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潤詩人心,月下獨酌

2020-12-22 酣客

月下獨酌(其二)

李白

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所以知酒聖,酒酣心自開。

辭粟臥首陽,屢空飢顏回。當代不樂飲,虛名安用哉,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

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詩人潛心於藝術創作時,自有無窮樂趣;詩酒逍遙的生活,也很快樂,然而,一旦貼近逼真的現實,方知世上不如意事常八九。

「辭粟臥首陽,屢空飢顏回」,或許透露了李白憂從何來的原因。伯夷、叔齊「不食周粟」,在首陽山採薇而食,終於餓死。

李白佩服二賢出塵的氣節,但無法接受他們清貧的生活。他不想科舉做官,長期處於失業中,靠什麼支持詩酒逍遙的高消費生活呢?

李白的父親只是下層官吏,家境並不富裕,不可能長期供他「乘月醉高臺」,他的生活來源,主要靠妻族資助。

李白的第一個妻子,是前宰相許圉師的孫女,他年輕未仕時,遍遊名山勝景,開銷很大,難免動用妻子的陪嫁。

婚後12年,妻子去世,是否有遺產,不得而知。他倆生有一子一女,也需養活,肯定不能容他大手大腳花錢。

一年後,李白跟劉氏同居,不久就分手了。隨後,李白入朝為官,得到了大量賞賜,在山東任城娶了第二個妻子,併購置了田地房產。田產收入能否供他高消費,不得而知。

幾年後,李白遊河南開封,暢飲於梁園,喝得大醉,詩興大發,在牆壁上題了一首《梁園吟》。

管園人不解風雅,認為他的詩汙了牆壁,想要擦掉,正好前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宗氏來遊園,愛其詩、惜其才,花一千兩銀子將這面牆壁買下來,於是留下了「千金買壁」的佳話。

相關焦點

  • 伊裡奇《月下獨酌》丨溫壺月下酒,永結無情遊
    《月下獨酌》是唐代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一共四首,尤以《月下獨酌·其一》知名度最高。它描寫了詩人在月夜與「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暢飲的情景,以奇特的構思、浪漫的想像,體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以及在失意中依然曠達樂觀、放浪形骸、狂蕩不羈的豪放個性。 作曲王龍酷愛古典詩詞,一次無意中看到了這首《月下獨酌》,為其意境深深吸引;他入境意會、吟誦哼唱,決心將其譜曲成歌。後經恩師鄧垚老師藝術指導、青年男低音伊裡奇老師入情演繹,成就了這首古風佳作《月下獨酌》。
  • 「靜夜有聲」月下獨酌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詩詞是唐代詩人李白的《月下獨酌四首·其一》。月下獨酌四首·其一作者:【唐】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 李白 月下獨酌(其一)
    李白 月下獨酌(其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 國學堂│《月下獨酌》賞析
    "最中國,樂生活",點上方藍字 熙華國學堂 加關注導讀:月下獨酌這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人運用豐富的想像,表現出由孤獨到不孤獨,由不孤獨到孤獨,再由孤獨到不孤獨的一種複雜感情。
  • 李白的《月下獨酌》,表達了什麼樣的意象?又表達了什麼樣的情感
    從月的形狀上看,《靜夜思〉中的月亮圓而輪廓清晰;《峨眉山月歌》中的月亮是一輪弦月,有蛾眉的形狀;《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的月亮因夢故而朦朧感較強;而《月下獨酌》中,由於詩人在飲酒,這輪月亮從輪廓清晰的圓月逐漸變化成朦朦朧朧不確定的形狀。
  • 古詩詞藝術歌曲《月下獨酌》「對影成三人」他們來了…
    集美們:閣閣本期給大家安排一期中國音樂學院伊裡奇博士的全新單曲《月下獨酌》,此曲由中國音樂學院鋼琴藝術指導王龍老師作曲。伊裡奇《月下獨酌》丨溫壺月下酒,永結無情遊。詩仙以月為友、自得其樂,詩情波瀾起伏、純乎天籟;今人入境意會、譜曲成歌,旋律唯美深情,震撼心靈!
  • 古詩詞欣賞:李白《月下獨酌》
    如同這首《月下獨酌》,攜著一壺美酒,詩人在花叢間獨酌獨飲。劇烈的孤獨感襲來,借著醉意,舉杯邀月,一低頭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雖無友伴,月、影、詩人,轉眼也湊成了三人。然而,月與影既不能陪詩人共醉,更不能解詩人心事。罷了,春光將逝,故且就著這月和影,及時行樂吧。詩人高歌起舞,月亮與影子也隨著詩人起舞徘徊。醒時一起交歡暢飲,醉後就各自分散吧。
  • 詩仙李白《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詩人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其父李客。
  • 大語文古詩文賞析:《月下獨酌》
    少年落筆就是月亮,此後詩人的眼睛裡一直月光盈盈,照耀著松花詩箋,美麗、飄逸、遼闊、神奇魅人。「千面」李白見過李白的人,第一眼就會被他的大眼睛魅惑。崔宗之說他「雙眸光照人」,魏萬說得更形象「眸子炯然,爭(張開)如餓虎」。這樣一對精光洋溢、光彩照人的雙眸,熔鑄著「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名」的俠客豪邁。「閒與仙人掃落花」的仙風道骨、「為君談笑靜胡沙。」
  • 唐詩三百首 月下獨酌 李白 經典解析
    李白 唐詩三百首 月下獨酌 這首詩的每句解釋如下:花間一壺酒 花叢中間擺放一壺美酒獨酌無相親,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人物只有他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更顯得孤獨單調。
  • 李白的《月下獨酌》,你不能只知道「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唐詩中有許多豐富多彩的詠酒詩,更有不少的精彩詩篇都是詩人酒後所作。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好的唐詩幾乎有一半是在酒興中寫出來的。李白的《月下獨酌》就是一首酒醉後的精彩詩作。「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樣的奇思妙想,就是李白,若不在醉中,也很難想像得出來 。
  • 李白詩歌《月下獨酌》中的無情遊,怎麼理解
    但是李白在寫《月下獨酌四首》的時候,怎麼那麼孤單寂寞呢?他的境況到底怎麼樣,現在又有哪些朋友?下面我們就來讀他的詩歌《月下獨酌四首》中的一首,看他所說的「無情遊」到底是什麼意思。《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 詩酒成仙:李白月下獨酌,一首詩道出愛酒的最高境界
    ……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卻是一首,詩人在月下獨飲之後感慨而作,雖然文字不多,但是酒子卻有6個,很多人都說這首詩代表了喝酒的最高境界!《月下獨酌·其二》【唐】李白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詩人以愛酒說事,天如果不愛酒,那麼酒星怎麼可能在天上呢?如果得不愛酒,就不會有酒泉這麼個地名了,既然天地都如此愛酒,那麼我愛酒就理所當然了。詩人曾說「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劉其名」,不管聖賢還是神仙大抵都一樣的愛酒吧。最終詩人吧飲酒升華到了至高境界,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詩人最終作結,我只管得到醉中的趣味,但是這趣味是不能向醒者相傳的!
  • 書香音樂系列·花間夢事《月下獨酌》
    原標題:書香音樂系列·花間夢事《月下獨酌》
  • 古詩詞「月下獨酌 唐 李白」
    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釋文我在花叢中安排下一壺好酒,獨酌白飲,沒有一個知音。舉杯邀請明月同我共飲,對著明月,對著自己的影子,等於三個人。月亮本來不會理解開懷暢飲之樂,影子也不過枉然跟隨在我身前身後。暫且以明月和影子相伴,借美景及時行樂。我唱起歌,月亮在空中徘徊不定;我起身狂舞,影子跟著飄前飄後。清醒時我們共同歡樂,酒醉後各自離散。但願能永遠忘情地漫遊,來日相約重逢在高遠的天上。
  • 月下獨酌,詩仙李白的另一本傳世草書帖,竟然在這裡藏了幾千年!
    一、引言我們都知道,李白的《上陽臺帖》是李白唯一的一幅傳世書法墨跡,而在《新絳帖》中,則收錄了一份李白拓本版的書法作品,李白的自作詩——《月下獨酌》。李白作為唐代有名的詩人,不僅擅長劍術和射擊,更擅長書法藝術,尤其是擅長草書和行書。《絳帖》所收錄的李白詩《月下獨酌》,開篇有八字引言,「唐翰林學士李白書」,確為李白草書精品之作。李白的書法風格,有著明顯的特點,飄逸和靈動,「逸」之一字可謂是其書法的精髓所在。《絳帖》全卷一共有二十卷,其中收錄了有宋以前的書法精品之作。
  • 詩詞大會王立群點評《月下獨酌》,康震認為他的理解錯了,誰高明
    當紅女詩人餘秀華,把千古名作《登鸛雀樓》解釋得讓人看不下去。陸遊的《釵頭鳳》裡的「紅酥手」被不少網友理解成紅燒豬蹄,「青青園中葵」中的「葵」被理解成向日葵。各種各樣的理解方式,讓人摸不著頭腦。以上的幾個例子,咱們一眼就能看得出有問題,但還有一些則需要我們細細品味。本期筆者就和大家說一說詩詞大會上,王立群和康震對同一首詩完全不同的理解,看看他們誰更高明。
  • 李白的《月下獨酌四首》,好酒好詩來相伴
    在有些悶熱的夏夜裡,備一些冰鎮的小酒,做幾個消暑小菜,或是呼朋引伴,或是月下獨酌,或是與良人共飲,都不失為一樁樂事。既可以緩解白天工作的疲勞,也可以增進朋友或者愛侶之間的感情。古時候的文人,很多也是極愛喝酒的。要說起其中的緣由嘛,無非幾點。第一,酒能激發文人的靈感。文人大多感性,酒也屬於比較感性的,二者自然惺惺相惜。第二,酒能排遣文人的情懷。
  • 讀《月下獨酌》,獨自一人飲酒的夜,我們都是李白
    《月下獨酌》全詩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李白喜歡對月喝酒李白的《月下獨酌》共有四首,這第一首最是出名,天才的浪漫在詩中展現的淋漓盡致,明明是一個人形單影隻,苦悶的喝著悶酒,卻高舉酒杯,邀請明月和自己的影子一起來喝,一下子變成了三個主體,氣氛似乎瞬間變得熱鬧起來
  • 李白《月下獨酌》其一很出名,其二開篇就驚豔了,很多人卻不熟悉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便是流傳甚廣的,我們都知道這兩聯出自李白的《月下獨酌·其一》,卻很少談及《月下獨酌》此組詩的其他三首。在筆者看來,《月下獨酌·其二》重在議論,在意象上自然是沒有第一首拿捏得好,但也是豪氣滿滿的一首詩,開篇就驚豔了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