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網
銀保監會日前發布通知,為引導保險資金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揮保險公司作為資本市場重要機構投資者作用,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最高可佔上季末總資產的45%。
《關於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設置差異化的權益類資產投資監管比例。根據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及風險狀況等指標,明確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其中公司上季末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350%以上的,權益類資產投資餘額最高可佔上季末總資產的45%。
通知要求,償付能力充足率不足100%的保險公司,不得新增權益類資產投資,責任準備金覆蓋率不足100%的人身險公司,資金運用出現重大風險事件、資產負債管理能力較弱且匹配狀況較差、受到處罰的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不得超過15%。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目前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配置較為穩健。通過推進保險資金運用的市場化改革,有利於引導保險公司開展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和審慎投資,為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提供更多資本性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險資調整比例上限上一次是在2015年大牛市的「萌芽」階段。
天風證券指出,在此次通知發布之前,險資能夠投資的非上市股權直接投資僅限於金融、養老、醫療、汽車服務、能源等行業;並要求權益類投資上限不超過上一季度末總資產的30%;通知之後,險資無論是投資範圍還是投資上限都有明顯放寬。
國盛證券認為,今年監管部門多次發聲推動社保基金、保險資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就險資而言,據專家測算,如果提升到45%理論上可為A股帶來9000億元左右的增量資金。保險資金一般關注長至5年、10年的長期資產走勢,其長期投資特徵明顯。增量資金入市,除了本身帶來流動性以外,一方面可以提升股市中價值投資的比例,使市場運行更加健康,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機構投資者的比例,使得市場發展更加成熟。
上市公司方面,金融街(000402):總市值小於300億,為206.8億,和諧健康、安邦人壽、長城人壽、富邦人壽等4家保險資金持股佔總市值32.42%,權益資產提高有利於進一步增持。
中國人壽(601628):提升資產管理能力,收益向好發展。近年來,中國人壽在投資規模穩步提升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資產配置,此外,通過定性分析,預測中國人壽的投資收益率、負債成本率及槓桿率的調整將會驅動ROE緩慢上升,帶動收益向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