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騎兵連的故事,在真實的抗戰史中是否真的存在?

2020-12-14 孤城裡的夢

摘要:《亮劍》李雲龍的騎兵連為了掩護團直屬安全撤退付出了全連陣亡的慘重代價,那麼在真實的抗戰中像獨立團這樣的作戰單位,有可能組建騎兵部隊嗎?

我們都知道李雲龍組建的這支騎兵部隊是丁偉送的。打了勝仗卻被貶去當被服廠廠長老李肯定窩心,由於不忍心看老朋友那麼難受,於是就在老李走的當天送給老李一支騎兵部隊。等到官復原職之時,李雲龍就一直在策劃這件事,並派自己的老夥計孔捷帶隊長途奔襲拿下萬家鎮偽軍的騎兵營。剛到手還沒捂熱,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旅長就出來了說:「你一個團就要裝備一個騎兵那我一個旅豈不是要裝備一個騎兵旅!「胳膊擰不過大腿」的道理李雲龍還是懂得的,順應旅長要求留下一個連的馬匹裝備,所以也就有了後來的獨立團騎兵連,原西北軍石友三的手下孫德勝任騎兵連連長。

騎兵曾是戰場上叱吒風雲的王者,到了二戰時期,騎兵逐漸走向沒落。在機動方面比不過裝甲車,比不了陸戰之王坦克,二戰結束之後騎兵差不多在各國的裝備序列中消失了,除了在少數邊界線擔任巡邏的任務以及儀仗隊之外,就如同末代皇帝一般漸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裡。

說到騎兵中國算是騎兵的發祥地,在古中國戰場中騎兵擁有至高無上榮譽。帝國的榮譽在騎兵這一方面也是表現得淋漓盡致。在該兵種中大致可分為兩種:輕騎兵重騎兵。早在商朝時期就已經逐漸流行,同時代的北方遊牧民族更是被稱作「騎寇」,周人更是因為商王養馬而聞名。詩經大雅就記載著周人祖先「古公瞏父,來朝走馬

騎兵從古代走到近代,已經從之前的策馬揮刀的時代轉換到不只是揮刀的槍騎兵時代。(槍可不是指以前的長矛!)古代的槍騎兵(長矛)是被最早淘汰的,相對機動靈活的「輕騎兵」被保留了下來。即便如此在自動武器和火炮的排擠下騎兵也難逃退出歷史舞臺的厄運。

當然在眾多的影視劇中,騎兵部隊那策馬揚鞭衝鋒陷陣的形象還是被保留了下來,畢竟是影視作品想要完完整整表現出戰爭的真實場面是不可能的,影視作品不單單的是要回顧歷史,還要考慮收視率,觀眾的喜愛程度。而《亮劍》就把所有因素結合得很好,獨立團的騎兵連對陣日軍騎兵聯隊,雖以全體陣亡為代價,但殺出了中國軍人的氣質。

那麼真實中國戰爭中,像《亮劍》獨立團這樣的騎兵部隊,會真的存在嗎?

其實按真實情況來說是不可能的,原因在於騎兵花費的成本太多,單單是馬匹的飼料就是一筆不菲的開銷,相對於當時經濟並不富裕的中國來說,這絕對是承受不了的。養一個騎兵連的費用差不多能養活八個步兵營。還有騎兵所需要的馬鞍、馬刀之類的必須器材的花費,還有日常的保養所以說大規模的騎兵部隊是不可能的。哪怕是像《亮劍》裡的一樣,整個騎兵連的馬匹裝備都是繳獲的,那也不行。還是那句話維護保養就是個大問題。

而且騎兵在平原地區的優勢相對大一點,但是目標大是卻成為了大的問題。在晉西北這種山區較多的地方,騎兵的機動性就很難發揮,這時就會成為活靶子。總的來說善於打遊擊戰的共產黨部隊來說,騎兵就明顯不適用了。雖說八路軍歷史上是有過騎兵部隊的,但後來八路軍的騎兵部隊也不得不解散。

對於大部分八路軍來說軍需物資是首先要解決的,成建制的騎兵部隊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對於《亮劍》中李雲龍來說,這些都不是事。想當年四方面軍過草地,別的團吃皮帶,而他卻在馬背上和高粱酒。而且李雲龍的所有軍需物資都是靠自己的本事在敵人手裡繳獲的,所以在李雲龍手裡騎兵連是肯定能存在的。但我們要明白《亮劍》本來就是虛構的,與真實的戰場相比我們自己懂得就可以了。

李雲龍畢竟是《亮劍》裡的人物,不是現實世界裡的人物。建立騎兵部隊那都要看作者的思緒了。騎兵的出現也是編劇為了吸引觀眾的眼球,給觀眾以視覺上的衝擊所以才會添加此畫面的。說實話就是為了煽情,在小說原著中並沒有騎兵連,也沒有孫德勝。雖說是假的但對於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來說銘記那一段屈辱的歷史我們要時刻牢記在心,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註: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亮劍:新老亮劍騎兵連壯烈犧牲對比,一個像真的,一個像裝的
    "提起《亮劍》大部分觀眾一下子都能想到李幼斌版的,確實每每看了這部劇給人一種熱血奮騰,心裡充滿了對革命先輩們的滿滿敬意,老版裡面確實也給我們刻畫了一些非常經典的形象,比如詭計多端光佔便宜不吃虧的李雲龍、天真勇猛不失呆萌的魏大勇、還有作戰勇猛無比的騎兵連連長孫德勝、還有那個儒雅多智的楚雲飛等等。
  • 這麼多的抗戰片,為什麼就李雲龍最火?你看亮劍都有啥?
    這麼多的抗戰片,為什麼就李雲龍最火?你看亮劍都有啥?所以,在15年前,那個網絡還不發達、更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年代,《亮劍》收視率和覆蓋面,遠非今天的熱門電視劇可比,若論影響力,絕不可同日而語。 此後十多年裡,《亮劍》的驚人重播次數,更是21世紀內所有電視劇無與倫比。不得不說本來亮劍小說就寫得很不錯,根據小說來改的劇本在底子上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劇情也和那些打著「抗戰」之名其實是各種玄幻劇情的所謂「抗日神劇」來比較簡直高到不知道多少條街。
  • 《亮劍》中,日軍已經包圍了騎兵連,為什麼不開槍而要白刃戰?
    李三萬摘要:《亮劍》中,日軍已經包圍了獨立團的騎兵連,為什麼不開槍開炮直接用火力來解決,而是要和騎兵連來一場白刃戰,白白增加傷亡呢?《亮劍》中,日軍已經包圍了獨立團的騎兵連,為什麼不開槍開炮直接用火力來解決,而是要和騎兵連來一場白刃戰,白白增加傷亡呢?
  • 《亮劍》中日軍戰鬥力有多強?三場經典戰可見一斑,李雲龍都感嘆
    2005年,李幼斌、何政軍、張光北等主演的《亮劍》一經問世就風靡全國,成為幾乎難以逾越的抗戰劇巔峰之作。15年來,僅僅重播次數就超過了339次,很多人甚至看過七八遍。為什麼《亮劍》這部劇這麼經典,這麼受人喜歡? 在我看來,原因之一是這部劇的英雄氣。
  • 《亮劍》故事解析:擊潰坂田聯隊與真實歷史事件黃土嶺戰役的比較
    亮劍《亮劍》的故事大多以歷史真實事件為底子,進行藝術加工完成。亮劍精神其故事大致內容是:新一團在掩護師部撤退後,準備突圍,團長李雲龍觀察到敵人的指揮部接近炮火範圍,命令部隊衝鋒推進500米,掩護炮兵(就一門66毫米迫擊炮,兩發炮彈)攻擊敵指揮系統
  • 一個日本騎兵聯隊,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何騎兵連全體陣亡?
    在昨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亮劍中的坂田聯隊。楚雲飛的358團、李雲龍的新1團,都曾經與坂田聯隊作戰。今天,我們聊聊黑島騎兵聯隊。在李家坡戰役中,由於山崎大隊固守山坡,騎兵進攻存在很大的風險。李雲龍寧可改變命令,也不願意讓騎兵連冒險。由此可見,李雲龍把騎兵連看的很重。但是在一次反掃蕩戰役中,李雲龍率領的獨立團與日本主力部隊遭遇。為了掩護獨立團主力撤退,騎兵連負責掩護任務。當時,日本第4旅團出動了黑島騎兵聯隊。騎兵連與黑島騎兵聯隊反覆衝殺,包括連長孫得勝在內,整個騎兵連集體陣亡。
  • 《亮劍3》下架,《亮劍之星空大戰》又來了,還要跟外星人打仗?
    《亮劍3》下架後,《亮劍之星空大戰》又來了,要跟外星人打仗?11月16日,高偉光,張雲龍,賴雨濛人主演的抗戰電視劇《亮劍3》在觀眾的罵聲中下架停播了。這部劇雖然已沒有之前「抗戰神劇」中的雷人情節,但卻換了一種新的「雷法」,全員摸髮膠住豪宅,將軍戰場抽雪茄喝咖啡,陣地女護士標配緊身長裙高跟鞋,打扮十分搶眼,到底是誰給了劇組如此自信的創作手法,難道是梁靜茹給的「勇氣」嗎?
  • 《亮劍》楚雲飛的國軍第89師,你知道在真實的抗戰時到點有多強嗎?
    《亮劍》這部劇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其中楚雲飛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人物,此人先在第二戰區擔任晉綏軍358團團長,此後在解放戰爭中又擔任中央軍第89師師長,89師在《亮劍》中的抗戰部分劇情並沒有講到,那麼楚雲飛的第89師在真實的抗戰中到底實力如何呢?
  • 中紀委點名「抗戰雷劇」《雷霆戰將》:抗戰作品須對歷史對未來負責
    抗戰作品不能背離歷史真實,創作者應深入查證歷史背景演員再靚麗,道具再華麗,作品一旦背離歷史真實、違背常理常識,就會失去靈魂根基。據了解,《雷霆戰將》是根據原著小說《亮劍》改編而成的電視劇。以同一部小說為基礎,15年前的電視劇《亮劍》叫好又叫座,劇中李幼斌飾演的李雲龍成為家喻戶曉的螢屏形象。「據我了解,小說作者和《亮劍》編劇對李雲龍的人物原型,以及他們在抗戰中的事跡做了深入細緻的調查。小說作者也就父輩當年如何參與抗戰做了大量採訪,真實表現了那一輩人在抗戰中的英勇形象。」知名編劇劉和平告訴記者。
  • 經典抗戰電視劇排名,這部劇超過亮劍成為第一名
    在這場戰爭中,中國軍人的表現是很英勇的,為了幾年這場戰爭犧牲的烈士們,拍出一些真實的抗戰作品是有意義的,在眾多抗戰題材的影視作品中,這三部無疑是最好的。第一是《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劇是抗戰題材影視作品中的一個異類。在這部劇剛播出的時候,很多人都看不懂這部劇,但是幾年之後,這部劇又被很多人翻了出來,給予了高度好評。
  • 《亮劍3》打著抗戰的幌子,玩著偶像的套路,教壞小朋友誤入歧途
    《亮劍3》打著抗戰的幌子玩偶像套路,教壞小朋友誤入歧途,這種歪風邪氣,必須狠剎!前不久,由高偉光,張雲龍,賴雨濛等人共同主演的電視劇《雷霆戰將》在一片罵聲中下架了,因為這部劇沿用「亮劍IP」,又以《亮劍》中的李雲龍為原型拍攝,所以這部劇又稱《亮劍3之雷霆戰將》,下架的原因很簡單:一是不尊重歷史,二是把運用偶像劇套路表現抗戰題材。
  • 亮劍:當年劇組缺群演,一個會說日語的司機毛遂自薦,分飾二角色意外...
    亮劍的很多角色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而且亮劍的劇情也是非常的精彩,這裡面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都是在裡面發揮出來了自己最為出色的演技,而且亮劍的很多經典的片段是沒法複製的,亮劍這部電視劇在拍攝的時候是很艱苦的,因為劇組的經費不夠,所以很多劇組的人都跑去當群演,這其中還發生了很多搞笑的事情。
  • 抗日戰爭我軍騎兵連被包圍,日軍不開槍真實嗎?是你也不選擇開槍
    《亮劍》是很多軍迷都稱之為經典的一步抗戰電視劇,在劇中有一幕是樣的,為了讓八路軍大部隊順利的完成突圍和轉移,孫德勝就率領著獨立團騎兵連和日軍黑島騎兵聯隊正面剛,最終騎兵連全軍覆沒的情況下,完成了任務,才讓李雲龍按照計劃,率部撤入山區隱藏了起來。
  • 中廣影視的「亮劍宇宙」夢,折戟《雷霆戰將》
    《雷霆戰將》遭停播,官媒怒批不尊重歷史11月3日,《雷霆戰將》正式開播,該劇用青春版《亮劍》作為宣傳點,以李雲龍為主要原型,以王近山將軍等英雄的故事為模板進行二次創作。與原版《亮劍》不同的是,《雷霆戰將》在創作時暴露了諸多脫離史實,違背常理的誤區。
  • 《雷霆戰將》被下架:「抗戰雷劇」暴露了哪些創作誤區?
    抗戰作品不能背離歷史真實,創作者應深入查證歷史背景演員再靚麗,道具再華麗,作品一旦背離歷史真實、違背常理常識,就會失去靈魂根基。據了解,《雷霆戰將》是根據原著小說《亮劍》改編而成的電視劇。以同一部小說為基礎,15年前的電視劇《亮劍》叫好又叫座,劇中李幼斌飾演的李雲龍成為家喻戶曉的螢屏形象。「據我了解,小說作者和《亮劍》編劇對李雲龍的人物原型,以及他們在抗戰中的事跡做了深入細緻的調查。小說作者也就父輩當年如何參與抗戰做了大量採訪,真實表現了那一輩人在抗戰中的英勇形象。」知名編劇劉和平告訴記者。
  • 《雪豹》也是風靡一時的抗戰劇,怎麼現在都只提《亮劍》?《雪豹...
    而在抗日劇裡,有兩部很著名的電視劇,一是《亮劍》,二是《雪豹》。當初播放的時候,這兩部劇都非常的火。可怎麼現在可以看到那麼多《亮劍》的神剪輯,卻很少看到《雪豹》的? 首先給兩部劇進行一個對比,《亮劍》絕對深入人心。即使出現了無數的好看的抗戰劇,比如《我的兄弟叫順溜》。可仔細的回想起來,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估計還是《亮劍》。
  • 《亮劍3》不好看,不妨翻看這5部經典抗戰劇
    最近以《亮劍3》的名義播出的《雷霆戰將》口碑並不盡如人意,作為一部抗戰劇,制服、髮膠、耍酷等操作飽受吐槽。 雖然掛名亮劍,但和《亮劍》實在差距太大,導演什麼水平,編劇什麼水平,還不如看看以前的經典抗戰劇。
  • 電視劇《雷霆戰將》停播 抗戰作品須對歷史對未來負責
    抗戰作品不能背離歷史真實,創作者應深入查證歷史背景演員再靚麗,道具再華麗,作品一旦背離歷史真實、違背常理常識,就會失去靈魂根基。據了解,《雷霆戰將》是根據原著小說《亮劍》改編而成的電視劇。以同一部小說為基礎,15年前的電視劇《亮劍》叫好又叫座,劇中李幼斌飾演的李雲龍成為家喻戶曉的螢屏形象。「據我了解,小說作者和《亮劍》編劇對李雲龍的人物原型,以及他們在抗戰中的事跡做了深入細緻的調查。小說作者也就父輩當年如何參與抗戰做了大量採訪,真實表現了那一輩人在抗戰中的英勇形象。」知名編劇劉和平告訴記者。
  • 《亮劍》裡的真真假假,假《亮劍》更讓我們血脈噴張!
    《亮劍》作為近年來最受追捧的抗戰劇,打破了單一的抗戰劇套路,李幼斌飾演的主角李雲龍,打破了之前抗戰主角偉光正的單一形象,更加有血有肉,特別是對楚雲飛等國民黨將領的塑造極其成功。但《亮劍》也被認為是當代抗戰雷劇的鼻祖,落了手撕鬼子等弱智情節的窠臼。
  • 《亮劍》中孫德勝騎兵連殊死一戰時,為何日軍有槍也沒有開槍?
    在絕大多數的印象中,騎兵就應該是戰士騎著戰馬進行戰鬥的部隊,又因為作戰需求存在差異,又將騎兵進行了劃分,包括輕騎兵、重騎兵,騎兵在作戰過程中還能互相轉化,彼此配合。像是重騎兵衝鋒,輕騎兵就可以追擊敵人或者變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