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巧讀長句子 探尋漢文化——《端午粽》的教學設計

2021-01-16 現代課程網

一、童謠導入,說「已知」

1. 師生板書「節」字。複習已學過的三首傳統節日童謠:《春節童謠》《元宵童謠》《清明童謠》。

2. 學習「端午」。

清明之後的傳統節日便是「端午」(教師板書)了。你能給「端」字組詞嗎?教師相機引導:「端正、端坐」表示「身正,不歪」;「端碗、端茶」表示「用手很平正地拿著」;引申義「筆端、開端」,指「東西的一頭」。而「端午」是指整個大熱天的開端。

設計理念:本環節利用擴詞法識「端」字。利用擴詞法學習漢字,積累一些常用詞語,是本單元的教學要點。同時,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教師相機歸類梳理「端」的字義,理解新偏旁「立字旁」的形旁意義,多方位地了解「端」的含義,使漢字的學習不浮於表層,這才能使學生真正有所得。

3. 對於「端午節」,你知道(板貼:知道)些什麼?學生交流。

設計理念:「知」是本課生字,「知道」是本課出現的新詞。本環節利用「知道」一詞統領整篇課文的教學,以三問「你已經知道了什麼?」「讀了課文,你 又知道了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來搭建本課的教學框架。這樣的設計,既復現了生字「知」,也讓教師更準確地了解了學生的學習原點、興趣點、障礙 點,能有的放矢地開展更適合本班學生學習的語文實踐活動。

4. 揭示課題:今天這堂課,我們就去了解端午節的一個重要習俗——吃端午粽。補完課題,讀課題,正音「粽」。

二、三讀課文,說「新知」

(一)初讀課文,學字讀詞

1. 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讀好一組與「一」相關的詞語。

①按變調規律將本文中與「一」相關的詞語分成 兩組,讀一讀:一到端午節 一鍋粽子 一顆棗 一掀開 一股清香 一口粽子 一小籃②回憶變調規律兒歌,做做動作背一背:「單獨時,平平走;遇四聲,向上衝,搭座山; 一二三聲前,往下滑,開朵花。」③去掉「一」的拼音,打亂順序,再讀一讀。④把詞語放回句子中,讀一讀。

設計理念:「一」的變調在前面的課文中已經出現過多次,從統編版一年級上冊《秋天》一文初探規律,到《大小多少》中複習讀法,再到第6課《樹和喜鵲》中的讀法鞏固等等,孩子們已掌握了一定的規律,形成了一定的語感,但讀錯的現象還是頻頻出現。這篇課文中帶「一」的詞語共有7個,並出現在很多難讀的長句子中。所以,很有必要再次進行「一」的變調規律的複習鞏固。

(二)二讀課文,讀好長句

1. 讀好長句子——「一到端午節,外婆總會煮好一鍋粽子,盼著我們回去。」

這個句子中出現了兩個帶有「一」的短語,因為之前已經落實了詞語朗讀,連起來讀一遍即可。著重學習漢字「米」。

①「粽」字是什麼旁?認識「米」字:出示圖片與字源。②你知道有哪些「米」字旁的字?學生交流,同時梳理與補充:粽、糧、粗、精、粉……教師小結 : 米字家族比較龐大,一般都與米、糧食有關。

2. 讀好長句子——「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裡面裹著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

設計理念:讀這個長句子,先讓學生思考:句子為什麼有長短?使大家認識到句子長是因為內容多,然後採用內容分解法,利用插圖和句子互相配合,引導學生對長句的內容進行分解:先寫的是粽子的外面,然後寫裡面,最後寫中間。於是,在學字、學詞、讀句的有效統整中,明白句子所表達的內容,既能促進理解,又能在朗讀中培養語感。

①一看插圖、讀句子,圈出粽子的三個組成材料,讀準音:箬竹葉、糯米、棗。 放入句式有序說話:「粽子是用( )包的,裡面裹著( ),中間有( )。」②二看插圖,自主加上形容詞來說說:( )的箬竹葉、( )的糯米、( )的棗。課文中也有這樣的形容詞,把物品寫有趣了,請你找一找,畫一畫,讀一讀。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③發現填進去的詞語有什麼特點?都是表示顏色的詞(板書「色」),都是疊詞。 體會表達的趣味:一句話中,用疊詞的形式形象地寫了粽子的顏色,把粽子寫漂亮了,讀起來還順口,連起來讀讀整句話吧!用各種方式展示讀:同桌讀、比賽讀、挑戰讀、看著句式背誦……④三看插圖,利用句式背句子。

設計理念:利用插圖,可以幫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掌握、確認事物的本質,豐富認知的內容。孩子們可以在插圖中清楚地認識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喚起生活前經驗;也可以通過插圖,認識與文字對應的新事物,豐富學生的認知。同時,結合插圖與長句,通過「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趣」的有層次引導,讓兒童仔細地、有序地觀察插畫、閱讀課文,引導學生關注作者介紹的順序,對兒童理解語言有很大幫助。兒童通過「將語言變成畫面的能力」,能有效提高記憶力和想像力。

3. 讀好長句子——「外婆一掀開鍋蓋,煮熟的粽子就飄出一股清香來。」

讀讀句子,這句話寫了粽子的什麼特點? 表演創編朗讀活動。

4. 讀好長句子——「我們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後,外婆還會裝一小籃粽子要我們帶回去,分給鄰居吃。」

理解「分給」:利用教具「一籃粽子」,把粽子的圖片一個個分給小朋友們,出示「分」字,像這樣,把整體用刀切開或取出一部分,就是「分」。複習已學漢字:指生上臺領讀粽子背後的漢字,質疑釋疑,同桌互讀過關。

設計理念:在習字學詞時,加入一些遊戲元素,無疑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活動性學習是低年級孩子的最愛。

5. 寫字指導:

這篇課文中有好幾個字的字形就是一幅圖。出示圖畫,學生猜字。照樣子寫字。

設計理念:寫字就是畫一幅漂亮的畫!這樣,將枯燥的寫字指導轉化為學生喜歡的寫字練習,使練習變得好玩起來,有力地激發了學生的寫字興趣,提高了學生寫字的效率。同時,像這樣用溯源的方法簡明扼要地呈現這些漢字產生、演變的大體歷程,滿足學生愛問「為什麼」的好奇天性,引起他們探究學習的興趣,並在書寫過程中領悟漢字的文化內涵,培養漢字文化意識。

圖為常州市星河實驗小學朱玲老師在「首屆中國基礎教育『新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小學語文專場)」上的觀摩課,內容選自「新課程資源系列」《 統編義務教育教科書 語文 學與教指南 一年級 下冊》第四單元《外婆的端午粽》。

(三)三讀課文,梳理脈絡

連起來讀讀整篇課文,說說你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有了什麼收穫?相機梳理板書。

三、誦讀童謠,說「欲知」

1. 其實,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還有很多習俗呢!讀《同步閱讀》中的《端午童謠》。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掛香囊;五彩線,手腕綁;吃粽子,沾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2. 學生說「欲知」:讀了童謠,你想了解什麼?

3. 課外延學:根據這些疑問,請到課外去找找相關故事,下節課,我們將進行「話端午」活動。

設計理念:在閱讀中實現統整的教學。認知統整,了解除端午粽之外更多的民風民俗;誦讀統整,結合《端午童謠》習得文本之外的童謠、兒歌;課外活動統整,結合學生的生活來學習語文、實踐語文,實現課堂教學指向生活、指向生命的「大語文」格局。

點評——理念:教學設計之「魂」

語文教育的核心環節是課堂,課堂教學的實施關鍵在設計。而課堂教學設計的著力點又應當在哪裡?是教學過程的編排嗎?不是的,應當是設計的理念。也就是說,不只是「怎樣設計」,而更為重要的是「為什麼要這樣設計」。雖然一個好的設計為一些教師現成搬用,現在還不是個別現象,但對於更多教師來說,他們希望能夠借鑑思索的並不是「設計」本體,而是這樣設計背後的教學理念。如果設計本身只是「術」,那麼設計背後的教學理念才是「道」。有了「術」,不等於得了「道」,只有得了「道」,才能靈動而有創意地去駕馭「術」。

品評本案的一個亮點,就在於它不只是展現設計的方案,而更在於傳達這樣設計的理念是什麼。為了強調,設計理念的部分一律加上標題「設計理念」加以強調,並用不同字體以示醒目,還用括號標註,這是對「設計」不可缺失的理解。綜觀它的設計理念要點:一是節氣教學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二是識字與閱讀理解的一體化推進;三是在重點、難點處(長句子)精準發力,使閱讀教學從面面俱到的傳統弊端中走出來,實行「精準滴灌」;四是對插圖在教學中的運用,充分發揮統編教材圖文並茂的特點;五是實現閱讀教學在「統整」中「跨越」的教學思想,開闊學生視野,激發生活情趣,實現從「小課堂」到「大語文」,見「真能量」。

課堂教學設計是教師運用知識、凝聚智慧、縱橫信息、大開腦洞的創造性活動。真正要讓教學設計成為育人之本,成為教師優課創作的「母體」,我們需要的並不是「設計」本身,而是為什麼要作這樣設計的背後的思想。

理念才是教學設計之魂,魂兮歸來!

作者:浙江省紹興市北海小學教育集團)金 燕 周一貫

相關焦點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第10課《端午粽》教學設計
    大家好,我是董小亂,今天我為大家分享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第10課《端午粽》教學設計,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教材分析本課條理清晰,圍繞端午粽,以兒童的口吻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粽子的樣子、味道和花樣。課文語言比較形象,比如對粽子樣子、味道的描寫中,分別用「青青的、白白的、紅紅的」來形容箬竹葉、糯米、棗,可以歸類積累,同時在學習疊詞的基礎上感受句子的韻味和節奏。長句子主要在第2、3自然段中出現,教師要加強對長句子朗讀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讀好長句子的方法。
  • 濟南師範附小進行「濟南市小學語文統編教材課堂教學觀摩活動」
    3月14日,語文學科省統編教材課堂教學觀摩選拔活動在濟南師範學校附屬小學進行。此次參選教師通過區縣自願推薦,課例觀摩的形式進行選拔。在市教研院武先玲主任的講話中,活動拉開了帷幕。  第二節課《楓樹上的喜鵲》為統編二年級內容,由來自歷下區實驗小學的李璐老師執教;
  • 大壩小學舉行五年級語文「同課異構」教學活動
    【大壩資訊】為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改進教學行為、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有效地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12月17日下午,大壩鎮教育組在大壩小學舉行小學五年級語文「同課異構」教學活動,鎮教研組同志、各學校主管教學業務領導和五年級語文科任老師參加了活動。
  • 淺談基於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
    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概括言之就是五個字:聽、說、讀、寫、思。 ——一抓書寫:識字與寫字是貫穿小學始終的一個重點教學任務。 在小學階段需要將常用漢字都識記完,特別是在低年級,需要運用各種教學辦法促進學生識記漢字,這樣學生到了高年級才能有自主識字的能力。
  • 全國2018年10月自考小學語文教學論考試真題
    1.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國共頒布了幾部小學語文教育大綱?A.三部 B.四部C.五部 D.六部2.我國實行新學制後供全國使用的第一部脫離蒙學讀物性質的語文教材是A.《復興國語教科書》 B.《最新國文教科書》C.《小學國語讀本》D.
  •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及趣味性教學策略
    關鍵詞: 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趣味性;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對學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增強作文教學的趣味性,可提高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豐富學生的素材積累。[1]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一)作文教學理念落後我們生活在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教育領域的新理念也層出不窮,但仍有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理念不能與時俱進,他們對作文教學的趣味性認識不足,認為學生學習寫作的唯一目的就是應試,這種錯誤認識影響教師探究作文教學方法的能動性
  • 小學語文一冊《端午粽》知識積累、能力拓展訓練(一)
    筆者將按照小學語文的教材順序,逐篇更新,助力孩子的語文學習,持續更新中,請繼續關注。如果想看到一年下全冊的語文知識乾貨和能力拓展,請點擊「關注」,進入「薪頤看教育」主頁,持續更新中。一、課文介紹1、內容本文主要講了「我們」一家去外婆家吃端午粽及外婆做端午粽的材料和種類,表達了作者對中華傳統節日的喜愛。
  • 教學設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古詩兩首》—《望洞庭》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望洞庭》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一單元的課文。劉禹錫的《望洞庭》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把千裡洞庭盡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輕輕著筆,通過豐富的想像,巧妙的比喻,獨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現於紙上,表現出驚人的藝術功力。
  • 統編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分課教學目標設計
    統編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分課教學目標設計我上學了我是中國人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插圖和讀句子「我上學了。」知道自己已經是小學生了,開始小學的學習生活了。我愛學語文教學目標:1.通過看圖說話,學習用普通話說句子「我愛學語文」,學習用普通話說詞語「讀書」「寫字」「講故事」「聽故事」,了解語文課學習的一些活動內容,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
  • 課堂教學展風採,教學比武促提升——南充市嘉陵區實驗小學語文高段...
    從2020年11月10日起的每周二,在南充市嘉陵區實驗小學的錄播室裡,小學語文高段的教學大比武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精彩紛呈。01覃鳳瓊老師執教習作《我的心兒怦怦跳》 覃鳳瓊老師執教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習作《我的心兒怦怦跳》。
  • 小學語文:二年級仿寫句子匯總,家長別到處找了,這一份就足夠了
    小學語文:二年級仿寫句子匯總,家長別到處找了,這一份就足夠了寫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寫作能力和語文素養的一種教學方式,它要求學生模仿寫出在形式上與例句相似又具有個性的句段。基於此,小編老師整理了一份小學語文二年級仿寫句子匯總資料,將二年級語文學習和考試中經常遇到的仿寫句子匯總在一起,家長別到處找了,只需用這這一份來輔導孩子就完全足夠了!
  • 一年級語文《端午粽》老師備課三小時精華,重點難點都全了,收藏
    今天我們就《端午粽》這篇課文的重點、難點部分進行一下總結。來幫助同學們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課文內容。今天就要過端午邊敲鑼,邊打鼓划起龍舟賽猛虎。重點:正確朗讀課文,讀好長句子;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粽子的味道,樣子等。重點字詞:本文的二類字和一類字一:二類字的識記(我會認)加一加端:立+耑 端正 端坐(立字旁大家都認識,端字右邊的部分讀zhuan,一聲,家長朋友了解即可。)上課了,老師要求我們必須坐的很端正。
  • 統編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單元教學目標及各課文語文要素
    統編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單元教學目標及各課文語文要素說明:1.課文教學目標是學習一篇課文後的終結性教學目標,承擔著評價學生學習該課文後應達到的課程標準,所以,只能根據課程標準和教科書制定,即必須遵循標準性原則制定,與學情無關,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檢測學生是否達到國家規定的學習標準
  • 淺談基於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語文課堂
    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概括言之就是五個字:聽、說、讀、寫、思。——一抓書寫:識字與寫字是貫穿小學始終的一個重點教學任務。小學階段要把常用漢字都識記完,特別是低年級,要運用各種辦法去教會學生識記漢字,這樣到了高年級才能有自主識字的能力。
  • 雪域童年語文教研會,讓滬滇兩地教師分享語文教學經驗
    2020雪域童年語文教研會以直播連線的方式舉行。除了直播課,作為今年的「雪域童年公益項目基地」,和支教小學結對的上海建平實驗小學組織優勢師資力量,以視頻會議的方式與嗶哩嗶哩美麗小學進行了語文學科的教學研討會。建平實驗小學派出了以上海建平實驗小學校長助理、中學高級教師朱煜為主的經驗豐富的各年級語文骨幹教師。
  • 小學語文一年下冊《端午粽》知識積累、能力拓展訓練(三)
    筆者將按照小學語文的教材順序,逐篇更新,助力孩子的語文學習,持續更新中,請繼續關注。如果想看到一全冊的語文知識乾貨和能力拓展,請點擊「關注」,進入「薪頤看教育」主頁,持續更新中。一、課文相關知識擴展訓練1、寫句子:一到端午節,外婆總會煮好一鍋粽子,盼著我們回去。1.一到春節,媽媽總會給我買新衣服。2.一到早上,鳥兒總會唱起動聽的歌。
  • 小學二年級語文仿寫句子大全,語文考試經常考,老師建議家長列印
    小學二年級語文仿寫句子大全,語文考試經常考,老師建議家長列印句子仿寫是小學語文考試中經常考到的題目,這類題目對於高年級學生來說是無任何壓力,可是對於中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句子仿寫並不是一道送分題。如何做好句子仿寫這一類題?首先是要明確試題要求仿寫怎樣的句子,這個句子有什麼特點,有哪些限制條件。仿寫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讀懂例句,沒有搞清句子內在的邏輯和聯繫,導致在解答仿寫題目的時候出現亂寫的情況。
  • 小學一年級部編版語文第一單元識字教學設計
    四、課堂小結板書設計:天地人金木水火土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一、二、三三個字;認識一種筆畫一。3.藉助拼音正確地讀兒歌,結合插圖了解句子的意思。教學重點:正確掌握4個生字的音、形、義,能正確書寫「禾」和「火」兩個字。教學難點:正確書寫「禾」和「火」字。
  • 千陽縣教學研究室張勇傑:STEM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活動化學習準備建議
    任何教育教學改革,先有思想理念指導 ,再實踐運用提升創新。STEM教育作為新興教育教學方式,其理念要在語文課程教學中有效落實,教師勢必要先深刻領會其內涵意義,樹立新型人才觀和教育教學質量觀,即理念先行、準備充分。筆者就《基於STEM理念的小學語文活動化學習實踐探索》課題研究,結合目前教師對STEM教育認識談幾點建議。
  • 橫水鎮中心小學「華樾杯」語文主題學習微課競賽側記
    橫水鎮中心小學「華樾杯」語文主題學習微課競賽側記冬日驕陽紅,教研暖意濃。12月17日上午,橫水鎮中心小學舉行了華樾杯語文主題學習微課競賽,全體教師齊聚一堂觀摩並評課。東風吹戰鼓擂,捷報飛壯士歸。橫水中心小學永葆初心,教師們教學力度改革不減,執著的走在語文主題學習路上,教學力度不減,潛心教研,攻克堡壘,深耕並有所創新,取得了質飛躍。百家爭鳴展英姿,綻放光芒書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