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降溫,你在家裡要記得保暖,第一次核酸檢測已經做完了,還需要居家隔離14天進行第二次核酸檢測,有什麼需要及時聯繫我。」6日上午,南通開發區竹行街道瑞興社區第十網格網格長施文武在電話裡向瑞興花園居民孫鋒(化名)噓寒問暖。孫鋒近期從伊拉克回國,於11月25日在廣州結束隔離返通。
隨著國內疫情進入常態化階段,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基本步入正軌。但為做好疫情境外輸入防控工作,作為最基層的街道、社區工作人員仍奮戰在防疫一線。「我們當前的精力主要是抓發展,但對疫情仍沒放鬆警惕,將繼續根據上級部門的要求,築牢防疫的第一道關卡。」竹行街道黨工委書記盛曉奕表示,此次街道榮獲省級抗疫先進集體,是一種鼓勵,更是一次鞭策,街道將進一步完善鞏固常態化防控機制,做好應對突發疫情的工作準備,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8日,記者再次來到竹行街道世家花園,門口幾位老人坐在暖陽下,拉著家常。小區保安陸水兵笑眯眯地與來往的居民打著招呼。
「當時我們幾個保安守在整個小區唯一的出入口,夜晚很冷,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幸好老百姓都清楚事情的嚴重,對我們的排查十分配合。」年初,隨著疫情暴發,世家社區是我市最早一批啟動封閉式管理的社區,陸水兵和同事承擔起最初的卡口排查工作。
2月12日,世家花園一期出現三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上級下達指示,要求世家社區出入人員一律測溫,嚴密排查所有體溫異常者。世家社區全體工作人員和10多名物業人員全部衝到一線,展開相關工作。「當時也有些忐忑,一方面擔心完不成上級交辦的防控任務,另一方面也在發愁人手緊缺的問題。」社區黨總支書記陸躍回想說,就在關鍵時刻,街道下派十二名街道工作人員支援社區,與社區工作人員並肩作戰。
整個疫情高峰期,竹行街道全面加強居民小區封閉式管理,查驗登記人員信息,落實居家隔離措施。街道、社區所有黨員幹部逐戶上門、逐人登記,共隔離觀察重點地區人員445戶1115人,非重點地區人員3102戶7403人。對區防控指揮部推送的離鄂離漢人員、境外返通人員、中高風險地區來通人員進行核查管理,所有人員全部落實核酸檢測。
關鍵時刻出手的還有廣大民兵、退伍軍人和志願者,在竹行街道的引導下,他們投身到防疫工作之中,發揮出重要作用。
最先行動起來的是街道30餘位民兵。他們在街道領導下,各司其職,堅守在抗疫一線,累計執勤1660小時。
2月15日晚,風雪交加。這一天,對於民兵班長徐鵬飛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是他和女朋友原定舉行訂婚典禮的日子。但由於疫情防控,徐鵬飛主動取消儀式,奔赴社區防疫一線。「對不住了親愛的,馬上有任務不能陪你了。」「放心,我支持你!」徐鵬飛利用短暫的休息時間和未婚妻進行了簡短的視頻通話,又站上他的哨位。
受到民兵的鼓舞,廣大退伍軍人和人民群眾也站上防疫一線,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志願者服務力量。由於發動有力,在疫情期間,竹行街道各個場所始終活躍著一支支志願者隊伍。
「從疫情發生直到現在,我們竹行街道廣大黨員幹部、社區工作者、醫務工作者、公安民警、民兵、物業、志願者衝鋒在前,抗疫在先,奮鬥一線,用行動堅守初心,用擔當踐行使命,默默守護著一方平安。這次先進集體就是這樣一個個平凡的身影鑄就的,而未來,不管是防疫還是發展,相信有這樣的一個群體,竹行街道還將在各個領域取得新成就。」盛曉奕動情地說。 本報記者 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