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話中奈何橋上的孟婆什麼來歷?《山海經》記載她另一層身份

2021-01-11 阿昊談古今

在我國上古神話當中存在著三界,分別是人界、天界和冥界。其中冥界作為人死之後重新投胎轉世的地方,在此之前需要過奈何橋,而在奈何橋上會有一位神婆賜予一碗湯,喝完湯後就會忘卻前世的種種恩怨情仇而後脫胎換骨重新做人。神婆是孟婆,湯自然就是孟婆湯了。

那麼這個被大眾所熟知的孟婆,她是什麼來歷?

歷史上關於孟婆的真實身份,出現最多的通常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孟婆是鴻蒙初開時的一個天界散官,她不忍看到世人死後還受恩怨情仇所累,就去了奈何橋邊支起了一口大鍋,給他們喝下能夠忘卻前生的孟婆湯,然後進入下一個輪迴。 

第二種說法是:孟婆為西漢時期的一孟姓女子,她不念過去未來,只是一心勸人向善,後來她入山修行,直至後漢,她死後天帝命她為幽冥之神,讓她主管消除鬼魂的記憶。後人不知其名,只知她姓孟,就喚她為孟婆。

第三種說法是:孟婆即是孟姜女,她在長城下沒有找到丈夫的屍骨,為了忘卻記憶,她就特意熬製了孟婆湯,希望以此來忘卻前世的一切。後來她的故事感動了天帝,就免去了她的輪迴之苦,讓她在奈何橋邊熬製孟婆湯供鬼魂忘卻前世記憶。

《山海經》揭開她另一層身份

其實關於孟婆的身份,上古奇書《山海經》中有過這樣一段描述:「帝堯之二女,遊於江中,出入必風雨自隨,故曰孟婆。」根據原文描述,我們可以知道原來孟婆竟然是堯帝的二女兒女英,後來死後在長江成為神靈,來去皆是呼風喚雨。

那麼為何堯帝的二女兒會成為冥界的孟婆呢?我們知道堯帝一共有兩個女兒,故事就要從這兩個女兒說起。話說堯帝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都嫁給了舜,婚後的二人對舜都是盡心盡意,三人可以說是非常的幸福美滿。因為三人的感情非常深厚,於是在舜死後,兩個妻子都傷心欲絕,於是一起投江殉情了。

娥皇和女英死後便成了湘水之神,而女英更是在成神之後選擇了去往冥界,因為對於自己夫君的去世深感傷懷。於是為了讓世人不再飽受這種生前的煎熬,女英便決定在忘川河奈何橋製作孟婆湯,只要喝了孟婆湯就能忘卻關於前世的一切分紛紛擾擾。

因為對於舜用情至深,女英開始慢慢地由貌美的女子變成了醜陋無比的老太婆,久而久之就成為了冥界廣為人知的孟婆了。

很多網友猜測,這記載的可能真的是上古歷史,只是時間太過久遠,而那時人們也有很多事情有誇張嫌疑,所以才還有現在所謂的神話。

《山海經》的真實性想證實還是有點難的,畢竟年代太過久遠,但其實有一部分關於地理以及有一些歷史已經得到了證實,所以不可否認的是,《山海經》是一本包羅萬象的書,是非常值得我們研究的。

想仔細研讀《山海經》的朋友可以來一套,或許能出其不意的發現其中的秘密,不過可能很多人都會說這樣的史書肯定是文言文,自己看不懂,那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全注全釋的白話文版本的《山海經》。

這一套山海經不僅將原版內容完整收錄進去,還有詳細的白話文翻譯,配有大量豐富的插圖,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並且我們大人在看的時候,還可以讓孩子們跟著一起看,或者是講裡面有趣的故事講給孩子聽。

全書是全注全譯白話版本,內容通俗易懂,包裝也精美,而且還配有插畫,可以增加閱讀時的樂趣。不僅可以自己讀,也可以給孩子看,勾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從而拓寬視野。

恰逢新年大促,這本經典僅需49元,也就是兩盒煙錢,還是十分划算的!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得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孟婆真實身份到底是誰?《山海經》揭秘:人家是真正的「白富美」
    相比於國外具有高度統一系統的神話來說,中國的神話相比之下就顯得較為散亂。不過經過糅雜之後,卻又能結合到一起。這不得不讓人感嘆,這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高度體現!在中國民間神話故事裡,相傳有一條路叫黃泉路,有一條河叫忘川河,河上有一座橋叫奈何橋,這橋則是芸芸眾生輪迴轉世的必經之地。
  • 孟婆有三種不同身份,她是如何從天庭步入地府的?或與三生石有關
    只要提到孟婆,很多人都會提到奈何橋、三生石、孟婆湯等各種故事。傳說孟婆湯可以使人忘卻前世的記憶,看起來很神奇的樣子。那麼問題來了,如此厲害的老婆婆,她究竟是什麼來歷?偏偏這個孟婆,起源非常複雜,搜遍古書之後,我們發現她姓甚名誰,芳齡幾何,家住哪裡,是否婚配等等,一直很混亂。在各地的民間傳說中,至少有三個不同版本的孟婆。存在最早同時也是流傳最廣的當屬風神孟婆。
  • 奈何橋上有一個女子,她的名字叫孟婆
    忘川彼岸曼陀花開,奈何橋上有一個女子,她的名字叫孟婆。傳說一碗孟婆湯了卻生前身後事,有關孟婆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冥界是人間界的延伸,人間界的因果輪迴最直接的體現就在於那一碗孟婆湯,那一遭奈何橋。人間的溫暖在於塵世間的煙火氣,而冥界則是終點和起點的開端。
  • 山海經是一本「上古」百科全書,書中記載不斷被證實
    提起《山海經》,大家的第一反應應該是:古代神話小說。但是,對於山海經而言,還有另外一種身份:「古今語怪之祖,先秦四大奇書之首」。《山海經》自古被人看作「奇書」,是現存保留古代神話資料最多的著作,堪稱中國上古神話的寶庫。因為字裡行間透露出的人類洪荒時期的縹緲信息,使得整部書顯得神秘莫測,奇譎詭異,所以一直以來吸引了無數學者探尋其中的奧秘。
  • 上古奇書《山海經》,究竟是何人所著?大量神話,又在傳遞什麼?
    《大荒經》四卷,《海內經》一卷,記載了100多個國家,500多個山名,100多條水道,不僅從全書的結構來看,是一本標準的上古時期地理書,同時書中還提出了世界是有極限的理念(天地之東西二萬八千裡,南北二萬六千裡),可謂是中國古地理史上的一大重要成就。
  • 《山海經》記載的旱魃不是精怪,而是上古神女,東方朔有防治方法
    然而在上古奇書《山海經》中,旱魃卻是一位身份高貴的上古神女,她曾為炎黃部落的崛起立下過汗馬功勞。眾所周知的旱魃形象,來自清代袁枚所著的《子不語》,書中有《旱魃篇》。袁枚根據民間傳說,認為旱魃長得像一隻猿猴,披著一頭亂蓬蓬的頭髮,它只有一條腿,依靠跳躍緩慢前行。
  • 欺騙了千年的上古中華始祖之謎,原在《山海經》中早已記載了答案
    《山海經》中,帝俊可能是出現的次數較多的天帝,關於他的記載共十六條。但是《山海經》中也沒有詳細記載的記載帝俊究竟出自何處,這就更加增添了帝俊的神秘性。據《山海經》記載,帝俊是上古眾多帝王先賢的始祖。由於帝俊的身份在歷史記載中並沒有非常明確的表示,所以時至今日都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話題,有的人認為是伏羲,因為帝俊在上古神話時期,地位超然,僅次於盤古開天的地位。有的人認為是帝嚳。
  • 山海經——上古神話體系的構建
    1、七大上古神話的記載盤古開天闢地,共工怒撞不周山,女媧補天,嫦娥奔月,後裔射日,夸父逐日,精衛填海七個耳熟能詳的神話故事都是出自《山海經》一書中,從開天到破天再到補天,先民對於自然的敬畏之心漸減,欲與天公試比高,從奔月到射日,從逐日到填海。
  • 《山海經》記載了涿鹿之戰,上古時期的曠世之戰是神話還是歷史?
    但是版本眾多各種誇張美化虛構,今天我就要和大家說一說在《山海經》中記載的這場上古時期的曠世之戰。上古神話中,蚩尤是一個鋼筋鐵骨的惡神,他擅長製作各種兵器,包括鋒銳的矛,堅固的盾,精準的弓箭,因此他被稱為「兵祖」。
  • 上古神話人物|風伯:為什麼有瘋狗 卻沒聽過有瘋豬?
    圖片來源於網絡風伯出現在戰爭中,《山海經》裡也早有記載。《山海經·大荒北經》裡有載:「蚩尤作兵伐黃帝……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那在民間各地,風伯還有些什麼形象或稱呼呢?(1)犬型《山海經·北山經》有這樣的記載:「有獸焉,其狀如犬而人面」,「其行如風,見則天下大風」。
  • 《山海經》中記載了5位上古人首蛇身的神,你知道哪一個?
    《山海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怪談,其中記載了無數的奇珍異獸,從大家熟知的女媧娘娘到不是非常熟知的異獸猾褢,每一個都是精彩絕倫,值得大家來研究討論的。今天我們來聊聊,在上古神話中,人首蛇身的神有哪些。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又稱媧皇、女陰,史記女媧氏,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相傳女媧造人,一日中七十化變,以黃泥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人類社會並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間天塌地陷,於是熔彩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留下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
  • 山海經與聖經記載的大洪水有什麼不同?上古文明可能是修真文明?
    在《山海經.大荒東經》中發現,渤海以東竟存在一個無底深淵,書中記載到:「東海之外有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儒帝顓頊,棄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淵,甘水出焉。」《山海經》中提到了這個無底深淵有一個少昊之國,相傳少昊的母親是皇娥,她在蒼茫大海上遇到了白帝之子,他們泛於海上,遊漾忘歸,十分愜意,後來他們生了少昊。《列子.湯問》中對於這個無底深淵有更詳細也更富有原始神話的記載,其中說到:「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裡,有大壑焉,實帷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為歸墟。
  • 無心法師的真實身份是什麼?或許可以在《山海經》中找到答案
    不過無論小說還是劇中,無心的身份來歷一直是個謎,原著作者和編劇都沒有給出清晰的答案。當然,這種身份成謎的設定也十分符合人設,肯定是故意這樣安排的,但關於無心的來歷,依然引起很多網友的好奇和討論。
  • 《山海經》中記載了史前文明?其內所載生物,或許是上古時期生物
    《山海經》這本奇書是先秦時期留下的寶貴古籍,其內所記載的各種神話生物,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古人杜撰想像的神秘存在,可是,三星堆的出土,卻似乎在告知人類:《山海經》中那些神秘物種,皆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三足金烏和扶桑樹在《山海經》中記載,"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所謂的湯谷,也就是傳說中太陽升起的地方,而以《山海經》的世界觀,日升之地的扶桑樹,是三足金烏的棲息地。這種神鳥在扶桑樹上駕車出巡,為世界帶來光明。
  • 奈何橋上嘆奈何,孟婆湯中哭孟婆
    人事在時光中淡漠,記憶在歲月中模糊!人生的道路有不同的選擇,有人循規蹈矩,有人破釜沉舟!腳下的路如果不是自己的選擇,那麼旅途的終點會在哪兒?連續兩天的雨天,天空總是被灰色籠罩!期待著陽光明媚,期待著鳥語花香!
  • 孟婆的來歷——渴望遺忘卻又難以割捨的矛盾產物
    傳說中,冥府有一條路叫黃泉路,黃泉路連著忘川河,忘川河上有一座奈何橋,橋邊一個土臺,叫望鄉臺,望鄉臺邊,一個婦人在此處守候數千年,世人稱為——孟婆。望鄉臺孟婆神人死後經過奈何橋,在望鄉臺上看人間最後一眼,河邊的三生石上記載著亡魂的前世今生。
  • 《山海經》中記載的世界,其實是上古時期的另一個維度空間世界?
    來自《山海經》記載了各種各樣奇怪的生物,因為超出我們的認知,所以我們只能將其認為是一本「語怪之書」來解讀,但仔細想想,它到底是不是一本神話傳說呢?如今載看《山海經》中所描繪的一切,確實充滿了謎一般的面紗。
  • 《山海經》記載的之上古十二屍之一:坐騎是螃蟹的女丑之屍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相關內容在內的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在山海經包括一些神話傳說中,除了神仙於妖怪,還有著殭屍,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神話傳說中的上古十二屍之女丑之屍。《山海經 海外西經》記:女丑之屍,生而十日炙殺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障其面。
  • 《山海經》中,上古帝王帝俊孕育出日月,與炎黃齊名,卻神秘消失
    天神帝俊是上古神話中地位最高的神祇,關於他事跡的記載,僅見於上古奇書《山海經》。《山海經》把帝俊描述成類似女媧的創世神,他統治者上古時期的華夏大地。例如,上古四方神是帝俊的後裔,黃帝、炎帝和蚩尤是帝俊的晚輩,太陽神羲和、月亮神常羲都是帝俊的妻子。
  • 《山海經》記載了美國,印第安神話也有黃帝和蚩尤
    在現存的先秦古籍中,《山海經》對黃帝和蚩尤的記載獨樹一幟,與《史記》和《尚書》截然不同。雖然《山海經》記載的黃帝和蚩尤,更像是神話人物。但它完整保留了上古民間傳說,似乎更接近於歷史的真相。黃帝揮舞的旗幟上,描繪的不是龍和熊等傳統圖騰,而是天黿的形象。正是這隻天黿,將中華文明與印第安人聯繫到了一起。近年來,許多西方專家開始考證《山海經》。因為他們相信,《山海經》隱藏著史前文明的原始信息,可以揭示人類古文明的許多謎團。有美國專家找到了2幅印第安古圖,證明《山海經》和印第安神話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