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圖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抗美援朝戰爭前夕,我作為第一批入朝的志願軍機要人員,跟隨彭德懷司令員乘同一架飛機從北京西郊飛抵瀋陽,隨即入朝,在志願軍總部工作了兩千多個日日夜夜,直至1957年隨志願軍當年最後一批歸國部隊回到祖國。
在丹東
1950年10月19日中午,高崗以東北局和東北軍區名義設宴,為彭德懷司令員和「八一辦公室」赴朝人員送行。彭司令員同大家一一碰杯,笑著說:「喝杯出徵酒!」
宴會剛結束,我們接到出發命令,便立即帶上同中央軍委及東北軍區聯絡的密碼,隨彭司令員乘專機去丹東。專機起飛後,透過舷窗可見4架米格戰鬥機護航。當天下午,專機飛抵丹東,我們隨彭司令員駐紮在鎮江山招待所。晚飯後,朝鮮內務相樸一禹匆匆趕來,一見到彭司令員就激動地說:「彭老總啊,你啥時候動身?」他滿眼淚水哭著說:「你們如果再不過江,問題就更嚴重了。平壤已被敵人包圍。平壤的陷落只是一兩天的事了!」
彭司令員焦急地說:「我們已決定本月18或19日命令部隊過江。我想儘快拜會金首相。他在什麼地方?咱們現在就動身,一起過江去找他。」
10月19日17時30分,彭司令員帶著「八一辦公室」先遣人員來到鴨綠江邊。他轉回身與前來送行的高崗、鄧華、賴傳珠、洪學智、解方、杜平及「八一辦公室」其他人員一一握手告別後,登上吉普車,駛上鴨綠江大橋,直奔朝鮮新義州而去。
跟隨彭司令員過江的人並不多。三輛汽車組成了一個車隊。為防空,車隊不能開燈,緩緩行進在鴨綠江大橋上,兩側是我40軍的部隊在急速向朝鮮境內出動。
在新義州迎接彭司令員的是朝鮮外務相樸憲永。他一邊與大家握手一邊介紹情況說:「敵人已於今天佔領了平壤。金首相已撤離。請彭總先去水豐發電站休息。我立即聯繫與金首相會面的地點。」
10月20日晨,彭司令員和「八一辦公室」人員抵達水豐發電站,不久便收到中央軍委和13兵團的急電。彭司令員背起手站在我身後,我譯一個字,他看一個字。近200字的電報,我譯完了,他也看完了。接著,他拿起報底想再看一遍,但字小眼花看不清。他隨即一揮手,讓屋內的所有人員迴避。司令員把報底交給我說:「你讀一遍我聽。」我念完全部電文後問他還有什麼指示。他嚴肅地說:「內容我記住了。報底立即燒掉,不能遺失。」
在大洞
11月20日傍晚,我們隨彭司令員向北鎮附近的大洞靠近,到大洞見到金日成時已是21日清晨,我們這時才發現崔倫的通訊卡車掉了隊,使我們此時不能對上對下聯絡了。金日成獲知這一情況後,指示朝鮮人民軍火速派出專門部隊,搜尋和接應這輛通訊卡車。
金日成緊緊握著彭司令員的手用東北口音的漢語說:「我代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黨政軍民歡迎你!就憑著你彭總司令的鼎鼎大名,也能使敵人喪膽!」彭司令員笑著說:「從上月19日起就想同你見面,今天得以見面非常高興。不要客氣。我們好好交流一下情況。」
彭司令員建議金日成率人民軍總部,與志願軍總部駐紮在一起,以便及時協商和處理重大問題。金日成委派樸一禹作為代表常駐志願軍總部。在抗日戰爭時期,樸一禹曾在我國冀熱遼地區和延安工作,擔任朝鮮義勇軍副司令員,曾參加過中共七大,並代表朝鮮在華革命者在會上講話。
當天下午,崔倫帶著被阻於途中的電臺車趕到大洞。彭司令員立刻向我口授致毛主席、高崗並13兵團各首長的電報內容,報告與金首相會談詳情。接下來的幾天,往來電報猛增,每夜都要收到毛主席兩三件甚至更多來電。這一時期,從午夜至翌日拂曉,收到的基本上都是毛主席的來電。由此可見毛主席為取得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嘔心瀝血。毛主席的來電均為「4A」急電,這就說明,在我收譯來電的同時,毛主席仍在工作而沒有休息。
在彭司令員入朝同時,中央機要處三科設立了「彭臺」,專門負責中央與彭司令員之間的聯絡工作。為提高工作效率,「彭臺」由香山遷到了毛主席所在的中南海豐澤園西側的靜谷,與中央機要室為鄰。當年絕密電報北京端收發人是郭英,朝鮮端是我。她把收譯的密電呈報毛主席,我則呈送彭德懷。
毛主席在其中一份電報中命令鄧華、洪學智、韓先楚等13兵團首長迅速與彭會合,不久又急電彭與13兵團各首長,叫彭、鄧住在一起,不要分開。
在大洞,八一辦公室值班室設在山溝西側一所草房中,彭司令員住在山溝東側草房,兩處相距約40公尺。為防暴露目標,不能點燈或打開手電筒。20日凌晨,我將剛譯出的毛主席和高崗的急電送彭司令員閱。我走到司令員住所門前,外衛崗哨告訴我:他剛躺下。我悄悄推開門,打開手電筒,輕喊「報告」。在手電光裡,我意外地看見地上躺著三個人,司令員在中間,兩側各睡著一名警衛員。
按毛主席電示,鄧華、洪學智抵大洞。彭司令員隨即向鄧、洪布置任務:敵人目前尚未發現我軍已入朝參戰。美、偽軍正在北進。我軍須利用這一有利時機做好殲敵的一切準備。這是志願軍入朝後的第一仗,首戰務必取勝;已同金日成商定並報毛主席批准,志願軍總部設在大榆洞。你們立即前往大榆洞,到後馬上與各部隊溝通聯絡;立即著手組建志願軍領導機關。彭司令員作完指示後,鄧、洪即往大榆洞設營。
在大榆洞
11月24日上午,彭司令員和樸一禹率「八一辦公室」人員抵大榆洞。原定與彭司令員同時到達大榆洞的「八一辦公室」駐丹東人員和13兵團機關延至當天下午抵達。
彭司令員立即同13兵團領導同志反覆研究敵情、我情,根據毛主席指示精神確定反擊敵人的作戰方針,並將「八一辦公室」同13兵團領導機構合併為志願軍總部。
為便於與朝鮮人民軍溝通和協調,經彭司令員與金日成商定並報毛主席、中央軍委批准,樸一禹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黨委副書記。1953年2月,這三項職務由朝鮮內閣副首相兼民族保衛相崔庸健接任。外國領導人擔任我黨及我軍重要領導職務,在中共黨史和我軍軍史上似僅此一例。
「八一辦公室」機要科和13兵團司令部機要科正式合併為志願軍司令部機要處,下設一科、二科、報務股。機要處和作戰處的位置同處在礦洞口彭司令員住室的一側。彭司令員常到此兩處走動,或在作戰地圖前長久站立凝思,或在電臺旁口授發電內容。
這時正值第一次戰役前夕,彭司令員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工作。志願軍面臨的敵人,與我軍在抗日戰爭和歷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不同,擁有最先進的裝備和最有力的後勤保障。因入朝以來從未與敵交手,彭司令員反覆求證美軍、韓軍的戰鬥力,以及英27旅、土耳其旅的實力,用以確定我軍作戰方針。
入朝前,彭司令員擬實行將部隊部署在平壤至元山一線,在這一地域構築防禦工事,阻敵於陣前,待此域建成穩固的後方基地後相機出擊殲滅敵人,即「阻敵北進,待機殲敵」的作戰方針。由於敵人依託先進裝備快速北犯,這一作戰方針已無法落實。經多次研究,志願軍總部決定主攻韓軍,爭取一次殲其兩三個建制師並殲滅美軍一部。後因形勢變化迅速,這一方針未及實現。
1950年11月24日下午,幾架美軍偵察機在大榆洞上空盤旋偵察。晚上,毛岸英到機要處退電報底稿時對我們說:這幾天敵機轟炸劇烈,要提高警惕!說完就匆匆走了。其實,當天上午,機要處已經收到了情報處送來的「明天敵機要來轟炸志司」的破譯電報。25日下午,敵人的幾架轟炸機從東向西飛過,約一刻鐘後又掉頭飛回。解方參謀長這時高聲喊道:「壞事了!敵機沿原路飛回準沒好事!趕快做好搶救準備!」話音剛落,炸彈、凝固汽油彈即落地爆炸,把彭司令員的辦公室和作戰值班室炸成一片火海。隨著升騰的煙氣,房屋化為灰燼,只剩下幾塊焦黑的鐵皮。當時,毛岸英和高瑞欣正在房內,未及撤出,不幸犧牲。彭司令員聞知噩耗後沉默良久,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沒有說一句話,悲憤之情溢於言表。
從玉泉洞到君子裡
我軍第二次戰役逼迫敵人敗退至三八線以南。這就使位於大榆洞的志願軍總部距前線較遠了,彭司令員決定志願軍總部向前沿方向轉移。經搜尋、勘測,總部駐紮在新址——玉泉洞。
總部在玉泉洞紮營不久,便收到史達林的來電,對我軍取得兩次戰役的勝利表示祝賀。此後,我軍每獲重大勝利,史達林都有賀電發來。
在玉泉洞駐紮了大約一周時間,志願軍總部遷至君子裡。按毛主席、金日成和兩黨中央決定,1950年12月4日正式成立中朝兩軍聯合司令部。聯司名義不對外。
第三次戰役結束後,毛主席轉發來了史達林致毛澤東、彭德懷的祝賀電。電文大意是:中朝聯軍以劣勢裝備打敗了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軍隊,是震驚世界的歷史性事件;彭德懷是當代最具天才的軍事家;彭德懷對第三次戰役的處置是正確的;拉佐瓦耶夫大使的觀點是錯誤的。
1951年1月底,中朝聯軍高幹會議為應對第四次戰役而提前結束。彭司令員致電毛主席和中央軍委,請求和催促已定入朝但尚未入朝的我軍部隊迅速入朝。
從上甘嶺到空寺洞
1951年4月初,彭司令員在上甘嶺主持召開志願軍第五次黨委擴大會議。人民軍金雄、金一同志參會。會議主要內容是部署第五次戰役。4月9日,志願軍總部移至位於伊川的空寺洞。到達空寺洞後,彭司令員在一個大礦洞內召開作戰會議,落實第五次黨委擴大會的精神和作戰原則。彭司令員說:即將開始的第五次戰役將有中朝聯軍百萬人參戰,我們要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打幾個大勝仗,奪回戰場主動權。
這次戰役從4月22日開始,歷時50天。我軍投入兵力共4個兵團15個軍(含人民軍4個軍團),殲敵8.2萬餘人,粉碎了敵人在我側後登陸的企圖,擺脫了我軍被動局面,同時使我新參戰的部隊取得了對美作戰經驗,迫敵轉入戰略防禦,接受停戰談判。
4月13日,空寺洞志願軍總部遭敵空襲。當時,彭司令員住在山下的一所平房裡。見敵機朝著這座房子俯衝下來,兩個警衛員不由分說,拉起彭司令員就往外跑,還未跑進防空洞,火箭彈和燃燒彈就落在了房上。彭司令員的行軍床還被打出4個彈洞。
6月中旬,志司在空寺洞召開軍以上幹部會議,分析和總結第五次戰役的得失與經驗。彭司令員在會上厲聲批評60軍軍長韋傑和政委袁子欽。為緩和氣氛,剛擔任志願軍副司令員不久的陳賡同志站起身對彭司令員說:「老總,大家肚子餓了,你也累了。咱們該吃飯了。」司令員看了陳賡一眼,略停了一下宣布:「散會。吃飯。」
從這個時候起,彭司令員除從各方面研究決定志願軍和中朝聯軍的作戰問題外,還牽掛著祖國國防建設事業。他曾向中央建議修建包蘭鐵路,還建議總體規劃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使渤海成為我國完全意義上的內海。他主張我軍正在創建的各個軍兵種都要放在實戰或實踐中進行鍛鍊,當前就應當把空軍、坦克、炮兵部隊放到朝鮮戰場上打幾場惡仗,用以錘鍊意志、獲得經驗、創新軍事理論。他不斷思考和完善現代戰爭條件下的後方勤務工作思想,常說:打勝仗的功勞,前線和後勤各佔一半。
尾聲
1952年4月6日,彭司令員離開檜倉去平壤,與金日成會晤,然後離開朝鮮回國治病。4月12日,彭司令員回到北京,當日住進北京醫院準備手術,術後於5月5日出院。這時,中央決定彭司令員接替周恩來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任命鄧華為志願軍代司令員。
1953年7月28日上午,彭司令員來到朝鮮開城中國人民志願軍談判代表團駐地,在《朝鮮停戰協定》和《關於停戰協定的臨時補充協議》上簽字。大家十分高興,熱烈鼓掌。司令員揮動雙臂示意,然后庄嚴地說:「在朝鮮的一切敵對行動已經完全停止。這場戰爭證明,一個覺醒了的民族,在為祖國而奮勇戰鬥的時候,是不可戰勝的。」
下午,彭司令員在46軍軍長肖全夫陪同下視察前沿陣地。當看到陣亡的戰士遺體由前沿陣地抬下來時,他攔住擔架,掀開蓋布,長久注視著烈士遺容。陪同人員都脫帽低頭肅立。良久,彭司令員眼噙淚花悲痛地說:「只差十幾個小時啊!這些戰士沒能看到最後勝利!我們這些倖存者應當永遠懷念他們!」本文摘自《黨的文獻》2014年第1期,來源:文匯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