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月下獨酌》其一很出名,其二開篇就驚豔了,很多人卻不熟悉
而李白有了金樽美酒,才更加了不起。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這樣評價李白:「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由此可以看出酒後的李白有多麼狂,連天子的號令都不放在眼裡。詩仙李白的詩,大多是沾有酒氣的,其中,「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便是流傳甚廣的,我們都知道這兩聯出自李白的《月下獨酌·其一》,卻很少談及《月下獨酌》此組詩的其他三首。在筆者看來,《月下獨酌·其二》重在議論,在意象上自然是沒有第一首拿捏得好,但也是豪氣滿滿的一首詩,開篇就驚豔了眾人。
-
「靜夜有聲」月下獨酌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詩詞是唐代詩人李白的《月下獨酌四首·其一》。月下獨酌四首·其一作者:【唐】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
李白的《月下獨酌》,表達了什麼樣的意象?又表達了什麼樣的情感
李白畫像《月下獨酌》是李白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詩,我們可以窺全豹於一斑,從中品味李白詩歌的總體藝術特色。下面逐一分析。從月亮給人的溫度感上看,《靜夜思》中的月亮冬冷,《峨眉山月歌》中的月亮秋涼,《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的月亮夏爽,《月下獨酌》中的月亮春暖。從月亮給人的總體感受上看,《靜夜思》中的月亮孤寂,《峨眉山月歌》中的月亮清麗,《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的月亮奇幻,《月下獨酌》中的月亮明稂。
-
詩仙李白《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詩人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其父李客。
-
古詩詞欣賞:李白《月下獨酌》
提到中國的詩歌,誰都可以不講,但李白是一定繞不過去的。余光中說他「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這「半個盛唐」。 如果這世間有天才的話,我想那李白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位。他出生於盛唐時期的中亞碎葉,當時屬於唐朝的安西都護府。五歲時隨家遷居蜀中,即今天的四川省。
-
李白的《月下獨酌四首》,好酒好詩來相伴
在有些悶熱的夏夜裡,備一些冰鎮的小酒,做幾個消暑小菜,或是呼朋引伴,或是月下獨酌,或是與良人共飲,都不失為一樁樂事。既可以緩解白天工作的疲勞,也可以增進朋友或者愛侶之間的感情。古時候的文人,很多也是極愛喝酒的。要說起其中的緣由嘛,無非幾點。第一,酒能激發文人的靈感。文人大多感性,酒也屬於比較感性的,二者自然惺惺相惜。第二,酒能排遣文人的情懷。
-
李白詩歌《月下獨酌》中的無情遊,怎麼理解
我們讀李白的詩歌,感覺他非常豪爽,朋友很多,講義氣重感情。他說「千金散盡還復來」,與朋友飲酒甚至不惜五花馬、千金裘。雖然是詩家的語言,但確實是體現了他的真性情。但是李白在寫《月下獨酌四首》的時候,怎麼那麼孤單寂寞呢?
-
讀《月下獨酌》,獨自一人飲酒的夜,我們都是李白
《月下獨酌》全詩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李白喜歡對月喝酒李白的《月下獨酌》共有四首,這第一首最是出名,天才的浪漫在詩中展現的淋漓盡致,明明是一個人形單影隻,苦悶的喝著悶酒,卻高舉酒杯,邀請明月和自己的影子一起來喝,一下子變成了三個主體,氣氛似乎瞬間變得熱鬧起來
-
伊裡奇《月下獨酌》丨溫壺月下酒,永結無情遊
《月下獨酌》是唐代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一共四首,尤以《月下獨酌·其一》知名度最高。 作曲王龍酷愛古典詩詞,一次無意中看到了這首《月下獨酌》,為其意境深深吸引;他入境意會、吟誦哼唱,決心將其譜曲成歌。後經恩師鄧垚老師藝術指導、青年男低音伊裡奇老師入情演繹,成就了這首古風佳作《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MV 歌曲旋律流暢,配器古典,伊裡奇寬洪優美的男低音把作品古典唯美的意境詮釋得淋漓盡致,可謂:柔情與豪邁共存、婉轉與激昂相間。
-
李白的《月下獨酌》,你不能只知道「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的《月下獨酌》就是一首酒醉後的精彩詩作。「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樣的奇思妙想,就是李白,若不在醉中,也很難想像得出來 。李白的這組《月下獨酌》共四首,約作於唐玄宗天寶三載,其中以第一首流傳最廣。
-
唐詩三百首 月下獨酌 李白 經典解析
月 下 獨 酌---李白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 影徒隨我身李白 唐詩三百首 月下獨酌 這首詩的每句解釋如下:花間一壺酒 花叢中間擺放一壺美酒獨酌無相親
-
月下獨酌,詩仙李白的另一本傳世草書帖,竟然在這裡藏了幾千年!
一、引言我們都知道,李白的《上陽臺帖》是李白唯一的一幅傳世書法墨跡,而在《新絳帖》中,則收錄了一份李白拓本版的書法作品,李白的自作詩——《月下獨酌》。李白作為唐代有名的詩人,不僅擅長劍術和射擊,更擅長書法藝術,尤其是擅長草書和行書。《絳帖》所收錄的李白詩《月下獨酌》,開篇有八字引言,「唐翰林學士李白書」,確為李白草書精品之作。李白的書法風格,有著明顯的特點,飄逸和靈動,「逸」之一字可謂是其書法的精髓所在。《絳帖》全卷一共有二十卷,其中收錄了有宋以前的書法精品之作。
-
古詩詞「月下獨酌 唐 李白」
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釋文我在花叢中安排下一壺好酒,獨酌白飲,沒有一個知音。舉杯邀請明月同我共飲,對著明月,對著自己的影子,等於三個人。月亮本來不會理解開懷暢飲之樂,影子也不過枉然跟隨在我身前身後。暫且以明月和影子相伴,借美景及時行樂。我唱起歌,月亮在空中徘徊不定;我起身狂舞,影子跟著飄前飄後。清醒時我們共同歡樂,酒醉後各自離散。但願能永遠忘情地漫遊,來日相約重逢在高遠的天上。
-
古詩詞藝術歌曲《月下獨酌》「對影成三人」他們來了…
集美們:閣閣本期給大家安排一期中國音樂學院伊裡奇博士的全新單曲《月下獨酌》,此曲由中國音樂學院鋼琴藝術指導王龍老師作曲。伊裡奇《月下獨酌》丨溫壺月下酒,永結無情遊。詩仙以月為友、自得其樂,詩情波瀾起伏、純乎天籟;今人入境意會、譜曲成歌,旋律唯美深情,震撼心靈!
-
詩酒成仙:李白月下獨酌,一首詩道出愛酒的最高境界
提起詩歌大家就會聯想到盛唐,提到盛唐大家想到的會是李白,他一生放浪形骸,「詩」、「劍」、「酒」是他的三絕,往往酒入愁腸,三分化為劍氣,七分釀成月亮,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就連最終的歸宿都是那麼天真浪漫,水中撈月成了他的終點,讓人感嘆!
-
國學堂│《月下獨酌》賞析
"最中國,樂生活",點上方藍字 熙華國學堂 加關注導讀:月下獨酌這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人運用豐富的想像,表現出由孤獨到不孤獨,由不孤獨到孤獨,再由孤獨到不孤獨的一種複雜感情。
-
詩詞大會王立群點評《月下獨酌》,康震認為他的理解錯了,誰高明
這首詩就是李白的《月下獨酌》,大家且看:《月下獨酌四首.其一》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這是李白的經典作品之一,1000多年來受到了後世文人的推崇,屬於唐詩中的精品,詩詞大會曾考了不少次。
-
酒潤詩人心,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其二)李白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所以知酒聖,酒酣心自開。李白佩服二賢出塵的氣節,但無法接受他們清貧的生活。他不想科舉做官,長期處於失業中,靠什麼支持詩酒逍遙的高消費生活呢?李白的父親只是下層官吏,家境並不富裕,不可能長期供他「乘月醉高臺」,他的生活來源,主要靠妻族資助。
-
月下獨酌,李白:誰說寂寞是一個人的狂歡,邀上明月和影子就不算
月下獨酌寫作背景時,李白在長安,正處於官場失意之時,作此詩。情景話我要發個朋友圈:一個人好無聊,配上一張月下飲酒的自拍。咔~拍照聲。
-
大語文古詩文賞析:《月下獨酌》
現存的李白第一首詩,是15歲所作,詩題《初月》。少年落筆就是月亮,此後詩人的眼睛裡一直月光盈盈,照耀著松花詩箋,美麗、飄逸、遼闊、神奇魅人。「千面」李白見過李白的人,第一眼就會被他的大眼睛魅惑。「月痴」李白天下人都喜歡月亮,而李白為最,他生個孩子取名「明月奴」詩人都愛對月抒情、而李白更喜歡,月亮仿佛是李白家裡養的的寵物,無論喝酒、送友、懷人、思鄉、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一曲《靜夜思》四海流傳,李白一舉頭,世人盡望月,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