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信託創新慈善信託業務模式 助力慈善事業發展

2020-12-12 龍訊財經

  11月20日,由中國民生信託主辦的「得益於社會,奉獻於社會———民生慈善信託發展論壇」在京舉辦,來自北京協和醫學基金會、泛海公益基金會、山東大學教育基金會、深圳市佳兆業公益基金會、中央財經大學教育基金會(名稱按拼音首字母排序)等機構的嘉賓和聽眾到會,共同關注慈善信託的發展,並就公益基金會與信託公司慈善信託運作進行了分享交流。

  首先,中國民生信託董事長張喜芳對參會的各位嘉賓表示誠摯的歡迎並作會前致辭。他表示,中國的慈善文化與傳統源遠流長,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2016年實施的《慈善法》為我國慈善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為信託公司創新慈善信託模式,助力慈善事業發展提供了空間。

公司董事長張喜芳作會前致辭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提出,賦予了慈善事業新使命,也提出了新要求。中國泛海響應黨和政府號召,始終秉承「得益於社會,奉獻於社會」的核心企業價值觀和「社會目標、企業目標、個人目標相統一;社會責任、企業責任、個人責任相統一;社會利益、企業利益、個人利益相統一」的經營理念,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自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據公開信息顯示,中國泛海先後捐資發起設立泛海公益基金會、中華藝文基金會、山東泛海公益基金會,並將上述基金會打造成企業回饋社會、奉獻社會的公益平臺。35多年來,中國泛海累計捐助了55萬貧困大學生,向社會捐款近66億元人民幣。

  張喜芳董事長表示,民生信託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始終秉持核心價值觀,關心公益、熱心慈善,通過行業優勢設立公益、慈善信託,在精準扶貧、幫教助學、支持高校培養高端人才等多個領域為需要幫扶的貧困人群貢獻了一份綿薄之力。

特邀嘉賓高傳捷老師作主旨演講

  隨後,論壇特邀嘉賓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特聘研究員、特華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指導教師高傳捷作了題為《我國慈善信託的實踐與發展》的主旨演講。高老師深入淺出地從慈善信託的內涵定義講解到慈善信託實操。他強調,公信力是慈善事業生命力的基礎,公益性是慈善信託的制度傳統,依法合規是保障,責任心是基本的職業操守。基金會與信託公司在慈善信託領域已經進行了密切的合作,然而,兩者的合作並不限於慈善信託領域。信託公司在風險隔離、資金增值保值、流動性安排、運作期限匹配上,有著天然優勢。他希望雙方攜手,發揮各自的優勢,創新慈善信託業務模式,為中國的慈善公益事業注入新的力量。

  根據慈善中國的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12月中旬,全國已成功備案484單慈善信託產品,財產總規模超過32億。整體而言,慈善信託的目的日趨多元化,委託人類型更加多樣化,受託管理不斷規範,業務模式日益豐富,慈善效果更加突出。

  在微論壇上,與會嘉賓就公益基金會與信託公司慈善信託運作進行了分享交流,就基金會與信託公司如何開展慈善信託相關問題進行了討論,並對發揮各自優勢,探索業務模式達成了共識。

與會嘉賓合影

  未來,民生信託將進一步創新慈善信託業務模式,並強化慈善信託資金運用項目的日常監督,確保慈善信託的公益慈善效果。同時,民生信託還將通過為家族信託客戶設立慈善信託的方式,為客戶凝聚家族力量,傳承家族精神。


0

本文作者為nc1772。

龍訊財經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本文內容版權歸龍訊財經投稿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中國民生信託投身公益 成立和參與多領域慈善信託
    中新網10月21日電 我國的民營經濟隨著改革開放而發展,也為改革開放增光添彩,為市場增加活力。民營企業作為先富起來的群體,關心公益、熱心慈善、積極回報社會,在公益慈善事業中表現突出,民營企業投身公益慈善的意識越來越強,對公益慈善事業的貢獻越來越大。
  • 民生信託通過行業優勢服務慈善公益事業 履行社會責任
    11月20日,由中國民生信託主辦的「得益於社會,奉獻於社會———民生慈善信託發展論壇」在京舉辦,來自北京協和醫學基金會、泛海公益基金會、山東大學教育基金會、深圳市佳兆業公益基金會、中央財經大學教育基金會(名稱按拼音首字母排序)等機構的嘉賓和聽眾到會,共同關注慈善信託的發展,並就公益基金會與信託公司慈善信託運作進行了分享交流。
  • 華潤信託穆國超:慈善信託激活公益慈善資產管理 助力「永續慈善」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慈善信託累計初始規模達到 29.6億 慈善信託助力公益慈善事業發展金融界:自 2016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的頒布和 2017 年《慈善信託管理辦法》的實施,慈善信託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熟悉,請您談談目前慈善信託現狀?
  • 民生信託慈善事業:捐建內蒙古察右後旗第一中學錄播教室
    在中國信託業協會的組織引導下,中國民生信託通過直接捐贈的方式,積極參與烏蘭察布市察右中旗和察右後旗的定點扶貧工作。公司積極聯絡旗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在察右後旗第一中學設立了「中國民生信託定點扶貧教育基地」,捐資45.8萬元建成一間高標準錄播教室,該項目已於近日完工。
  • 平安信託李蕾:慈善信託與家族信託呈融合趨勢 助力高淨值人群實現...
    目前國內主要的合作模式包括:-慈善組織為委託人,信託公司為受託人;慈善組織為項目執行人,信託公司為受託人;雙受託人模式;慈善組織為受託人,信託公司為投資顧問。在國內慈善信託發展的三年多裡,平安信託在助農、扶貧、教育、防災減災、公共衛生、環境保護等領域做了多形式的創新,同時也在慈善資金的保值增值方面做了諸多嘗試,如慈善共同基金模式、量身定做的全委模式等。
  • 當前信託公司慈善信託業務的主要發展態勢
    來源:中誠信託熱點研究  當前信託公司慈善信託業務的主要發展態勢今年以來,我國慈善信託呈現加速發展態勢,截止到從當前來看,信託公司的慈善信託業務呈現出不平衡化、縱深化和基層化三個方面的發展態勢。  未來,還應在相關地區繼續加強慈善信託宣傳、交流力度,提升各界對慈善信託認知度。二、慈善信託業務的縱深發展態勢(一)慈善信託得到部分信託公司股東的大力支持慈善信託市場份額前列的信託公司,其慈善信託業務開展都得到了股東及公司自有資金的持續大力支持。
  • 中融信託參與多領域慈善信託
    來源:金融界網站2020年是我國慈善信託誕生發展的第四個年度,慈善信託的數量逐年持續快速增長,中融信託也一直積極投身公益慈善事業,與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等慈善組織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開展了諸多慈善領域的合作,在今年新冠疫情期間更是開展多種嘗試
  • 平安信託張中朝:以「信託+公益」新模式 助力深圳「慈善之都」建設
    發布上,平安信託總經理助理張中朝表示,該慈善信託的設立是平安信託和萬科基金共同追求「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一次創新與實踐,同時也是平安信託弘揚信託文化,探索「信託+公益」新模式的又一突破,必將為深圳「慈善之都」建設貢獻新的「圳能量」。
  • 中國慈善聯合會發布《2017年中國慈善信託發展報告》
    作為我國慈善信託領域的權威研究成果,《報告》對我國慈善信託的年度基本情況、政策環境和發展特點進行了全面總結和分析。東部完成的備案最多,達23單,佔比52.3%,相比於2016年,中西部地區的慈善信託業務逐漸增長,已接近五成。
  • 平安信託又一慈善信託落地!至今年7月,國內慈善信託累計備案數已超...
    不過,與國際慈善信託財產規模和慈善捐贈額各佔半壁江山的局面不同,國內慈善信託財產規模與慈善捐贈額之間的差距較大,從2016年累計至今,慈善信託財產規模雖然超過30億元,但平均每年慈善捐款卻高達1000億。而國際大型、長期的慈善事業往往採用慈善信託模式運作。
  • 通商研究 | 信託助力中國慈善—淺析慈善信託的法律架構
    公司股權穩定長期存續,進行長周期、可持續性慈善活動,從而實現股權平穩繼承及家族精神傳承。(二) 慈善信託+慈善基金會,助力中國高淨值人士實現慈善目的對比來看,單一使用慈善信託或基金會情形下,兩種模式各有利弊,但兩者結合使用可達成互補效果。
  • 平安信託:以慈善共同基金信託打造「社會影響力金融「樣本
    但是,絕大多數慈善基金會缺乏「造血能力」,投資產品範圍以銀行存款為主,總體投資水平跑輸通脹,制約了慈善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2019年,民政部發布了《慈善組織保值增值投資活動暫定辦法》,提出鼓勵將善款委託專業金融機構進行投資保值增值,並強調信託是慈善組織可參與投資的重要形式之一。
  • 平安信託展現「信託+慈善」的平安實踐
    本網訊 11月19日,在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倫敦金融城政府主辦的「社會影響力金融創新實踐展示論壇」上,中國平安分享了以ESG責任投資推動「金融向善」的成果經驗,並通過旗下平安信託受託管理的「深圳慈善共同基金集合信託」,向國際社會展示了深圳特區以金融「軟」實力破解社會 「硬」難題的創新實踐。
  • 慈善信託助力防疫有五大優勢
    根據中國慈善聯合會發布的《2019年慈善信託發展研究報告》,我國2019年共設立慈善信託119單,較2018年增長37%。我國慈善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與障礙。一是慈善組織形式較為單一。我國慈善活動多依託慈善組織,而慈善組織作為非盈利組織大多依託於政府,慈善組織形式過於單一,難以突破行政機關的工作思維方式,機構的組織結構、管理思想和理念長期得不到改善創新,造成工作成本的增加和內部管理弱化。二是慈善行為缺乏精準性。
  • 中融信託兩慈善信託完成備案和首期捐贈
    信託計劃成立後,將為全國範圍內的政府機構、慈善基金會等有權接受慈善捐贈的機構,以及產業扶貧定點企業等以扶貧為目的的組織提供扶貧濟困、醫療救助、教育支持等資金與服務的幫扶。首期捐贈的對象為成都市慈善總會、河南省慈善總會以及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慈善會,以期幫助基金會在所在地區開展扶貧濟困、基礎建設、教育幫扶等方面的工作。?
  • 高傳捷:利用慈善信託促進我國慈善事業實現新發展
    這是上篇《高傳捷:利用慈善信託促進我國慈善事業實現新發展》高傳捷在「基金會在慈善信託中的角色定位」平行論壇上作主旨演講各位嘉賓、各位領導,大家下午好!首先祝賀2020年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勝利召開,祝賀「基金會在慈善信託的角色定位」平行論壇召開。
  • 中國慈善信託財產總規模逾29億元
    報告稱,自2016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正式施行以來,中國慈善信託經歷了搶灘試水、穩健增長、持續創新的發展過程。如今,中國慈善信託通過將慈善行為和金融手段融合創新已經發展成為慈善組織、金融機構及社會公眾參與慈善事業的重要渠道。報告分析了中國慈善信託的現狀。
  • 2016年中國慈善信託發展報告在京發布
    《2016年中國慈善信託發展報告》,報告回顧了2016年我國慈善事業的發展概況,梳理和分析了我國慈善信託的實踐模式和特徵,指出了發展慈善信託亟需解決的各類問題,並對其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專業化發展和模式創新成為行業的雙輪驅動,中國慈善事業進一步邁向法制化、規模化、國際化。1.慈善捐贈創歷史新高,個人捐贈表現亮眼中國慈善聯合會在京發布《2015年度中國慈善捐助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境內接受國內外社會捐款捐物總額共計1108.57億元,較2014年增長66.31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 信託公司與慈善組織合作機制研究
    從慈善信託入手拓展慈善資金管理業務慈善信託是信託公司與慈善組織業務的交接點,可以成為合作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探索其他業務合作。1.現有平臺梳理與分析近年來,信託公司等其他金融機構與慈善組織的交流平臺有所發展,如中慈聯慈善信託委員會、公益金融創新聯盟、中國慈善資產管理論壇、中國公益金融創新計劃等。這些平臺有的是具有官方背景的組織,有的是民間自發構建的組織,主要是為慈善資金投資管理和其他合作提供服務。
  • 2019年慈善信託呈現三大特點
    2019年我國新增慈善信託數量119單, 財產總規模新增9.33億元。2019年,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慈善信託,慈善目的多元化發展,呈現出品牌化、專業化、個性化發展特點。監管層面配套制度日益完善,慈善信託的業務架構也不斷呈現出持續創新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