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支黨員先鋒隊築牢從化防疫紅色堡壘

2020-12-12 廣州日報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從化區迅速成立了區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各級領導幹部靠前指揮開展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組織全區1272個基層黨組織和2.8萬名黨員投身防疫工作,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頭雁先鋒隊、農村戰鬥隊、社區突擊隊、企業服務隊、一線人員關愛隊……全區各戰線黨員一呼百應,快速集結,以實際行動踐使命,在抗「疫」一線顯擔當,通過組建五支黨員先鋒隊,切實築牢從化區疫情防控的紅色堡壘。

以上率下,發揮「關鍵少數」的 「頭雁效應」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鰲頭鎮全鎮27個駐村第一書記堅決響應黨中央號召,認真落實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部署,奮戰在農村疫情防控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構築了一座堅實的疫情防控「安全牆」,體現了共產黨員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大年初一,岐田村第一書記黃偉根就從家中出發返崗,及時安排部署防疫工作,落實防控檢查點和值班人員,與村社幹部走家串戶地毯式排查務工返鄉人員,向每一位村民宣傳新冠肺炎疫情的預防措施……目前,黃偉根已連續奮戰在防疫第一線20餘天,在他的帶領下,岐田村社幹部、黨員、村民代表、志願者等紛紛報名參加防疫工作。

西向村第一書記黎校民自願放棄假期,義無反顧奔赴抗疫一線。針對春節期間農村返鄉人員集中、群體串門頻繁等實際問題,他動員入黨積極分子、退役軍人、群眾等加入防控隊伍,組織相關人員分崗到位,對道路封閉、卡口執勤、人員排查、衛生清理、消毒器械、應急隔離措施等工作細節安排到位,當好村民的守護者。

自疫情發生以來,從化區第一時間組織116名作風好、能力強的機關黨員幹部進駐村(社區)擔任第一書記,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發揮指揮員、戰鬥員作用,帶頭開展防疫政策和知識宣傳,帶頭入戶排查重點疫區返回人員,帶頭為居家隔離村(居)民採購配送生活必需物資,帶頭發動愛心企業捐贈防疫物資,發動廣大群眾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戰爭,構築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匯聚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戰「疫」力量。

群防群治,基層黨員織起村居疫情防控網

「您好,麻煩配合一下體溫測量,並打開汽車後備箱。」在江埔街鵲塱村,一支由黨員、社區幹部、志願者組成的防疫小分隊正在設卡點值守,對進出居民進行體溫測量、汽車後備箱檢查和身份登記。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一線戰場上,該村通過念好「守、摸、勸、暖」四字經,群防群治打好防控組合拳,為基層築起了一道堅固的疫情防控「安全線」。

「從化區農村面積佔全區總面積的84%,農村人口佔全區的67%,是廣州的農業、農村大區。因此,做好農村防疫工作,全區的防疫工作就做好了一大半。」據區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針對農村防疫,從化專門組建了由農村黨員、村幹部、小組長、村民等農村基層力量組成的農村戰鬥隊,廣泛開展宣傳、值守、排查、監測、消毒等,築牢農村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目前全區共組建了2975個農村戰鬥隊,14091名隊員共包組聯戶16.5萬戶,有效實現了農村防疫包村聯戶全覆蓋、宣傳防控全覆蓋、思想教育全覆蓋、排查應對全覆蓋。

另一方面,針對社區疫情防控人員短缺問題,從化區從區直單位分批篩選1000多名優秀黨員幹部,組建37支疫情防控阻擊戰黨員突擊隊,下沉到城區3個街道的37個社區,協助開展社區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防控卡口值守、重點人群排查追蹤等工作。同時,我們還組織1.1萬名機關在職黨員,進社區、亮身份、作表率,帶頭落實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努力築牢社區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黨建引領,貼心服務「護航」企業復工復產

面對企業復工復產,從化區堅持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硬」,切實做到防控有力度、服務有溫度。當前,從化區從各鎮街(園區)組織245名黨員幹部組建從化區企業復工復產黨員幹部服務隊,開展掛點聯繫服務企業工作,按照黨旗引領、責任包片、掛點聯繫、網格管理等要求,以「四個一」(提供一批政策指引、落實一套服務措施、實施一次現場指導、解決一批實際困難)為抓手,實現黨員幹部服務企業全覆蓋,確保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面對防控物資緊缺的現狀,不少企業紛紛響應國家號召,主動申請復工復產,為打贏疫情阻擊戰貢獻力量。大年初一,位於溫泉鎮雲星村專業生產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的廣州市金浪星非織造布有限公司緊急動員員工放棄休假,全力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鬥中。

疫情發生適逢春節假期,不少員工早在年前便已返鄉。在了解到廣州市金浪星非織造布有限公司現有人員不足的情況之後,溫泉鎮企業服務隊有關黨員幹部通過微信公眾號、微信群、朋友圈、廣播、派發宣傳單張等「線上+線下」的多種形式,幫助企業發出緊急招聘通知,並廣泛發動全鎮黨員幹部及全體工作人員進行轉發擴散,協助企業以最快的速度順利招聘工人60餘名,使企業在大年初三復工投產,有力支援了防疫第一線。

2月13日,廣州市金浪星非織造布有限公司恢復全部產能,員工數量從原來的30多人增至110多人,醫用防護服(貼條)從日產量300多套上升到超過1500套,口罩用無紡布日產量超過8噸,實現增效擴產,確保疫情期間防控物資的供應。

關愛一線,讓戰「疫」有力量堅守有保障

2月11日,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派出首批醫療隊伍馳援湖北,10名隊員在迅速完成集結後,逆向而行,飛往湖北荊州,到抗疫一線參與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在10名醫療隊員中,來自該院急診醫學科的譚護師和心血管內科的郭護師均是江埔街轄區內的居民。在了解到相關情況後,2月12日,江埔街主要負責人帶隊上門分別探訪和慰問兩名醫護人員家屬,為奮戰於一線的醫護人員做好「大後方」的保障服務。

「醫護人員到前線去守護更需要他們的患者,但在這裡,您們由我們來守護。」在探訪慰問中,慰問組關切地詢問兩名醫務人員家屬的工作、生活情況,叮囑他們要加強自我防護,遇到困難要及時向街道反映。同時,慰問組感謝醫護人員家屬對一線醫護工作者的支持,希望他們在抗疫期間照顧好家庭,給予一線醫護人員更多的鼓舞,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當前,從化區結合幹部平時考核、日常了解等工作,組建了4支基層一線人員關愛隊,到各鎮街和防疫重點部門了解掌握基層一線防疫情況,考察識別幹部,實地走訪慰問基層一線幹部、醫護人員(尤其是赴湖北省荊州市支援和赴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支援的醫護人員),及時向各鎮(街)、村(社區)、衛健、公安、教育系統等基層黨組織劃撥專項黨費,支持保障一線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切實築牢後勤保障防線。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何鑽瑩 通訊員:江楚君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彭姣時

相關焦點

  • 宜賓市敘州區:五亮工作法 構築疫情阻擊紅色防線
    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堅持黨建引領築牢疫情防控紅色堡壘,率帶全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扛起重大責任,從亮旗幟、亮黨徽、亮標誌、亮職責、亮服務(五亮)著手,著力構築疫情阻擊戰紅色防線。
  • 防疫「五步走」 築牢一線「紅色堡壘」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席捲全國,如何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是困擾很多企業的難題,如何保障防疫物資供應、如何協調勞動力資源成為了企業復工復產的攔路虎。根據項目實際情況,中建二局二公司深圳國際交流學校項目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推出「防疫五步走」管理方式,有效將疫情防控、復工復產串聯起來。
  • 築牢紅色堡壘——上海二十冶打造特色項目黨支部
    凝聚先鋒力量 築牢紅色堡壘——上海二十冶打造特色項目黨支部自2016年以來,上海二十冶積極響應黨中央脫貧攻堅號召,深度參與廣西巴馬、龍州、扶綏等地區脫貧攻堅,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黨員,哪裡就有黨支部。
  • 肥西官亭:築牢非公紅色堡壘 激活黨員「紅色細胞」
    截至目前,官亭鎮共替換空殼企業8家,對2家覆蓋企業數五家的聯合黨組織進行優化調整。一方面擴大覆蓋增量,另一方面提升覆蓋質量,發揮支部引領作用。 來自肥西縣圓夢農機黨支部黨員劉慧說道。過去,官亭鎮中小企業因為支部黨員人數少、崗位分散,主題黨日很難正常開展。2020年,官亭鎮積極探索黨組織開展活動有效載體和方式,實行「1+1+n」主題黨日工作法,即部門、社區和企業支部三層聯動,讓志願活動「搖身」黨日活動,不僅活動主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同時亮化了黨員身份,進一步激發了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
  • 守護共同家園——黨建引領築牢小區防疫堡壘
    通過張書記在微信群裡的號召,世紀山水小區迅速組建了20餘人的疫情防控志願隊,而成員們則全部來自小區業主中的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在疫情防控最吃緊的50多個日子裡,志願者們身著統一服裝,先後兩次完成小區5800多餘戶的摸排工作,並對171戶進行居家隔離,不漏一戶一人。張貼新冠肺炎預防海報,與物業人員配合到崗亭執勤,為隔離業主購買生活物資,各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
  • 膠州中雲:用正能量築牢疫情防控「紅色堡壘」
    為做好防控工作,南臥龍村強化組織引領,帶領全村黨員群眾迅速投入疫情防控最前沿,讓黨旗紅遍村莊「疫」線。堅持早動手,築牢防控堡壘。疫情爆發後,南臥龍村迅速行動,在1月22日成立宣傳工作小組,利用流動音響在各街巷循環播放防疫知識,引導村民提高自我防護意識。
  • 當好基層社區疫情防控「守門者」——山東濟寧體育黨員先鋒隊工作...
    濟寧市體育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組織動員各總支、支部和廣大黨員幹部踴躍參加市直機關社區疫情防控黨員先鋒隊,切實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局系統黨員幹部積極響應號召,黨員幹部和入黨積極分子自願報名參加,最終選派出25名黨性覺悟高、服務意識強、能力較為突出、工作作風紮實的黨員幹部,充實到市直機關社區疫情防控黨員先鋒隊分隊中,投入各社區一線疫情防控工作。
  • 潮州「紅色村」黨群合力守護一方平安
    在潮州市潮安區登塘鎮西北端,有一個偏僻的小村莊,它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東江特委領導下開創的重要紅色根據地——世田村。作為廣東省紅色村黨建示範村,這裡曾燃起革命的火種,烙下紅色的印記。如今面對疫情,世田村延續革命先輩「自立自強、敢於擔當、艱苦奮鬥、敢為人先」的紅色精神,黨群一心,嚴守防疫安全線,全力保障一方平安。自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世田村黨支部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組織黨員帶動群眾參與到防疫一線。「有沒有去過湖北?有沒有途經湖北?」「麻煩配合一下測量體溫。」
  • 潤州築牢社區防控堡壘
    潤州區作為主城區,於2月8日出臺十個「全面加強」的小區疫情防控管理要求,通過一張圖、一份單、一頂篷,層層壓實責任、層層細化舉措,把全區防控力量向社區下沉,堅決築牢社區防控的堅強堡壘。根據該區指揮部的統一安排,區法院的30名「同行防疫」先鋒隊隊員分派到3個社區,與社區幹部、社區志願者一起參與小區值守。「機關幹部的認真負責,既分擔了我們的工作量,同時也激勵我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鳳鳴新村社區黨委書記滿化說。
  • 以捨我其誰的擔當築牢防疫「紅色屏障」
    擔當大小,體現著黨員幹部的胸懷和格局,有多大的擔當才能幹多大的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旗幟是方向,是責任,是擔當,是奉獻,無論在何種崗位上,都要重責任、勇擔當、善作為、走前列、作表率。
  • 汶上縣苑莊鎮:黨員服務先鋒隊 深入田間助農忙
    汶上縣苑莊鎮黨委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組建了多支「黨員服務先鋒隊」,深入田間地頭,助力春季農業生產。在汶上縣道立合作社的蔬菜大棚裡,苑莊鎮「黨員服務先鋒隊」的志願者們正在幫助農戶採摘黃瓜,近二十天來,這已是他們第三次伸出援手。
  • 福保街道堅持黨建引領開啟復工達產「紅色引擎」
    深圳新聞網3月23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鄧濤)福保街道黨工委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科學有序組織企業復工復產,特別是做好深港創新合作區企業的精準服務,開啟「紅色引擎」,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 上汽通用武漢工廠有支「黨員防疫...
    在生產線旁邊,懸掛著一塊引人注目的「黨員防疫先鋒隊」牌子,上面有18位黨員的照片、姓名、職責和承諾,異常醒目。上汽通用汽車武漢分公司復工後,公司員工到崗率接近100%。在北廠總裝車間,員工在汽車裝配生產線上工作 長江日報記者 周超 攝「不要小看這塊牌子,它的作用非常大。」上汽通用武漢分公司黨委常務副書記李國棟說,黨員在工位上亮身份,就是讓他們主動擔當、爭當表率。
  • 「戰」在社區防疫一線,保利物業「五大工作法」保障業主安全
    疫情發生以來,保利物業第一時間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小組,同時組建黨員及團員先鋒隊,充分發揮黨團員在防疫工作中的引領作用。 近日,本報記者專訪成都市物業管理協會監事會監事長、保利物業西北片區董事長、保利物業成都公司黨支部書記、保利物業成都公司總經理劉旭奔,聽他講述保利物業成都公司如何打好這場防疫阻擊戰。
  • 杏花嶺三橋街道桃園二巷北社區:入網入格,築牢社區防疫防線
    杏花嶺三橋街道桃園二巷北社區:入網入格,築牢社區防疫防線 2020-02-07 2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防控先鋒隊讓黨旗更鮮豔
    疫情防控先鋒隊讓黨旗更鮮豔 2020-02-03 15: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土左旗塔布賽鄉:傳承紅色基因 築牢抗「疫」防線
    土左旗塔布賽鄉:傳承紅色基因 築牢抗「疫」防線土默特左旗塔布賽鄉是一個光榮照耀夢想的地方,紅色的信仰已深深鐫刻在這片土地上,根植於人民的血脈中,代代相傳。阻擊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面對疫情,塔布賽人沒有膽怯,迅速行動,立即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
  • 遼寧公安「黨員突擊隊」 - 遼寧省人民政府
    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阻擊戰中,鞍山市公安局各縣、區分局結合工作實際,在火車站、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防控一線,成立黨員突擊隊和青年突擊隊,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把一面面黨旗插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盡顯黨員民警的初心使命。
  • 貢獻「紅色力量」 崑山 「兩新」組織黨員幹部聞令而行衝鋒一線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中,崑山私營企業、外資企業、港澳臺商投資企業等新經濟組織,以及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等新社會組織黨組織吹響復工復產「紅色集結號」,各級「兩新」組織黨員幹部聞令而行、衝鋒一線,充分發揮區域性、行業性、綜合性黨組織聯防聯控作用,切實把工作舉措落實到每個點位,讓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主戰場,為崑山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貢獻「兩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