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攝影師Michael Wolf去世,他鏡頭中的中國人有種「被忽視的時髦」

2021-01-12 界面新聞

記者|張馨予

據《紐約時報》報導,著名德國攝影師Michael Wolf於4月25日在香港長洲島去世,享年65歲。

Wolf長期合作的代理人Sarah Greene與工作室經理Pierfrancesco Celada向媒體確認了他的死訊,並表示Wolf是在睡夢中離去的。

許多人也許並不知道Wolf是誰,但你可能對他的作品並不陌生。

Wolf出生於德國慕尼黑,13歲擁有了第一臺相機並開始攝影。1994年Wolf搬去香港,開始把鏡頭對準中國。

1997年到1998年,Wolf到中國內地拍攝了一組人物肖像(portraits made in china),記錄下城市、鄉村裡普通中國人的模樣。Wolf擅長通過攝影作品傳遞地域性文化,中國也是他的靈感來源之一。照片裡,有的女孩在弄堂裡穿著喇叭褲和帆布鞋,有的女孩站在鄉間泥濘的路上,穿著厚底靴戴著格紋帽。男人們穿著寬大的西裝,孩子們在鏡頭前面無表情地秀著肌肉。

這組照片在網絡上流傳得很廣。人們透過Wolf的鏡頭看到了1990年代普通中國人最日常的生活,甚至還能看到一絲不加修飾的時髦感。

2002年,Wolf的攝影集《坐在中國》出版,這本書記錄了各種奇形怪狀的凳子。2004年,Wolf拍攝了《中國:世界工廠》專題攝影作品,拍下一系列玩具工廠普通工人的肖像,以及工廠並憑藉這個專題在2005年獲得了世界新聞攝影大獎(World Press Photo)。

Wolf最出名的攝影作品則他從2004年開始在香港拍攝的《建築密度》(Architecture of Density)系列,這本攝影集在2009年發表。香港高聳入天的摩天大樓是這個系列的主角,幾乎所有照片都被密密麻麻的窗戶填滿,城市的擁擠通過建築的切片得以展現。

Michael Wolf在香港長洲島 圖片來源:AP城市幾乎可以被稱為Wolf攝影作品的永恆主題。Wolf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非常享受在城市的生活,而城市的雜物應該被提名世界文化遺產。

相關焦點

  • Q9奪冠wolf發微博祝賀,隊友回復:功勞有你一份!
    想必很多CFer都有同感,一時間不知突然從哪裡冒出來許多志同道合的人,不約而同在朋友圈發布消息,共賀這一振奮人心的喜訊。原來大家都在悄悄關注啊!講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個人,那就是wolf。身為Q9戰隊的骨幹成員,雖因為特殊原因無法參賽,但他的一顆心卻時時牽掛著賽場,與隊友同在。Q9奪冠後wolf更是第一時間在微博發布消息,祝賀戰隊取得如此驕傲的成績。
  • 德國狼牌richard wolf 德國進口全新動力刨削系統23040011
    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動力煤>德國狼牌richard wolf 德國進口全新動力刨削系統23040011 德國狼牌richard wolf 德國進口全新動力刨削系統23040011 發布日期:2020-06-17 16
  • 華辰影像 約翰·湯姆遜鏡頭下的中國與中國人
    最初他一邊整理照片和遊記,一邊在學會和學校演講,但從未停止拍照。他將鏡頭對準倫敦底層的百姓,並於1877年和阿道夫·史密斯合作出版了《倫敦的街頭生活》,這是第一本關於城市下層階級的圖解式研究著作,也正因為這本書,確立了他在紀實攝影領域的地位。  1910年湯姆遜決定退休,返回愛丁堡。1921年10月7日,湯姆遜突發心臟病去世,享年84歲。
  • 德國攝影師鏡頭中的北越景象
    導讀:越南戰爭期間,前民主德國攝影師託馬斯-比爾哈德曾多次前往越南,他深入北越拍攝了大量關於北越的照片。這組彩照就是比爾哈德於1975年前後拍攝的北越景象。
  • 攝影師Neil Krug鏡頭下的拉娜·德雷
    來自美國的攝影師Neil Krug鏡頭下懷舊迷幻的拉娜·德雷(Lana Del Rey),Neil Krug擅用過期的寶麗來膠捲創作,作品中充滿了懷舊、復古、粗糙的氣息,有種迷幻色彩在其中。美國的攝影師Neil Krug鏡頭下懷舊迷幻的拉娜·德雷(Lana Del Rey)美國的攝影師Neil Krug鏡頭下懷舊迷幻的拉娜·德雷(Lana Del Rey)美國的攝影師Neil Krug鏡頭下懷舊迷幻的拉娜·德雷(Lana Del Rey)美國的攝影師Neil Krug鏡頭下懷舊迷幻的拉娜·德雷(Lana Del Rey)
  • 德國知名時尚攝影師林堡辭世 終年74歲!
    德國時尚攝影師林堡的家屬今天表示,林堡已在昨天(9月4日)辭世,享壽74歲。林堡曾讓娜歐蜜坎貝爾(Naomi Campbell)、辛蒂克勞馥(Cindy Crawford)等超級名模走紅。▲德國時尚攝影師林堡3日辭世,享壽74歲。
  • 50定焦鏡頭,攝影師記錄生活中的精彩
    50鏡頭是標準鏡頭,適合拍攝人像、人文、紀錄片和主題。50焦距基本不失真,但拍攝畫面會顯得有些沉悶。拍攝時,攝影師可以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步驟,給觀眾帶來更多的環境,向觀眾解釋更多作品背後的故事。50定焦鏡頭是攝影師常用的一種定焦鏡頭。
  • SKT招牌輔助wolf,到底算不算世界第一輔助?
    wolf讓人記住的畫面不多,所以很多人會低估他,這主要是因為他職業生涯裡更多的時候定位是保護而非帶節奏開團,大家只會記住c位爆炸輸出,但是很難記住保護他們的輔助
  • 婚禮攝影師應擁有這6種類型鏡頭,你擁有幾個?
    鏡頭還使你能夠將儀式的必要元素拉近一些,從而使攝影師不會因為他的身影而負擔儀式的重要時刻,例如這張照片:使你能夠在宴會上以近距離捕捉宴會中的笑容和喜悅的眼淚:2.鏡頭50 mm f / 1.4鏡頭50 mm f / 1.4,使你可以在天黑開始時繼續拍攝,同時可以捕捉背景。
  • 極限運動驚險刺激,誰知鏡頭外的攝影師也是王者
    講求的是真實刺激,而且通常特技運動的地形比較複雜、空間比較狹小,運動員又要在鏡頭前快速移動、跳躍、翻滾,所有動作一氣呵成,根本不停。 我們必須得跟得上影片主角,也要能夠預判之後的運動軌跡,還得了解極限運動的心理狀態,知道用什麼場景來烘託更有氣勢。這種情況下,無人機、拍攝車能起到的作用就很小了,特寫鏡頭幾乎都要求攝影師全程跟拍。
  • 德國攝影師眼中的印度女性
    德國攝影師Nadja Wohlleben的新系列「劍與莎麗服」探討了自我防衛和女性賦權問題。    Meenakshi Raghavan被稱為「古魯卡爾」,這意味著她是南印度武術卡拉裡帕亞特的大師。76歲的她已經教了69年的格鬥技術。她的學校叫做Kadathanad Kalari Sangham,位於印度喀拉拉邦的一個小村莊,擁有150多名各年齡和性別的學生。
  • 【rlyl物種說】今日--鬃狼(Maned wolf)
    : 動物界 Animalia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 哺乳綱 Mammalia目: 食肉目 Carnivora科: 犬科 Canidae屬: 鬃狼屬 Chrysocyon種:生態習性 Ecological Habit鬃狼具有相當強烈的夜行性習性,每天有3個最活潑的活動時段,而且這些活動期多在日出之前或日落之後。
  • 跨越70年,外籍攝影師鏡頭裡的中國社會百態
    詹姆斯·利卡爾頓(James Ricalton)早在19世紀上半葉攝影術誕生初期,中國便已進入了攝影師的鏡頭。從20世紀中葉到如今的70多年間,各色攝影者進入中國,拍攝了數以萬計的作品,記錄了中國的發展與變遷。
  • 曾5次提名奧斯卡《外星人ET》攝影師因新冠去世
    網易娛樂4月17日報導 當地時間4月16日,據外媒報導曾和美國知名導演史蒂文·史匹柏長期合作的電影攝影師Allen Daviau(艾倫·達維奧),於4月15日因新冠肺炎在「影視之家」(「Motion Picture & Television Country
  • 珍貴的圖像,被忽視的中國攝影師何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有這樣一個中國攝影師,幾乎不為人知,但他的作品卻贏得了許多世界獎項,甚至有「中國布列松」的美譽。他是何藩。聲明:以下圖片來自網際網路收藏。本圖集僅供學習和交流之用,請勿將其用於商業目的。後他搬到了香港,他獲得了近300個地區和國際獎項,他的攝影作品被美國攝影學會授予世界攝影稱號。他的許多作品被世界知名博物館收藏,並於去年被第二屆全球中文攝影大獎授予「年度致敬人物獎」,是之前亞洲中影響力最多的攝影師之一。何藩加入邵氏電影公司,一開始,他是一個錄音演員,後來他被調到演員,但大多數都是配角。30多部作品。
  • 中法混血女孩參加中國節目,不願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攝影師怒懟
    如今的中國已經擺脫了貧困弱國的形象,在建國短短幾十年以來已經一躍成為一個泱泱大國,在國際上已經有了一定的地位。很多人都在因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但很可悲卻還有人因覺得自己有中國血脈而覺得可恥,不願承認。
  • 德國著名導演約瑟夫·維爾斯麥爾去世 曾執導《史達林格勒戰役》
    》的約瑟夫·維爾斯麥爾,本周二不幸去世,享年81歲。約瑟夫·維爾斯麥爾 約瑟夫·維爾斯麥爾1939年出生於德國慕尼黑,他曾經學習音樂,並且擔任過技術員,上世紀60年代初期才開始涉足影視行業。
  • 攝影師鏡頭中瑞士的山
    有「歐洲屋脊」之稱的瑞士,境內以高原和山地為主,60%的土地都被山覆蓋,你說瑞士是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山國」?瑞士人的性格當中也有「山」的特性,比鄰近德國人還要嚴謹的性格讓人覺得瑞士人簡直是一塊「石頭」---如石頭般堅韌不拔。小編我就喜歡稱瑞士為「山石國」^_^其實啦,打過交道就會覺得如石頭般嚴謹的瑞士人是很「萌萌噠」;而瑞士的山也是「美美噠」。
  • 安娜伊思·馬田鏡頭中的地下音樂人
    她讚賞攝影師的工作,說他乾淨利落,也不刻意要求她做什麼。以前安娜習慣站在照相機後,最近為了「北京地下青年音樂人」的展覽,她頻繁接受採訪,成了其他攝影師鏡頭中的常客。「其實要拍到的話,早就拍到啦。」進屋採訪之前,安娜這樣說。對於冗長的、靠不停按快門取勝的拍攝,她有些厭倦。10月28日下午,「溫度——安娜伊思·馬田攝影作品展」在三影堂+3畫廊開幕。安娜穿著白毛衣站在一堆媒體中間。
  • 女攝影師鏡頭裡的斑斕青春和喧譁世界,到底有多美?
    大林最喜歡的攝影師是森山大道,這位日本乃至全世界都相當有影響力的街頭攝影師,以其風格凌厲的黑白攝影著稱於世。 森山大道作品 「我看森山大道的作品,就會一直被震撼,為什麼他鏡頭下的狗會是這樣?為什麼他拍出來的城市跟我看到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