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集歷史、文學、習俗於一身的Super Star

2020-12-14 公子啊公子

提起屈原,大家都很熟悉了,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等等,然而現如今,他成了集歷史、文學、習俗於一身的Super Star。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際,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楚國。

屈原是「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楚辭之祖」。屈原作品和神話有密切關係。許多虛幻的內容就是承襲神話發展而來的。屈原作品的風貌和《詩經》明顯不同。這與長江流域的民風和黃河流域的民風不同有關。屈原作品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獨創的新時代,其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璀璨明珠,「逸響偉辭,卓絕一世」。「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為後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種高尚精神。

屈原投江自盡的日子相傳是農曆五月初五,即端午節。端午節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一帶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演變成了中國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把屈原和端午節捆綁在一起始於南朝的文獻,最早就是流傳在荊楚地區的傳說。南朝梁宗懍編撰的記錄古代楚地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的筆記體文集《荊楚歲時記》載:「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到了隋唐一統後,端午節紀念屈原的習俗就不僅限於荊楚地區,而成為全國性的節日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最後,我們一起看一下屈原的代表作之一《橘頌》,領略屈原的「獨立不遷」、「蘇世獨立」的精神吧!

後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深固難徙,更壹志兮。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圓果摶兮。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精色內白,類任道兮。紛縕宜修,姱而不醜兮。

嗟爾幼志,有以異兮。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

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

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

願歲並謝,與長友兮。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歲雖少,可師長兮。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相關焦點

  • 泰星Singto:我不是super star,我每天還在坐公共汽車
    不少粉絲都覺得年輕的偶像Singto,現在不管做什麼都有很多人支持,已經是頂級明星,super star了。近日,Singto在出席活動後,就以上問題接受了媒體的訪問。Singto表示,我認為到了super star,頂級明星那樣的程度,應該是去哪裡都非常不自由,但是現在我去哪兒都還是舒舒服服地,想去哪兒就去哪兒,行動非常自由,我還能坐公共汽車,如果我是super star,那麼我肯定是不能再坐公交車了吧,那樣會給一起乘車的人帶來很大的麻煩的,我現在的生活每天都很平常,所以我真的還沒有達到那個地步。
  • 從「文學弄臣」到「人民詩人」:聞一多眼中的屈原
    話說穿了,屈原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不惟不能被剝削,說不定更要穩固,到那時我相信我們的文藝界還要歡迎孫先生所指出的事實,豈只不拒絕它?」事實與意義之間的劃分,同時也是社會身份與文學意義之間的劃分,強調屈原的社會身份並不能否定他的文學意義。不過聞一多所謂的意義卻有多重,它還包括時人賦予屈原的各種意義,也就是時代對屈原的功利性選擇和象徵性的闡釋,這正是屈原問題追究下來有趣的地方。
  • 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06-25 10:1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端午節到了,在此先祝大家端午安康。
  •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不只是屈原故事、划龍舟和吃粽子,還有更多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不只是屈原故事、划龍舟和吃粽子,還有更多文/@成長新視點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歷史悠久,來歷傳說多樣,習俗更多多彩。最深入人心的來歷,是與屈原有關的故事;流傳最廣泛的習俗,主要是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和掛艾草(菖蒲)。
  • 屈原行吟在漵浦 - 湘江副刊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由於政不得志,故而在《楚辭》之前,《戰國策》以及其他史書中都沒有關於屈原的記載。真正使屈原的名字彪炳史冊是其獨具風騷的詩歌集《屈賦》,王逸在《楚辭章句序》中稱道:「屈原之辭,誠博遠矣。自終沒以來,名儒愽達之士,著造辭賦,莫不擬則其儀表,祖式其模範,取其要妙,竊其華藻。」 可見《屈賦》騷體的影響力之博大。而造就屈原的成名,很大程度上恰恰得歸功於其放逐地——漵浦。
  • Ella陳嘉樺在線煽情飆歌,網友:你是我心中永遠的Super star
    對此網友表示:你是我心中永遠的Super star!在《青春有你》的現場,Ella給新的學員唱了一首《都幾歲了》感動了無數的現場觀眾!E任家萱(Selina)、田馥甄(Hebe)、陳嘉樺(Ella)登上春晚並演唱《中國話》「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你是電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話,You are my super star 」這些耳熟能詳的歌曲流傳了幾代人,更是那些年大街小巷都能聽到的音樂!不知不覺S. H.
  • 《思美人》真正的流量擔當原來是屈原!
    《思美人》播出十日內,全平臺網絡點擊量已破10億,隨著劇情繼續發展,熱度更持續上升,除了對製片方五年磨礪的認可,針對該劇所涉及的一些歷史文化問題的探討聲也隨之展開。從屈原後人,到文化學者,再到普通百姓,通過《思美人》,每個人都在各自還原著自己心目中的屈原形象。
  • 歷史上的異端,思想升華的先驅,屈原的愛國精神需要傳承
    追溯歷史,探究其源。大家好,我是墨子。話不多說,先來介紹一下屈原前輩。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屈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楚辭之祖」,楚國有名的辭賦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響。屈原作品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獨創的新時代,其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
  • 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簡介
    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一定是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沉澱在其中。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的內容,其風俗的形成是南北方融合的產物。端午節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吃粽子、賽龍舟是為紀念屈原屈原名平,字原,他實際姓羋,不姓屈。是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人,是楚懷王的大臣。相傳屈原力主聯齊抗秦,倡導舉賢授能,力薦富國強兵,卻遭到楚國貴族的強烈反對,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屈原,被陷害革職流放到沅、湘流域。後來楚國應驗了屈原的話,遭到秦國的侵略滅亡,屈原寫下絕筆《懷沙》,含恨抱石投江自盡,以身殉國。那一天是農曆的五月初五。
  • 端午節,那些流傳於民間的故事和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那些流傳於民間的故事和習俗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等.
  • 大班語言領域說課稿《屈原的故事》
    我是來應聘幼兒園教師的××號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說課的題目是《屈原的故事》,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活動方法、說活動準備、說活動過程、說活動延伸這六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一、說教材(一)教材地位及作用本節活動是一節大班語言領域的活動,《屈原的故事》是通過介紹發生在屈原身上的故事,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及相關習俗傳說。
  • 理解中國古代文學必須理解《楚辭》,理解《楚辭》又必須了解屈原
    今天我們將進入國學的另外一部經典《楚辭》的學習,《楚辭》是一部經典的作品,內容很豐富,我們理解中國文學必須先理解《楚辭》,所以關於這個內容的篇幅會稍長一些,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在正式進入《楚辭》內容之前,我們很有必要來談談它最重要的作者:屈原。01屈原的名字屈原的名字叫什麼?熟悉「王庶文講壇」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屈原不應該姓屈,名字也也不叫原,《史記》是這樣記載的: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 《漁父》——紀念屈原
    《漁父》的價值在於相當準確地寫出了屈原的思想性格,而與此同時,還成功地塑造了一位高蹈遁世的隱者形象。後世眾多詩賦詞曲作品中吟嘯煙霞的漁釣隱者形象,從文學上溯源,使我們聯想到楚辭中的這篇《漁父》。  後世影響屈原的《漁父》與楚辭中的其它作品中的宏大的神仙世界相比,其藝術成就相對是遜色的 。幻想的神話世界無疑蘊含了一種浪漫主義,具有強烈的形象感染力。
  • 「閱讀隨筆」端午節-粽子-屈原
    當時我在想,端午節不是紀念屈原的嗎?屈原啥時候成韓國人了。2009年中國的端午節也申遺成功,後來就也沒有深入思考探究此事。最近看《歷史很有趣》,其中一節講《屈原抱石投江》,來搜索端午節背後的事情,才發現對端午節,以及當年中韓「端午節申遺」之事有很多誤解。說到端午節,你可能首先想到的不是祭祀,而是屈原。端午節不就是紀念屈原的節日嗎?
  • 我國最早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楚襄王即位後,屈原受到迫害,並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懷恨投汨羅江自殺。
  • 愛國詩人屈原的詩句有哪些?
    秦將白起攻破楚國郢都後,屈原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屈原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
  • 今日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憶屈原
    這種說法在全國流傳很廣,老百姓也最為認可。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2、紀念伍子胥由於伍子胥屍沈於錢塘江之事比屈原投江為早,有些文獻則認為,中國端午節的習俗與伍子胥有關,而非屈原。3、紀念孝女曹娥
  • 【歷史疑雲】屈原不生秭歸及三峽遺蹟傳說辨
    屈原不生秭歸及三峽遺蹟傳說辨 張世春 屈原在歷史上世界上的影響屈原為楚懷王時期的左徒與三閭大夫。這是唐朝詩人李白與錢起對屈原的讚頌。中國詩歌史上有三大高峰,一是《詩經》,二是楚辭,三是唐詩。楚辭是屈原創作的25篇辭賦統稱。三大高峰中,屈原是承前啟後者,且是最早具有詩歌著作權的人。屈賦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三個亮點,一是愛國主義,二是民本主義,三是瑰麗詭異的浪漫主義風格。漢代以後,屈原的地位日漸崇高,對文壇的影響日漸深遠,其作品成為世界文學的瑰寶。
  • 好玩又有用的《笑讀歷史文學》,作文素材輕鬆積累呀
    孩子們的歷史文學素養便是大語文的核心內容,不過國內外古今歷史、文學知識系統龐大,零散、繁雜,死記硬背根本不行,需要更多的故事性元素融入,幫孩子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全書共4冊,包括了《趣味學世界歷史、文學》和《趣味學中國歷史、文學》兩大主題,共有380多個中外歷史故事和文學常識。
  • 古代文學必讀作品:屈原
    制128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129以為裳。不吾知130其亦已兮,苟131餘情其信芳。高132餘冠之岌岌兮,長餘佩之陸離133。芳134與澤其雜糅兮,惟135昭質其猶未虧。忽反顧以遊目136兮,將往觀137乎四荒。佩繽紛138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139。民生140各有所樂兮,餘獨好修以為常141。雖體解吾猶142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