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要參謀回憶:警衛員剛把彭德懷拉出房子,炸彈就掉了下來

2021-01-07 網易

  

  ▲彭德懷。圖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抗美援朝戰爭前夕,我作為第一批入朝的志願軍機要人員,跟隨彭德懷司令員乘同一架飛機從北京西郊飛抵瀋陽,隨即入朝,在志願軍總部工作了兩千多個日日夜夜,直至1957年隨志願軍當年最後一批歸國部隊回到祖國。

  在丹東

  1950年10月19日中午,高崗以東北局和東北軍區名義設宴,為彭德懷司令員和「八一辦公室」赴朝人員送行。彭司令員同大家一一碰杯,笑著說:「喝杯出徵酒!」

  宴會剛結束,我們接到出發命令,便立即帶上同中央軍委及東北軍區聯絡的密碼,隨彭司令員乘專機去丹東。專機起飛後,透過舷窗可見4架米格戰鬥機護航。當天下午,專機飛抵丹東,我們隨彭司令員駐紮在鎮江山招待所。晚飯後,朝鮮內務相樸一禹匆匆趕來,一見到彭司令員就激動地說:「彭老總啊,你啥時候動身?」他滿眼淚水哭著說:「你們如果再不過江,問題就更嚴重了。平壤已被敵人包圍。平壤的陷落只是一兩天的事了!」

  彭司令員焦急地說:「我們已決定本月18或19日命令部隊過江。我想儘快拜會金首相。他在什麼地方?咱們現在就動身,一起過江去找他。」

  10月19日17時30分,彭司令員帶著「八一辦公室」先遣人員來到鴨綠江邊。他轉回身與前來送行的高崗、鄧華、賴傳珠、洪學智、解方、杜平及「八一辦公室」其他人員一一握手告別後,登上吉普車,駛上鴨綠江大橋,直奔朝鮮新義州而去。

  跟隨彭司令員過江的人並不多。三輛汽車組成了一個車隊。為防空,車隊不能開燈,緩緩行進在鴨綠江大橋上,兩側是我40軍的部隊在急速向朝鮮境內出動。

  在新義州迎接彭司令員的是朝鮮外務相樸憲永。他一邊與大家握手一邊介紹情況說:「敵人已於今天佔領了平壤。金首相已撤離。請彭總先去水豐發電站休息。我立即聯繫與金首相會面的地點。」

  10月20日晨,彭司令員和「八一辦公室」人員抵達水豐發電站,不久便收到中央軍委和13兵團的急電。彭司令員背起手站在我身後,我譯一個字,他看一個字。近200字的電報,我譯完了,他也看完了。接著,他拿起報底想再看一遍,但字小眼花看不清。他隨即一揮手,讓屋內的所有人員迴避。司令員把報底交給我說:「你讀一遍我聽。」我念完全部電文後問他還有什麼指示。他嚴肅地說:「內容我記住了。報底立即燒掉,不能遺失。」

  在大洞

  11月20日傍晚,我們隨彭司令員向北鎮附近的大洞靠近,到大洞見到金日成時已是21日清晨,我們這時才發現崔倫的通訊卡車掉了隊,使我們此時不能對上對下聯絡了。金日成獲知這一情況後,指示朝鮮人民軍火速派出專門部隊,搜尋和接應這輛通訊卡車。

  金日成緊緊握著彭司令員的手用東北口音的漢語說:「我代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黨政軍民歡迎你!就憑著你彭總司令的鼎鼎大名,也能使敵人喪膽!」彭司令員笑著說:「從上月19日起就想同你見面,今天得以見面非常高興。不要客氣。我們好好交流一下情況。」

  彭司令員建議金日成率人民軍總部,與志願軍總部駐紮在一起,以便及時協商和處理重大問題。金日成委派樸一禹作為代表常駐志願軍總部。在抗日戰爭時期,樸一禹曾在我國冀熱遼地區和延安工作,擔任朝鮮義勇軍副司令員,曾參加過中共七大,並代表朝鮮在華革命者在會上講話。

  當天下午,崔倫帶著被阻於途中的電臺車趕到大洞。彭司令員立刻向我口授致毛主席、高崗並13兵團各首長的電報內容,報告與金首相會談詳情。接下來的幾天,往來電報猛增,每夜都要收到毛主席兩三件甚至更多來電。這一時期,從午夜至翌日拂曉,收到的基本上都是毛主席的來電。由此可見毛主席為取得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嘔心瀝血。毛主席的來電均為「4A」急電,這就說明,在我收譯來電的同時,毛主席仍在工作而沒有休息。

  在彭司令員入朝同時,中央機要處三科設立了「彭臺」,專門負責中央與彭司令員之間的聯絡工作。為提高工作效率,「彭臺」由香山遷到了毛主席所在的中南海豐澤園西側的靜谷,與中央機要室為鄰。當年絕密電報北京端收發人是郭英,朝鮮端是我。她把收譯的密電呈報毛主席,我則呈送彭德懷。

  毛主席在其中一份電報中命令鄧華、洪學智、韓先楚等13兵團首長迅速與彭會合,不久又急電彭與13兵團各首長,叫彭、鄧住在一起,不要分開。

  在大洞,八一辦公室值班室設在山溝西側一所草房中,彭司令員住在山溝東側草房,兩處相距約40公尺。為防暴露目標,不能點燈或打開手電筒。20日凌晨,我將剛譯出的毛主席和高崗的急電送彭司令員閱。我走到司令員住所門前,外衛崗哨告訴我:他剛躺下。我悄悄推開門,打開手電筒,輕喊「報告」。在手電光裡,我意外地看見地上躺著三個人,司令員在中間,兩側各睡著一名警衛員。

  按毛主席電示,鄧華、洪學智抵大洞。彭司令員隨即向鄧、洪布置任務:敵人目前尚未發現我軍已入朝參戰。美、偽軍正在北進。我軍須利用這一有利時機做好殲敵的一切準備。這是志願軍入朝後的第一仗,首戰務必取勝;已同金日成商定並報毛主席批准,志願軍總部設在大榆洞。你們立即前往大榆洞,到後馬上與各部隊溝通聯絡;立即著手組建志願軍領導機關。彭司令員作完指示後,鄧、洪即往大榆洞設營。

  在大榆洞

  11月24日上午,彭司令員和樸一禹率「八一辦公室」人員抵大榆洞。原定與彭司令員同時到達大榆洞的「八一辦公室」駐丹東人員和13兵團機關延至當天下午抵達。

  彭司令員立即同13兵團領導同志反覆研究敵情、我情,根據毛主席指示精神確定反擊敵人的作戰方針,並將「八一辦公室」同13兵團領導機構合併為志願軍總部。

  為便於與朝鮮人民軍溝通和協調,經彭司令員與金日成商定並報毛主席、中央軍委批准,樸一禹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黨委副書記。1953年2月,這三項職務由朝鮮內閣副首相兼民族保衛相崔庸健接任。外國領導人擔任我黨及我軍重要領導職務,在中共黨史和我軍軍史上似僅此一例。

  「八一辦公室」機要科和13兵團司令部機要科正式合併為志願軍司令部機要處,下設一科、二科、報務股。機要處和作戰處的位置同處在礦洞口彭司令員住室的一側。彭司令員常到此兩處走動,或在作戰地圖前長久站立凝思,或在電臺旁口授發電內容。

  這時正值第一次戰役前夕,彭司令員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工作。志願軍面臨的敵人,與我軍在抗日戰爭和歷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不同,擁有最先進的裝備和最有力的後勤保障。因入朝以來從未與敵交手,彭司令員反覆求證美軍、韓軍的戰鬥力,以及英27旅、土耳其旅的實力,用以確定我軍作戰方針。

  入朝前,彭司令員擬實行將部隊部署在平壤至元山一線,在這一地域構築防禦工事,阻敵於陣前,待此域建成穩固的後方基地後相機出擊殲滅敵人,即「阻敵北進,待機殲敵」的作戰方針。由於敵人依託先進裝備快速北犯,這一作戰方針已無法落實。經多次研究,志願軍總部決定主攻韓軍,爭取一次殲其兩三個建制師並殲滅美軍一部。後因形勢變化迅速,這一方針未及實現。

  1950年11月24日下午,幾架美軍偵察機在大榆洞上空盤旋偵察。晚上,毛岸英到機要處退電報底稿時對我們說:這幾天敵機轟炸劇烈,要提高警惕!說完就匆匆走了。其實,當天上午,機要處已經收到了情報處送來的「明天敵機要來轟炸志司」的破譯電報。25日下午,敵人的幾架轟炸機從東向西飛過,約一刻鐘後又掉頭飛回。解方參謀長這時高聲喊道:「壞事了!敵機沿原路飛回準沒好事!趕快做好搶救準備!」話音剛落,炸彈、凝固汽油彈即落地爆炸,把彭司令員的辦公室和作戰值班室炸成一片火海。隨著升騰的煙氣,房屋化為灰燼,只剩下幾塊焦黑的鐵皮。當時,毛岸英和高瑞欣正在房內,未及撤出,不幸犧牲。彭司令員聞知噩耗後沉默良久,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沒有說一句話,悲憤之情溢於言表。

  從玉泉洞到君子裡

  我軍第二次戰役逼迫敵人敗退至三八線以南。這就使位於大榆洞的志願軍總部距前線較遠了,彭司令員決定志願軍總部向前沿方向轉移。經搜尋、勘測,總部駐紮在新址——玉泉洞。

  總部在玉泉洞紮營不久,便收到史達林的來電,對我軍取得兩次戰役的勝利表示祝賀。此後,我軍每獲重大勝利,史達林都有賀電發來。

  在玉泉洞駐紮了大約一周時間,志願軍總部遷至君子裡。按毛主席、金日成和兩黨中央決定,1950年12月4日正式成立中朝兩軍聯合司令部。聯司名義不對外。

  第三次戰役結束後,毛主席轉發來了史達林致毛澤東、彭德懷的祝賀電。電文大意是:中朝聯軍以劣勢裝備打敗了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軍隊,是震驚世界的歷史性事件;彭德懷是當代最具天才的軍事家;彭德懷對第三次戰役的處置是正確的;拉佐瓦耶夫大使的觀點是錯誤的。

  1951年1月底,中朝聯軍高幹會議為應對第四次戰役而提前結束。彭司令員致電毛主席和中央軍委,請求和催促已定入朝但尚未入朝的我軍部隊迅速入朝。

  從上甘嶺到空寺洞

  1951年4月初,彭司令員在上甘嶺主持召開志願軍第五次黨委擴大會議。人民軍金雄、金一同志參會。會議主要內容是部署第五次戰役。4月9日,志願軍總部移至位於伊川的空寺洞。到達空寺洞後,彭司令員在一個大礦洞內召開作戰會議,落實第五次黨委擴大會的精神和作戰原則。彭司令員說:即將開始的第五次戰役將有中朝聯軍百萬人參戰,我們要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打幾個大勝仗,奪回戰場主動權。

  這次戰役從4月22日開始,歷時50天。我軍投入兵力共4個兵團15個軍(含人民軍4個軍團),殲敵8.2萬餘人,粉碎了敵人在我側後登陸的企圖,擺脫了我軍被動局面,同時使我新參戰的部隊取得了對美作戰經驗,迫敵轉入戰略防禦,接受停戰談判。

  4月13日,空寺洞志願軍總部遭敵空襲。當時,彭司令員住在山下的一所平房裡。見敵機朝著這座房子俯衝下來,兩個警衛員不由分說,拉起彭司令員就往外跑,還未跑進防空洞,火箭彈和燃燒彈就落在了房上。彭司令員的行軍床還被打出4個彈洞。

  6月中旬,志司在空寺洞召開軍以上幹部會議,分析和總結第五次戰役的得失與經驗。彭司令員在會上厲聲批評60軍軍長韋傑和政委袁子欽。為緩和氣氛,剛擔任志願軍副司令員不久的陳賡同志站起身對彭司令員說:「老總,大家肚子餓了,你也累了。咱們該吃飯了。」司令員看了陳賡一眼,略停了一下宣布:「散會。吃飯。」

  從這個時候起,彭司令員除從各方面研究決定志願軍和中朝聯軍的作戰問題外,還牽掛著祖國國防建設事業。他曾向中央建議修建包蘭鐵路,還建議總體規劃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使渤海成為我國完全意義上的內海。他主張我軍正在創建的各個軍兵種都要放在實戰或實踐中進行鍛鍊,當前就應當把空軍、坦克、炮兵部隊放到朝鮮戰場上打幾場惡仗,用以錘鍊意志、獲得經驗、創新軍事理論。他不斷思考和完善現代戰爭條件下的後方勤務工作思想,常說:打勝仗的功勞,前線和後勤各佔一半。

  尾聲

  1952年4月6日,彭司令員離開檜倉去平壤,與金日成會晤,然後離開朝鮮回國治病。4月12日,彭司令員回到北京,當日住進北京醫院準備手術,術後於5月5日出院。這時,中央決定彭司令員接替周恩來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任命鄧華為志願軍代司令員。

  1953年7月28日上午,彭司令員來到朝鮮開城中國人民志願軍談判代表團駐地,在《朝鮮停戰協定》和《關於停戰協定的臨時補充協議》上簽字。大家十分高興,熱烈鼓掌。司令員揮動雙臂示意,然后庄嚴地說:「在朝鮮的一切敵對行動已經完全停止。這場戰爭證明,一個覺醒了的民族,在為祖國而奮勇戰鬥的時候,是不可戰勝的。」

  下午,彭司令員在46軍軍長肖全夫陪同下視察前沿陣地。當看到陣亡的戰士遺體由前沿陣地抬下來時,他攔住擔架,掀開蓋布,長久注視著烈士遺容。陪同人員都脫帽低頭肅立。良久,彭司令員眼噙淚花悲痛地說:「只差十幾個小時啊!這些戰士沒能看到最後勝利!我們這些倖存者應當永遠懷念他們!」本文摘自《黨的文獻》2014年第1期,來源:文匯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彭老總抗美援朝兩次遇險,死裡逃生,參謀開玩笑:命大
    他經常對身邊的人說道:「大榆洞空襲,要不是大家把我推進防空洞,我彭德懷的命早就沒了。我進入防空洞時,就應該強行把岸英等人拉入防空洞,這樣的話,他們也就不會犧牲了。」 4月6日晚,彭老總乘車先行,同行的還有兩輛車,一輛負責在前開路,另一輛負責殿後,參謀徐畝元乘坐其中,彭老總、楊鳳安和兩個警衛員乘坐同一輛車,處在車隊中間。為了確保車隊不被敵人空襲,只能關燈前行,所以前行速度非常緩慢。過了10多個小時之後,彭老總一行人暫時在空寺洞附近休息。
  • 聽完毛岸英犧牲過程的匯報後,毛主席的一席話說得彭德懷老淚縱橫
    事後,很多人都趕來勸毛主席,說岸英是主席的希望,不能讓他去冒險,畢竟戰場上槍彈無眼,萬一出了什麼事情,毛主席怎麼承受的住。可是毛主席卻說:"誰叫他是我的兒子,他都不去誰願意去"。此時,這4架美軍轟炸機也的確是向北面飛去,因此毛岸英等參謀更是不在意,只是心裡默默想著,前方的戰士能夠平安躲過這次轟炸。但是,同樣在大榆洞司令部辦公的洪學智副司令員卻很是警覺,從防空洞匆匆趕來,為以防萬一,他要求毛岸英等參謀火速收拾東西轉移進防空洞。這時,多數參謀缶聽從洪學智的命令,火速轉移進防空洞,只有毛岸英和另一名高瑞欣參謀因收拾電文的緣故,留在司令部。
  • 彭德懷隻身會晤金日成,共同落入敵人包圍圈;主席急電:不要分散
    毛澤東詩讚彭德懷「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說的是彭大將軍在大敵、強敵面前,不怕犧牲,敢於衝鋒陷陣的英雄氣概。這在彭總統領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開始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了:彭總不懼危險,隻身會晤金日成,共同落入敵人的包圍圈。
  • 彭德懷與闊別十年的妻子相聚,隨之而來的卻是不能接受的事實
    當年彭德懷在平江兵變後,拉起隊伍投了共產黨,這是他自己的選擇,歷史證明了他的選擇是正確的,但是他參加共產黨後,麻煩也就不斷襲來,那時候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與共產黨水火不容,到處都有被國民黨殺害的共產黨員,彭德懷當然也是國民黨要抓捕的重要人物之一。
  • 左權犧牲後,彭德懷悲憤地說:要做三件一樣的事,後成立暗殺小組
    左權是彭德懷的參謀,是他最主要的輔助者,可以說是彭德懷的左膀右臂,彭德懷指揮的百團大戰就是在左權的配合下安排得井井有條,協助彭德懷指揮了多場出色的戰役。自己最重要的搭檔被日本鬼子害死了,彭德懷元帥內心悲痛萬分。彭德懷與左權,兩人的家庭都是貧困家庭,在隊伍中,相同的家庭背景使他們互相信任,兩人是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
  • 他貽誤軍令,等著挨罵,彭德懷卻沒罵;誰都以為事過了卻來一命令
    疲倦極了的張愛萍被警衛員叫了幾聲才叫醒。急件是由軍團長彭德懷籤發的一道命令,命令12團為前衛,拂曉前出發。張愛萍睜開眼,看了一遍,就睡意沉沉地把命令塞進口袋,又進入夢鄉。當他一覺醒來時,天已大亮!「糟糕,我貽誤軍機了!」張愛萍一骨碌爬起來,大聲命令號兵:「快吹號緊急集合。」沒等隊伍集合完畢,他就帶部隊飛速前進。
  • 彭德懷痛斥部隊幹部:坐高板凳上 看不到士兵
    搶救農戶的病騾1939 年初,彭德懷帶領八路軍駐紮在山西省襄垣縣南峰溝村。一天傍晚,彭德懷從住處出來,發現一家大門口圍著許多人。他不由自主地緊走兩步過去看個究竟。原來,是一頭騾子仰臥在地,四蹄亂蹬,看樣子病得不輕。彭德懷二話沒說,扭頭返回住所,立即派八路軍的獸醫為這頭騾子醫治。
  • 文革中彭德懷被揪鬥內幕:紅衛兵內部出現分歧
    這夥紅衛兵找到彭德懷以後,一看是一個如同老農一樣的老頭子,對人態度和藹可親,根本不像人們傳說的那樣是一個「老反革命」,於是便坐下來對他進行「幫助」。彭德懷的秘書綦魁英一家就住在大院靠大門的幾間平房裡,這幾天來他與警衛參謀景希珍、司機趙鳳池都要陪彭德懷到深夜。這時他剛躺下,就聽見了外面的爭吵,立刻披衣起床,到外面一看,竟是一群戴著紅袖標的紅衛兵。綦魁英客氣地問:「你們有什麼事,半夜三更跑這裡來?」
  • 彭德懷:推進兩百裡殲敵僅兩萬,肯定是陷阱
    彭德懷站在君子裡礦洞洞口,好像老僧入定似的一動不動,默默地凝望著風雪瀰漫的夜空,警衛員郭洪光站在不遠處,不停地跺著雙腳,零下二十多度的嚴寒已經使它的腳趾不聽使喚了,好在美軍飛機在夜裡不出動,如果是在白天站在礦洞口,將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彭總,回去休息吧!」郭洪光大聲說。
  • 林彪打了勝仗,毛主席卻詩讚彭德懷?51年後疑雲散盡終於還原了真相
    這是毛主席的詩,題為《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人們對此詩不陌生,許多人都能背誦之。 然而,這首詩究竟寫於何時?長期以來是一個謎。 1947年8月1日,冀魯豫軍區政治部主辦的《戰友報》根據一些老同志回憶,以《毛主席的詩》為題第一次公開發表了《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這首詩。
  • 馬家軍少帥馬繼援確實很能打,曾叫囂要活捉彭德懷,最終還是戰敗逃亡
    1948年3月,西北野戰軍取得宜川大捷後,彭德懷為殲滅國民黨胡宗南部有生力量,並解決我軍糧食、給養,決定發動黃龍山麓戰役。 3月4日,彭德懷向全體指戰員發布了作戰命令:由張宗遜率領一、四縱隊,進攻中部和宜君,三、六縱隊進攻洛川。彭德懷打算通過圍城打援調動敵人主力,在運動中殲滅之,並相機收復延安。
  • 在《抗美援朝戰爭回憶》一書中,洪學智以親身經歷講述志願軍總部...
    在《抗美援朝戰爭回憶》一書裡,洪學智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真實地再現了他與彭德懷司令員、鄧華和韓先楚副司令員以及參謀長解沛然、政治部主任杜平等領導同志親密無間的戰鬥友誼,記載了他們在朝鮮戰場上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抗美援朝戰爭之前,洪學智從沒有在彭德懷的領導下工作過,相互間並不是很熟悉。
  • 23歲的志願軍參謀,用一招就讓美軍司令李奇微的絞殺戰「流產」
    當時的洪學智奉彭德懷之命與美帝國主義的「絞殺戰」進行相當激烈反抗。有一天,洪學智發現有個23歲的趙參謀一直在琢磨如何攻破美軍的絞殺戰。趙參謀告訴洪學智,敵人轟炸的重點在於我們的三角地區,也正是整個運輸線路的樞紐和咽喉。敵人在不足七十公裡的地方竟然投擲了近四萬枚炸彈,徹底切斷了南北方向的火車運輸。
  • 彭德懷和兩位烈士弟弟,童年討飯謀生活,長大誓為窮人翻身而戰鬥
    彭德懷的弟弟彭榮華、彭金華已經為革命事業犧牲,彭榮華的夫人龍國英將自己的孩子們交給了彭德懷,交給了部隊,希望他們繼承父親的遺志。而她自己,則繼續回到丈夫犧牲的地方,伺機張貼和散發傳單。1945年,三五九旅南下支隊正在行軍打仗,極其艱苦,彭德懷只留下了年紀最大的侄子、15歲的彭啟超,並且讓警衛員安置好其他的侄子和侄女。
  • 他為何能成為彭德懷眼中的「諸葛亮」
    聽完解方語重心長的講話,第十三兵團司令部的幹部一致表示願意在參謀長的直接領導下,主動搞好團結,迅速把志願軍司令部運轉起來,盡最大努力當好彭總的參謀。 解方很善於領會和執行彭德懷司令員的作戰意圖。他經常夜以繼日地與司令部有關部門領導深入分析研究,就如何有效貫徹志願軍首長的意圖提出很有見地的建議與有效措施。入朝作戰後,解方一直伴隨彭德懷左右。
  • 開國中將唐延傑:軍中的好參謀 聶帥的「諸葛亮」
    殺彭德懷坐騎為紅軍充糧紅軍長徵時,唐延傑擔任紅三軍團後方部部長,保障紅三軍團的後勤補給。長徵時,紅軍前有堵截,後有追兵,再加上行軍不便,吃飯成了一個最大的問題。1935年8月開始過草地時,紅三軍團已經斷了糧。彭德懷來找唐延傑,問有什麼好辦法。唐延傑沉思片刻說:「殺了它們吧。」「它們」是誰?
  • 彭德懷推薦高崗、鄧小平當總參謀長,毛澤東是如何決定的呢?
    1952年4月,彭德懷從抗美援朝前線被接回北京。在7月初的一次政治局會議上,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周恩來總理提議:彭德懷留在北京,以軍委副主席的身份兼任總參謀長,同時主持軍委日常工作。與會同志一致表示同意。 周恩來的提議是合情合理的。
  • 高敬亭被錯殺,多年後他的部下成開國中將,警衛員成上將
    我曾去高敬亭故居參觀,當地有關部門在故居門口拉了一條橫幅,紀念紅二十八軍成立85周年。高敬亭是紅二十八軍的旗幟,非常遺憾地被錯殺了,那麼,紅二十八軍還有哪些代表人呢?高敬亭部下的一位營長後來成為開國中將,他就是林維先,安徽金寨人。林維先出身極度貧寒,小時候不是給地主放牛,就是跟著父親種田,僅僅讀了四個月的私塾,不得不中途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