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自動駕駛在國內普及的重要時點,RoboTaxi的落地,讓自動駕駛計程車駛入大家的日常生活。AutoX、滴滴、百度、文遠知行等國內的科技巨頭、創業公司紛紛在核心城市試點RoboTaxi運營。
在近日由21世紀經濟報導發起的「觸摸智造——2019中國製造業價值發現之旅」活動中,AutoX創始人及CEO肖健雄談道:「RoboTaxi並不是一個商業模式創新,關鍵要看企業的技術指標,比如加州的核心駕駛牌照是否有拿到、加州政府DMV的MPI排名情況如何、積累到多少裡程、是否能將RoboTaxi能力複製到多個城市等等,還有許多更專業的技術性指標但是,沒有一種指標是完美的,需要綜合來看實力。」
AutoX成立於2016年,瞄準著L4級別及以上自動駕駛,提供軟硬體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在去年加州政府DMV的MPI排名中,AutoX位列全球第四。
儘管各家的RoboTaxi持續落地,但是大多數情況下,行駛中均配備有安全員,而最終去掉安全員是大家共同的目標,才是真正的「無人駕駛」,今年Waymo在美國鳳凰城推出了一些沒有安全員的自動駕駛車輛,國內出於政策和技術等因素,完全無人駕駛的車輛不能在普通道路上行駛。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自動駕駛企業也進行無安全員的駕駛測試。
RoboTaxi賽道比拼
12月初,AutoX正式公布中國首批車內全無人、無遠程遙控的RoboTaxi車隊。這意味著,在行駛過程中,AutoX自動駕駛汽車內無駕駛員或安全員,全程無任何人工接管、無遠程遙控,完全依靠其無人駕駛系統「AutoX Driver」 駕駛。
在AutoX公開的深圳市公開道路完全無人駕駛的視頻中,AutoX的25臺無人車在深圳街道上自主行駛,繞過路障、斑馬線前禮讓行人。
據悉,AutoX發布的首批全無人RoboTaxi車隊共25臺,皆採用FCA克萊斯勒大捷龍車型,與Waymo在美國實現大規模全無人駕駛面向公眾運營的車型同款。
AutoX介紹道,此次RoboTaxi車隊集成了AutoX第五代傳感器系統,搭載目前國內最高解析度雷射雷達和攝像頭,同時,車內集成了AutoX自主研發的多傳感器硬體級同步融合模塊等核心安全硬體模塊,做到軟硬體一體化設計。值得一提的是,AutoX搭載了自主研發的中國首款L4/L5全無人駕駛級別的域控制器AutoX XCU。
肖健雄告訴記者:「L4級別的域控制器非常難,它要像汽車電子一樣特別穩定,又要像超級電腦一樣快,兩者其實是相互衝突的,我們要研發找到臨界點,讓它又快又穩定。目前國內市場一片空白,在美國谷歌、Cruise、Argo等都自己研發。」
這是AutoX在算力方面的投入,在數據上,AutoX現在每天都有100多輛車在馬路上行駛採集數據,然後仿真回流提升AI算法,車輛行駛的區域包括深圳、上海、武漢、蕪湖等多個城市。
那麼,AutoX的車隊如何讓車輛做到不需要安全員?AutoX表示,該批車隊是中國首款具備了全棧系統性安全冗餘的無人駕駛車隊。無人車提供了具備可應對剎車失靈等的軟硬體冗餘系統,全方位針對全無人駕駛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種事件作出了安全冗餘解決方案。通過軟硬體一體化設計、量產級別質檢、自主研發計算平臺及全棧系統性安全冗餘等多層次的技術保障,最終才得以負責任地去掉安全員。
另一方面,和百度、文遠知行為自動駕駛配備5G遠程遙控不同,AutoX選擇不設置遠程遙控中心。在AutoX看來,成熟安全的無人駕駛系統,要求將車輛控制模塊完全與聯網的模塊進行徹底的隔離,杜絕遠程遙控可能帶來嚴重的網絡安全問題,防止黑客攻擊系統,獲得控制方向盤、油門、剎車的權利。
國內市場爆發還需2-3年
在業內看來,無安全員、無遠程遙控,才是真正的完全版無人駕駛,而距離真正實現這一目標上路運行,還需要時間。目前行業還沒有正式大爆發,還在投入階段,談及國內市場何時爆發時,肖健雄表示:「如果像美國鳳凰城那樣任何人都能打到無人駕駛車是爆發的定義,那麼國內城市快的話2022年實現,慢的話2023年,大概需要2-3年的時間。這是基於我們對技術上的判斷、以及和政府方面的溝通。」
自2018年起,AutoX就在深圳中心地區展開大規模路測,積累了海量市中心複雜路況數據、L4級自動駕駛數據,以數據驅動AutoX Driver學習駕駛的能力。目前,AutoX已同時獲得深圳、上海、武漢、廣州等多個城市的自動駕駛牌照,同時跨全球5個城市開展規模化測試運營。今年7月,AutoX獲得了全球第二張、中國唯一一張加州全無人駕駛牌照,有了這張牌照,公司的車輛就可以去掉安全員在加州的正常道路上行駛。
國內企業和Waymo等國外自動駕駛龍頭相比,「差距主要在於成熟度,他們慢工出細活,我們還需要精細化打磨,有點像一臺精密儀器,小細節都會影響結果。現在對於自動駕駛來說,晶片、深度學習、數據這些條件都有了,需要讓更多的人體驗到實際應用。」肖健雄說道。
今年有更多的用戶體驗到了自動駕駛,這是後續大規模商業化的重要基礎,而資本已經早早地加碼自動駕駛市場。比如,AutoX去年完成了兩輪融資,2019年9月,AutoX獲得由東風領投、阿里巴巴參投的一億美元A輪融資,12月底又獲得了前海兆宏基金領投的數千萬美元的Pre-B輪融資,此前AutoX的投資者還有上汽集團、聯發科、真格基金、丹華資本等;2020年初,Waymo共融資30億美元;11月9日,美國自動駕駛公司Nuro獲得5億美元C輪融資;12月23日,文遠知行宣布獲得宇通集團2億美元B1輪融資。
與此同時,自動駕駛的賽道持續洗牌迎來送往,曾經的明星創業公司Zoox賣身亞馬遜、Uber將自動駕駛子公司ATG出售給另一家初創企業Aurora,近期蘋果進軍自動駕駛領域並推出Apple Car的消息不斷,市場上群雄並起。
當然,自動駕駛的道路還很長,目前主要有三類玩家:第一種是自己做技術方案的中小型公司,創業公司;第二種是傳統汽車大廠旗下專門做自動駕駛的部門;第三種是非汽車行業,主要以科技巨頭為主研發或投資的自動駕駛公司。同時,傳統車廠也在合縱連橫,投資了不少創業企業,接下來各方勢力將繼續角逐。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