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筆記——一個英國家族六代人的中國故事

2021-01-14 楚天頻道

9月27日,由武漢出版社主辦的《劍橋筆記——一個英國家族六代人的中國故事》(以下簡稱《劍橋筆記》)讀者見面會在武漢舉行,長江日報高級編輯、歷史學者、該書作者餘坦坦,武漢出版社總編輯鄒德清,武漢出版社副總編輯楊建文、李杏華,《劍橋筆記》責任編輯管一凡出席此次活動。

讀者見面會現場

會上,餘坦坦通過播放視頻和講解PPT的形式,向在場人員生動地展示了《劍橋筆記》一書的創作過程以及西蒙家族與中國的交往故事,並與讀者互動。

《劍橋筆記》於2020年1月由武漢出版社出版,全書近20萬字,共分三個章節和二個附錄。第一章"閣樓發現",講述了西蒙在祖宅閣樓發現祖輩與中國往來史料的故事;第二章"莊園口述",講述了霍沃思家族前輩與中國交往的來龍去脈;第三章"劍橋報導",講述了西蒙·霍沃思及其兒子喬治與中國交流的故事,附錄為"英國日記"和"電視片解說詞",描寫了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英國投資人和創業家西蒙霍沃思家族綿延六代人、長達140多年的中國故事。

據了解,從1875年開始,西蒙·霍沃思的外曾祖父便與中國進行絲綢貿易往來。在2013年,西蒙·霍沃思本人在武漢註冊成立康倍達(武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在該書創作過程中,餘坦坦曾多次前往英國,對霍沃思家族進行實地訪談,並在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大英博物館等地搜集西蒙祖輩從事中英貿易等大量一手資料,使霍沃思家族的中國故事更加清晰飽滿。

餘坦坦表示,中英兩國及人民在看待世界和歷史的視角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為了在兩國之間搭起一座能夠進行溝通和交流的平臺,將他所了解的英國及其人民的思維方式與生活狀態,尤其是將這個英國家族六代人的中國故事,通過文學、歷史與紀實散文相結合的筆法,傳遞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從而增進彼此的相互理解與相互融合的情感,這成為了他創作《劍橋筆記》一書的第一推動力。

此書不拘泥於純文學的創作手法,而是以相關史料和作者的親身經歷為依據開展文學創作,並適當增加一些讀者喜聞樂見的中英交往趣事,使本書的趣味性增強,能夠滿足不同讀者的閱讀需求。通過一系列生動的描寫,作者既講述了霍沃思家族的中國故事、中國情懷,又書寫了古老絲路的新篇章,更為讀者搭建了中外交流的橋梁。

作者餘坦坦分享創作歷程

在談到去英國對霍沃思家族進行訪談的時候,餘坦坦說道:"西蒙的父母已經90多歲了,但每次去西蒙家裡他們都很熱情地招待我們,和他們相處的過程讓我感到十分溫暖。但遺憾的是這兩位老人在這本書的寫作及出版過程中先後辭世,我像敬重自己的父母一樣敬重他們,他們可愛的音容笑貌也將永遠留在我的心中。"

此次讀者見面會上,現場讀者對《劍橋筆記》的社會價值和出版意義表達了充分的肯定與欣賞。與會嘉賓遊寧君說:"關於《劍橋筆記》這本書創作和出版,有兩個讓我比較驚訝的地方:一是餘老師這種勤奮、專業的精神讓我很驚訝,該書的創作需要用到大量英國原版手寫的英文材料,這些材料讀起來非常吃力,但餘老師自己在家獨立把這些材料研究了出來,我十分敬佩;二是西蒙作為一個英國人,對中國如此的熱愛讓我很驚訝,因為工作的關係,我經常接觸外國人,但西蒙對中國的熱愛程度給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

此外,與會嘉賓朱春宇表示,《劍橋筆記》通過文學性的筆觸讓西蒙霍沃思家族的故事生動形象地展現在了讀者面前,他覺得這是《劍橋筆記》這本書很成功的一個地方。

與會嘉賓代表合影

據悉,《劍橋筆記》入選2018年中宣部對外出版項目和2019年湖北省社會公益出版專項資金資助項目,多家媒體對《劍橋筆記》的出版進行了專門報導。(記者胡毅、韓燕玲、金若茜、通訊員管一凡)

相關焦點

  • 一個家族六代人的中國情緣
    一番親切的交談後,西蒙將手中的《劍橋筆記——一個英國家族六代人的中國故事》(以下簡稱《劍橋筆記》)贈予李克強總理,故事的主角正是西蒙的家族。李克強總理看了《劍橋筆記》後說:「真的是六代人嗎?很快就要200年了!」  日前,我們採訪了《劍橋筆記》作者——作家、歷史學者、湖北長江日報高級編輯餘坦坦,與他一同翻開《劍橋筆記》。眼前,一幅中英民間友好的歷史畫卷得以重現。
  • 這個英國爵士在祖母日記裡發現了一段中國秘密
    一百多年後,從劍橋郊外到江城武漢,英國企業家西蒙,實現家族六代的中國夢。  西蒙的家族有著綿延六代人的中國故事,從1875年至今持續整整142年——從清末、民國直至新中國的「前後兩個三十年」。   這個從絲綢開始的故事,由西蒙的外高祖父亨利•西奧多•加德姆一手「編織」。
  • 一個家族六代人的中國情緣
    一番親切的交談後,西蒙將手中的《劍橋筆記——一個英國家族六代人的中國故事》(以下簡稱《劍橋筆記》)贈予李克強總理,故事的主角正是西蒙的家族。李克強總理看了《劍橋筆記》後說:「真的是六代人嗎?很快就要200年了!」 日前,我們採訪了《劍橋筆記》作者——作家、歷史學者、湖北長江日報高級編輯餘坦坦,與他一同翻開《劍橋筆記》。眼前,一幅中英民間友好的歷史畫卷得以重現。
  • 英國劍橋大學中國留學生申請越來越多,去劍橋大學怎麼樣?
    在英國留學趨勢前景大好,申請人數逐年攀高的情況,為什麼越來越多中國留學生選擇去英國留學 ,其中,劍橋大學中國留學生申請越來越多,那麼去劍橋大學到底怎麼樣?徐志摩曾說:「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 一個多世紀 這個家族延續六代的中國情緣
    1947年,柯馬凱的父母遠渡重洋,穿越封鎖線來到中國解放區,深入到河北一個名叫十裡店的村莊考察,他們用筆、打字機、照相機,記錄了當地村莊的土改運動,完成了有助於人們了解真實的中國土改運動的歷史文獻《十裡店:中國一個村莊的革命》。
  • 英國之夏,劍橋之橋
    劍橋的行程充實而豐富,上午由劍橋大學的教授為我們講課,下午安排遊覽觀光。劍橋劍橋,因其劍河而聞名,而實際是一個以劍橋大學為中心的古老小城。古老的建築,迷人的風情以及濃鬱的人文背景,讓我踏上這片土地是立刻就愛上了她。在英國的16天,每一天都美好的無法用言語形容,我只挑幾個片段與大家分享我的英國遊學之旅。泛舟劍橋劍河,便是著名的康河。
  • 何鴻燊家族原來已富了8代人,如果算總資產的話,比李嘉誠還富有
    不過許多人不知道,何鴻燊這個澳門賭王其實是一個富四代來的。在內地如今富二代富三代就了不起了,何鴻燊竟然是一個富四代。其實如果從何鴻燊的曾祖父開始算起,到何鴻燊的曾孫子,那麼何家已經富了8代人了。如果算整個大家族的話,何鴻燊家族的資產比李嘉誠還富有。如果算香港真正的豪門世家的話,李嘉誠家族完全不算什麼,何鴻燊家族才是真正的老大。
  • 手工製作豆腐花,六代人的別樣情懷
    在普寧市裡湖鎮有這樣一個家族,有六代人在製作豆腐花。正是因為他們堅持用傳統手藝製作豆腐花,讓當地人無不對他們的豆腐花豎起大拇指。
  • 英國劍橋10大頂級景點
    1 國王學院和國王學院禮拜堂國王學院和國王學院禮拜堂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由亨利六世(Henry VI)於1441年成立,是最早的皇家基金會。2 皇后學院和數學橋皇后學院和數學橋皇后學院由安德魯·多基特(Andrew Dockett)在1959年由亨利六世的妻子安茹(Anguu)的瑪格麗特(Margaret of Anjou)贊助創立,於1465年由愛德華四世(Edward
  • 英國留學生活成本大揭秘(倫敦、劍橋、伯明罕地區)
    offer收割機留學將以三個城市,六個方面為例,向大家詳細展現在英國留學的生活成本。 選取的三個城市 倫敦:女王腳下,首貴之地。類似城市如巴黎,紐約,洛杉磯等。劍橋:學區城市,類似城市如牛津。伯明罕:大型工業城市,類似城市如曼徹斯特。 六個方面 衣,食,住,行,社交娛樂,其他服務。
  • 揭秘:英國皇家百年血脈,探秘英國皇室家族發展史
    伊莉莎白女王的家族族譜,從她的祖父母(第一個Windsors)到小王子路易斯以及其間的每個堂兄,都將全面概括。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溫莎之家始於1917年,當時這個家族的名字改名為德國的「Saxe-Coburg-Gotha」。伊莉莎白女王的祖父喬治五世是溫莎的第一位君主,今天的皇室成員是後代。喬治國王和他的妻子瑪麗女王。
  • 全球GO 《花兒與少年》裡沒說完的劍橋故事
    康橋是Cam—bridge的音譯名,當代人習慣稱之為劍橋,劍河之橋。近日《花兒與少年》劍橋一期的熱播直接導致「英國」、「劍橋「上了熱搜榜。劍橋究竟有何魅力?除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劍橋還有哪些我們所不知道的?跟隨我們一起走進英國,探尋水做的劍橋。
  • 劍橋「禁書」與一個自由的靈魂
    一百多年來,英國劍橋大學一直存在一個神秘的學生社團:其成員從不在白天活動,外界也不知道他們的真實身份。然而,每當夜幕降臨,人們就會在一些建築的外牆和屋頂上發現他們靈巧的身影。而在此之前,一些劍橋學生就在天黑後,自發地聚集在學院建築下,展示各種攀爬技巧,相互切磋經驗。他們也許是攀巖運動的鼻祖,因為世界上首批介紹攀巖技術的書就繼承了20世紀早期劍橋大學校園建築攀爬指南的精華。劍橋古老社團成員身份保密他們來自「夜爬」俱樂部——一個在劍橋大學正式註冊、同其他學生社團一樣歷史悠久的團體。
  • 領科/光劍/上實劍橋申請指南!|招生|英國_教育|劍橋|a-level
    前段時間,UCAS(大學和學院招生服務中心,統一為英國所有大學提供招生服務)公布了2020英國本科申請數據!雖然,今年英國也受到了疫情影響,但是全球申請英本人數持續增長,突破65萬人。更令人震驚的是:中國大陸申請人數竟然暴漲23%,再創新高。
  • 比肩牛津劍橋,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王牌專業介紹!
    布裡斯託大學簡稱布大,始建於1876年,是位於英格蘭西南部第一大城市布裡斯託市的一所世界頂尖名校,布裡斯託大學是「羅素大學集團」創始成員,也是英國僅有的六所「紅磚大學」之一。布裡斯託大學布大的科研能力在世界一直名列前茅,並且在英國本地人心中對於中產家庭來說是僅次於牛津劍橋的首選,學校目前約有來自130多個國家的2.3萬名學生是一所極有底蘊的國際頂尖學府
  • 劍橋大學漢學研究的見證人——訪英國著名漢學家魯惟一教授
    ■3月10日下午,魯惟一教授在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所接受訪談。 作者/供圖魯惟一(Michael Loewe,1922— ),英國著名漢學家、秦漢史專家、劍橋大學榮休教授。這一經歷對我之後漢語學習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學習過程中強有力的紀律保障,以及所承受的壓力和使命感,這些都是一個傑出學者的基本素質與業務要求。孫繼成:您在外交部工作期間,曾於1947年在北平的英國駐華領事館工作過,這段經歷對您的漢語學習有何影響?
  • 世界名校英國劍橋大學承認中國高考成績,要和國內名校搶學霸了!
    日前,英國劍橋大學重磅宣布:可以通過中國高考成績申請我校本科課程。據劍橋大學官網的「入學要求」顯示,中國高考是劍橋大學認可的考試。高考分數達標的考生(也就是本省的top 0.1%),就可以考慮填報劍橋大學。需要學生高考成績達到所在省的前0.1%,這至少應該是縣級的狀元級別吧!
  • 牛津、劍橋這種厲害的大學那麼多,為何英國皇室成員卻很少去讀?
    看得出,不管是皇室王子還是公主,或者是沒上過大學的,或者是讀過大學的,甚至是排在英國大學前十名的。按照咱中國的觀念,作為一名在英國有很大影響的皇室成員,這還不算名牌大學。可是,這些王子和公主為什麼不能進入像劍橋或牛津這樣的名校讀書呢?王室家族的教育模式在變化。
  • 劍橋大學承認中國高考成績 要求全省排前0.1%
    中新網3月24日電 近日,又有一所重量級英國名校宣布接受中國高考成績,並且是世界級名校——劍橋大學。據英國劍橋大學官網信息,劍橋大學在「入學要求」裡明確指出,中國高考是劍橋大學認可的考試。根據劍橋官網信息,劍橋大學可以接受中國高考成績,不過要求考生成績達到所在省名次排名前0.1%,同時要達到申請專業的語言要求,通常情況下雅思是要求7分。同時,劍橋大學還指出,會關注中國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會考)。
  • 英國最神秘的高富帥組織--牛津劍橋校友俱樂部!
    在英國,有這樣一個高富帥雲集的組織,入會門檻奇高,不僅要有錢有背景,還得是學霸~並且,相當多的會員顏值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