原始部落」發生嚴重火災
  •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保存著神秘的歷史風貌——翁丁佤寨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保存著神秘的歷史風貌——翁丁佤寨,全國65%的佤族世居地——臨滄,這裡被稱為「中國佤族文化薈萃之地」——臨滄佤族自治縣,滄源佤族自治縣位於中國雲南省臨滄地區的西南部,北鄰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西與緬甸國接壤, 這裡是中國佤族文化的主要薈萃之地,因此被命名為世界佤鄉
  • 「中國最後原始部落」遭遇大火|回顧《佤族「原始部落」翁丁的語言生活》
    位於瀾滄江畔的翁丁村寨擁有近400年的歷史,終年雲霧嫋繞,被譽為世界佤鄉,是中國唯一一個完整保存原始風貌的佤族部落。2006年它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稱為「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 。圖片來源:騰訊新聞 中國最後的原始部落,佤族民俗文化的活態博物館,在新春佳節毀於大火,令人痛惜!語言資源保護刻不容緩,今特重刊《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8)》領域篇《佤族「原始部落」翁丁的語言生活》一文。
  •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皮膚越黑越受歡迎?以牛為圖騰
    在雲南滄源佤族自治縣就有一座遠離現代文明的村落,名叫翁丁古寨,它是我國現存的最後一個佤族聚居的原始部落。翁丁一詞在佤語中是指雲霧繚繞的地方,又是高山白雲湖之靈秀的意思。翁丁村仍舊保持著原始的建築風格,他們的住所由竹子搭建主體,由茅草鋪蓋屋頂。一般分為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下層圈養牲畜或儲存雜物。
  • 這個彩雲之南的最後秘境,擁有23個少數民族、藏著最原始的部落
    它是中國的西南邊陲;它是彩雲之南的最後秘境;它是被瀾滄江和怒江兩條國際性大河共同滋養的溫潤之地。臨滄與緬甸山水相連,「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中緬胞波情誼悠悠,擁有孟定、南傘、永和三個口岸。自2016年開通孟定清水河口岸出境遊以來,緬北金三角的神秘面紗開始被揭開,我們可以從中尋覓到異國迷人風物,體驗異域他鄉風情。既然來到了臨滄,當然不能錯過到祖國的邊境走走看看的機會。
  •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國慶走起
    佤族在古語中的意思為「住在山上的人」, 翁丁古寨是佤山群落中最獨特的地方。「翁」為水,「丁」為接,翁丁,意為連接之水。走進翁丁,你就會感受到佤族村寨的各種傳統元素,如寨門、寨樁、撒拉房、打歌場、祭祀房、木鼓房、人頭樁、牛頭樁、佤族圖騰等,都散發著濃鬱的原始部落氣息,一切都在訴說著佤族的滄桑歷史和千年傳承。
  •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被燒毀背後,商業化埋下的隱患
    傳統智慧漸漸失去作用「中國最後一個原始村落
  • 雲南滄源「最落後」的村子,中國最後的原始部落,卻很少有人知道
    現代社會高樓大廈,太多人似乎厭倦了燈紅酒綠,嚮往一片可以回歸寧靜遠離喧囂的地方,一個如同世外桃源的地方,在雲南滄源有一座原始的村落,也有「中國最後的原始部落」的稱號——翁丁村。即使是原始部落,但是去往翁丁村的路不是想像中的土路坑坑窪窪,道路已經改成了板油路,也方便了遊客的和當地居民的出行,其實村落離縣城並不是特別遠,交通也算便利,所以來這裡旅遊也不用擔心與世隔絕,居住在這裡的居民大多都是佤族,更多的是老人和孩子,年輕人很多還是選擇了大城市,而戀舊的老人和幼小的孩童便守護著他們的家園,但不管生活怎麼對他們,他們總是待人熱情,給來往遊客最真摯的幫助。
  •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發生嚴重火災,1068人滅火救援...(多視頻)
    該村落被稱為中國最後的原始部落。翁丁佤族傳統民居建築群在2012年被列入雲南省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經過全力撲救,滄源佤族自治縣勐角民族鄉翁丁村老寨火災已得到初步控制,沒有人員傷亡,火災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 雲南有個中國最原始的部落,村內到處高掛牛頭,茅房成最獨特風景
    而最讓人感到神秘的地方是,整個村子道理兩旁的樹上到處掛著牛頭,卻被稱為「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在2019年1月,翁丁村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寫到此處時,相信很多人都想去看看這個村子究竟長什麼樣?別著急,請接著往下看。
  •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牛頭祭祀隨處可見,吸引眾多城市人前往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孕育了很多的民族和部落,這些古老的部落至今還有很多存留在中國的各個地方,而且保留著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介紹一個非常原始的部落,無論是在村落形態上還是在風俗習慣上,都使人們仿佛進入了原始社會。
  • 守護「最後的原始部落」
    守護「最後的原始部落」 2020-12-21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一處「個性」的原始部落,不論男女都抽菸,都喜歡穿金戴銀!
    但是隨著旅遊資源的增長,不同地區的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也逐漸出現在大家面前,比如一些原始部落,現在很多人去探險,慢慢在大眾面前活躍起來,雖然還是有很多部落不願意接觸外人,現在給大家介紹一個很神秘的部落,裡面的男女都抽菸,喜歡穿金戴銀。
  • 雲南「最不被認識」的城市,最後的原始部落最早的崖畫,茶馬古道
    說到雲南,不知道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麼?春城昆明?西雙版納?可以肯定的說,很多人都想不到這個城市,因為這個城市被很多人都不知道,就是臨滄市,臨滄有什麼?我國最古老的崖畫——滄源崖畫,魯史古鎮是茶馬古道上著名的的「茶葉之鄉」,五老山,因山形酷似五位仙人座以論道而得名,翁丁佤寨,被稱為「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等等,今天我們來看看這個最後的部落。
  •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翁丁|願在逝去中不被遺忘
    佤族的神秘,因他以赤鐵礦粉末、動物血和膠質植物汁液混合的塗料勾勒的先民狩獵、放牧、村落、戰爭、舞蹈等內容的上千個滄源崖畫;構圖簡練,人物、動物圖形千姿百態;也源自依舊保留有佤族傳統習俗與文化的翁丁原始部落。
  • 村寨消防:痛失翁丁老寨!華夏九州還有這些古老部落值得深情守護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劉芳源報導 2021年2月14日17時40分,有「中國最後的原始部落」之稱的雲南省臨滄市翁丁村老寨不幸遭遇火災,明火雖然已於當晚被全部撲滅,但千年部落毀於一「炬」,令人無比心痛。翁丁老寨是中國保存最為完整的佤族村落,也是中國部落文化最後的活體。它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築風格和原始風土人情,寨門、寨樁、打歌場、木鼓房、牛頭樁等,都散發著濃鬱的原始部落氣息。
  • 雲南僅剩的秘境,不光藏著23個民族,還有中國最原始的部落!
    雲南說起來大家都不陌生,那裡很多的特色和美景,還有異域風情,可謂是度假旅遊的好去處!說起雲南旅遊,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蒼山洱海、大理雙塔、麗江古城、西雙版納、香格裡拉。其實雲南有個神秘的地方,被譽為彩雲南方最後的秘密之地。
  • 飛影團隊深入原始部落解密《幸福魔咒》
    第二天一早坐飛機趕往最終拍攝地——滄源在經歷了一路的盤山公路後,到達拍攝現場導演韓志本身很有文藝情懷,又對部落文化非常喜愛。所以將「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之稱的「雲南滄源佤族自治縣翁丁村」作為取景地之一。在到達現場後,我們第一時間啟動飛機為拍攝現場進行勘景。
  • 國內有個原始部落,真不敢相信,就在……
    對我們來說,原始部落是一個非常遙遠而陌生的地方,也許在非洲,印尼,南美等地區仍然存在。但是,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在雲南臨滄有一個原始部落,它是中國最後的原始部落,村民們仍然保持著原始的生活方式,如果你感興趣的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