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業頻「秀肌肉」:無人駕駛大比拼

2020-12-23 網易汽車

(原標題:科技企業頻「秀肌肉」:無人駕駛路線大比拼)

進入2020年最後一個月,今年持續火爆的無人駕駛,依然消息不斷。

「終於可以不用安全員了,責任重大啊。」12月7日晚8點,百度公司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更新了自己的百家號動態。當日下午,百度獲得北京市首批無人化路測通知書的消息傳出,它意味著未來其相關無人車在測試時可以取消安全員。

而在這一消息傳出的第二天,2020阿波羅生態大會上,百度一舉推出囊括智艙、智駕、智圖、智雲在內的「樂高式」解決方案,其中輕量級的Apollo(參數丨圖片) Lite解決方案尤為引人注意。取消了雷射雷達,代之以10線攝像頭的配置,也標誌著百度純視覺應用方案的正式亮相——傳感器和算量更輕、感知力更強,當然更重要的是,成本也更低。

除了百度之外,其他國內無人駕駛科技企業也消息頻傳。儘管深圳市交管局稱,AutoX並未獲得其發放的測試牌照,但後者公布的車內全無人、無遠程遙控的Robotaxi車隊在12月3日還是刷了屏。文遠知行近日則曬出其Robotaxi相關數據,稱一年內安全完成超過14萬次出行,服務用戶數超6萬。

「經過了前幾年的技術研發和初步實測,我認為今年和明年將是自動駕駛廣泛路測的階段,」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稱,「一旦進入實測階段,自動駕駛行業整個格局將會呈現巨大的變化。」

黃金期前夕「秀肌肉」

12月3日,在廣州舉辦的2020世界智能汽車大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高健表示,我國智能汽車行業正迎來發展的黃金期,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智能汽車市場。

高健表示,車聯網方面,預計2025年全球聯網汽車數量將接近7400萬臺,其中中國的聯網汽車數量將達到2800萬輛。自動駕駛方面,截至今年6月,全國17個城市已累計發放約282張自動駕駛路測牌照。

業界的態度也相當樂觀。今年9月,李彥宏甚至直接放話稱,5年之內無人駕駛技術將大規模商用。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程維則表示,到2025年,搭載自動駕駛的共享汽車有望在滴滴平臺普及超過100萬臺。

摩根大通研究分析則稱,2019年至2025年,中國L1到L5級的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市場規模將實現33%的年均增長率,並於2025年達到約71億美元。

不僅是數字的提升,從技術實現而言,經過了長時間帶安全員的路測後,行業終於開始思考怎樣變身真正的「無人車」。

在今年9月的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發布Apollo「5G雲代駕」功能:當無人車遇到難度較高的路障時,可向「5G雲代駕」求助,後臺控制艙的雲代駕司機可當即接管,遠程操縱車輛回歸正常行駛。AutoX近日放出的全無人、無遠程遙控的Robotaxi車隊,同樣標誌著這一努力方向。

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顧大松則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指出,明年無人駕駛的測試深度、測試城市數量都可能上到新一個臺階。

所謂測試深度,既包括目前業內已經在探索取消安全員,也包括測試道路及測試面積的增加。「明年許多城市看到自動駕駛趨勢,可能會進一步鋪開測試,這個趨勢是比較明顯的。」

技術路線不一

車路協同被視為極具前景的路線,國內布局也在提速。「車路協同非常強大。」一位行業內觀察人士向記者表示,「單車傳感器可能因各種因素導致誤識別及誤判,但車路協同對路況把握的精確度則高很多。」

不過考慮到當前車路協同仍處於規劃建設狀態,目前行業處於相對早期。

發展時間更長的單車智能路線,則強調車輛本身的能力,目前業內分為融合感知模式和以特斯拉為代表的視覺識別模式。包括谷歌、百度等企業均採用融合感知模式,傳感器中除了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之外,還加入了雷射雷達。純視覺模式則主要依賴攝像頭感知,完全模擬人類視覺。

從感知原理而言,雷射雷達打點反射的方式可以精準判斷物體的存在,從而構成後續行車快速決策的基礎。攝像頭的原理則是將感知的二維畫面轉變為三維畫面,隨後判斷物體體積再進行行車決策,「這種方式對算力的要求很高。」有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該人士同時指出,視覺識別方案的觀測距離大約為200米,雷射雷達則能夠實現500米範圍內的360度觀測,並在200米距離內實現釐米級精度。因此從可靠性上而言,要實現高達99.999999%的車規級安全性,顯然融合感知模式更優。

但相對於視覺識別方案而言,融合感知模式顯然也更貴。該人士透露,目前市面上最貴的64線及128線雷射雷達,單個可能需要超過80萬元。國產企業禾賽科技的產品價格在萬元級別。

相較之下,特斯拉方案中的360度環視攝像頭單個僅幾十元至數百元,毫米波雷達價格區間在千或萬級別,超聲波雷達價格更是低至不到10元一個。要實現車規級安全性,特斯拉方案全部套件可能不到1萬元,而融合感知方案則需要幾十萬元。

或許這也是百度進一步推出Apollo Lite輕量級方案的原因之一,這意味著百度也踏上了純視覺識別的路線。據介紹,該方案採用10路攝像頭,擁有超過30個深度學習網絡,然而整體算力小於30TOPS。同時,面對複雜城市道路,該解決方案支持L4級別自動駕駛。

「這個方案的推出,其實是為了滿足主機廠需求。」一位接近百度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當前城市道路還無法進行完全無人駕駛,而是側重輔助駕駛,這種L2+場景下其實可以簡配,而L4級別技術的Apollo Lite用在L2+場景下綽綽有餘。

「雷射雷達因其空間信息豐富等優勢,一直是無人駕駛的主旋律,然而它存在缺乏RGB圖像的遠視解析度等缺陷,也是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盤和林評論道,「百度此次做出的轉變是一個革新性的嘗試,既克服了雷射雷達的弊端,也能夠顯著降低成本,從目前來看這種環視方案的應用前景更好。」

但這也不意味著融合感知模式就此退場。「視覺識別要想完全清晰地識別路況需要算力提升,但實現車規級安全性的算力,業內目前認為並不樂觀。」前述觀察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如果未來隨著國產雷射雷達量產爬坡實現成本大幅下降甚至等同於當前視覺識別方案,感知融合模式必然會進一步普及。」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作者:楊清清 責任編輯:侯傑_NA3556

相關焦點

  • 成谷科技:推動無人駕駛技術走向全國
    隨著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和深度學習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工智慧迎來第三次發展浪潮,其湧現出來的一系列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包括無人超市、無人停車場、餐桌智媒體……曾經在《速度與激情》系列電影中才有的無人駕駛場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也會在我們的生活中廣泛出現,而深圳成谷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成谷科技)正是推動這項技術走向全國的「領頭雁」。
  • 光勺科技姚建 :FMCW雷射雷達,無人駕駛黎明的啟明星?
    光勺科技認為,未來無人駕駛技術會主要以FMCW雷射雷達為核心。在雷射雷達大受歡迎的當下,加入這一領域的企業也越來越多。光勺科技創始人姚建談到,目前基於AM技術的雷射雷達公司全球已有100多家,包括美國的voledyne,國內的禾賽、速騰等。與這些公司不同,光勺科技致力於研發基於FMCW技術的雷射雷達,選擇該技術路線的企業在全球範圍內也僅有5、6家公司。
  • 艾康尼克攜無人駕駛概念車上海車展首秀
    我們以振興天津市汽車工業為使命,這需要我們踏踏實實做好每一步,以領先的汽車製造和互聯科技打造出融合舒適性、娛樂性、辦公功能性為一體的終極出行體驗,打造成真正令用戶滿意的新能源車。」無人駕駛概念車MUSE全球首秀,深耕未來智能出行艾康尼克此次參展的5款車型分別是ICONIQ SEVEN II VIP版和尊貴版、超級跑車Lykan和Fenyr、以及一輛無人駕駛概念車MUSE。據了解,這款概念車的設計出自姊妹品牌W MOTORS公司的創始人兼CEO Ralph Debbas所帶領的設計師團隊。
  • 開創無人駕駛新時代,百度Apollo Go爭做科技「頭雁」
    在2017年11月百度世界大會上,李彥宏立下豪言壯志:「2018年7月,百度無人駕駛車將會小規模量產。」而如今,百度以Apollo GO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的推出為國人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 滴滴Uber戰火再起:Charlie Miller和滴滴-Udacity全球無人駕駛大挑戰
    36氪日前獲悉,Uber自動駕駛明星工程師Charlie Miller在其個人Twitter宣布,其已從Uber自動駕駛部門離職,加盟滴滴矽谷實驗室。與此同時,滴滴和Udacity聯合宣布,發起全球無人駕駛大挑戰,邀請全球算法高手來挑戰智能出行安全領域的重要難題。 2017年,進擊的滴滴終於明確了此前搖擺不定的自動駕駛戰略。
  • 無人駕駛矽谷新秀,百度加持下禾賽科技衝刺科創板
    2013年成立的禾賽科技是一家3D傳感器(雷射雷達)製造商,產品主要用於無人駕駛領域、地圖測繪、智慧城市/V2X、機器人及安防等領域。目前,公司已布局500多項專利,客戶分布在全球20個國家與地區的70座城市。在美國加州DMV公布的65家獲得無人駕駛公開道路測試牌照的公司中,超過50%是禾賽的客戶。
  • AutoX推出全無人車隊 探索無安全員自動駕駛
    AutoX、滴滴、百度、文遠知行等國內的科技巨頭、創業公司紛紛在核心城市試點RoboTaxi運營。 儘管各家的RoboTaxi持續落地,但是大多數情況下,行駛中均配備有安全員,而最終去掉安全員是大家共同的目標,才是真正的「無人駕駛」,今年Waymo在美國鳳凰城推出了一些沒有安全員的自動駕駛車輛,國內出於政策和技術等因素,完全無人駕駛的車輛不能在普通道路上行駛。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自動駕駛企業也進行無安全員的駕駛測試。
  • 白音華二號礦成功的舉辦了無人駕駛項目階段科技成果展示現場會
    經過國家電投集團古白音華煤電有限公司、星光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和西安主函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近兩年的不懈努力,白音華二號露天煤礦寬體自卸車實現運輸環節編組無人駕駛的階段性成果,運輸車輛達到12臺。2020年11月17日,白音華二號露天煤礦舉辦無人駕駛項目階段科技成果展示現場會,會議邀請了中國工程機械協會、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綠色礦山推進委員會、國家工程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中煤西安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內蒙古煤礦設計研究院和業界企業、大學等10多家單位參加會議,錫林郭勒盟能源局和錫林郭勒煤監站等相關部門也參加了會議。
  • 看慕尼黑電子展上企業如何「大秀肌肉」
    本次展會上,各大科技廠商都帶來了哪些亮眼的產品/技術,就讓OFweek電子工程網帶大家來一睹企業的風採!各大電子廠商紛紛「秀肌肉」電子技術是計算機,通信,電子產品等核心組成部分,已成為現代IT產業的基礎。可以說,電子產業發展和國家科技水平線性息息相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慕尼黑電子展上的重頭戲,各大電子廠商也在本次展會上帶來了先進產品,展示企業最前沿的半導體解決方案。
  • 無人駕駛產業發展現狀及影響
    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公布的《中國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18》稱,截至2017年我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已達237億元,同比增長67%。近年來,無人駕駛產業相關公司獲得巨額融資。2017年上半年,全球無人駕駛領域公開融資及併購共32起,涉及金額超過79億元人民幣,其中我國的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分別以23億元、22億元分列第一位和第二位。
  • 國內外無人駕駛商用車發展進度解析_易車網
    主流無人駕駛卡車企業產品研發進展目前,參與無人駕駛卡車研發、生產及運營的企業主要包括傳統卡車生產企業、新興科技企業、傳統汽車零部件企業、智能駕駛零部件新興企業等。2018年3月,在美國亞特蘭大市啟動一個無人駕駛卡車試點項目,為谷歌數據中心運送貨物。3、Uber2016年8月,Uber購無人駕駛卡車公司otto,進入無人駕駛領域。2016年10月,一輛Uber無人駕駛卡車裝載百威啤酒行駛了120km。2018年3月,無人駕駛卡車車隊已開始在亞利桑那州的高速公路上運輸貨物。
  • 無人駕駛黑科技:毫米波雷達穿透力強,雷射雷達精度高
    經研究,特斯拉上所使用的探測雷達為毫米波雷達,而非其他主流無人駕駛研發中所使用的雷射雷。那麼問題來了:毫米波雷達是否能夠勝任雷射雷達的工作,成為一種實現無人駕駛更加低成本的解決方案?精度上的差異,讓毫米波雷達性能不及雷射雷達無人駕駛技術想要真正上路行駛,最關鍵的技術難點就在於汽車如何能對現實中複雜的交通狀況了如指掌,這樣一來就必須使用雷達裝置。
  • 無人駕駛將迎上市潮:禾賽科技衝刺科創板,圖森未來明年赴美上市
    「從科創板到美股,無人駕駛將是貫穿明年IPO市場的一條重要線索。」本文為IPO早知道原創作者|Stone Jin 據IPO早知道消息,雷射雷達製造商上海禾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禾賽科技」)的上市輔導工作日前已全部完成,擇日將正式遞交招股說明書,擬科創板掛牌上市,IPO估值或超10億美元。
  • 無人駕駛汽車冰雪挑戰賽長春開賽
    1月12日,以「冰雪智馭,E行時代」為主題的2021中國長春(國際)無人駕駛汽車冰雪挑戰賽在長春開賽。來自中國各地的30支代表隊,以東北地區冬季冰雪嚴寒氣候條件下的典型道路為場景,以中國頂尖的智能汽車為參賽「選手」,展開測試、競技和科技探索於一體的比拼。
  • 無人駕駛技術哪家強?安凱客車來領航
    服務商用車全行業隨著無人駕駛技術、5G 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各地政府的積極推進,智能駕駛技術的研發方興未艾,除了百度等科技公司參與其中之外,眾多傳統的汽車、客車企業也抓準時機加入到汽車智能化和網聯化的浪潮之中。
  • 黑科技!雲南這條高速公路 驚現無人駕駛鋪路機→
    黑科技! 無人駕駛攤鋪路面你見過嗎?
  • 無人駕駛將迎上市潮:禾賽科技已完成上市輔導,圖森未來最快明年在...
    除無人駕駛外,雷射雷達還可用於ADAS(乘用車輔助駕駛)領域,園區物流小車、無人機、機器人領域,以及安防、V2X、測繪等領域。 自成立以來,禾賽科技已完成累計超過2.3億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百度、光速中國、啟明創投、德同資本、博世集團、真格基金等。
  • 無人駕駛將迎上市潮:禾賽科技完成上市輔導,圖森未來最快明年在美IPO
    除無人駕駛外,雷射雷達還可用於ADAS(乘用車輔助駕駛)領域,園區物流小車、無人機、機器人領域,以及安防、V2X、測繪等領域。自成立以來,禾賽科技已完成累計超過2.3億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百度、光速中國、啟明創投、德同資本、博世集團、真格基金等。
  • 主打智能出行 艾康尼克攜無人駕駛概念車上海車展首秀
    我們以振興天津市汽車工業為使命,這需要我們踏踏實實做好每一步,以領先的汽車製造和互聯科技打造出融合舒適性、娛樂性、辦公功能性為一體的終極出行體驗,打造成真正令用戶滿意的新能源車。」  艾康尼克此次參展的5款車型分別是ICONIQ SEVEN II VIP版和尊貴版、超級跑車Lykan和Fenyr、以及一輛無人駕駛概念車MUSE。
  • 韓端科技攜手騰訊優圖合作產品「Ui無人駕駛智能小車」發布
    9月8日,韓端科技與騰訊優圖合作產品「Ui無人駕駛智能小車」在深圳發布,2020-2021「韓端-優圖杯」AI科普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同步舉行。據了解,本次發布會的新產品「Ui無人駕駛智能小車」是由韓端科技和騰訊優圖合作開發完成的,目前主要應用於青少年人工智慧基礎教育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