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周五,美聯儲副主席克拉裡達在公開演講中表示,他不認為今年結束之前美聯儲會開始縮減購債規模,也不支持馬上調整買債的久期構成,並且不擔心美元走低和美債收益率大幅走高。在題為《美國經濟前景與貨幣政策》的演講稿中,美聯儲「二把手」、FOMC永久票委克拉裡達對美國經濟的前景更為樂觀。他強調指出,在12月最新發布的經濟預測中,「絕大部分同事和我自己都上修了對中期內經濟前景的展望,與2008年金融危機相比,美國經濟預計會相對更快地重返與美聯儲就業和通脹目標相一致的水平。」具體來說,他認為美國GDP將在2021年恢復至新冠疫情爆發之前的水平:「儘管最新出現的新冠確診病例和住院人數激增令人擔憂,並且對近期前景產生了下行風險,但多種有效疫苗的研發進展令我相信,2021年及以後的經濟前景已經光明,下行風險已經減少。我對經濟前景保持相對樂觀,今年夏天疫苗的分發應使經濟得以擺脫疫情困擾,預計2021全年經濟表現出色。由於基數效應的緣故,預計美國通脹將升破2%。12月非農就業的主指標讓人失望,就業人口的減少集中在娛樂休閒和酒店行業,並不認為這份報告所暴露的問題會延續至2021年,其他分項數據沒有主指標那麼黯淡。」由於在本周發布的12月FOMC會議紀要中醒目地出現了「縮減購債」(taper)字樣,市場高度關注美聯儲重量級官員對資產購買未來路徑的評價。克拉裡達今日稱,他的經濟前景預期與「我們在今年餘下時間裡保持當前的購債步伐相一致」,「從我的角度看,可能在開始考慮縮減購債步伐之前還有相當一段時間。」他還表示,美聯儲所購債券的久期將取決於經濟復甦速度,當前無需調整購債的久期。觀察人士注意到,他也承認如果過早縮減購債可能會干擾市場,「所以,我對此保持謹慎,直到我們開始真正看到經濟復甦、穩步發展為止」,克拉裡達也一再強調,距離這一目標還很遙遠。本周,美聯儲官員們密集發聲,對何時縮減購債給出的信號卻相互矛盾。克利夫蘭聯儲主席梅斯特稱,不認為2022年之前有可能減少購債;但2021年FOMC票委、亞特蘭大聯儲主席Bostic表示,如果疫苗推廣改善經濟前景,今年可能就會減少購債。費城聯儲主席Harker則稱,潛在的縮表發生在2021年底或者2022年初。摩根史坦利認為,儘管美聯儲目前將繼續維持QE,但FOMC已開始設想如何逐漸縮減量化寬鬆政策。高盛最新研報預計,縮減購債的發生不早於2022年,到2025年之前美聯儲不會加息。有分析稱,克拉裡達「謹慎樂觀」的言論支持了美聯儲今年繼續保持寬鬆的觀點,將進一步看跌美元。克拉裡達還稱,10年期美債收益率周三自2020年3月來首次突破1%「不值得擔憂」,因為必須結合考慮利率為何上漲,當前的基債收益率也遠低於通脹率。他也不擔心美元持續走低,「美元大體上處於過去五年來的範圍內,僅略低於五年均值,對我個人而言,目前水平不足為慮。」「儘管我們的利率和資產負債表工具正為經濟提供強大支持,並將繼續支持經濟復甦,經濟活動和就業仍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恢復至2020年2月商業周期峰值的水平。我們致力於使用全套政策工具來支持經濟,並幫助確保在這一困難時期內的復甦儘可能強勁。」在12月議息會議上,所有與會官員都支持加強FOMC對資產購買的指引,特別是採用「基於結果的定性指導」, 所有人都認為,至少以目前的速度繼續進行購債是適當的,只有幾位官員支持增加購買更長久期的債券。一些官員指出,一旦就業和物價目標取得了實質性的進一步進展,就可以開始「逐漸減少」購債,大體可以遵循2013至2014年大規模購債之後所實施的程序。10年期基準美債收益率在周五連漲四日,日內最高上行5.4個基點,日高至1.125%,創2020年3月30日以來最高。30年期美債收益率也上行4.8個基點,日高1.893%同創十個月高位。
在美債收益率持續上揚之際,黃金、白銀暴跌。現貨白銀日內跌9%,失守25美元整數關口,為12月21日來首次,滬銀失守5200元,日內跌近8%。現貨黃金失守1840美元,日內跌近4%。摩根大通策略師Paul Meggyesi認為,唱衰美元的部分理由正在不合時宜,最近美國實際收益率的上升正在支撐美元,10年期實際收益率有望取得2020年10月以來的首個周線上漲:「民主黨掌控美國政府和國會兩院可能會加大財政刺激,推高收益率,等到年中各經濟體可能更好地控制了疫情時,輿論也會轉向美聯儲年底開始減碼QE。」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應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