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始終不明白,一部好的電影,是由什麼決定的,是被改編的故事?是被翻拍的劇本?是編劇?是導演?是演員?是剪輯?這個問題很困惑,其實,這個問題可以被翻譯成觀眾喜歡什麼。
有的人喜歡演員、有的人喜歡導演,這可能是大多數人選擇電影的考量。
有的導演,對於自己作品,總有一種風格,像馮小剛,他的電影就是幽默的、正統的、年代的,無論語言還是畫面,甚至是故事本身,都有一種電影的特質,於是,他在人們的心中就是電影,可能這就是所謂的懂!
我看他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天下無賊》,那時候對葛優是沒有認識的,就是一個和其他演員一樣的演員,這部電影的故事是嚴謹而又簡單的,人物是飽滿的,演員把角色詮釋得十分到位,以至於我忘記了這些人是什麼劉德華或者李冰冰,正是這個簡單的故事、正是演員們不精緻的打扮、正是不像張藝謀一樣需要拍攝本身的宏大,我們就寫故事,我們就要演好這個故事,我們就是讓人在看懂的同時讚美它,所以剔除了那些會影響故事的所有東西,只有演員、道具、故事。最後是讓人思考。
所以,我對於這樣的電影註定會愛不釋手,我去搜了馮小剛的所有電影,《非誠勿擾》、《甲方乙方》、《手機》、《大腕》、《唐山大地震》等等,這些都是很鮮明的不同類型的電影,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因為是馮小剛的作品,所以他們有很似相同,都有詼諧風趣的語言特點,都是一個個完整的故事,是一個熱愛電影的人無法避而不談的,即使我知道,你總是以賀歲檔來冠名自己,可是他們真的都很好,都是很棒的作品,不去談效果、不去搞特技、不要所謂的新的拍攝技巧,一樣屹立在著名導演之列,之後的每一步作品我都看。
有翻拍《甲方乙方》之嫌的《私人訂製》、有可歌可泣的《芳華》、有讓人哽咽不語的《如果芸知道》。這些在電影界都值得一提作品,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在一些演員的身上有一種誇張的表達,曾經的葛優,今天的黃軒,都有!特別是說話,其實在現實中沒有人會這麼說,但是這種電影語言的需要,會把電影角色用最強烈的方式展示在觀眾面前,且讓人欣然接受,這種度很難把握,馮小剛可以!
選角兒,這是個大活兒,一部紅樓夢的選角兒,讓全中國都沸沸揚揚,還讓人難以自拔,可見角色和演員其實是講求緣分的,屬於你才能更好,否則會毀了所有,葛優,是馮式電影的功臣,黃軒,是新馮式電影的頂梁柱,有了他們,才有馮小剛,也還有更加輝煌的馮小剛。
他的選擇讓電影和演員毫不違和,契合度百分百,這個「合適」不僅僅是這個演員簡單的本色演出,不是!是這個演員的素質可以去駕馭馮導的角色,且遊刃有餘,最後讓人物和自己都深入人心。說到這裡,還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也是馮導的「大將」,範偉,實打實的戲骨。在他的一部電影裡,我從來都會忘記他的其他電影,因為他就是角色本人。
馮小剛,是獨樹一幟的,如果沒有他,中國電影就是有窟窿的水桶,是盛不上水的,有了他,才有了一代電影的輝煌,才有了中國電影也的長風破浪。《如果芸知道》,因為檔期太短沒有在電影院觀看,一度成了我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