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的女巫狩獵——異端審問不由己,教皇維護宗教的權宜之計

2020-12-16 文史咖

引言

中世紀之前,日耳曼文化體系中,女性是比較受到社會重視和尊重的。在這個文化體系的影響下,當時的女人們的文化程度也比較高,她們會讀會寫,比起歐洲另外兩個文化體系基督教和羅馬文化影響下的女人地位高了很多。可是進入了中世紀,基督教在歐洲進入統治地位,受到基督教的影響,女性的形象開始被醜化,「女巫」的形象也應運而生。

15世紀到18世紀,在歐洲是一個重要的轉型時期,由於經歷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建立民主制度等一系列的動蕩,讓本來就不慎穩定的社會受到很大的衝擊。尤其是隨著人們意識的不斷發展,理性思維和科學精神逐漸走上歷史舞臺,也間接的影響了宗教信仰者們的心理狀態。

於是,一場聲勢浩大的獵巫運動在西歐拉開了帷幕。這是指在基督教歷史上,對巫術信仰的指控和審判。

一、獵巫運動癲狂而殘酷,它並不與當時的理性主義思想發展相契合。而是需要聯繫當時的社會因素,從社會矛盾和宗教信仰、以及社會人員心理等多個角度,分析獵巫運動的產生與發展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逐漸轉變為以理性主義來指導生產和生活的近代化思想。加上但是科學的萌芽已經產生,人們對自然真相的求知慾也空前的積極。

在這種社會條件下,獵巫行動還是發生了,這看似與當時的社會進步是完全背道而馳的。從當時的社會因素分析,獵巫運動並不單純是宗教與社會發展碰撞的結果,還有其本身的社會意義。

自然災害帶來的農業低迷,社會矛盾被激化15世紀到18世紀,是歐洲的一個重要轉型時期,在這個時期,經濟發展開始以商品貿易為主,手工業得到一定的發展,海上航線的開闢也刺激了歐洲的商品經濟。

但是這時候的商品經濟還不能完全擺脫農業,農業依然作為所有產業發展的基礎,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方式,社會上絕大部分人還是要依靠農業的收入來生存的。

而進入14世紀,西歐經歷了一個綿延了幾百年的低溫時期雖然只有很少的降溫,但是也足夠影響一部分糧食的收益,加上當時教會和貴族的稅收不斷增加,社會矛盾被不斷激化。

中世紀巫術與宗教的衝突加劇孫嶽在《女巫之錘與獵巫運動》一文中提到:

「相信上帝則必然相信有巫魔,反過來打擊亂世的巫魔又證明了上帝的存在。」

這是一種對立和統一的關係,但是在中世紀的歐洲,這種對立讓當時社會上人們充滿焦慮。在中世紀的時候,魔法、佔星、鍊金、預言和巫醫都指向「巫術」。

當時人們還不能區分黑魔法和白魔法,這些與巫術相關的東西,都被統一划分,當成上帝的敵人。因為按照《聖經》的說法,魔鬼就是撒旦的化身,是上帝的敵人,他們會選擇一些老婦人,通過超自然的能力,去危害周圍的人。這些被撒旦選中的女人就是巫。

社會底層人的心理焦慮由於自然條件影響,糧食經常歉收,人們生活十分困苦,這時候人們就會將一切自然和人為災害,歸之於巫術作亂。

加上當時社會動蕩十分劇烈,貴族和平民之間鬥爭日益深化,國家層面上的戰爭也頻繁不斷。社會底層的人民對於自己的未來和國家的期望十分渺茫,這種渺茫與自然災害,引發了他們心底的嚴重焦慮感。在這種焦慮感的作用下,加上人們對保護自己的個人利益的渴望,一場帶有濃厚宗教色彩的獵巫運動開始了。

二、獵巫運動波及範圍十分廣泛,持續時間也很長。在這場持續了幾個世紀的瘋狂運動中,我們能看出它並不是任性為之,而是有一定的理論指導的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它有其獨特的特點

在中世紀的西歐,尤其是文藝復興時期,以獵巫為主題的運動一次又一次的發生,而且明顯愈演愈烈,越來越頻繁。這個時間段,主要是1450到1750年之間的三百年。而1560年開始到1650年之間的九十年間,隨著宗教改革的時期的到來,獵巫運動已經達到了高峰。

在這個時期,有數十萬的巫師受到了審判,其中含冤處死的巫師至少五到十萬人。整個歐洲可以說是哀鴻遍野,到處都是殘酷的殺戮。

在朱爾·米榭勒的著作《女巫》一書中,描繪了這樣的場面:

「五花八門的刑囚、折磨人的手段應運而生。她們接受大審判,有任何一點點理由既遭到定罪。人民未曾如此輕如螻蟻……在德國特裡爾燒死七千多人,在法國土魯斯則處死的人不計其數,在日內瓦三個月內燒死五百人,在德國維爾茨堡則有八百位犧牲者被集體燒死,班堡有一千五百人。」

這些遭到殘害的所謂巫師多為女性,這些女性多為寡居或老年婦女,他們在社會上沒有話語權,生活多半十分貧苦,以至於受到審判的時候,她們完全沒有任何辯白的可能性。這場持久而瘋狂的運動,對當時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而獵巫運動並非一味蠻幹,它也有著自己的理論指導。

《女巫之錘》這本書的問世,為獵巫運動提供了豐富的理論指導。這是一本專門針對女巫的著作,它提出來女巫的行為標準,指導人們如何去辨別女巫,如何去抓捕女巫。在書中提到,女巫基本活動的時間都是晚上,她們都是飛行而來的。

她們會召喚魔鬼,魔鬼會跟她們一起去詛咒上帝。這些女巫們會殘害兒童,並且利用兒童的肉體讓她們獲得更多的魔力。巫師們的生活混亂,縱情縱性,盡情吃喝和狂歡,她們骯髒邪惡,與基督教的信仰完全背離。

在這本書對女巫的抨擊與醜化下,吹響了獵巫運動的衝鋒號,人們對女巫邪惡的形象更為具象化了。在很多人心中,獵巫是一種正義的舉動,是代替上帝去懲戒魔鬼的一種行為。所以獵巫行動能夠持續了三百多年,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這種所謂正義感的引導。

三、在當時特殊的社會環境下,許多滿足特定條件的人被冠以「女巫」的名頭而被除去了。在這些歷史遺留的檔案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那場悲慘的行動中的受害者,是有跡可循的,她們有著共同的特點

直到現在還能找到關於獵巫運動的很多檔案記載,從這些記載裡,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獵巫運動,已經發展為有完整的執行過程的一種行為。首先,人們辨別什麼樣的人是巫師,這些人具有的特點,多半是年老、貧困和寡居的女人,而且在當時的村莊中擁有不好的名聲。

他們認為這些人更容易被魔鬼教唆,用自己的靈魂與魔鬼交換。確認了女巫的身份後,就會有很多人對她進行指控。這些所謂的證人是很容易找到的。只要當時有任何的不妥或者不順利,人們都會與女巫扯上關係。

這些女巫,多半是性格十分不好,與鄰裡相處很難融洽的人。她們聲名狼藉,在現實生活中矛盾不斷,經常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與鄰裡爭吵,周圍人對她的敵意十分巨大。而這些被定義為女巫的人,也多半發生過,與附近的人爭吵後,引發了其他人受到傷害的事情發生。

這些所謂的女巫,與其說是用巫術殘害其他人,不如說是用自己的負能量影響到周圍的人,讓人們對她們充滿敵意。人們把所有不順利和傷害都歸結到所謂這些負能量人的頭上。

最後,在當時教會和獵巫志士的鼓動下,在當時上帝與魔鬼理論的影響下,這些人被指控為巫師。人們的憤怒有了突破口,所有的意外、厄運和疾病似乎都有了理由,因為這些都是邪惡巫師的作祟。精神得到了撫慰的人們,會從新梳理所謂「巫師」的行為軌跡,尋找她作為巫師的證據。

這種梳理的時間線十分的長,有的可以達到十幾年,有的甚至被懷疑到上幾代的人身上。從本質上看,這些人物大部分都是當時鄉村中的不良人士,或者出自不良人士的家庭,總有很多的特質是被當時社會所不被接納的。

這些人在受到審判的時候,往往連一個能幫她們說話的人都沒有,她們只能被動的接受所有指控。在酷刑的壓迫下,她們甚至自己都親口承認,她們就是巫師,並且根據當時的理論系統去杜撰出自己如何與魔鬼籤訂契約,如何用巫術殘害他人的犯罪事實。所以大部分人被處以極刑,很少有人能被釋放。她們的行為習慣,也決定了她們最終結果的悲慘。

在15世紀到18世紀,這場轟轟烈烈的獵巫運動,決定因素是多方面的。日益發展的科學觀念和理性主義並不能完全影響當時人的思想習慣。由於農業經濟的不斷蕭條,人們對不確定的未來十分迷茫,社會動蕩導致人們心底的焦慮增加。

這時,宗教運動又帶來了巫術與上帝這種對衝關係的宗教理論。人們相信,巫術是存在的,而巫師就是與魔鬼籤訂契約的邪惡人士,她們是上帝的敵人,與上帝對立,她們會危害人們的安全,生活中所有的厄運與意外,都是因為巫師在作祟。

正是這種理論,激發了人們將本來的不滿躁動的情緒,發洩到了巫師身上。無數無辜的人被當成巫師致死。獵巫運動並不是偶然的,而是經過多方面因素髮酵後產生的必然結果,是歷史和社會、人文多方面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

參考歷史文獻:

《女巫》

《巫師與獵巫》

《與巫為鄰》

相關焦點

  • 中世紀異端與宗教裁判所(上)
    今天晚上,我們分享的是中世紀異端與宗教裁判所(上)。第一部分:宗教裁判所。首先是一群冷血的,極其嚴肅的,內心兇狠的人,當別人的神學和他們的神學觀念不合,就會把他們綁在柱子火活活燒死。這是通過各種媒體所表達的,尤其是一些基督新教的一些人士,對天主教有很深的誤解和仇恨,對宗教裁判所批評和詆毀,把道明會妖魔化。這是不符合歷史客觀的。
  • 持續三百年的中世紀「獵巫運動」,直接導致後來歐洲無美女的局面
    其設立過程可追溯至1216年,教皇洪諾留三世建立了一個直接聽命於教廷、專追究異端的新僧團——號稱「真正信仰的警犬」的多明我會,之後在1233年,教皇格裡戈利九世下令由我會修士擔任各教區原來由主教充當的宗教裁判員角色,授予他們由法庭異端的全權。
  • 為什麼要殺女巫?中世紀歐洲長達300年的獵殺女巫運動
    在中世紀的歐洲最黑暗的時刻,每天都有年輕女子被迫害,甚至被活活燒死。當然,這些年輕女子一般被認為「女巫」或「巫女」。她們被迫捲入「女巫」惡潮,而應對這場惡潮的就是「獵巫行動」。這場行動從1480年延續到1780年。這個時間段比較有意思。
  • 焚燒女巫的中世紀,黑暗中的獵巫運動
    女巫審判又被稱為魔女狩獵、魔女審判。這是以前基督教對異教徒的一種異端審問。這場所謂的迫害「女巫"的陰影籠罩了歐洲300餘年。良家婦女一旦被誣為「女巫」,嚴刑逼供後就立刻被斬首示眾,然後焚燒屍體,不論是真是假,是否女性是被人迫害,都死於刀下。
  • 中世紀獵殺女巫有多殘酷?無辜女子被扒光問刑,數十萬女性遭折磨
    大量女性在宗教裁判所的酷刑下被折磨得面目全非,最後被處以殘酷的死刑。 「女巫」在中世紀之前並不是天主教的大敵,為什麼在15世紀到18世紀末卻成為了歐洲的「全民公敵」呢?這場運動到底有多瘋狂?
  • 中世紀「女巫審判」運動,席捲歐洲300年,10萬妙齡女子含冤而死
    中世紀歐洲,羅馬教皇將鎮壓矛頭直指10萬妙齡少女,發起了一場殘酷的「女巫審判」運動。文字是歷史的見證,無論是英文(whicce→witch)還是德文(Hagedise→Hexe),最初對女巫的解釋都是會製藥、行醫、讀寫的女子,她們相信科學,崇尚知識,運用智慧改變世界。
  • 宗教裁判所的真面目
    在中世紀早期,被控為異端的人會被帶到當地領主那裡接受審判,跟那些偷豬或是損壞灌木叢(是的,這在英格蘭是一種嚴重罪行)的人一樣。跟那些犯罪不同的是,你很難認定被控告的人是不是真的異端分子。(要判斷明白),首先得有人接受一些基本的神學訓練――那正是大多數中世紀領主十分缺乏的東西。結果,歐洲各地有無數的人被世俗統治者處死了,沒有公平的審判,也沒有對指控有效性的適當評估。
  • 【漫譚】宗教裁判所:中世紀法庭的暗夜時期
    根據相關的法律,犯人被指控為異端並關押期間所需費用是由其本人或家屬負擔的,所以宗教法庭並不在乎被關押的犯人有多少和關押時間的長短,這也給那些以折磨同類為樂事的刑訊專家們有了充足的時間對於他們的羔羊進行觸及靈魂深處的拷打。我思故我在。當今天的年輕人以「拒絕深沉」為由拒絕思考時,或許他們是對的,至少在中世紀的歐洲,這種選擇是明智的,思考意味著冒上宗教法庭的危險。
  • 歐洲女人不願面對的年代,被當成女巫獵殺,處死數十萬女性
    獵巫運動背景獵巫運動發生在中世紀末期,在那個時期,歐洲出現多次足以影響整個歐洲的大災難。一 統治歐洲千年的基督教會出現災禍。歐洲十字軍東徵失敗,基督教會發生巴比倫流亡。宗教權威開始動搖,同時教會發生大分裂。天主教和新教鬥爭激烈,王權開始挑戰神權,宗教的領導地位衰落。
  • 真實的宗教裁判所:最仁慈的法庭
    (要判斷明白),首先得有人接受一些基本的神學訓練――那正是大多數中世紀領主十分缺乏的東西。結果,歐洲各地有無數的人被世俗統治者處死了,沒有公平的審判,也沒有對指控有效性的適當評估。天主教會在這個問題上的對策就是宗教裁判所,它於1184年由教皇盧西烏斯三世(Pope Lucius III)始創。
  • 宗教裁判所的妖魔化
    這是一種歷史切割,我這裡並非要顛覆歷史,將宗教裁判所美化為一種慈善機構,遊樂場,而是糾正幾百年因為新教和天主教之間的衝突,被伏爾泰、孟德斯鳩等啟蒙運動者妖魔化的樣子。對中世紀異端審判的歷史,中國人熟悉的是為科學而獻身的布魯諾、法國民族英雄聖女貞德與捷克平民宗教思想家胡司等人的悲劇。但數百年異端審判史上最典型的過程是發生在西班牙。
  • 宗教裁判所,到底做了些什麼?
    當時的教皇約翰·保羅二世主動提出,希望學者們弄清宗教裁判所在中世紀到底做了些什麼。 於是,1998年梵蒂岡向來自世界各地的30位學者開放了聖職部(HolyOffice,宗教裁判所的現代繼任者)所保存的檔案。學者們最終寫出了長達800頁的報告,並在羅馬召開新聞發布會將之公諸於眾。
  • 揭開歐洲歷史新的篇章,中世紀歐洲的教皇統治為何會走向衰弱?
    文:文史咖引言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至公元1500年的已千年間,是西歐的中世紀時期,在經歷了歐洲最為黑暗的時期之後,日耳曼、羅馬和基督教三種因素互相融合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西歐的中世紀封建制度,其中基督教擁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教皇和教會是整個西歐中世紀的精神支柱
  • 打擊異端還是迫害女性?中世紀基督教的獵巫運動
    在這長達千年的歐洲黑暗中世紀時期,天主教神學是當時唯一的意識形態,因此魔鬼說的思想大行其道,認為世間萬物為神所創,而每當發生災禍時,便認為是邪惡力量在作祟;人們會違反社會規範或宗教,也被認為是因其被邪魔附身或本身即為巫師。
  • 薦書丨中世紀的女巫-「享書社」
    #享書社小說精選#中世紀的女巫【 內容簡介 】在中世紀的帷幔下,任何自然災禍和人為反抗都會被視為有魔鬼作祟,對強大力量的畏懼之情將邪惡的「始作俑者」——女巫推上了審判席。」是一個充滿了神秘的詞彙,在童話故事、神話傳說中,女巫往往是能呼風喚雨的人物,既令人心生畏懼,又讓人頂禮膜拜。
  • 中世紀「女巫審判」運動,席捲歐洲3百年,10萬女子含冤而死
    在中世紀的歐洲,教皇將鎮壓的矛頭指向10萬名少女,發動了殘酷的「女巫審判」運動。文字是歷史的見證。無論在英語還是德語中,女巫最初都被解釋為會做藥,行醫,讀寫的女性。他們信仰科學,崇尚知識,用智慧改變世界。但隨著基督教的介入,被視為「異教徒」的女巫瞬間跌下神壇。
  • 童話裡下咒煉藥、偷小孩的女巫,其實是被迫害幾個世紀的無辜女性
    現在細細想來,不論是《小弟弟和小姐姐》中那壞心腸的繼母女巫,《兩兄弟的故事》中那個藏魔法森林裡的老巫婆,還是《鼓手》中那個住在玻璃山上的老巫婆……她們的結局都是被烈焰燒死。當你為此而鬆一口氣時,你是否知道中世紀的歐洲真的有這樣一段黑暗血腥的歷史,許多被宗教裁判所指斥為女巫的無辜女性都葬身於火刑架上。
  • 獵巫行動:中世紀的歐洲,一場因恐懼女巫而生的黑色鬧劇
    在古代,由於科學知識的缺乏,人們對於未知現象產生恐懼,便求諸於種種迷信和宗教,以此獲得心靈的撫慰和寄託。正因迷信和恐懼,人們做出了不少荒誕的事情。在中世紀的歐洲,天主教佔據了至高無上的統治地位,社會各階層民眾的思想也主要被教會影響。
  • 中世紀歐洲,「獵巫行動」究竟有多殘忍?數十萬女性慘遭不幸
    數十萬女性慘遭不幸熟悉世界歷史的人都知道,中世紀的歐洲曾有一段黑暗的歲月,中世界作為歐洲歷史的關鍵節點,那是一部封建神權與現代統治的血淚抗爭史,他們以宗教改革為理由,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獵巫運動」,我們就暫時稱它為獵巫行動好了。
  • 中世紀基督教與教皇國的興衰
    不過任何東西有結束就會有開始,教皇的權力在整個歐洲近千年的歷史中都處於萬人之上的地位,是要高於王權的,格林童話漁夫和金魚中貪心的妻子許願的時候,最後的欲望就是做教皇,可見教皇至尊的地位是深入人心的,羅馬教皇的權力後來之所以如此之大,其實和其特殊的時代背景有著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