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也要進行體測,項目包括1000米!網友:讓聶衛平試試?

2020-10-03 小李子愛體育

象棋也要進行體測,項目包括1000米!網友:讓聶衛平試試?最近這段時間全國遊泳冠軍賽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可大家關注的地方並不是比賽有多激烈,而是有多位名將因為體測分太低直接被淘汰出局,像餘賀新,傅園慧,於靜瑤,王簡嘉禾等名將都在預賽中遊出了第一名,其中王簡嘉禾還打破了亞洲紀錄,但他們都以為體測分沒有進入前八,而被擋在了決賽的大門外。

除了遊泳項目外,其他很多項目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全國擊劍冠軍賽南京站女子重劍個人賽還上演了一場鬧劇,兩位世界冠軍孫一文和林聲都因為體測未能進入前八名,被直接淘汰出局,而且16進8隻看體測成績,並不會比擊劍,換句話說就是孫一文和林聲都還沒有比擊劍就直接出局了。全國體操錦標賽女子跳馬資格賽共有11位選手完賽,但其中有6位選手的體測分沒有進入前八名,所以就只有5位選手進入了決賽,連決賽人數(8人)都沒有湊齊,並且資格賽最後一名還憑藉一個難度係數最低的動作獲得了全國第五名,這種情況就連經常看比賽的央視解說都感到意外。

棋類項目作為特殊的體育項目今年也需要進行體測,從媒體的報導來看,目前正在安徽開賽的2020年全國象棋男子甲級聯賽就首次引入了體能測試,主要分為了三個類別,分別是耐力,力量,以及柔韌,其中包括的項目有1000米跑,800米跑,3000米快走,立地跳遠,實心球,坐位體前屈,由於象棋選手的年齡普遍較大,所以還根據年齡對每個項目的達標成績進行了調整,但即便如此,這對很多象棋選手來說依舊是一大考驗。

很多網友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讓聶衛平試試?」「體育局領導果然是高瞻遠矚,預計到2100年奧運會會推出3000米遊泳田徑混合項目,邊跑邊下象棋和邊跳邊下圍棋等項目。」「這是要跑著下棋嗎?」「體能是運動員的基礎,但智力智商是運動員的上限。所以,在全面推廣體測的情況下,再加上高考卷,語數外理化生。相信由此培養出來的運動員必將橫掃世界。」「象棋的體測跑步完全不對,象棋就應該以靜制動,應該在那蹲馬步更適合。」

相關焦點

  • 真就文武雙全唄,棋手們也要體測1000米?
    體測在亳州當地一所學校的操場上進行,考慮到棋類運動特點及棋手的不同年齡,聯賽對於項目選取也進行了謹慎的選擇。無論是在立定跳遠時展現的爆發力,還是在1000米比賽的衝刺速度,都令人印象深刻。他認為作為棋手,堅持鍛鍊對於項目發展來說是更好的,也能鍛鍊自己的毅力和自律能力。下棋也要練體能對於象甲聯賽規定棋手體測通過才能參賽,不可避免地引發了外界爭議。不少人認為象棋是腦力的競爭,搞跑步跳遠測試有些違和。
  • 要命?69歲象棋運動員體測標準曝光:實心球+3000米快走+體前屈
    近日,中國體壇體測引發全網關注,有網友吐槽,象棋運動員也要體測嗎?實際上的確如此,有媒體曝光了一份象棋運動員體測標準,其中,45-59歲壯年二組、65-69歲的老年組象棋運動員,要考核3000米快步走、投擲實心球以及坐位體前屈。
  • 中國體壇再鬧笑話,下象棋需要進行體測!冠軍體測不合格無緣參賽
    近日中國體育界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關注,包括我國許多網友也表示對於中國體育的不解!最終還是憑藉遊泳成績一決高低,遊泳運動員真的要比田徑?除了遊泳這種需要消耗體力的競技運動需要進行跑步體測以外,象棋選手也必須經過體測合格後方能有資格參加象棋比賽
  • 下象棋也要體測!69歲男棋手需計時快走三千米+扔6米遠鉛球
    近日,中國體壇各項賽事颳起一股「體能測試」龍捲風,很多世界冠軍儘管預賽成績很強,卻因為體測不達標導致無緣決賽,當大家調侃難道象棋也得搞體測時,沒想到事實的確如此。根據媒體透露,參加全國象棋甲級聯賽的運動員們,也需要完成體能測試。
  • 69歲象棋運動員體測標準曝光:實心球+3000米快走+體前屈
    近日,中國體壇體測引發全網關注,有網友吐槽,象棋運動員也要體測嗎?實際上的確如此,有媒體曝光了一份象棋運動員體測標準,其中,45-59歲壯年二組、65-69歲的老年組象棋運動員,要考核3000米快步走、投擲實心球以及坐位體前屈。
  • 下象棋也要體測!69歲男棋手需計時快走三千米+扔6米遠實心球
    近日,中國體壇各項賽事颳起一股「體能測試」龍捲風,很多世界冠軍儘管預賽成績很強,卻因為體測不達標導致無緣決賽,當大家調侃難道象棋也得搞體測時,沒想到事實的確如此。在耐力測試方面,年輕運動員們需要挑戰長跑,45歲以下男女運動員,分別需要挑戰1000米跑與800米跑。而45歲以上的長者們就需要測試3000米快走,而不是慢走,而且也有特定時間限制。比如,69歲老年男棋手,需要在37分鐘完成任務。
  • 象棋聯賽引入體能測試:棋手要考1000米跑、立定跳遠
    本賽季的象甲聯賽首次引入了基礎體能測試,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編印的《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工作指導手冊》規定的年齡分組、測試項目、標準、評分等內容,對棋手進行測試,只有測試達標才能獲得參賽資格。棋手參加測試。 楚天都市報 圖在不少人看來,象棋是腦力的競爭,與跑跑跳跳的畫風不甚契合。
  • 象棋聯賽引入體能測試:棋手要考1000米跑、立定跳遠
    本賽季的象甲聯賽首次引入了基礎體能測試,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編印的《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工作指導手冊》規定的年齡分組、測試項目、標準、評分等內容,對棋手進行測試,只有測試達標才能獲得參賽資格。棋手參加測試。
  • 象棋選手也要體測,老年組比3000米快走+投擲實心球
    更有意思的是,全國象棋甲級聯賽運動員體能達標規定,60-69歲的老年組不僅要進行3000米快走,還要投擲實心球,這樣的體測讓人匪夷所思,有點貽笑大方。象棋選手更多的是動腦活動,需要敏捷的大腦思維,在體能測試中,參加簡單、適中的耐力、力量、韌性考核無可厚非,但網際網路曝光的全國象棋甲級聯賽運動員體能達標一覽表顯示,60歲-69歲老年組要求進行3000米快走、投擲實心球,這樣的安排讓人感到困惑和不解。
  • 象棋選手要測3000米快走實心球!前中國世界冠軍:體能只是輔助
    象棋選手要測3000米快走實心球!前中國世界冠軍:體能只是輔助。除了遊泳外,還有一些體育項目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比如擊劍項目要求測跳繩,然後兩位世界冠軍林聲和孫一文都因為體測沒有進入前8名被直接淘汰,這些項目都還需要用到體力,進行體測都還說得過去,可有的項目明顯偏向智力,比如象棋等,但這些項目也要體測,並且體測不過關也不能參賽。
  • 下象棋也要體測!跑步跳遠都有,主任:要有精氣神
    那就是中國象棋男子甲級聯賽之中,也引入基礎體能測試!這就實在是太讓人們匪夷所思了,基礎體能測試之中包括1000米跑步和立定跳遠。棋手也要參加體能測試?象棋雖然是一項體育運動,但它本身並不是一種競技體育,兩位棋手坐在那裡對弈,雖然小區樓下大爺下象棋的時候會經常喊出來,但在正規的比賽之中,雙方棋手還是都非常溫和爾雅的。
  • 體測「攔路」?遊泳體測前八才有資格,為何不學象棋體測達標制度
    遊泳進行體測,而象棋比賽也要進行體測,棋類項目作為特殊的體育項目,今年的比賽首次引入了基礎體能測試,根據國家要求規定的年齡分組、測試項目、標準、評分等內容對棋手進行測試。聯賽選取了耐力、力量及柔韌三個類別進行測試,具體有1000米跑、立定跳遠等項目。體能對於象棋比賽也相當重要,良好的體能可以促進比賽的順利進行,同時也可以鍛鍊運動員的身體,有利於更好地參加比賽,但是象棋的比賽的體測是採用達標,而且標準相對來說不是很高,這樣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
  • 象棋選手測3000米快走實心球!前中國世界冠軍:體能只是輔助
    8名被直接淘汰,這些項目都還需要用到體力,進行體測都還說得過去,可有的項目明顯偏向智力,比如象棋等,但這些項目也要體測,並且體測不過關也不能參賽。從媒體的報導來看,2020年全國象棋男子甲級聯賽就引入了體測,主要分為了三個類別,分別是耐力,力量,以及柔韌,其中包括了6個項目有1000米跑,800米跑,3000米快走,立地跳遠,實心球,坐位體前屈。
  • 傅園慧徐嘉餘之後,體測又爆荒唐項目,60歲要快走3000米?
    ,然而因為她們沒能滿足體育總局要求的「體能測試」標準,因此直接失去了參加後續比賽的資格;一石激起千層浪,更多體育項目的體側也被曝光出來,其中短跑項目要求測3000米、擊劍項目要求測跳繩……這些體測項目聽起來已經匪夷所思,然而在今日又爆出了一項令人在啼笑皆非之下感到憤怒的荒唐項目!
  • 傅園慧徐嘉餘之後,體測又爆荒唐項目,60歲要快走3000米?
    ,更多體育項目的體側也被曝光出來,其中短跑項目要求測3000米、擊劍項目要求測跳繩……這些體測項目聽起來已經匪夷所思,然而在今日又爆出了一項令人在啼笑皆非之下感到憤怒的荒唐項目!30日,國內某知名體育頻道曝光了全國象棋運動員的體能測試標準——象棋選手需要對耐力、力量、韌性分別進行考核,其中包括跑步、快走、立定跳遠、擲實心球、坐位體前屈等項目。更值得一提的是,60歲-69歲老年組仍要求3000米快走成績,以及投擲實心球的成績!
  • 熱議中國奇葩體測:孫楊參賽也要倒在3000米跑上
    近日,中國各個項目的體測成為外界熱議的焦點。在全國遊泳冠軍賽上多位預賽第一乃至打破全國和亞洲紀錄的選手,因為體測成績被排除在決賽門外之後,體操項目也因為體測原因導致跳馬決賽只有5人參加,一個業餘動作也能拿到全國第5。如此兒戲的規則,令人笑掉大牙。而包括國外媒體也對此進行了關注,可以說這次體測丟臉丟到國外了。
  • 熱議中國奇葩體測:孫楊參賽也要倒在3000米跑上
    近日,中國各個項目的體測成為外界熱議的焦點。在全國遊泳冠軍賽上多位預賽第一乃至打破全國和亞洲紀錄的選手,因為體測成績被排除在決賽門外之後,體操項目也因為體測原因導致跳馬決賽只有5人參加,一個業餘動作也能拿到全國第5。如此兒戲的規則,令人笑掉大牙。
  • 媒體:體測不能成為攔路虎,拳擊首先行動,取消體測3000米
    北京時間10月1日,最近幾天我國多個體育比賽如火如荼的進行,比如在青島進行的2020全國遊泳錦標賽,但是在比賽中卻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導致了比賽發生了戲劇化的劇情,被許多網友進行吐槽。縱跳、引體向上、軀幹核心力量、30米跑、3000米跑5個項目,而在遊泳比賽中我們都知道許多短程項目運動員他們依靠的是爆發力,而不是持久力,這樣的體測成績卻影響了他們的比賽需要的優勢,因此包括傅園慧,王簡嘉禾,餘賀新,方喆等人雖然在預賽中排名第一,甚至打破亞洲紀錄的情況下
  • 射擊選手要比垂直縱跳!壘球項目8進4隻比體能,引起網友熱議
    射擊選手要比垂直縱跳!壘球項目8進4隻比體能,引起網友熱議。全國擊劍女子重劍,兩位世界冠軍孫一文和林聲都因為體測沒有進入前8,連參加專項擊劍比賽的機會都沒有,全國體操錦標賽女子跳馬決賽僅有5人參加,資格賽最後一名直接成為了全國第五名,就連象棋這種偏腦力的運動也未能倖免,參加象棋男子甲級聯賽的選手也需要進行體測,並且體測項目包括3000米快走,實心球,坐位體前屈等,由於象棋選手的年齡普遍比較大,所以這些體測項目對這些象棋選手來說絕對會是一大考驗
  • 射擊選手要比垂直縱跳!壘球項目8進4隻比體能,引起網友熱議
    射擊選手要比垂直縱跳!壘球項目8進4隻比體能,引起網友熱議。擊劍比賽的機會都沒有,全國體操錦標賽女子跳馬決賽僅有5人參加,資格賽最後一名直接成為了全國第五名,就連象棋這種偏腦力的運動也未能倖免,參加象棋男子甲級聯賽的選手也需要進行體測,並且體測項目包括3000米快走,實心球,坐位體前屈等,由於象棋選手的年齡普遍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