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廖波文化會每天為您帶來優質文化歷史等內容。
即使生活在現代的我們,在小的時候也難免會受到家裡長輩「重男輕女」的風氣的影響。從古代開始,男性一直處於社會的頂層,女性需要依附男性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現象已經是一種常態。
這種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在古代的一些詞彙中也有體現。比如家裡生了男孩叫做「添丁」,家裡生了女孩叫做"添口"。「男丁女口」的說法實際上也體現了封建文化中的男尊女卑這一現象。
為什麼叫「添丁」「添口」?
「丁」是成年的男子,是一種勞動力。因為只有成年之後的男子才能承擔家裡的農活,來給家裡賺錢。在古代16-60歲之間的男子可以稱為「丁」。
女性在古代大多從事編織等體力不是很重的活計,這種活動能夠補貼家但很難養家,因此女性的地位比較低,人們認為女生生下來就是正了一張嘴,也就是口。所以女孩出生叫「添口」。
丁與口與什麼有關?
主要和古代的賦役制度有關。簡單說就是和稅收有關。秦漢時期主要是對土地、人口戶籍徵稅,包括事務、貨幣和勞動力。
漢代的時候,不僅要收田租,還要收人口稅,輸出賦。一般來說按人口數量收人口稅,按土地數量收田租,如果婦女沒有土地就只徵收人口稅。
歷朝歷代都有各種稅的徵收。很多人認為女性力量小,不能從事農耕等勞動活動還要被收稅,這就需要男性幫她們交稅,拿人錢財自然手軟。歸根結底古代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決定了兩性地位的不平等。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的普及,男尊女卑的文化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批評。現在我們的社會更多的講求的是一種男女的平等,男尊女卑的思想越來越落後,男性和女性中的大多數人都不認可這一觀點。
現在談到添丁添口我們想到的家庭成員的增加,而非單獨某一性別的增加,可見人們的思想越來越先進,開放。具有男權色彩的一些詞彙,也必然被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詞彙,但是大家並沒有意識到詞彙後面蘊含的傳統文化的要素。可見文化的發展過程中也是伴隨著好與壞同時進行。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