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多億,2021年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預算提前下達
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預算(項目代碼:Z175050020001),詳見附件。待2021年預算年度開始後,按程序撥付使用。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各地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結合本地區高等教育戰略規劃和改革發展實際情況,統籌推進本地區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支持中西部部省合建高校建設。在分配相關資金時,要強化政策導向,向困難地區和薄弱環節傾斜,向辦學質量高、辦學特色鮮明的高校傾斜,加大對醫學教育、師範教育支持力度。
-
高校工資制度改革研究
與此同時,高校的工資政策與資金的劃撥逐步脫鉤,增加工資和財政預算撥款沒有直接關係,無論增加基本工資還是提高績效工資,所需資金都需要由學校自籌。4.績效工資總額管理和所需資金管理還不同程度的存在兩張皮的現象在早期高校工資制度的管理中,工資政策和落實政策所需要的資金是統一的。在制定工資政策時,就考慮了執行這些政策所需要的資金來源。一般說來高校作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都按隸屬關係,由各級財政根據工資政策的要求進行相應撥款,以保證工資政策及時得到落實。
-
優質高職院校有望升格為應用型本科高校,《湖南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
對接科技發展趨勢和湖南產業需求,建立和完善中職、高職專科、本科、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縱向貫通,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橫向銜接,學歷教育與培訓並重的多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鼓勵有條件的普通高校開辦應用技術類型專業或課程。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探索優質高職院校升格為應用型本科高校。
-
...發布丨省國資委:深化省屬企業制度改革,建立常態化末位淘汰機制...
加快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三年工作計劃,山東海洋、山東特檢、魯華能源、山東產權等4戶一級企業混改工作完成中介機構選聘;今年一季度,省屬企業通過併購重組等方式獲得4戶上市公司的控股或實際控制權,4月17日中泰證券正式獲得中國證監會首發核准。加快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納入省政府清單的213戶省屬「殭屍企業」已完成處置53戶,安置職工5352人。
-
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
原標題: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 黨的十九大對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作出重要部署,明確提出要建立全面規範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全面實施績效管理。新預算法實施後,越來越多的地方將績效管理作為財政工作重點,加快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步伐,在政策或項目事前評估、第三方績效評價、績效評價結果應用等方面,積累了一些成功經驗。目前,各省級財政部門均出臺了預算績效管理辦法,個別地區出臺了相關地方性法規。絕大多數省級財政部門細化了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規範和操作細則。一些省份還將部門績效考核結果與公務員績效工資(獎金)直接掛鈎,對資金使用績效形成正向激勵。
-
2020年安徽省高校預算經費!沒錢,談何發展
沒錢,談何發展除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合肥工業大學外,其餘44所本科高校均為更依賴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地方高校。經費不足,一直是地方高校發展繞不開的一個「坎兒」。從年度預算經費來看,地方高校安徽大學2020年預算為8.4億,安徽師範大學為7.9億,安徽中醫藥大學更是僅有3億,和部屬高校合肥工業大學2020年度部門預算的33.48億相差甚遠。
-
我國公立高校投入模式:變遷、分析與思考
財政撥款採用「基數加增長」模式,即以上年教育撥款為基數,加上預算期的調整部分,計算預算期總額。在具體實施中,出現了高校不斷增大開支,以獲取次年增加撥款的現象。3.1999年—2008年:擴招後再調整隨著改革深化,對高校人才供給量提出更高要求,但國家財政負擔較重,而通過不斷增長學雜費來補充辦學資金的非議較多,亟須探索其他有效投入途徑—調整撥款方式+銀行借貸為主的多元籌資模式應運而生。
-
提高績效工資比例,單列班主任津貼:教師待遇要有這些新變化
四是配合有關部門,積極推進高等學校教師薪酬制度改革,建立體現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機制,擴大高等學校收入分配自主權。 在工資待遇問題上,任友群還介紹,將研究改革和完善績效工資總量核定辦法,提高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降低職稱在績效工資分配中的權重,單列班主任崗位津貼,推動提高教師教齡津貼標準。
-
政府花錢更趨科學化精細化,江蘇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落地生根
全省13個設區市、近30個縣市也已出臺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貫徹意見,力爭於2022年底基本建成「三全」預算績效管理體系。「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績效理念樹立在目前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的背景下,把每一分錢都花到刀刃上變得尤為關鍵。江蘇把構建現代財政制度作為事關全省發展的大事來抓,積極穩妥地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改革,不斷提升財政資金使用績效。
-
山東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兩年來壓減112個億!
回顧這兩年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陳東輝表示,總的是按照「一個目標、兩個支撐、三個環節、四個層次」的思路展開的。「一個目標」,就是省級用3年時間、市縣用5年時間,基本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實現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改變預算資金分配的固化格局,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實施效果。
-
經濟深觀察丨讓財政的錢更精細地花——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樣本調查
日前,記者來到濟南,對這裡受到財政部肯定的預算績效改革進行採訪。透過績效改革的「濟南樣本」,或可窺見未來山東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的方向。「三個掛鈎」倒逼精準編制預算不久前,在濟南市某單位的會議室內,十幾人正圍坐在一起激烈討論著。
-
評價結果怎麼用:論政府預算績效評價獎懲機制
建立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資金安排的有機結合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安排以後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一是對績效評價結果較好的項目單位,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在安排財政資金時應優先考慮。首先對連續性項目,在安排預算單位下一年度該項目資金時應給予優先支持;其次對分期實施的項目,在安排後續資金時應予以充分保障;最後對一次性安排的項目,在安排該預算單位的其他同類項目時應給予必要的資金傾斜。
-
一日一書|為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全面實施提供思路
《現代國家治理中的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廣州市的探索與經驗》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廣州市財政局課題組 著中國發展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為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全面實施提供思路廣州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在改革浪潮中敢為人先、務實進取,在公共財政領域也是如此,通過腳踏實地的先行先試,以制度建設、目標管理、第三方評價、信息公開等工作為著力點,將績效管理融入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全過程,按照「試點、總結、完善、推廣」思路,率先探索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在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建設、部門整體預算績效管理等方面形成了成效顯著的改革實踐。
-
預算績效管理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內在要求
,大多數屬於與財稅體制與財稅制度改革和建設相關的措施,或者是以財稅體制與制度改革和建設為前提的措施。因此,在財權下放和事責明晰的條件下,如何走出「一放就亂」的困局,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制度是一項既立足當前、又布局長遠的制度安排。第一,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通過「激勵相容」的制度供給增強地方政府落實績效的主動性。
-
要聞|山東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全面發力建設一流營商環境
◆ 積極實施中長期激勵,出臺省屬企業中長期激勵制度,推動符合條件的10戶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累計在195戶非上市公司開展中長期激勵試點。啟動實施山東能源與兗礦集團、山東高速與齊魯交通聯合重組,組建完成國欣文旅和國欣頤養集團,加快組建綜合性要素交易集團。◆ 推動資源向主業集聚,出臺《省屬企業投資監督管理辦法》,實施非主業資產清理整合三年行動,有82戶企業清理退出非主業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