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瑞典社會福利保障制度

2020-12-12 騰訊網

@這裡是瑞典Followlocalsweden

在人們普遍的印象中,瑞典似乎不是那種願意接受老年人的大規模死亡以節省流行病中醫療資源的國家。

瑞典人支付了世界上最高的稅款,以換取廣泛的政府服務,包括國家提供的醫療保健和教育資源,以及為失業者提供的大量現金援助。孩子出生後,父母可享受480天的育兒假。

然而,在瑞典死於新冠肺炎的近6,000人中,有2,694人(佔45%以上)是瑞典最脆弱的公民-住在養老院的人。

自1990年代初發生金融危機以來,瑞典削減了稅收,減少了政府服務。它已將照顧老年人(主要是住在家裡)的責任交給了當地的市政府,同時允許營利性企業經營養老院。他們通常使用在醫學和老年護理方面缺乏正規培訓的兼職和臨時工來節省成本。

這就是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的Sabbatsbergsbyn養老院的護理人員如何發現自己遇到了困難的情況。

三月中旬,在106名居民中,有許多人已經出現了新冠肺炎的症狀,其中大多數人患有痴呆症。工作人員必須專注於各個病房,同時要嚴格避免進入其他病房以防止傳播。但是,當團隊向主管提出該計劃時,他們以人手稀少為由將其駁回。

該養老院由瑞典最大的營利性養老院運營商Attendo運營,該公司的股票在納斯達克斯德哥爾摩交易所進行交易。去年,該公司的收入超過了13億美元。

在周末和夜班期間,護士通常是唯一的值班人員。護士和護理助手說,其餘的工作人員缺乏適當的防護裝備,他們在匿名的情況下發言,擔心被解僱。管理層給了他們基本的硬紙板口罩,「護士說,這是房屋油漆工戴的」,同時指示他們連續幾天使用相同的口罩。有些人用塑料文件夾和繩子做自己的防護面罩。

她說,到五月份這名護士辭職時,至少有20名老人死亡。

護士說:「我們的工作方式違背了我們在學校學到的有關疾病控制的一切。」 「我感到非常愧,因為我知道我們是傳播者。」

護理助手說,即使是在生病之後,時薪最低,缺乏合同保護的最低工資的人員仍會繼續輪班,因為政府提供的病假工資不能彌補他們所有的工資損失。

斯德哥爾摩大學老年護理專家Marta Szebehely說:「這是勞動力市場中被低估的部分。」 「有些護理人員的薪水低、培訓差,而且就業條件真的很差。」

另一個地區的脆弱性是這場災難的關鍵:在過去的二十年中,瑞典大幅減弱了醫院的救治能力。在疫情最初爆發的最嚴重時期,養老院的老人被拒絕進入醫院。

當養老院居民表現出新冠肺炎症狀時,大流行初期在斯德哥爾摩的衛生部門鼓勵醫生放棄挽救生命,以使他們在最後的日子裡保持舒適-無需檢查患者或進行血液檢查或尿液檢查。于默奧大學老年醫學教授Yngve Gustafson博士說,這種做法相當於積極的安樂死,這在瑞典是非法的。

古斯塔夫森博士說:「作為醫生,我為有些醫生在決定患者是否應該死亡之前還沒有進行個人評估而感到慚愧。」

根據《紐約時報》的數據,在美國,約40%的新冠肺炎死亡與養老院有關。根據政府數據,在英國,新冠肺炎直接導致超過15000例老人死亡。

但是這些國家的特點是經濟不平等程度極高。一份報告顯示,估計每年有45000名美國人因缺乏醫療保健而死亡。

瑞典應該不受這種危險的影響。然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這個只有1000多萬人的國家被新冠肺炎病毒肆虐,人均死亡率幾乎與美國、英國和西班牙一樣高。

一種因素似乎大大增加了瑞典疫情的風險:瑞典決定不實施封鎖,來限制這種病毒傳播。儘管政府建議保持社交距離,要求人們在家工作,但學校、商店、餐廳和酒吧仍然開放,且不需要人們戴口罩。

于默奧大學的流行病學家喬亞西姆·羅克洛夫(Joacim Rocklov)說:「聚集傳播越來越多,我們失去了疫情防控最寶貴的窗口期,我們一開始的時候就犯了錯誤。」

那些在瑞典經營私人養老院的人斷言,瑞典公民一直是政府未能限制病毒傳播的受害者。

Attendo的執行長MartinTivéus表示:「這是社會的整體傳播,而政府的行為是控制疫情的關鍵。」

瑞典媒體的調查得出的結論是,私人養老院的死亡率低於公共養老院。但是專家說,私人和公共房屋受同樣的權力支配:政府負責照料老人,而納稅人傾向於少付錢。

幾十年來,瑞典一直在公共支出上進行大手筆投入,這使得失業情況很罕見。到1990年代初,人們已經意識到國家對不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提供補貼,工資的增長快於生產率,從而導致通貨膨脹。

1992年,瑞典中央銀行提高了75%的利率,以遏制通貨膨脹,同時防止瑞典克朗貶值。第二年,在信貸緊縮的背景下,瑞典的失業率飆升至8%以上。經濟萎縮,消耗了政府稅收。

就在經濟領域吸收了彌爾頓·弗裡德曼(Milton Friedman)這樣的經濟學家的思想之時,新自由主義原則使人們有信心通過縮小國家規模和降低稅收激發瑞典經濟活力。

從1990年代中期到2013年,瑞典將個人所得稅率從84%降至57%,同時取消了對財產、財富和遺產的徵稅。最終結果是政府收入減少了相當於國民經濟產出的7%。

根據1992年的一項法律,瑞典的老年人護理從對養老院的依賴轉向對家庭護理的重視。政策制定者是這樣一種想法,即老年人最好在自己的家中而不是在機構環境中度過最後的時光。

但是這種轉變也是由預算需求驅動的。

瑞典老齡化程度北歐最高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數據,瑞典每年在老年人的照料護理方面花費佔GDP的3.2%,而美國僅為0.5%,英國為1.4%。只有荷蘭和挪威比瑞典的花費更多,但是老齡化程度不及瑞典。

現在這筆支出分散在需求更大的人群中,按照家庭護理的規則,養老院只接納患有複雜疾病的老年人。

Attendo說,它有足夠的防護裝置來滿足瑞典的防疫政策,比公共療養院要多,但不足以完全應對疫情。當公司意識到需要更多醫護物資時,就面臨著短缺的問題。

那些關注經濟重塑的人說,瑞典養老院的短缺凸顯了政府財政預算並未匹配社會福利。

瑞典衛生與社會事務部健康研究委員會Forte秘書長Olle Lundberg說:「這種大流行所做的事證明了許多系統錯誤已經引起人們的關注。「我們完全依靠全球生產鏈和及時交貨。我們今天需要的醫療設備應該提早有準備付,但是沒有安全儲備。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可能在正常情況有效,但是面對疫情卻非常脆弱。」

Mia Grane於2018年夏天將父母送到Sabbatsbergsbyn的住所時,並未意識到這個問題。

年輕的時候,她的母親曾是奧林匹克遊泳運動員。現在,她患有阿爾茨海默氏症,她父親需要輪椅行走。

這裡位於斯德哥爾摩市中心,距離她的公寓有15分鐘的自行車車程,那裡有美麗的花園,可以用於盛夏的聚會。

51歲的格蘭女士說:「這是一個完美的地方。他們感到賓至如歸。」

但是隨著疫情的蔓延,她的信心消失了。當她問養老院的工作人員計劃如何處理這種危險時,她們向她保證一切都很好。

她說:「我想,『如果這種病毒進入這個地方,』『很多人會死。』」

一周後,她在當地一家報紙上讀到一位著名的瑞典音樂家死亡。他和她父母住在同一病房。她給家裡打了個電話,被告知父親患有感冒症狀,核酸檢測顯示父親呈陽性。

格蘭女士敦促工作人員將其父親轉移到醫院,但是並無醫院接收。

養老院缺乏呼吸機等先進的醫療設備,而醫院實際上對養老院居民而言是禁區。

斯德哥爾摩重症監護病房的醫生麥可·布魯姆(Michael Broomé)博士說:「我們知道瑞典人均重症監護病床少於義大利。」 「我們必須三思而行,是否需要讓老年人戴上呼吸機。」

這迫使療養院進行舒適護理,隨著死亡臨近,減輕了阿片類藥物的痛苦。

格蘭女士的父親於4月2日去世,他獨自一人安靜地離開。

她懇求工作人員拯救母親-「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但是她也沒有得到有效治療。一周後,她的母親也去世了。

格蘭女士努力理解這一點-養老院工作人員沒有足夠的口罩,無法進入醫院。

她說:「對我來說,很明顯,他們想節省成本。」 「最後,一切都是因為錢。」

瑞典持續百年的社會保障制度和政府社會治理能否經受住疫情的考驗,讓我們用時間來檢驗。

相關焦點

  • 「新冠疫情與各國社會保障制度」研討會召開
    光明網訊(記者李貝)2020年7月21日,中國社會保障學會世界社會保障研究分會召開了主題為「新冠疫情與各國社會社會保障制度」的研討會。此次會議採取線上會議形式召開。
  • 著名社會保障學者Stein Ringen作「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歷史變遷...
    5月11日至15日,應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鄭功成邀請,著名社會保障學者、英國牛津大學教授Stein Ringen 博士訪問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訪問期間,Stein Ringen教授與鄭功成教授兩次會談,就中英之間的社會保障制度變遷進行深入交流,並就未來社會保障學術交流與合作進行專題討論。
  • 「鐵血宰相」俾斯麥的溫柔面:首先為工人建立了社會保障福利制度
    我們現在所享受的社保福利,便是俾斯麥社會改革的一大成果:社會保障制度,最早由俾斯麥建立。【「鐵血宰相」也有溫柔的一面】一、俾斯麥福利制度出臺的時代背景:工業革命時期,工人們艱苦的生活條件,激化了社會矛盾。
  • 瑞典:新冠危機折射福利國家深陷社會困境
    來源:參考消息參考消息網12月15日報導 西班牙《世界報》網站12月14日發表題為《瑞典:福利國家深陷社會困境》的文章。文章稱,瑞典鬆懈的防疫戰略造成新冠感染人數激增,死亡人數遠高於鄰國,釀成「國家悲劇」,而這種情況不應出現在一個被認為是福利典範的國家。全文摘編如下:新冠肺炎在瑞典造成超過7500人死亡,感染人數激增,斯德哥爾摩的重症監護病房已經達到飽和。事實證明,瑞典採取的鬆懈的防疫戰略已經失敗。
  • 疫情下的社會思考:夯實社會信任 警惕數字陷阱
    從疫情中呈現出來的事件與問題,甄別數字環境下最重要的特徵與最迫切的議程,不僅有助於疫後社會結構性的休整與恢復,更將對數字社會的未來圖景有前瞻性、全局性的把握。  數字科技發展對中國社會最深層次、最引人注目的影響之一就是它正在深刻改變中國社會的各種關係,一個強烈、持續分化的數字社會在疫情下更加顯性地展現出來。
  • 中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福利要素評析及優化策略
    2016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布《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中國要「探索建立以社會互助共濟方式籌集資金,為長期失能人員的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提供資金或服務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
  • 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制度的核心要義
    2019年9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在堅持好、鞏固好已經建立起來並經過實踐檢驗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前提下,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繼續加強制度創新,加快建立健全國家治理急需的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的制度。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制度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的制度,是我們應當始終關注和研究的重大時代課題。
  • 北歐社會福利為啥這麼好?國民幸福度也太高了吧
    北歐各國是早已聞名於世的高福利國家,各種福利補助內容複雜、體系龐大、名目繁多。涵蓋了兒童津貼、病假補助、醫療保障、住房補貼、失業救濟、養老保險等各項內容,我們以瑞典為例細說一下國家從細節到政策上的福利體現。
  • 瑞典死亡病例中近45%為療養院老人 外媒:疫情暴露福利體系漏洞
    在大眾的印象中,瑞典是北歐發達國家與福利國家模式的代表,擁有良好的醫療保健系統。然而,此次新冠疫情卻給瑞典脆弱的老年人群造成了驚人的傷害,並暴露出該國福利體系中的種種漏洞。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截至北京時間10月9日,瑞典的新冠確診病例累計97532例,死亡病例5892例。
  • 瑞典在全球福利水平有多高?
    瑞典,北歐最大的國家,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首都是斯德哥爾摩,總面積約45萬平方公裡,大小相當於中國的甘肅省。瑞典國家的森林覆蓋率為54%。瑞典與瑞士一樣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永久中立國。瑞典被稱為具有社會自由主義傾向、極力追求平等,具有很多社會福利制度、尤其是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類發展指數中經常名列前茅。
  • 2018年10月自考社會保障概論00071真題
    7 .負責我國社會救助的政府部門是A .財政部門 B .勞動保障部門 C .民政部門 D .衛生部門8 .保險型社會保障制度的給付標準是保障公民的A .最低生活 B .基本生活 C .日常生活 D .一般生活9 .生育保險屬於A .長期性補助 B .中期性補助 C .短期性補助 D.日常性補助10.作為福利國家櫥窗的國家是
  • 關於婚喪假天數、育兒假和靈活休假制度的調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
    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關於婚喪假天數調整、育兒假及彈性休假制度,人社部作出明確答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對於許多上班族來說,「休假福利」是每個人最期待的。儘管他們正在享受為期7天的農曆新年假期,但許多人仍然希望假期會「越多越好」。人人享有更多的「休假福利」,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提案中經常注意相關內容。
  • 了解世界上幾種典型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一、前言&歷史背景根據2015年的《社會保障綠皮書》顯示,我國養老金正面臨缺口不斷擴大的嚴峻事實,在全球面臨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人們對於養老保險保障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社會養老保險是怎麼樣的?我們的社會養老保險未來會面臨什麼問題?又應該如何應對我們的養老生活呢?
  • 北歐讓人嚮往,瑞典福利有多好?
    是北歐神話的起源地、幸福極光的終點還是讓人羨慕得不得了的社會福利?今天,【地球幫你問】要滿足你對瑞典的好奇心,快點跟著我們一起來看看瑞典的社會福利有多誘人吧! 瑞典的福利制度讓人羨慕,今天就讓我們跟著瑞典通來一探究竟吧!圖為一名女子舉起藍黃相間的瑞典國旗。  「瑞典人的成功=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你想要的人生!」
  • 張繼元|日本自衛官的社會保障制度
    三、日本自衛官社會保障的制度框架與主要內容日本自衛官社會保障的制度框架是,對於各職業之間區別較小、普遍性較強的退役退休後的經濟保障需求,日本通過建構跨職域一體化的年金體系進行保障;對於職業特殊性較強的醫療、工傷等保障需求,日本通過無繳費型保障(2法)+社會保險+共濟保險+團體商業保險的形式進行保障。
  • 從疫情防控看我國制度優勢強大力量保障
    在這場戰「疫」中,已經有3萬餘名醫務人員從全國各地馳援湖北,一省包一市迅速有序對接,十餘天接連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近30萬件物資緊急調配……這樣的「中國速度」體現出的領導力、戰鬥力、執行力,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正是在堅強有力的制度保障下,舉國上下勠力同心,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匯聚了強大力量。
  • 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
    「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的重大命題,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一環,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的重要任務,是加強新時代法治建設的方向和目標。
  • 2020年自考《勞動和社會保障概論》真題練習題
    自考勞動和社會保障概論是自考的一門公共課,小編整理了一些模擬試題及答案,供大家參考。C.民主社會主義D.科學社會主義18.按社會保障責任承擔主體分類,採取由僱員單獨負擔社會保障基金方式的國家是A.英國B.新加坡C.瑞典
  • ...黃劍青|社會保障制度|童長峰|福建|福建省財政廳|城鄉一體化|...
    四、基本社會服務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福建在全國率先出臺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有8262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保障,並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每年惠及殘疾人69萬人,同時將節地生態安葬率提升至76%,火化率多年位居全國前列。
  • 從廈門到金門 兩岸共探社會保障領域合作
    中新網廈門5月13日電 (楊伏山 郝紅豔)兩岸200多位專家、學者及養老服務機構負責人,12日至14日匯聚廈門共同探討新形勢下兩岸社會保障制度的整合與橋接,探索符合兩岸中國人特點、增進兩岸同胞福祉的社會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