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烏魯木齊12月18日消息(記者張孝成 通訊員成倩)有一句老話說「三分錢難倒英雄漢」。在新疆,有一家金融機構堅持發揚「挎包精神」,走遍千山萬水,啃金融扶貧硬骨頭,先後為36萬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貸款151億元,幫助他們發展生產,增收脫貧。12月16日,這家名為新疆農村信用社的金融機構獲得新疆銀行業協會「支持脫貧攻堅貢獻獎」一等獎殊榮。
走村入戶 扶貧小額信貸解民憂
尤爾瓦斯是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夏拉甫迭村的貧困戶,2016年,全家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家有圈棚,身負養殖技術和經驗,尤爾瓦斯卻苦於銀行撤點、貸不上款,難以啟動養殖產業。
2016年年初,新疆農村信用社員工背起挎包,帶上各種資料,跋山涉水,走進帕米爾高原的夏拉甫迭村。經過走訪調查,村委會評估審核,信用社為尤爾瓦斯辦理了5萬元扶貧小額貸款,還為他量身定製了分期還款計劃。
在這筆資金幫助下,尤爾瓦斯養犛牛、開肉店,當年盈利近3萬元。2017年,他一舉成為村裡的致富帶頭人。現在,家庭年人均收入接近一萬元。回顧這些年的變化,他感慨地說:「牛好、肉好,都是因為黨的政策好,信用社的扶貧貸款來的及時!」
幾年來,新疆農村信用社累計為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2300戶貧困家庭發放扶貧貸款7000萬元,扶持當地發展犛牛養殖產業。如今,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已發展起20000頭的養殖規模,初步形成了集犛牛養殖、肉食加工、鄉村旅遊為一體的特色產業。
關注產業項目 扶持一個帶動一片
麥蓋提縣是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的貧困縣。2017年,這個縣引進扶貧龍頭企業刀郎陽光,大力發展安格斯牛產業。企業用自有資金建廠房、蓋棚圈,但是當12000頭牛拉來後,飼草料價格飛漲、人工費猛增,企業面臨資金鍊斷裂危機。
關鍵時刻,當地農村信用社量身打造「金牛貸」,向一般農戶低息放貸,對貧困戶「能貸盡貸」,支持農戶買牛育肥,企業高價回購。同時,新疆農村信用社研發「公司擔保+肉牛保單質押」模式,向這家企業發放6000萬元營銷貸款,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目前,新疆農村信用社已在麥蓋提縣發放「金牛貸」1.5億元,扶持當地發展起了存欄17000頭的肉牛養殖產業。
今年,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階段,新疆農村信用社專門向南疆10個未摘帽貧困縣授信160億元,創新了「金糧倉」、「梨保農」、「棉花貸」等金融扶貧產品,支持南疆三地州加快上馬扶貧項目、帶動就業。截止11月底,新疆最後10個未脫貧縣全都如期摘掉了貧困帽子。
新疆農村信用社扶貧與普惠金融部總經理辛夏菡介紹,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新疆農村信用社以扶貧小額信貸為抓手,創新打造多元化的扶貧模式,累計投放扶貧小額信貸36.1萬戶、151.6億元,佔全疆同行業的71%;其中,今年通過容缺辦貸、延期續貸等方式,累計投放扶貧小額信貸18.58萬戶、62.09億元,信貸增量躋身全國中西部22個省區的前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