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處時代,每人每天都要平均面對23個逆境時刻,大多數人都沒有足夠的能力應付。
早上7點前,你一邊喝著咖啡,一邊刷信息,突然發現大型企業集團正在覬覦收購或合併你的公司。
你動了很多腦筋規劃出行,但不管去哪裡都是麻煩事,或許是停車場滿了,或許是航班延誤了等等。當你到達工作地點,會收到51封電子郵件和23條語音郵件,再被82條信息轟炸一番。
你趕著去開會,匆匆回復幾條信息,剩下一堆很重要但還沒心神回復的信息;會議高度緊張,手機不斷發出各種鈴聲;回到辦公桌前的路,你又收到部門的最新財務報表,你告訴自己要在回以前細讀這份報表的內容,但又不禁問,「什麼時候才能有空啊?
坐到辦公桌前,代辦事項從15個增加到19個,其中7件你今天必須完成,除非有什麼不可預見的要緊事。可現實是,我們每一天都會有不可預見的事發生!
當你按事情的優先級排序時,你兒子學校的護士打電話,說他發燒了。你本不應該錯過和客戶的午餐會,但還是得推掉……
這是高速經濟中小企業主、商界人士的真實寫照。
當代社會越來越複雜,不確定性因素越來越多,人們需要快速、高效、高強度地工作,濃咖啡和高速的網際網路線路支撐了今天的工作節奏,同時也給很多人戴上了一副枷鎖。
著名逆商理論奠基人保羅·G在新書《逆商》中提出,如果我們不以類似電腦方式升級自身的作業系統,我們的績效、敏捷性、韌性、問題解決、決策以及身心健康都將受到負面影響。
而升級個人作業系統的關鍵,涉及一個詞,就是逆商,英文縮寫AQ。
高逆商的人是怎樣的?
由古至今,無論是學習成績還是社會背景,都不足以成為一個人能成功的唯一因素。40年前,保羅開始了對逆商的研究,終於發現一個真相:
那些對逆境作出最有效反應的人,將在工作和生活中勝出。
簡而言之,逆商決定了一個人能走多高多遠,高逆商的人,更容易成功。
早前,保羅出了《逆商:我們如何應對壞事件》,此書在全球大受歡迎,後來作者也測了金百萬人的你上,為幾百個組織提供了培訓和諮詢,真實地確認一件事:一個人勝出不需要生來就有很高的逆商,因為每個人在逆商方面都大有潛力可挖。
一個可以被提升的東西,就說明它可被觀察,可被測量。保羅經過 40 年的研究,提出了 CORE 四維度,即從 C-control(掌控感)、O-ownership(擔當力)、R- reach(影響度)、E-endurance(持續性)來衡量和提升逆商。
C- control(掌控感)
你認為自己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困境;你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掌控自己對逆境對反應。
1999年,波士尼亞難民遭受了恐怖襲擊。新聞報導中,一名波士尼亞難民在地雷爆炸中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手臂被炸斷後截肢,同時還目睹了妻子被槍強姦。他對記者說,「我們會有新的生活,看看那些需要我們的孩子,他們是我們的未來,我們必須幫助他們。」
另一名年齡相仿的男子失去了家園和財產,所幸家庭還平安。他沮喪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他們拿走了一切,一切都晚了……沒有辦法生活……我們無能為力 …… 我們什麼都沒有了。」
你看,不同人對可怕事件的感受,有著天翻地覆的變化,這就是掌控感高低的差別。
O-ownership(擔當力)
你會在多大程度上承擔起改善局面的責任,不管原因是什麼。
如果某個登山者犯了錯誤導致自身受傷,那不管是他自己做了蠢事還是其他原因,你們都必須把他從山上抬下來。如果因為別人的判斷錯誤走錯了路,必須改變路線,那你們就要發揮各自作用讓隊伍重新回到正路。
成為一支真正的登山隊,所有攀登者的命運都取決於彼此的專注和努力,你不僅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還要為登山隊的成功擔起責任,這就是擔當力的體現。
R- reach(影響度)
你會讓逆境多大程度上影響你的工作和生活的其他領域。
一個阿莫科公司的系統分析師,此刻正在和他的妻子度假,飛機上突然看到報紙頭版宣布了英國石油公司和阿莫科公司合併。他一看到標題,立刻大喊,「我們整個部門都沒了!現在要裁掉幾千人!這是大災難!」
這樣的回應代表了他覺得這件事會極大程度影響生活,甚至走向崩潰。認為逆境影響深遠的人,往往對可能(或肯定會)發生的糟心事充滿恐懼和驚慌。長期的恐懼和憂慮會削弱一個人,使他無法採取最佳行動。
E-endurance(持續性)
你認為逆境會持續多久?
英國探險家Ernest Shackleton曾率領探險隊到南極洲,木船意外在浮冰中永久沉沒,船員們被迫在浮冰上紮營度過南極洲的冬天,科學家們推算出他們難以活命。
他們放棄紮營,駕駛一艘救生艇在地球最大的海域航行了700英裡,大家的皮膚被鹽水泡裂,喉嚨因缺水而腫的無法進食,衣服被海水浸溼磨損,但沙克爾頓一直告訴夥伴們,他們終將擺脫困境。17個月後,他們得救了,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坐雪橇和滑雪板穿越整個大陸的探險隊,也創造所有探險隊死裡逃生故事中最令人震撼的一個。
這就是骨子裡相信逆境終將過去、不具備持續性的表現,也是極高逆商的表現。
回到我們現時代生活,今年疫情期間,中小企業倒閉、公司裁員等等的黑天鵝事件,是我們無法掌控的事情,但我們可以掌控自己對這些事的反應:相信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發展,前提是自己擔當責任;相信逆境影響度有限,不具備持續性,總會過去。
你無法避免整個部門在工作中淘汰,但你可以掌控你發展其他選項的速度,以及你能否利用這種逆境去做一些不同的事,去探索實現某個被深埋著的夢想;你也許無法改變那些在工作中真正消極的人,但你可以控制他對你和他人的影響。
四個維度相互聯繫、一個人對事件的掌控感越高,就願意擔當得更多,擔當力更高;那些認為逆境的影響度可控的人,即使在最可怕的情況下也會下意識認為—— 逆境終將過去。
逆境來臨時,不要陷在你掌控不了的事件情緒裡。
「能力只會為你贏得上場的機會,而不會確保你獲勝。」
創業型、網絡化、全球化的新經濟中,昨天最好的就是平庸的。「最好」已經不夠了,規則每時每刻都在改變,很多做法都變得無力。新經濟時代,我們需要的是一群攀登者,他們擁有在苛刻環境下有效運行的作業系統。
攀登者具備一些特質:有高逆商反應能力 、基於反應的、有彈性和吸收力的、專註解決方案而非譴責的、始終在學習區
如何成為新時代的攀登者?
—— 提升你的逆商,就必須重新構建對逆境的反應模式。
第一層級是深化對CORE的覺察:先覺察自己的;再覺察別人的。按照上面提的問題,針對不同的時間進行多層級思考。
第二層級則是用到 LEAD 工具:
L- linsten (傾聽你的CORE反應)
這個反應是不是較高(較低)的逆商?
CORE的哪些部分最強(最弱)?
E(負起責任)
當前局面的各個方面中,哪個是你最想改善的(即使是用最微不足道的方式)?
哪個方面你最想負起責任?
A(分析事實依據)
有什麼證據表明,這必將超出你的掌控?必將影響廣泛?必將影響持久?
有什麼證據表明,這些假設中的任何一個必定會成為事實?
D(行動)
你可以做些什麼來增強掌控感?做些什麼來限制逆境的影響度?限制逆境的持續性?
行動清單中,你會首先承諾去做哪一項?什麼時候完成(或開始)這項行動?需要哪些幫助?
當困境出現時,先意識自己的第一反應,然後按照LEAD工具給的具體方向,列出你可以做的事情,每解決一個難題,你的逆商就會升級。
逆境來臨時,做你能掌控的事情。
人才是21世紀最重要的資本,當我們理解新經濟需要的人才後,除了努力成為這樣的人,尋找這類人同樣重要。
1.基於逆商的招聘策略
從意義開始
大部分攀登者不會真正去爬山,山峰代表的是他們的人生使命,也就是說,他們的意義感尤為強烈。可用一些強化意義的方式來吸引攀登者:
給他們寫私信,表示他們很重要;
交談時多談談貢獻、更高的目標;
向他們指出哪些資源有助於他們創新、思考、學習、互動、攀登等等。
尋找熱情追逐目標的人
非營利志願者團體、社區組織委員會等地方,存在著大量忙碌又能解決問題的人。你可以在這些地方尋找,並帶著一些簡單的問題「你為什麼來這裡?你為什麼把事件花在這件事上?你希望從你的努力中得到什麼?你為這項事業奉獻了多少時間?Why?」
尋找那些全身心投入的人
在內部尋找,通過公司主辦、贊助的一些有意義活動中,找出那些超越工作職責而投入其中的人;也考察下組織領導們,看看誰在工作中最熱情、激發人心。
看看誰會來找你
N年前,《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正暢銷,柯維領導力中心大廳迎來了很多人,每隔幾分鐘就有人走進大廳申請參與工作。一位30歲的紳士解釋道:「我剛從東海岸飛過來,讀了柯維博士的書。我是IBM公司的市場經理,你可能沒有任何工作空缺,但不管怎樣,可以和你們談談嘛?我一定要參與這裡正在發生的一切。」
他們當中許多人曾是紮營者,現在勇敢探出帳篷重新上路,因為他們意識到:柯維博士和他的團隊創造的使命極具意義和吸引力。
這就意味著你要做好準備,書中提供了六個重要因素,如果六個因素按照適當比例提供到位,那些有創業精神的攀登者才能加入你的人才梯隊,這也是攀登者最看重的因素:
自由;
掌控感;
共同的責任;
令人嚮往的遠景;
有價值的使命、意義;
攀登的資源。
如果你不能做好準備,兌現承諾,就不用費心邀請這些人才加入團隊。
2.六個尋找攀登者的致命缺陷
在招聘開始前妥協你的標準:基於「看上去合適」或者直覺而聘用;
混淆了態度與高度:盲目急躁的聘用會導致後悔;
因循守舊:要在競爭對手忽略的地方搜尋人才;
在網際網路上找夏爾巴人(珠穆朗姆峰下世代登山的人):只有在你希望申請者多樣化時才用網際網路搜索,但這個世界還有很多人才不在網際網路上;
在攀登中走捷徑:只僱傭那些和你一樣的人;搞裙帶關係,只僱傭那些你了解的人;看中他們的關係資源而僱傭;在當前緊迫需求下作出長期承諾和決定;
重出身勝過重表現。
說真的,現時代的招聘著多半掉進這些缺陷裡,前期足夠省事,只是後面辭職火葬場罷了。
1.團隊逆商提升流程
評測問題具體可看書,本書作者和上海一家公司合作,可尋找代理公司進行專業評估。
當然,你或許不是公司的管理者、也沒有創業的想法,但每個人都在不同的圈子和環境裡,都能影響組織文化的韌性,所以都有必要了解文化逆商提升都流程。
2.文化逆商提升流程
提升流程中,第一步就是做專業的評估。書中有四個關於逆商的評估表:個人逆商評估表、評估應聘者表、團隊逆商評估表、文化逆商評估表,具體請自行查閱,同時也可聯繫書中提供到的上海代理公司進行專業評估。
做了專業評估後,書中還總結了22種提升文化逆商的方法,我認為是把整本書高度總結和濃縮,適合抄寫在筆記上,隨時翻閱:
圍繞新經濟重新定義你的組織
清理你的裝備
與攀登者為伍
培養攀登引領者
提供攀登學院
將LEAD工具制度化
打造有反應能力的攀登隊伍
建立大本營、拆除紮營地
定義攀登角色
為攀登分配資源
做山峰的守護者
對績效進行評估
利用技術助力攀登
期待最佳
掌控你能掌控的
注入擔當力
控制逆境的影響範圍
透過逆境看向未來
把失敗因素考慮進來
始終處於學習區
獎勵攀登行為
培育意義感
新經濟下科技和人性結合,帶來了新的自由和挑戰,還代表著一種沒有人完全理解的遊戲,規則每天都被改寫,而你的組織也應該被重新定義,才能吸納新的活力。
清理你的裝備可以對以下問題進行思考:
與攀登者為伍、培養攀登引領者、提供攀登學院、將LEAD工具制度化、打造有反應能力的攀登隊伍,都是上面提到的CORE維度和LEAD工具的知識點,建議反覆閱讀並實踐。
最後提到的培育意義感,也是我認為提升逆商最重要的一點。
現時代,人們工作除了追求溫飽、物資、越來越多維度也會放在了自我價值感。如果一家公司、一個組織無法提供員工意義感,就別怪人來人去。
當然,想明白自己想要什麼,這也是自己本身的課題,是每個奮鬥的現代人要儘早想明白的問題。想在職場上向上而生,先明白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很多時候這個問題是沒有固定答案的,但《逆商2》給了一個很好的名稱—— 攀登者。
登峰路上,放棄者和紮營者都很可惜,但攀登者永遠擁有幸福,他們有極大的目標和使命感,而在攀登的過程不斷爆發出驚人的逆商力,而更幸福的是,某些猶豫是否紮營又或者早早紮營的人,受到了攀登者的影響,選擇繼續前進,這估計是最幸運又最幸福的事。
「有時候,退下去比登上去更危險。」——來自一位8歲小朋友的登山真實感悟。
沒有多少人生來就是攀登者,但我們都可以選擇去成為攀登者。
審校:曉王丨 編輯:六度丨 圖文侵刪
-知行活動-
知行合一!我們邀請您參與每天6:30-7:00的公益早起身心共修營,
和一群正能量之人,每天晨練養生瑜伽、晨讀聖賢經典,
每天釘釘呼叫你起床,並讓早起更富有意義!
歡迎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