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譜寫新時代「雙一流」大學建設南華新篇章
——訪省政協副主席、南華大學校長張灼華
湖南日報記者 易禹琳
「南華大學師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感到無比振奮、信心百倍。」11月15日,省政協副主席、南華大學校長張灼華在接受湖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說,「我們要把總書記對湖南的親切關懷、對教育事業的殷切希望和對『十四五』發展的謀劃期許轉化為磅礴的前進力量,奮力譜寫新時代『雙一流』大學建設南華新篇章。」
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張灼華說,今年新冠疫情期間,學校1034名臨床醫學研究生響應倡議,參與抗疫,11名南華校友在抗疫中表現突出,榮獲「全國抗疫先進個人」榮譽稱號,他們展現了責任擔當,弘揚了南華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嶽麓書院的重要講話為高校立德樹人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十四五」期間學校將辦好思政課,不斷豐富完善「三全育人」工作體系;實施好「免費醫學生」政策,全面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大力推動新工科、新醫科、新文科專業建設,推動專業交叉融合;推進軍事、勞動、體育、美育等素質教育課程和綜合素質評價改革,引導大學生們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
堅持人才強校戰略,打造剛健自強、甘於奉獻的一流師資隊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打造『三個高地』,歸根到底就是要鍛造一支留得住、過得硬、經得起各方面考驗的人才隊伍。」張灼華說,近兩年來,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成立人才強校工程指揮部,營造了良好的人才工作環境,已引進高層次人才34人。「十四五」期間,學校繼續將「人才強校」作為學校第一工程,破常規、出新措,引育並舉,打造一批高層次高水平人才團隊;建立完善教師分類聘用機制和考核評價機制,營造因材施用、才盡其用的良好氛圍;深入推進職級制職員制改革和薪酬制度改革,充分提高教師待遇,打造一支「勤勉務實、甘於奉獻、剛健自強、敢為人先」的一流師資隊伍。
堅持創新驅動戰略,建設具有南華特色的一流學科和產出一流科研成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創新是企業經營最重要的品質』,創新也是大學最重要的品質。」張灼華表示,「十四五」期間,學校將深化教授負責制改革,建立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為導向的科研人才評價體系,建立健全科研創新團隊建設機制、科技資源配置與協同攻關機制,完善科研平臺激勵機制;實施一流學科數量遞增計劃,持續推進核、醫和環保等學科深度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深化醫教研協同改革,建設好大湘南區域醫療衛生中心,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瓶頸問題;深入推進校地、校企全面合作,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我們將致力打造「核、醫」特色一流學科,力爭進入國家隊,產出一批具有重大社會效益的科研成果。
張灼華介紹,學校目前已成為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站在新的起點上,南華大學將認真謀劃好「十四五」規劃,積極推動「雙一流」大學建設,為湖南「三高地」建設貢獻南華智慧和南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