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消息(周超文 吳崟 文/圖)眼下正是柚子成熟上市的季節。這幾天,瀘州市納溪區護國鎮沙田村11組66歲村民王平宣的柚子園裡一派豐收景象,一個個黃澄澄的柚子掛滿枝頭,惹人喜愛。王平宣和老伴將採好的柚子送到公路邊打包,等待果商前來收購。
王平宣介紹自己種植的柚子 |
「目前我的果園共有20畝,年產柚子在6萬斤左右,今年的柚子行情比去年每斤要多賣2角錢達到3元/斤,我的20畝柚子就可以實現收入18萬元。」王平宣欣喜地告訴筆者說。
王平宣打包待售的柚子 |
談起現在的收成,王平宣不禁面露喜色。他告訴筆者,在發展柚子之初,也是看到別人獲利了才動的心。原來,10年前,王平宣還是在瀘州城裡從事小區保安工作,收入不高但十分穩定。然而,10年前的春節,他回家看到家鄉歷經多年發展已經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柚子村後,特別是村民將自家房前屋後殘次林改造後靠著種柚子,一年少則幾萬元,多的超過20萬元後,王平宣心動了。
「當保安一年不吃不喝才2萬多元,與種柚子的收入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王平宣作了一番比較後,他在2010年3月就毅然辭去了城裡小區保安工作,回到家鄉,投入5萬多元將自家房前屋和山頭上的20畝殘次林地開墾了出來,並加入了沙田村柚子種植專合社。隨後,他在專合社的幫助下,買回了近800株優質蜜柚樹苗開始試種。由於有專合社的技術支持,加之自己也一門心思扎進了蜜柚種植中。通過專合社指導和自己的不斷鑽研,王平鮮種植的蜜柚終於在2013年獲得成功,首批蜜柚喜獲豐收,畝產量達到了500多斤,當年就實現收入近3萬元,讓王平宣種值柚子致富的信心倍增。
王平宣告訴筆者,他在發展柚子種植的過程中,始終堅持種最好的水果,堅持生態種植,生物防治;堅持用農家肥,有機肥,打造有機水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為提升柚子品質,王平宣在柚子掛果後還對柚樹灌施菜油和白糖,既讓柚粒晶瑩剔透,也增加了柚粒的甜度。
如今,歷經10年的發展,王平鮮的20畝柚子園已經成為了沙田村的標杆示範園。而近幾年,隨著柚子樹的長高長大,為了增加柚子園的產出,王平宣每年還在20畝柚子園裡餵雞餵鴨,這些雞鴨既為果園清除雜草,拉下的禽糞又肥了果園。這兩年,王平宣每年靠著出欄兩批共400餘只雞鴨,又給他帶來了近2萬元的純收入,實現了一園多收,王平宣也當仁不讓成為了當地脫貧致富的帶頭人。
王平宣介紹,柚子進入盛產期後,每畝至少可採收3000斤,按今年3元/斤的批發價,畝收入可以達到9000元。「今年我已經66歲了,體力上也不如以前了。現在,我的目標就是把我的20畝果園管理好、發展好,讓周邊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效益,帶動那些還沒有加入到柚子種植隊伍的群眾一起發展,一起致富奔康。」王平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