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扶貧啃骨頭 新疆農信小額信貸突破150億

2020-12-22 騰訊網

央廣網烏魯木齊12月18日消息(記者張孝成 通訊員成倩)有一句老話說「三分錢難倒英雄漢」。在新疆,有一家金融機構堅持發揚「挎包精神」,走遍千山萬水,啃金融扶貧硬骨頭,先後為36萬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貸款151億元,幫助他們發展生產,增收脫貧。12月16日,這家名為新疆農村信用社的金融機構獲得新疆銀行業協會「支持脫貧攻堅貢獻獎」一等獎殊榮。

走村入戶 扶貧小額信貸解民憂

尤爾瓦斯是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夏拉甫迭村的貧困戶,2016年,全家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家有圈棚,身負養殖技術和經驗,尤爾瓦斯卻苦於銀行撤點、貸不上款,難以啟動養殖產業。

2016年年初,新疆農村信用社員工背起挎包,帶上各種資料,跋山涉水,走進帕米爾高原的夏拉甫迭村。經過走訪調查,村委會評估審核,信用社為尤爾瓦斯辦理了5萬元扶貧小額貸款,還為他量身定製了分期還款計劃。

在這筆資金幫助下,尤爾瓦斯養犛牛、開肉店,當年盈利近3萬元。2017年,他一舉成為村裡的致富帶頭人。現在,家庭年人均收入接近一萬元。回顧這些年的變化,他感慨地說:「牛好、肉好,都是因為黨的政策好,信用社的扶貧貸款來的及時!」

幾年來,新疆農村信用社累計為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2300戶貧困家庭發放扶貧貸款7000萬元,扶持當地發展犛牛養殖產業。如今,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已發展起20000頭的養殖規模,初步形成了集犛牛養殖、肉食加工、鄉村旅遊為一體的特色產業。

關注產業項目 扶持一個帶動一片

麥蓋提縣是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的貧困縣。2017年,這個縣引進扶貧龍頭企業刀郎陽光,大力發展安格斯牛產業。企業用自有資金建廠房、蓋棚圈,但是當12000頭牛拉來後,飼草料價格飛漲、人工費猛增,企業面臨資金鍊斷裂危機。

關鍵時刻,當地農村信用社量身打造「金牛貸」,向一般農戶低息放貸,對貧困戶「能貸盡貸」,支持農戶買牛育肥,企業高價回購。同時,新疆農村信用社研發「公司擔保+肉牛保單質押」模式,向這家企業發放6000萬元營銷貸款,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目前,新疆農村信用社已在麥蓋提縣發放「金牛貸」1.5億元,扶持當地發展起了存欄17000頭的肉牛養殖產業。

今年,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階段,新疆農村信用社專門向南疆10個未摘帽貧困縣授信160億元,創新了「金糧倉」、「梨保農」、「棉花貸」等金融扶貧產品,支持南疆三地州加快上馬扶貧項目、帶動就業。截止11月底,新疆最後10個未脫貧縣全都如期摘掉了貧困帽子。

新疆農村信用社扶貧與普惠金融部總經理辛夏菡介紹,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新疆農村信用社以扶貧小額信貸為抓手,創新打造多元化的扶貧模式,累計投放扶貧小額信貸36.1萬戶、151.6億元,佔全疆同行業的71%;其中,今年通過容缺辦貸、延期續貸等方式,累計投放扶貧小額信貸18.58萬戶、62.09億元,信貸增量躋身全國中西部22個省區的前三位。

相關焦點

  • 「細品」中和農信金融扶貧創新實踐 讀懂新時期基層普惠金融
    他開創和發展了小額貸款服務,專門給因貧窮而無法獲得傳統銀行貸款的人群提供貸款,使他們能夠通過個體經營獲得收入來照顧自己和家人。 小額信貸的金融創新同時帶來了扶貧公益的創新,即原有的扶貧公益更多的是通過贈予來推動受益貧困人群狀況的改善和減貧,而小額信貸則開啟了通過信貸服務跟窮人進行平等交易的經營性扶貧。
  • 北京銀行攜手中和農信 打通農村金融扶貧的最後一百米
    如今,小額信貸扶貧在中國呈現了多樣化的格局,公益性機構與商業性機構並存、銀行機構與非銀行機構並存、大機構與小機構並存、非政府組織(NGO)與正規金融機構並存,他們相互補充,互為助力,共同構築了中國金融扶貧大平臺。  其中,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和農信)是中國NGO小額信貸扶貧發展的典範,經過20餘年的探索,為中國金融扶貧做出了傑出貢獻。
  • 扶貧小額信貸受青睞 共鑄脫貧致富充滿愛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三江侗族自治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以下簡稱「三江聯社」)迅速響應、主動作為,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以積極擔當的「金融鐵軍」精神,全力以赴投身這場「硬仗」。以金融精準扶貧為主戰場,以扶貧小額信貸為抓手,做好「三個融入」「三聚三抓」,推動扶貧小額信貸與發展緊密融合,實現扶貧產業有發展、農戶貸款有效益、人民群眾有收入。
  • 螞蟻金服加碼農村金融 成中和農信第二大股東
    近期,螞蟻金服繼續加碼農村金融領域布局。12月20日,螞蟻金服在其農村金融戰略發布會上宣布入股中和農信,成為繼中國扶貧基金會之後中和農信第二大股東。同時,螞蟻金服與中華聯合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農聯中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和農信為鄉村振興提供金融支持
    在助力鄉村發展的過程中,中和農信一直在努力。從1996年秦巴山區扶貧項目中創設的小額信貸項目試點,到2008年成立中和農信開始市場化運營,直至2020年3月末,中和農信依託旗下持牌機構,已在全國設立了347家分支機構,覆蓋了大約10萬多個村莊,在貸客戶40.3萬戶,貸款餘額超過109億元,累計超600萬農村百姓從中受益。
  • 省農信聯社:當好脫貧攻堅金融服務主力軍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樊永濤 報導)1月7日,我省召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金融精準扶貧專場新聞發布會。省農信聯社黨委委員、副主任桑任庚就青海農商銀行系統作為全省脫貧攻堅金融主力軍,不斷加大金融扶貧力度,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情況作通報。
  • 中和農信入駐會寧 致力打通農村金融最後一百米
    近日,甘肅省中和農信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在會寧縣設立營業部並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進一步拓寬公司用人渠道,加強公司人才隊伍建設,更好服務三農。中和農信一直以打造「山水間的百姓銀行」為己任,致力於中國小額信貸事業與農村金融發展。
  • 江西浮梁:扶貧小額信貸助力脫貧攻堅
    江西浮梁縣壽安鎮積極採取有效措施,以扶貧小額信貸為支撐點,整合集體閒置資產,成立扶貧產業合作社,將貧困戶小額信貸資金集中抱團發展,變「單打獨鬥」為「抱團幹」,幫助貧困戶實現由「輸血」向「造血」的轉變,切實把信貸資金用好用活,促進貧困人口穩定增收。
  • 內蒙陳巴爾虎旗農信聯社服務「三農三牧」,「草原金融輕騎兵」
    陳巴爾虎旗農信聯社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充分統籌資金資源,加大復工復產信貸資金支持力度;對受疫情影響較重的行業和企業,採用「一戶一策」,通過降低貸款利率、合理延長還款期限等方式,最大限度降低融資成本,減輕客戶負擔,全力做好受困企業的金融支持工作。
  • 《金融時報》|郵儲銀行行長郭新雙:助力金融精準扶貧 勇擔大行責任...
    「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是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也是決勝的關鍵。在這些地區,郵儲銀行在信貸額度、利率定價、內部資金轉移定價、授信政策、風險政策、再貸款收益返還等方面,持續給予政策傾斜。針對深度貧困地區基礎金融服務薄弱的問題,郵儲銀行利用10萬多個助農取款點和自助設備,做好金融服務延伸。
  • 深度貧困村變小康示範村寨 從「湘西十八洞村」看湖南金融扶貧...
    在發布會上,湖南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黨委委員、副行長侯加林介紹,2015年至今年9月末,湖南省累計投放金融精準扶貧貸款4241.6億元,建成農取款服務點8.8萬個,在6920個貧困村建立金融扶貧服務站。其中,累計投放產業扶貧貸款1588.6億元,帶動200餘萬貧困群眾「拔窮根」。  扶貧再貸款彰顯金融溫度  脫貧致富,產業先行。
  • 「小額信貸」成為致富「敲門磚」
    為有效解決貧困農戶產業發展過程中資金短缺的問題,幫助貧困群眾創業增收,穩步實現脫貧致富,持續鞏固脫貧成效,東鄉縣認真貫徹落實全省扶貧小額信貸推進會議精神,廣泛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匯報爭取,及時組織召開全縣扶貧小額信貸會議,專題安排部署扶貧小額信貸工作,逐級靠實鄉鎮、扶貧、財政、金融部門單位責任
  • 新疆伊犁農商銀行:勇於擔當的地方金融主力軍
    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支持普惠金融發展。加大信貸結構調整,突出個人業務發展方向,發揮點多面廣,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不斷提高業務滲透力與市場佔有率,堅持向普惠銀行、社區銀行、個人銀行發展。大力推廣線上業務辦理,依託「農貸通」產品,實現農戶貸款「隨用隨貸、秒貸秒還」,截至9月30日,伊犁農商銀行農貸通戶數達6909戶,農貸通覆蓋率為89.73%。
  • 東興:扶貧小額信貸「貸」動貧困戶增收
    近年來,東興市大力推進扶貧小額信貸工作,幫助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發展中遇到的資金難題,不斷增強貧困群眾「造血」功能,截止目前,全市已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3524萬元,帶動72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生產。
  • ——看懷化市扶貧小額信貸如何做出大文章
    扶貧路上,辦法總比困難多。 懷化堅持把金融扶貧作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槓桿,在麻陽率先開展扶貧小額信貸試點並在全市推廣,用「1至5萬元」的小額信貸,「貸」動貧困戶發展產業穩定脫貧,做出了一篇「銀行主導、農戶貸款、企業參與、政府支持、扶貧貼息、產業發展」的大文章。 「用金融活水澆灌扶貧之花。」
  • 37、候選金融力量|湖南中和農信:有溫度的金融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2019年湖南金融力量候選名單(共38項)37、候選金融力量:有溫度的金融服務助力鄉村振興申報機構:湖南中和農信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湖南中和農信:特色小額信貸為脫貧攻堅貢獻金融力量推薦理由:湖南中和農信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公司」)成立於2018年,主營業務是為湖南省內農村貧困地區縣域內的中低收入群體發放小額貸款,屬於專業化、特色化小額貸款公司。
  • 黔東南農信奮力書寫脫貧攻堅答卷
    捷報傳來,黔東南州兒女歡呼雀躍,為告別貧窮歡呼……黔東南農信社,同樣倍感振奮,這是對金融服務戰貧困、「啃硬骨」的最好回饋。回首這場歷時五年多的脫貧攻堅戰役,黔東南農信社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向脫貧攻堅戰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和信貸資金。
  • 河北秦皇島市農信社建61個小貸中心服務小微企業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師源 通訊員朱博)「疫情發生後,農信社第一時間了解企業生產和信貸需求情況,並安排專員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進行對接。」近日,在秦皇島市豐滿紙業有限公司,該公司負責人介紹,在秦皇島市農信社的金融支持下,公司渡過了疫情期間資金緊張的難關。
  • 【湖南省扶貧開發辦公室】扶貧小額信貸 「貸」來幸福生活
    扶貧小額信貸,「貸」來幸福生活。5月18日,記者從省扶貧辦獲悉,近年來,我省大力推進扶貧小額信貸工作,幫助貧困群眾解決發展產業中遇到的資金難題。截至4月底,全省已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231.44億元,貸款餘額為67.6億元。
  • 金融助力 扛起脫貧攻堅重任
    針對本地情況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條多渠道、多元化的精準扶貧新路徑:一是精準定製扶貧金融政策。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與旗政府、人民銀行巴林左旗支行合作啟動「金融扶貧小額信貸工程」,實行「5萬元以下、3年期以內、免擔保免抵押、基準利率放貸、財政貼息、縣建風險補償金」六項政策。為破解扶貧小額信貸管理難題,以十三敖包信用社為試點,以鎮政府和村組為依託,構建「鄉鎮+村組+信用社」的政銀聯動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