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祿豐縣毆打女生事件,看校園霸凌的危害及如何規避

2020-12-23 e路愛

2020年5月27日下午,在微信朋友圈流傳一段視頻,一名女生被幾名男生狠狠地用腳踢、腳踹。

同日,祿豐縣官方發布情況通報,確認視頻屬實,被傷害的女生已經送進醫院,涉案的四名男生也被傳喚到派出所。

校園霸凌司空見慣了?

校園霸凌事件已是塵埃已久的話題了,據相關調查顯示,87%的青少年都曾不同程度的遭受霸凌行為,受到過辱罵、毆打甚至脫衣、拍照等令人髮指的對待。

但接二連三觸目驚心的事件,雖然也有太多的媒體呼籲、專家的解讀與建議、社會的唾棄與哀嘆......

話題數億遍、方法一大籮、教育體系推進座談N遍......但這一切有用嗎?自《少年的我》火爆後,校園霸凌事件頻頻呈現。

該如何杜絕校園霸凌?

01打黑除惡從學校抓起

筆者認為,校園霸凌比社會上黑勢力更可怕。

自2018年起,隨著中央《關於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通知》的發布,中國的社會掃黑除惡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如今面對日益高發、越來越瘋狂的的校園暴力,教育部是否也東施效顰?

筆者這樣一說,可能會遭反對會封殺,一些正義人會首先說發生了事件報警呀!是的,報警沒錯,但少年霸凌者有《未成年人保護法》呀,未滿14歲,你能拿TA咋樣?

大連11對女孩被13歲男孩殺死的那事,還不很好的說明嗎?

2018年6月8日,上海發生了一起校園欺凌事件,幾名涉案女生扇同學耳光、逼她下跪,最後被判處刑罰。經歷了四個月的改造生活,小太妹在離開前都寫下了保證信,但沒過多久,這些保證都化為虛有,又發生更嚴重的霸凌事件!

點讚桂林的做法!桂林對校園欺凌和暴力說不!

桂林各級政府在2019年11月份開展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專項治理工作,並制訂了專項治理工作方案。開展一次管制刀具大檢查行動;開展一次欺凌和暴力行為線索大搜集活動;開展一次校園周邊治安環境秩序治理行動。

以同樣「校園霸凌」嚴重的日本為例,其自立法層面,持續降低犯罪刑責最低年齡,自2000年起,將犯罪刑責的最低適用年齡從16歲降至14歲。

在2014年又一次修改《少年法》,對於判無期徒刑,而因未滿18周歲改判有期徒刑的少年,有期徒刑上限從15年上調到20年。

與此同時,幾乎所有孩子間矛盾會被歸為いじめ(欺負)。

校園黑惡不掃,何來孩子們純真蔚藍的天空?

02讓孩子打回去

面對校園霸凌層出不窮,我們看到學校、社會有責而無力解決,弱勢群體常常吃虧認倒黴,父母孩子沒有安全感,焦慮之中。

我們浸淫在一個複雜並矛盾的「以和為貴」—「以牙還牙」、「原諒孩子」—「得理不饒人」的傳統教育和文化中。

去年北京10歲被欺凌的小男孩的媽媽站了出來,寫了一篇文章《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NO!》獲贊無數,「孩子,別怕,你還有我。」

有人寫過這樣一段話: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不僅因為他們沒有自我保護能力,還因為他們對作惡毫無自控能力。你不告訴他那是惡,他能把別人逼死。你不告訴他要反抗,他能被別人逼死。

有毒的家庭裡,養出了有毒的孩子。而受害者可能從小擁有美滿的家庭但沒有學會勇敢。

《悲傷逆流成河》中,顧森西教會易遙一個道理:「你弱的時候,千萬別當柿子,不然誰都想捏一下。你要成為一個刺蝟,讓每個想捏你的人都帶著傷離開,這樣下次他們就不敢再去欺負你了。」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就曾說過:自己的孫女在幼兒園時期,就曾被其他小朋友欺負。當時有一名男孩,因為調皮將其孫女舉起然後仍在地上,小姑娘當時頭部就慢慢腫了。

這件事如果發生在普通家庭中,家長很可能找到幼兒園理論,李教授卻教會孫女,如果再有下次,一定要擰住對方的耳朵,而且是雙手「打回去」!

要「打回去」就必須注意培養孩子:

1、安分守己

家長要教育好孩子對與錯,讓他們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絕對不能欺負同學。

2、增強體質

霸凌學生也是欺軟怕硬,所以讓孩子鍛鍊身體足夠強壯,如果文文弱弱,更容易成為校園暴力的對象。

3、避免再次被欺負

絕大多數國人遇到霸凌總是覺得「忍一忍風平浪靜」,可很多事實已經證明:忍氣吞聲並不能解決問題,甚至危及孩子的安全。

打回去,就意味著捍衛自己的尊嚴,無論成年人還是小孩子,自己的尊嚴要自己守護,如果你值得尊重,別人就不會欺負你,你也不會任人擺布,所以,當你有勇氣打回去的時候,壞同學也不敢有下次。

03校園霸凌有哪些

事實上,孩子的惡往往超乎我們的想像,有時比成人更加不可控制。

北京中關村二小,一個四年級的男生被同學欺負,兩個同班同學趁他上廁所的時候,把廁所的垃圾桶倒在他的頭上,擦過尿和屎的紙灑了這個孩子一身。

結果,這個才10歲的孩子情緒受到很大影響,被醫院診斷為「急性應激反應」。而霸凌家長說,這就是孩子們之間開了一個過分的玩笑。

河南禹州的李女士在一個多月內發現,讀小學二年級的女兒眼睛裡冒出小紙片!醫生從她眼裡取出的小紙片多達幾十張!而這些紙片是被同校男同學塞進眼睛的。

學校王校長承認確有此事,但表示這只是孩子間的玩鬧,沒有惡意。

「霸凌」是英文「bully」音譯而來。根據國際一些反校園霸凌組織的定義,霸凌是指不被對方接受的攻擊性行為。它包括:

口頭霸凌:嘲諷、羞辱、叫外號、威脅、性別侮辱、在電腦或手機上發送刻薄信息等;

社交霸凌:故意孤立、不讓別人跟某個人交朋友、在公共場合羞辱某個人、製造關於某人的謠言等;

身體霸凌:打/踢/掐人、向人吐口水、絆人/推人、拿走或故意損壞別人的東西、侮辱性的手勢等。

校園霸凌,不該只被解釋為一個「開過分了的玩笑」!

04校園霸凌後患無窮

首先校園霸凌會滋生中國的看客群體。

去年湖北嘉魚縣某中學,幾個女中學生輪流掌摑一名女生。一邊打還一邊嬉笑著說:打重一點。在被打學生絕望時,班上竟沒有一個挺身而出。

隱藏在學生內心深處的膽怯,讓他們學會了「明哲保身」。而施暴,就成了霸凌者誇耀的資本,他們的惡行可能就沒有了下限。

還記得早幾天四川眉山15歲學生用磚頭弒師事件嗎?事件發生時全班學生無動於衷,那還是老師呀!用歹毒形容已不過分!

長此以往,所有歷經過這些事件及場面的學生,長大後都會留下難以磨滅的記憶與潛意識的自我保護,於是我們就見到了社會上為何發生很多違法、違紀的事件時,圍觀的那樣多,而出手相助與救助的人卻寥寥無幾?

其次,校園霸凌就是一個噩夢,做過這個噩夢的人,一輩子都會有陰影。,會心理極度自卑乃至形成抑鬱症,於是就有了校園跳樓自殺的。

內蒙古某中學的一個男生,因為長期遭受校園暴力,家長找到學校,校方給予的答覆只是學生打鬧,並聲稱被打的學生情緒已經穩定。結果,那個男生上吊自殺了。

如果我們低估了孩子世界可能存在的殘酷性,也就會低估了被霸凌者的絕望。

廣東一學校的學霸陳琪琪在遭受霸凌後自殺,在一封遺書中,她寫道:「最悲哀的是什麼,莫過於你連自殺的想法都說出來了,卻沒人信。」

再次,校園霸凌會把被霸凌的學生家長逼成「野獸」!

2018年5月在江西上饒發生的,41歲的王某建持刀闖入學校,當著全班師生面,連捅一名10歲男孩數刀,致男孩不治身亡。

要知他女兒在學校遭霸凌後,學校與霸凌者家長一直不理會,最終他被逼忍無可忍!結果網上近10萬人點讚「野獸」!

結語:

讓我們重溫魯迅在《狂人日記》結尾,那句最為沉痛憤懣的呼喊:

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

救救孩子!

相關焦點

  • 雲南女生遭遇校園霸凌,面對這類事件我們怎麼做
    網傳女生被男生腳踹毆打的視頻在網絡傳播。視頻中,一個女孩被幾個男的掀翻在地,並用腳踹坐在地上的女生,還用樹枝疑似抽打女生。女生全程沒有還手,幾個男的都比女生高,用腳踹的力度還很大。視頻流傳出來後相關部門也是高度重視,並展開調查。28日,警方通報雲南女生被多名男生毆打,打人男生監護人已經向女生道歉。
  • 湖南再現校園霸凌,男生瘋狂毆打女生後,未成年身份成護身符
    近日據媒體報導,湖南邵陽再次發生了一起校園暴力事件,一名女子在校外遭到了兩名男女的毆打。事發後雖然報警,但因打人者均是未成年,所以不進行拘留,主要以教育為主。從網上流露的視頻中來看,被打的女孩和兩名霸凌者年齡應該相似。
  • 雲南祿豐又見校園霸凌,4男生圍毆1名女生,打人者被處分
    「保護法保護了很多壞孩子,而讓品行端正的好孩子受到了委屈」,近日,雲南祿豐又出現了一起校園霸凌事件,4名人高馬大的男生竟然圍毆1名女生,簡直無法無天。事件經過5月27日,一段女孩被4名男生毆打的視頻在網絡瘋傳,視頻中女孩穿著白色襯衫坐在地上,而4名男子連續多次用腳踹在女孩身上,女孩被踹倒後試圖爬起來,又再一次被4名男子踹倒。
  • 住手,校園霸凌!
    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對校園欺凌也有自己的看法。 很多施暴者其實本身也存在很多家庭等方面的問題。老師也不能忽略一些細節情況,言語上的暴力同樣危害巨大。
  • 女生遭遇校園霸凌,在宿舍被毆打,學校的處理方法讓人大跌眼鏡
    校園暴力、校園欺凌已經成為我們口中最沉重的話題。不僅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身體上的傷害,還會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家長不希望這種事情發生在家裡的孩子身上。校園生活應該是一種非常簡單而美好的生活,但它卻因為這個沉重的話題讓人感到難過,希望所有的孩子可以在外面學會保護自己,更不能欺負別人。在晉中發生了這樣一件校園霸凌的事情。一個小女孩在宿舍被幾十個人圍毆。經過十多分鐘的毆打,小女孩的心理和身體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然而,學校的處理方式卻讓家長們不滿,傷了他們的心。
  • 湖北一女生宿舍內被抽打,被逼下跪,校園霸凌事件讓人心痛
    校園霸凌事件一直都是備受社會關注的問題,何為校園霸凌?是指一個學生長期重複的被一個或多個學生欺負或騷擾,或是學生被鎖定為霸凌對象而成為受凌虐學生,導致其身心受到嚴重傷害的情形。我們都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都或多或少的見過這種校園霸凌事件,新聞中也常有報導。一般都是那些學習不咋地,欺負人比較在行的孩子所為,而受傷害的一方,往往是性格比較軟弱,自卑的孩子。
  • 又是校園霸凌!18歲女生宿舍內遭毆打,學校:不願意上可以轉學
    其實在校園裡面也會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就比如校園霸凌這樣的事情發生,校園霸凌是我們都不願意提及的事情也是非常沉重的話題,這樣的事情只會帶給學生無限的傷害,家長是絕對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受到這樣的欺負。在晉中近日就發生一件校園霸凌的事情,一個女生在宿舍內被好幾個人一起圍著毆打,並且毆打的時間長達十幾分鐘,這樣的毆打也讓女孩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受到了嚴重的創傷,但後續學校的處理結果讓孩子的家長非常的不可理解。
  • 女生遭欺凌68秒被打超40次,校園霸凌何時休,我們如何保護孩子?
    又一次在新聞中看到了校園霸凌事件。每次看到這種事情都感覺很是氣憤。 以我個人的經歷而言,校園霸凌確實是普遍存在的。以前在讀書的時候,經常能夠目睹校園霸凌的情況。
  • 18歲女生遭校園霸凌,宿舍內慘被毆打,學校:不願意上可以轉學
    這些年來校園霸凌事件越來越受大眾的關注和重視,隨著如今青少年的思想越來越成熟,人與人相處中的一些矛盾都會被放大來看,以至於不少人會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做出偏激的做法。加上有未成年保護法的支持,越來越多學生都開始肆無忌憚,放縱自己。
  • 親愛的寶貝,我該如何保護你?校園霸凌何時能停止!
    近日,貴州畢節威寧縣某中學高一女生在校內與同學發生爭吵,隨後被多名男生在學校天台毆打。經醫生診斷,鄧同學右手中指疑似骨質損傷,精神創傷嚴重。對於鄧同學提到的有老師路過但沒有阻止情況,威寧縣警方正在調查中。
  • 18歲女生遭遇校園霸凌,宿舍內慘遭毆打,學校:不願意上可以轉學
    相信經常關注新聞的朋友們也都發現了,在最近這幾年關於校園霸凌的事件頻頻發生,而學校本是一個學生學習的地方,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這一點令人不解。可是最近就發生了一件這樣的事情,有一名女學生在宿舍裡遭到幾十人圍堵毆打,過程長達十多分鐘,此次事件給小女孩身心健康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傷害和影響。可是令人感到最氣憤的是,學校的處理方式讓家長很是不滿意,也傷害了學生家長的內心,那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怎麼辦,如何正確應對校園霸凌
    近年來校園霸凌這個詞不斷出現在我們的耳邊,甚至因為校園霸凌導致的悲劇也屢有報導,讓人也十分惋惜。那麼,當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怎麼辦?如何正確應對校園霸凌呢?前幾天,看到一篇新聞報導,報導裡一名15歲的孩子被6名教職生打死,並被掩埋在當地的一處農田裡,當人們發現時,這名15歲的孩子已經死亡。
  • 「300萬」的杯子引發校園霸凌,當年受欺負的女孩,後來如何?
    視頻裡的聲音,有些顫抖,王晶晶講述自己十年前遭遇校園霸凌的視頻,火遍了社交圈。 在此之前,姑娘緘默了很久很久,而今,她第一次透過公眾媒體,講出那個暗色調的故事。 網上輸入"王晶晶校園霸凌案",隨手一搜都能跳出許多驚悚標題的文章。
  • 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荷蘭各界攜手應對,共建和諧校園
    報告顯示,2020年「兒童侵害問題」相關搜索熱度同比上漲195%,「校園霸凌」位居兒童侵害問題搜索第一位,並在9月1日開學後熱度激增81%。 言語攻擊、推搡、毆打是校園內不為人知又屢屢發生的事情。看似平靜的校園裡,校園霸凌的種子在悄悄生長。
  • 校園霸凌or普通衝突?家長該如何分辨?
    「校園霸凌」一直以來都是教育難題,困擾著無數的家庭和學校。為什麼說它是「教育難題」,主要原因有幾點: 對如何判定某種行為,是孩子之間的一般衝突還是「校園霸凌」?
  • 女孩被多名女生在操場圍毆,視頻曝光,校方:未毆打,是肢體衝突
    近日,一段校園內的視頻引起了許多網友的注意;視頻中一位女生被數位女生包圍在操場,隨後眾人對這名女生一頓拳打腳踢……而學校在事件發生之後,面對記者的求證時,聲稱事件只是雙方發生了「肢體衝突」;並不存在霸凌和毆打!
  • 「九歲女孩遭同班男孩欺凌長達兩年」:請別把校園霸凌置身事外
    昨天,又一條令人咬牙切齒的報導登上頭條——校園霸凌為什麼要用「又」這個詞因為近幾年校園霸凌事件太多,已經屢見不鮮了校園霸凌是指學生之間的權力不平等的攻擊性行為,是長期、反覆發生的,或者有持續發生的可能性要注意霸凌的核心特徵是「權力的不平等」,最有傷害力之處不是打你一下踢你一腳,而是讓你覺得自己處於無助的弱勢這一點無法改變
  • 學生如何應對校園霸凌?
    校園霸凌一直是世界性難題,是不少國家中小學教育中的頑疾。由校園霸凌引發的未成年人惡性「犯罪」事件在世界上也並不罕見。在我國,每年都有聲音呼籲「降低刑事責任年齡」,但考慮到當今刑法上的刑事責任年齡是經過大量科學調研和論證才最終確定下來的,任何修改都會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不能輕易改變。
  • 桃園高中女生因同性戀劈腿引發霸凌事件
    中新網12月23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女女同性戀引發校外霸凌事件。桃園縣某高中二年級周姓女學生因陳姓女友劈腿氣憤不已,兩人先在網絡上唇槍舌戰,並相約到桃園中正藝文園區談判。  陳女本想反抗,但周女的四名友人輪番動手打她巴掌、背部;擔心公園路人指指點點,他們又將陳女押到撞球場繼續毆打。  警方說,打人與被害人都是女高中生,分屬三所不同的高中職,雖然陳女輪番被毆打,所幸只有挫傷沒重大傷害。  事後陳女家長找上周女家人理論,雙方連日斡旋,最後談妥以13萬元和解。警方事後也將打人的周女與四名同學,以妨害自由移送少年法庭審理。
  • 吉林一中學宿舍「校園霸凌」,一男生被多人毆打,下跪叫「大哥」
    現在的中學生,因為距離家比較遠,所以都選擇住校,但是卻沒想到遭遇了學校霸凌。關於學校霸凌的問題,其實頻有發生,但是到了最後卻往往不了了之,因為參與霸凌的也都是孩子,最後只不過是小有懲戒,但是對於被欺負的孩子心理,卻可能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