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燒女巫的中世紀,黑暗中的獵巫運動

2020-12-16 這樣的歷史啊

女巫審判又被稱為魔女狩獵、魔女審判。

這是以前基督教對異教徒的一種異端審問。這場所謂的迫害「女巫"的陰影籠罩了歐洲300餘年。良家婦女一旦被誣為「女巫」,嚴刑逼供後就立刻被斬首示眾,然後焚燒屍體,不論是真是假,是否女性是被人迫害,都死於刀下。

這是歐洲歷史以及人類文明史上黑暗的一章。

來源於網絡

1486年,兩位教士亨利希和耶科布,撰寫了《女巫之槌》,詳細列舉了很多種識別女巫的方法,發起了聲勢浩大的「歐洲女巫大審判」。

這些所謂的方法往往毫無邏輯,甚至是無理取鬧。可能是因為你身體上的痣用針刺不會流血,便會判斷你有罪,從而宣判死亡。許許多多無辜的女性就這樣慘死在刀下。

藉由著獵殺女巫之名,三個世紀內約有十萬人被處死,其中絕大多數是女性,尤其集中在宗教改革時期的歐洲地區,這段時期的歐洲歷史無疑是黑暗時代。

來源於網絡

那個時期有一名教士在審問過幾百名女巫之後所得出來的結論,他在西元一六三一年寫道:「如果被告過著不道德的生活,那麼這當然證明她同魔鬼有來往;而如果她虔誠而舉止端莊,那麼她顯然是在偽裝,以便用自己的虔誠來轉移人們對她魔鬼來往和晚上參加巫魔會的懷疑。如果她在審問時顯得害怕,那麼她顯然是有罪的,良心使她露出了馬腳。

如果她相信自己無罪,保持鎮靜,那麼.她無疑是有罪的:因為女巫們慣於恬不知恥地撒謊。如果她對向她提出的控告辯白,這證明她有罪;如果她由於對她提出的誣告極端可怕而恐懼絕望、垂頭喪氣,緘默不語,這已經是她有罪的直接證據。

來源於網絡

如果一個不幸的婦女在受刑使因痛苦不堪而骨碌碌地轉眼睛,這意味著她正用眼睛來尋找她的魔鬼;而如果她眼神呆滯、木然不動,這意味著她看見了自己的魔鬼,並正看著他。如果她發現有力量挺得住酷刑,這意味著魔鬼使她支撐得住,因此必須更嚴厲地折磨她;如果她忍受不住,在刑罰下斷了氣,則意味著魔鬼讓她死去,以示使她不招認,不洩露秘密。"這些話也就是說,無論受審者有任何表現或反應,都會被判定為女巫而遭極刑。

來源於網絡

而一般女性被身旁的人指認,法官會讓左鄰右舍的人都來證明。怎麼證明呢?

打個比方,人們會主動承認一個小錯誤,比如曾經賣給這個被指認的女人的牛奶其實是變質的,可沒想到在這之後,家裡的奶牛竟然全部死了。

一個小的錯誤不應該有這麼大的懲罰,那麼人們就會把錯推到被指認的女性身上,稱她為惡魔的僕人,並為此殺死她,人們有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甚至在那個時代,還有一個名為「獵巫人」的職業。

來源於網絡

1614年,西班牙異端裁判所根據一位北部地區裁判官詳盡的事實報告做出結論:關於巫師存在的說法完全是些憑空臆造、沒有根由的想像,絕大多數的定罪缺乏真實性,從此教會司法部門需加強整頓管理,不許再接受有關魔女的指控。

1650年,在西班牙審判魔女的事情基本.上得到了禁止。之後再有聲勢浩大的文藝復興運動、啟蒙運動的興起,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得到越來越廣泛的傳播和推廣,人們的認知越來越理性,這場腥風血雨終於結束了。

無數小說描繪了這歷史上荒誕的時刻,人們也會永遠記住這歷史上黑暗的時代。

相關焦點

  • 持續三百年的中世紀「獵巫運動」,直接導致後來歐洲無美女的局面
    中世紀是歐洲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時期,這個時期持續了將近千年的時間。在黑暗恐怖的中世紀發生了太多慘絕人寰的事件,其中殘害女性的「獵巫運動」就是其中最為出名的一例。在這一段時間裡,一共發生了兩次超大規模的「獵巫運動」。第一次發生在1480到1520年之間。1484年,教皇英諾森八世率先發布了緝捕女巫的諭令,吹響了迫害女巫的號角,各地針對女巫的案件頻發,大量的女巫被投進監獄,飽受折磨。
  • 中世紀「獵巫運動」是如何毀滅女性的?人心比「巫婆」更恐怖
    我們把目光看向安徒生童話中,就有許多女巫的角色,而《白雪公主》裡面,手握「毒蘋果」,藏有魔鏡的惡毒皇后就是一個邪惡的女巫婆形象。往往人心比「巫婆」更恐怖那就是在歐洲黑暗的中世紀展開為期三百多年的「獵巫運動」,對女性的折磨簡直令人髮指,是女性的人間慘劇。
  • 歐洲中世紀獵殺女巫是怎麼一回事?生逢黑暗時代,獨身女子的噩夢
    到了中世紀的歐洲,女巫在宗教語境中被當作不詳的代名詞,哪家房子塌了、孩子或牲畜死了等等一切倒黴事,都會被歸咎於巫術上,大型宗教為了搶奪信眾,剪除異己,便會煽動普通民眾表達自己內心憤懣的情緒,民眾們也需要一隻替罪羊來宣洩自己的不滿。此時首當其衝的就是身為弱勢群體的女子。
  • 中世紀歐洲,「獵巫行動」究竟有多殘忍?數十萬女性慘遭不幸
    中世紀歐洲,「獵巫行動」究竟有多殘忍?數十萬女性慘遭不幸熟悉世界歷史的人都知道,中世紀的歐洲曾有一段黑暗的歲月,中世界作為歐洲歷史的關鍵節點,那是一部封建神權與現代統治的血淚抗爭史,他們以宗教改革為理由,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獵巫運動」,我們就暫時稱它為獵巫行動好了。
  • 獵巫行動:中世紀的歐洲,一場因恐懼女巫而生的黑色鬧劇
    在中世紀的歐洲,天主教佔據了至高無上的統治地位,社會各階層民眾的思想也主要被教會影響。而中世紀的歐洲人最恐懼的事物,莫過於女巫和魔鬼,這其中就有教會的「功勞」。女巫作為一個經典的邪惡形象,一直流傳到了現在,成為影視作品裡的常客。那麼歷史上「女巫」的說法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呢?
  • 為什麼要殺女巫?中世紀歐洲長達300年的獵殺女巫運動
    在中世紀的歐洲最黑暗的時刻,每天都有年輕女子被迫害,甚至被活活燒死。當然,這些年輕女子一般被認為「女巫」或「巫女」。她們被迫捲入「女巫」惡潮,而應對這場惡潮的就是「獵巫行動」。這場行動從1480年延續到1780年。這個時間段比較有意思。
  • 中世紀基督教的獵巫運動
    獵巫運動怎麼形成的提到巫師,我們熟知的在故事書和電影裡的巫師基本是以負面形象出現的。比如《白雪公主》故事裡面的巫婆和《哈利波特》裡面的巫師伏地魔。在很多有關西歐的影視作品中,我們都能見到這樣的情節,某個優美的女性被指認為女巫,隨後被處以各種可怕的刑罰,這些刑罰包括溺入水中、綁上火刑架燒死等等。
  • 「獵巫運動」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獵巫運動」中,婦女是最大的受害者,是為這種無知行徑買單的最大群體。「巫師」、「巫術」從何而來?在中世紀時期,基督教的宗教文化影響了整個歐洲地區的平民,信仰基督教的人們對於世間的不公平和那些壞人所做的事一直在尋找答案。
  • 中世紀的女巫狩獵——異端審問不由己,教皇維護宗教的權宜之計
    引言中世紀之前,日耳曼文化體系中,女性是比較受到社會重視和尊重的。在這個文化體系的影響下,當時的女人們的文化程度也比較高,她們會讀會寫,比起歐洲另外兩個文化體系基督教和羅馬文化影響下的女人地位高了很多。可是進入了中世紀,基督教在歐洲進入統治地位,受到基督教的影響,女性的形象開始被醜化,「女巫」的形象也應運而生。
  • 中世紀獵殺女巫有多殘酷?無辜女子被扒光問刑,數十萬女性遭折磨
    但是一旦打開「巫術」的大門,人們會發現這個充滿神秘的名詞背後,卻包含著一段黑暗的歐洲的歷史。中世紀的羅馬教廷曾掀起過一場歷時300年的「獵巫運動」,官方記載整個運動屠殺了10萬無辜的「巫師」,其中99%是女性。
  • 獵巫的邏輯和女巫的影子
    在中世紀的很長時間裡,驅巫是時常發生的事情,女巫被活活燒死不在少數。歐洲很多國家都發生過類似的事件,但進入17世紀晚期後,驅除巫術與巫師的現象開始減少。相對而言,獵巫的傳統轉移到了北美殖民地,這應與從英國過來的清教徒們更為嚴苛的教律有關。清教徒們更加相信「一個無所不能的上帝需要一個無所不能的敵人」,本書作者在書中用來指稱15世紀歐洲的宗教信仰的這句話,完全可以更好地應用於北美的清教徒們。
  • 重溫「黑死病」與「獵巫運動」,警惕群體恐慌下的「儀式化暴力」
    序16、17世紀的歐洲不僅有我們熟知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等社會進步發展的現象,同樣也有著極其殘酷的獵巫運動,在這段時間裡人們普遍相信天氣的災害、政治的紛亂以及疫病的橫行與社會中存在的巫師有著密切的關係。
  • 歐洲女人不願面對的年代,被當成女巫獵殺,處死數十萬女性
    歐洲中世紀是歐洲歷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時期。天災瘟疫不斷,因此當時關於鬼神的傳說大行其道。每當發生災禍時,就會將其歸入邪惡力量在作祟,婦女往往會成為這種運動的犧牲品。此時的歐洲,出現了一場極為殘忍的獵巫運動,數十萬女性在這期間慘死。
  • 中世紀獵巫運動與近代早期西方法制的覺醒:讓悲劇不再重演
    中世紀晚期至近代早期,大規模的獵巫運動開始在歐洲大陸上蔓延開來,甚至還影響到了早期的美洲殖民地,很多孤苦伶仃的寡婦和婦女在這場運動之中被投入火堆,成為了無辜的犧牲品,而「巫術罪」也成為了中世紀晚期最為嚴重的罪名。
  • 女巫的噩夢:「社會動蕩的替罪羊」,女巫為何會在歐洲受到迫害?
    社會動蕩造成民眾產生恐慌心理,人們將痛苦的根源指向了女巫,巫術與基督教之間形成對立面,獵巫運動發生在這場聲勢浩大的獵巫運動中,社會因素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在人人信奉上帝的時代,為什麼會發生如此慘無人道的迷信活動,雖然近代以來理性主義的發展給獵巫運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並不是終止獵巫運動的主要原因,獵巫運動的產生和發展跟當時的社會環境有很大的聯繫
  • 歐洲歷史上荒謬的「獵巫運動」,十萬人被殘害
    」獵巫運動「誕生於1486年的一部手冊《女巫之錘》,這本手冊最初出現的幾十年時間裡並沒有太大反響,但是在十六十七世紀在教會的支持下,書中描繪的獵捕女巫運動在極速擴張。世俗和宗教大力緝捕所謂的巫師,然後用不合理的審訊輕易判罪。
  • 《女巫與紅狐》揭露英國最著名的獵巫案背後的真相
    《女巫與紅狐》(英) 史黛西·赫思1612年8月20日,英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巫師審判案在蘭開斯特城堡的夏季審判中結束,這就是歷史上的潘德爾女巫案件。故事發生在英國的17世紀之初,當時發生了令人震驚的獵巫事件,史稱"潘德爾女巫",這就是《女巫與紅狐》的故事背景。
  • 歐洲文明的黑暗:為什麼會出現近千萬人慘死的「獵巫」運動?
    比如,某個優美的女性被指認為女巫,隨後被處以各種可怕的刑罰。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獵巫運動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動蕩之中的人們,需要一個替罪羊,來慰藉人們心中的惶恐與不安。人們把矛頭指向了巫師和他們的巫術,獵巫運動也就此開始了。
  • 重返塞勒姆:女性為什麼是歷史上獵巫運動的主要獵殺對象?
    和十五世紀至十七世紀在歐洲多國迎來血腥高潮的獵巫運動一樣,塞勒姆事件的受害者也以女性居多。儘管在一些細節上存在差異,女性在事件內外所承受的普遍而荒謬的惡意卻是一以貫之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到獵巫運動中的女性時,我們通常想到的是身處被告席的「女巫」們。希夫則在這起歷時九個月的悲劇事件中關注到了更加多樣化的女性角色及其境遇。
  • 歐洲爆發的「獵巫運動」,到底有多黑暗?越優秀的女性,越易遭害
    歐洲十五到十八世紀時期,曾經掀起了過一場「獵巫運動」,其中受到懲罰的巫師大多是女性巫師。什麼是巫師呢?用通俗的語言來理解就是,會「魔法」,和「魔鬼」做了交易的人。而獵巫運動就是指由宗教長老出面,派人把他們逮捕回來處以極刑的一場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