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訪談】中大八院院長沈慧勇:打造「頂天立地」全民健康服務...

2020-12-14 大洋網

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簡稱中大八院),中山大學唯一一家坐落於深圳市中心城區(福田區)的直屬附屬醫院,由中山大學與福田區政府共建。移交中山大學之後,尤其是近2年來,中大八院飛速發展,成為深圳醫療衛生領域的一匹「黑馬」,不僅在醫療、教學、科研、服務等諸多方面均呈現出長足發展的可喜變化,在深圳市公立醫院率先實施5G醫療應用服務,更在應對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戰役中,展現出「中流砥柱」的重要擔當,擦亮了中山大學的金字招牌。

近日,中大八院院長沈慧勇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透露,目前中大八院正聚焦「建高地」、著力打造國內一流的專科學科建設體系,同時「強基層」、著力推動全專融合的分級診療體系,進而構建「醫院強,社康活,上下連,信息通」的全民健康服務體系樣板,著力打造一張深圳衛生健康的靚麗名片。

教學相長 醫療水平大幅提升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再攀新高

2019年7月,中大八院新大樓正式啟用,室內一床一窗寬敞明亮,室外空中垂直綠化,典雅別致,3.0T MRI、移動式O形臂X射線機等一系列中八「重器」的投入使用讓該院設施條件躋身深圳前列。,中山大學按照「雙一流」建設部署,「舉全學校之力、聚各附院之賢」重磅打造附屬第八醫院,將醫院作為中山大學深圳校區重要組成部分迅速推進。沈慧勇告訴記者,近兩年來,中大八院在醫療水平、教學、科研和醫療服務上都發生了重要變化。

首先是醫療水平提升了,有能力診治更多疑難雜症,市民可以不出深圳看大病了。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門診量下降,但另一方面住院病人,尤其是三四級複雜手術的病人依然增多了。據統計,今年第三季度中大八院收治的病人同比去年增長了51%,其中最能體現醫院核心競爭力的手術量較2016年增長近40%,三四級手術較2016年增長24.03%。這說明醫院的醫療水平是有大幅度提高的。

第二個變化是「中大八院真真正正成為了一個教學醫院」。據介紹,區校共建後,中大八院成為中山大學的附屬教學醫院,通過制定管理制度,逐步規範醫院教學管理,教學工作從無到有。至今,中大八院共招收研究生191人(碩128,博63)。2019年6月26日,該院培養出的第一位中山大學碩士畢業。如今,中大八院已初步完成教學組織體系的建立,成立了14個教研室。「教學醫院對醫院的發展非常重要,很多高端的人才都是因為教學醫院才過來的」沈慧勇說,所謂「教學相長」,正是一批批實習生進入臨床,整個醫生教師隊伍也不斷的規範化。當臨床教學素質提高了,醫院的醫療水平肯定也會提高。

第三個變化是科研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醫療界是含金量最高的一個評估項目。2019年中大八院一舉拿下11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2020年度中大八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再攀新高,合計立項13項,立項數位列深圳市醫療衛生系統第三。

應對疫情防控勇寫「中大擔當」
精準高效 屢創「深圳速度」

中大八院的第四個變化是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在今年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中大八院更是展現出了「中流砥柱」的責任與擔當。深圳市福田區委副書記、區長黃偉如此評價中大八院防控工作:「你們是福田醫療系統的一面旗幟。疫情發生以來,你們是全區抗疫的最前沿,也是醫療救治的主戰場,同時也是黨委政府決策的『智囊團』,以及全區疫情防控的『人才庫』」。

2020年1月15日,是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抗「疫」史上一個無法忽略的時間節點。這天上午,國家衛健委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通報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相關肺炎的現有病例表現。作為曾經參與指揮過2003年「非典」戰役的醫院管理者,沈慧勇敏銳地意識到「非同尋常」。當天下午,醫院便召開黨政聯席會,成立領導小組及專項工作小組,開始進行各種抗疫準備:採購防護物資,專業知識培訓全員覆蓋,發熱門診啟動24小時值班制及每天診療情況日報制......

1月25日下午,中大八院黨政領導班子再次作出一個不同尋常的決策:將1號樓逐層騰空,備做隔離留觀病區。面對不解和疑惑,沈慧勇說:「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其中,血液內科全員雷厲風行,3小時內完成搬遷,成為第一個為抗疫而搬遷的科室。而就在當晚,一場「大考」便不期而至:在某趟高鐵上與一確診病例密切接觸過的數十位乘客被數臺大巴載至醫院,接受隔離留觀。隨後,中大八院1號樓全部清空,改作隔離留觀病區。現在,中大八院共設有12個發熱留觀病區,共計216間留觀病房,極大地拓展了收治能力

在深圳市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大八院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篩查出廣東省首例境外輸入病例;2月中旬至下旬,該院發熱病人留觀數量在全省925家醫療機構中名列第一;精準高效,創造 「深圳速度 」,累計核酸檢測超過15萬例;基層ACT防控模式(僑香社康)獲世衛點讚,榮獲先進集體……沈慧勇和中大八院檢驗科吳超主任、感染科何方平主任獲得了廣東省抗疫先進個人榮譽,中大八院獲得廣東省抗疫先進集體的榮譽。

5G智慧醫院試點推進
醫養結合、智能轉診更科學便捷

5G「智慧醫療」便捷、智能的場景得以實現,基礎是5G醫療專網。據了解,中大八院作為深圳衛生系統唯一5G試點,以5G衛生專網全覆蓋為基礎,已率先實現了5G 遠程急救、5G 遠程會診、5G 移動診療、5G 社康急救指導、5G 智慧病房、5G 家庭病床等醫療場景。同時,覆蓋全診療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數位化基礎醫療設施的建設和智慧醫療應用全面加速,5G醫療行業終端及全場景5G創新應用等研發取得創新性突破。通過 ICU 床旁會診、遠程會診,讓分級診療、智能轉診更科學,將可為老百姓提供更優質、更便捷的醫療服務。同時,中大八院還參與了國家衛健委5G健康醫療的行業標準課題研究,成為5G mec標準的起草牽頭單位之一。

另外,5G醫療專網還將無縫對接中大八院內網,為全院醫療業務提供安全、便捷的接入和高速訪問,醫生可在院外通過移動端隨時隨地接入院內診療系統,與院內電子病歷信息系統實時交互,實現醫院內外信息實時共享,打造面向分級診療、智慧病房的5G全場景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5G技術以跨系統交互信息平臺為依託,可在居民家中實現24小時實時無接觸健康指標監測。沈慧勇舉例說,比如做了腿部關節手術的患者,只要帶上一個腿環,醫護人員就可通過社康監測平臺實時查看患者體徵狀況,實現對病情的早發現早幹預。「5G,將推動建立醫養結合新模式,不僅將改變著普通人的移動互聯診療體驗,也將給健康事業發展帶來巨大變革和影響」。

打造深圳骨科領域首個臨床轉化實驗室
醫工融合 築巢引鳳 聚焦重大科研成果突破

在沈慧勇的辦公室裡,記者看到一塊病人贈送的牌匾,上面寫著「醫術精湛、醫德高尚、醫者仁心、醫界楷模」。沈慧勇是博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也是骨科的學科帶頭人、廣東省醫學會骨科主任委員,他來到中大八院後,也為醫院帶來了一個骨科的金字招牌。

據了解,目前中大八院骨科已設置了脊柱外科、創傷骨科、關節外科、運動醫學科、骨腫瘤科、小兒骨科6個亞專科。「學科的發展必須是亞專科化的,這是一個專科成熟的標誌。我們將重點以脊柱外科為龍頭,開展臨床工作」沈慧勇說。目前,中大八院骨科已經建立了一個市重點實驗室,進行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與轉化研究,這是深圳市骨科領域首個臨床轉化實驗室。該實驗室會聯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開展間充質幹細胞輸注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標準化方案研究及安全有效性評估,努力促使基礎研究成果轉化應用。

另外,沈慧勇還告訴記者,醫工融合也將是中大八院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中大八院正持續建設以醫工融合研究所、中心實驗室、生物樣本庫為支撐的科研中心,積極推進醫院中心實驗室的空間拓展,位於福田保稅區近10000平方米的實驗室將於明年開放使用。該實驗室擬建設中心實驗室、幹細胞與轉化醫學中心等,並將以高水平科研團隊實現科技創新及重大科研成果突破。同時,也期待通過建設重點醫學科研平臺築巢引鳳,吸聚高層次人才。

2019年7月,「中山大學名醫診療中心」在中大八院正式掛牌,首批40餘位進駐專家全部來自廣州「中山醫」系統,這也是中山大學各直屬附屬醫院著名專家在深圳唯一的「集中展示平臺」。至今,數十名「中山大學名醫」常年來中大八院出診或手術。「不出深圳,看中山大學名醫」由此真正走入深圳人的生活。

據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中大八院已引進學科帶頭人25人,雙聘專家19人,臨床科研骨幹45人。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共計100餘項,臨床專科學科服務能力明顯增強。近期,又有來自肝膽、產科、中醫的三名特聘學科帶頭人在中大八院正式「上崗」。

全科與專科協同 醫療與預防融合
居民健康將獲全方位、全周期保障

中大八院是中山大學直屬附屬醫院中唯一一個擁有「院辦院管」社康體系的基層醫療集團,下轄23個社區健康服務中心,服務轄區50餘萬人口。今年8月26日,中大八院全科醫學中心啟用。對此,沈慧勇表示,中大八院將由此開啟構建「頂天立地促健康」基層醫療服務體系的新篇章。
他告訴記者,中大八院正在推進醫院「一體化改革」,總目標中「頂天」,即建設「區域領先、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立地」即建設醫院與社康融合發展、醫療與預防融合發展、全科與專科協同發展的現代化、國際化、智能化的一體化基層醫療集團。實踐路徑是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基層服務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學科建設為紐帶,以信息化建設為支撐,構建全民健康服務體系樣板,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轄區居民的健康。
未來,中大八院醫院在優先發展骨科、心血管內科兩個市級重點學科為主體的臨床醫療中心的基礎上,還將建設臨床與科研一體化平臺,包括骨關節疾病精準診治與早期康復中心、泛血管疾病研究中心、精準檢驗與轉化醫學中心、急危重症基礎與臨床研究中心、代謝性疾病研究中心等。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劉暢、王納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劉暢、王納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劉暢、王納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劉影

相關焦點

  • 打造全民健康服務體系樣板
    沈慧勇院長骨科智慧藥房已全面使用會自動報警的智能點滴瓶。近日,中大八院院長沈慧勇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透露,目前中大八院正聚焦「建高地」、著力打造國內一流的專科學科建設體系,同時「強基層」、著力推動全專融合的分級診療體系,進而構建「醫院強,社康活,上下連,信息通」的全民健康服務體系樣板,著力打造一張深圳衛生健康的亮麗名片。
  • 中大八院全科醫學中心啟用!將打造「醫院強,社康活,上下連,信息通...
    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舉行全科醫學中心啟用暨院企健康共管項目籤約儀式隆重舉行。中大八院院長沈慧勇教授表示,此次全科醫學中心正式啟用,將開啟該院構建「頂天立地促健康」基層醫療服務體系的新篇章。目前,中大八院正聚焦「建高地」、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專科學科建設體系,同時「強基層」、著力推動全專融合的分級診療體系,進而構建「醫院強,社康活,上下連,信息通」的全民健康服務體系樣板,有望打造一張深圳衛生健康的靚麗名片。深圳市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呂光華,中山大學醫院管理處處長張琪教授,福田區衛健局黨工委書記、局長董宏偉出席了儀式。
  • 中大八院率先試點5G多場景智慧診療!深圳「福田醫聯體5G+MEC(邊緣...
    該項目由深圳市福田區衛健局、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深圳移動、華為、聯新公司等多方聯合打造,籌劃試行一年多以來,成功搭建起端到端的5G衛生專網,實現院外+院間+院內的5G智慧醫療全場景應用,創下多項「第一」,收穫多個獎項。福田區副區長歐陽繪宇、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院長沈慧勇、深圳移動副總經理趙武等各方代表出席發布會。
  • 中大八院醫療扶貧公益...
    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院長、廣東省醫學會骨科主任委員沈慧勇教授帶隊,為貴州威寧縣164位脊柱畸形貧困患者進行義診,包括小如在內的53人有手術指徵,經過專業評估需要儘快治療。貴州畢節初二學生小花(化名)也是其中一位。小花屬嚴重的先天性脊柱側後凸畸形,側凸85度,後凸124度,脊柱像「麻花」一樣擰在一起,已明顯影響日常生活,若繼續發展,心肺功能也將受累。
  • 南醫大順德醫院:打造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務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為進一步落實「大衛生、大健康」理念,更好地為全人群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務,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對健康管理中心進行了升級改造及功能轉型。9月22日上午,醫院舉行了高端健康管理項目啟動研討會暨健康管理中心VIP區開業儀式。
  • 頂天立地2020②|築網底強基層,將東莞社衛服務打造成全國全省典範
    全市衛生健康系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暨2020年工作會議對今年東莞衛生健康工作作了全面部署。2020年,市衛生健康局將圍繞「建設衛生強市,打造健康東莞」總目標,建高地、登高峰,築網底、強基層,打造頂天立地衛生健康服務體系。
  • 120名院長參訓、30萬網友收看中大金石養老服務人才培訓班
    8月19—21日,由浙江省民政廳主辦、中大金石集團協辦、中大金石學院承辦的「浙江省市縣社會福利院負責人培訓班」在朗和(銀江)國際醫養中心舉辦,浙江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處長陳建義出席開班儀式並致辭,浙江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副處長陳忠軍出席結業儀式並頒髮結業證書,中大金石學院執行院長白巍主持開班及結業儀式
  • 劉超教授就「健康消費和健康保健服務落地問題」在新華社接受訪談
    國家科技部原副部長吳忠澤;原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國務院長參事葛志榮;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黃漢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產業規劃部處長、研究員張瑾;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傅衛;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郝曉寧;中國保健協會黨支部書記、原國家中醫管理局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人事司副司長張為佳;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周邦勇以及新華經濟參考報社黨委書記、總編輯張超文等領導出席了本次發布會
  • 健康上海 人人來賽——上海民生訪談之體育篇
    健康上海 人人來賽——上海民生訪談之體育篇 2020年06月12日16:24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2020年,上海繼續著力打造國際體育賽事之都
  • 深圳:構建國際一流醫療服務體系 加快建成11家綜合性區域醫療中心
    今年內,《深圳經濟特區健康條例》將出臺,圍繞「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健康中國戰略主題,努力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強健康城市和健康社區建設,建立全民健康促進新機制,建設宜居環境,完善居民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障制度,強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
  • 中大五院與鶴山市人民醫院「組團式」幫扶再次揚帆起航
    會上,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黃杰文對中大五院給予幫扶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總結了上半年醫療幫扶為該院技術提升、學科建設、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並提出了接下來的發展規劃和幫扶需求。
  • 中大八院神經外科成功探索出「企鵝病」新療法,效果明顯
    但對於小美的母親來說,她只希望孩子像正常人一樣健康地活著,「我沒想著她怎麼樣出息,最起碼能夠自立,不要說找份工作,最起碼想去哪兒能去哪兒,有自己正常的社會交往。」在小美的家族裡,她是第六個罹患此病的,奶奶、姨奶奶、姑姑、表弟,都有著同樣的遭遇和病症,而父親早年因為這種罕見病的併發症不幸去世。
  • 控煙、合理膳食、全民健身……18項重大行動打造「健康鄭州」!
    為推進健康鄭州行動,昨日召開的全市衛生健康大會下發《健康鄭州行動實施方案》,聚焦市民當前面臨的主要健康問題和影響因素,組織開展健康促進行動、合理膳食行動、全民健身行動等18項重大行動,促進實現「全民健康」。
  • 用好大數據技術 打造全民健康信息平臺
    【襄陽政府網消息】12月10日,記者了解到,《襄陽市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公共衛生體系補短板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 (2020—2022年)》 中提出「2022年底前完成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重大疫情信息平臺建設」的目標,要求充分運用5G、區塊鏈等技術,建設好健康大數據中心和重大疫情信息平臺。
  • 第六屆湖南婦幼健康服務發展高峰論壇 | 湖南恩菲特榮獲「湖南省月子中心示範單位」榮譽稱號,恩菲特技術指導院長怡暿院長受邀講課!
    <2018' 第六屆湖南婦幼健康教育服務發展高峰論壇>2018年6月2-3日《2018年第六屆婦幼健康服務發展高峰論壇
  • 日照市第十屆全民健身運動會「中大體育杯」氣排球比賽開賽
    7月25日上午,日照市第十屆全民健身運動會「中大體育杯」氣排球比賽在中大體育體能訓練館舉行。本次比賽由日照體育局、日照市體育總會主辦;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日照中大體育培訓中心承辦。出席本次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有日照市體育總會主席安豐華,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副主任楊士峰,日照市體育局群眾體育科科長張妍芳,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黨委書記局長王中華,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奎山街道辦事處街道黨工委組織委員劉祥迎,中大體育產業集團常務副總經理王紹娟以及各機關單位的25支代表隊。
  • 運動健康產業「中聯模式」服務全民健身事業
    在山東青島有一家企業,積極投身運動健康產業,通過改建、託管、整合等方式建設了四座「一站式運動綜合體」——中聯運動公園,2019年有超過500萬人次在中聯運動公園內運動健身。運營方中聯建業集團與當地政府經過多年摸索,共同探索出一條政府支持、以社會力量為主體、服務於全民健身事業的「中聯模式」。
  • 全國名中醫臨床經驗傳承創新論壇開幕 劉文華院長受邀出席並做糖尿...
    仲冬時節水冰地坼,寒意襲人。而在「論壇「上卻是杏林春暖、橘井飄香,國醫聖手齊聚一堂,共商岐黃髮展大計。在專家高端訪談環節,劉文華院長與吳中朝教授對話中醫傳承在高端訪談環節,劉文華院長與吳中朝教授就中醫傳承創新展開討論。
  • 魚躍醫療發展數據化、科技化,推動全民健康
    導語:今年,在全民健康衛生意識普及之下,全民對健康問題尤為關心。 今年,在全民健康衛生意識普及之下,全民對健康問題尤為關心。魚躍醫療作為國內最大的醫療器械供應商之一,自成立以來,一直以健康管理服務為宗旨,助力構建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