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夏以後,氣溫逐漸升高,已經漸漸開啟了入夏模式。在有些悶熱的夏夜裡,備一些冰鎮的小酒,做幾個消暑小菜,或是呼朋引伴,或是月下獨酌,或是與良人共飲,都不失為一樁樂事。既可以緩解白天工作的疲勞,也可以增進朋友或者愛侶之間的感情。
古時候的文人,很多也是極愛喝酒的。要說起其中的緣由嘛,無非幾點。第一,酒能激發文人的靈感。文人大多感性,酒也屬於比較感性的,二者自然惺惺相惜。第二,酒能排遣文人的情懷。人生不那麼順利的時候,喝上一壺小酒,飄飄然欲仙乎,便什麼都看得開了。第三,酒能增進與朋友之間的感情。朋友之間多年不見,一杯小酒一首詩,濃濃的情意便都寄托在詩酒之間了。
2、
要說其中最有名的詩酒文人,可能就是李白了。既能文又能武,既浪漫又豪放,兼具文人的儒雅,與劍客的俠氣。李白,就像銀河中的星辰,燦爛至極,卻又可望而不可即。
今天,決定和大家分享一下李白的《月下獨酌四首》,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李白寄托在詩酒之間的豪放情懷。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在芬芳的花叢之間,擺上一壺好酒。身畔無人相伴,便只好舉杯邀明月共飲。明月和影子雖然能與我為伴,卻都不會飲酒。暫且不管那麼許多了,趁著春宵美景,及時行樂最重要。放聲高歌之時,月亮隨著我徘徊。翩然起舞之際,影子在我身側零亂。清醒的時候,我們一起尋歡作樂。醉酒以後,便四散東西。希望可以結成永遠的好友,他日在浩瀚雲海中重逢。
其二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已聞清比聖,復道濁如賢。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天如果不愛酒,酒旗星(星宿名)也就不會遙遙地掛在青天之上。地如果不愛酒,就不會有酒泉郡(地名)這個地方。既然天地都愛酒,那我愛喝酒自然就無愧於天。清酒用來比喻聖人,濁酒用來比喻賢人。既然聖賢都愛喝酒,又何必去求什麼神仙?通於大道,合乎自然。飲酒的樂趣,不好酒的人是不會明白的。
其三三月鹹陽城,千花晝如錦。誰能春獨愁,對此徑須飲。窮通與修短,造化夙所稟。一樽齊死生,萬事固難審。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
三月的長安城(鹹陽城,借指長安),繁花似錦。誰能像我一樣春來憂愁,對著此地美麗的景色一直飲酒呢?富貴與貧賤,長壽與短命,都是造化使然。杯酒之間,生生死死,全無差別。世間萬事,千頭萬緒,難分難辨。醉酒之後,天地顛倒,連自身都忘卻了。昏昏沉沉地倒在枕席之上,這種快樂最是美妙。
其四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所以知酒聖,酒酣心自開。辭粟臥首陽,屢空飢顏回。當代不樂飲,虛名安用哉。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憂愁千頭萬緒,美酒三百多杯。雖然愁多酒少,但是只需小酌一杯,憂愁便消散了。愛飲酒的人,酒醉之後心情自然開朗。不食周粟的伯夷和叔齊,隱居首陽山。貧窮困苦,顏回(孔子的弟子)也會挨餓。如果不能及時飲酒行樂,要那些虛名有何用呢?螃蟹腿配上美酒,酒池便好似海外仙境。姑且飲上一杯美酒,趁著月色在高臺之上大醉一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