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學拳擊愛好者來說,我的感受是越學越覺的裡面的知識技術都太深了,反而越練越簡單,只練最基本最簡單的東西就可以了。我原先還想練什麼空擊、手靶、反應(速度)球之類的東西,也想至少練幾個最簡單的組合拳。現在想法很簡單,就是跑步、單雙槓、跳繩、垂懸舉腿和深蹲,與拳擊直接有關的也就是打打沙袋和跟朋友對練中找找感覺。只要能把這些練到好處,並能在實戰中發揮出來,對於自學愛好者來說就已經非常完美了。
有人可能會說,這些都是很基本的運動啊!練好這些就能打好拳擊嗎?答案是不行!如果只練好這些並不能對拳擊有幫助,其中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把你所練得東西有意識的運用到拳擊中去。
假如你跑步很好,不論是長跑、短跑、變速跑能做到呼吸順暢應對自如,但一上場可能由於緊張害怕憋氣等各方面原因存在導致呼吸不穩體力快速流失。你必須學會把跑步的呼吸調整方式帶到拳擊中來,這樣就有利於保持充沛的體力,真要做到這點,那對練時不還手也能把不跑步的對手累趴下!這好比從不跑步的你,上來就跑五公裡,跑完之後你認為還有多少力氣去打人!
同樣對於跳繩也是如此,跳繩好不是說一定能打。要把跳繩的那種節奏和意識帶到拳擊步法中去,直到雙腳有意識的移動。這種感覺就像從開始學跳繩哪怕是用心練習也總是絆腳,可等熟練後根本不用刻意去想,就能輕而易舉的進行各種花式。假如把這種移動節奏運用到拳擊中,等練到應用自如後,即便把手放在身後都能讓對手十拳九空!
至於其它的單雙槓、舉腿、深蹲之類的力量訓練,就已經能讓全身肌肉足夠強壯!身體強壯至少是抗擊打能力強一些,出拳力量肯定有所增加!至於如何把全身肌肉力量調動起來,打出重擊,那就是一項專業技術了。
不論傳統武術還是現代技擊,出拳的發力技巧都是一樣的原理:力從根起,順於中,達於梢!別小看這句話,如果不是長時間專業指導或練習,就無法學會其中的技術。即便是學會了,可未必能用出來。大多數人學的時候都是固定姿勢、固定目標來體會發力方式,可打的時候對手會移動啊!這種場面是不是很熟悉啊!是不是很多傳統武術練習者都是處在這一階段,都是每天打固定的套路以固定的姿勢打設計好的目標,打的套路鏗鏘有力,樹撞的亂晃,磚打的亂飛。
即便職業選手也不一定能打出這效果,可為什麼總是中看不中用?因為長年這種固定練法,哪怕打出千斤之力也是死力!必須要學會在移動中打移動目標的發力方式,即便學會了這種移動發力方式,可你跟不上對手的移動速度,那同樣也是無用武之地!即便是跟上了速度,可對方也會還手啊!一拳過來就打斷你的節奏或破壞你的重心,你同樣還是不能把力量打出來!
一般對於實戰對抗來說,力量是重中之重,而發力技巧自然也應該最基本的技術!可對於業餘健身來說,就沒必要對發力方式過於較真了,能懂點膚淺的理論,對著沙袋練練發力就可以了。練到什麼程度就好了呢?在我看來,只要不打娘娘拳(純靠胳膊發力的拳),少打王八拳(借上半身的力量掄拳)就已經超越絕大多數普通人了!
在我看來,對於自學者來說真正的拳擊技術根本不用多考慮,進攻只練前刺後直就可以了,防守只練抱架躲閃就夠了,步法就練前後左右就行了。把所有的時間精力都用在這簡單的幾項練習上,打沒練過的普通人就已經足夠了!什麼組合拳,什麼絕招,什麼高級技術,這些對於自學愛好者來說,沒有明師指點,沒有陪練,很難練明白,最終只會浪費時間。
這簡單的幾項,對於普通人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跑步即便跑不了全馬,怎麼也輕鬆半馬吧!十公裡配速怎麼也要破五吧!單雙槓怎麼也要練幾十起步吧,五大神技也要練到手到擒來的水平!跳繩怎麼也要輕鬆破萬吧!……能做到這些,至少也要個三年兩載吧!
這時再把上面基本功結合簡單的拳擊技術運用到實戰中,只要對手不是專業人員,我敢保證你很快從中體會到拳擊的樂趣!從一直被挨打,到能打人!從一打一,到可以車輪戰!從打不著,到故意收力!從害怕被打到,到背起手來讓對方進攻!……想想無非就是把體能練好之後,把最簡單的技術練到極致,當然只是相對來說,因為即便這些最簡單的技術也沒有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