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利好!萬億險資加速入市 資產配置全透視!

2020-12-26 東方財富網

摘要

【重磅利好!萬億險資加速入市 資產配置全透視!】9日晚間,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會議指出,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防止保險資金運用投機化,強化資產負債管理,加強風險防控。對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設置差異化監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總資產的45%,鼓勵保險資金參與基礎設施和新型城鎮化等重大工程建設,更好發揮支持實體經濟作用。

  9日晚間,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會議指出,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防止保險資金運用投機化,強化資產負債管理,加強風險防控。

  對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設置差異化監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總資產的45%,鼓勵保險資金參與基礎設施和新型城鎮化等重大工程建設,更好發揮支持實體經濟作用。

  深入開展關聯交易專項整治,堅決打擊挪用、套取、侵佔保險公司資金的違法違規行為。

  01

  險企股票投資上限升至45%

  決策顯示對市場的呵護?

  值得注意的是,在比例監管之下,政策可能會依據資本市場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如 2015年7月原保監會發布《關於提高保險資金投資藍籌股票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權益資產餘額佔比達上季末總資產比例 30%的,可進一步增持藍籌股票,增持後權益類資產餘額不高於上季度末總資產的40%;並在2017年初下調回30%的監管比例。

  2020年3月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表示,將深化保險資金市場化改革,允許償付能力充足率較高的、資產匹配度較好的保險公司適度提高權益類資產投資比重,突破 30%上限。

  兩次權益投資政策的靈活調整均是在市場持續下跌的過程中發布。

  近期市場連續調整,銀保監會發聲,將股票投資上限升至45%,有分析指出,出於風險偏好及I9法則限制,保險公司不會很快增加權益配置,考慮當前時點,更多表達了決策對市場的呵護,後市如何,值得期待。

數據來源:國盛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政府層面將持續引導保險機構開展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和審慎投資,為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提供更多資本性資金。

  萬億資金蓄勢待發,那麼險資權益投資水平究竟如何?

  02

  一成投入三成收益,

  險資最愛什麼板塊?

  銀保監會下發的統計月報顯示,截至10月末,險資年內投資運用餘額20.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2.51%。今年前10個月,險資實現投資收益共計8656.93億元,平均收益率達4.32%。

  今年前三季度,險資對股票與證券投資基金這兩大類資產的投資收益合計為2225億元,佔險資投資收益的28.4%,但險資對這兩大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僅為12.93%,即一成投入獲得了三成收益。

  如此龐大的資金體量,在A股市場上對哪個板塊最為喜愛呢?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表示:

  面對低利率環境,險資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可適當提升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在保持總體規模穩定的基礎上,抓住A股波動向上的結構性機會進行配置。

  同時,繼續挖掘大市值、業績優、高ROE、較低估值的藍籌股的長期投資機會,為保險資金帶來較好的正向收益。

  2020年三季度,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保險資金350餘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其中銀行仍然穩坐險資重倉第一大板塊。三季度險資新進個股137隻,其中機械設備、化工和醫藥生物行業新進公司總數最多,對順周期行業加倉明顯。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最新增持股數居前的個股分別是新潮能源嘉澤新能中油工程

  其中新潮能源三季度被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二號增持了2.49億股,險資持股佔流通股比達4%。

  新進個股總數TOP30中,市值居前的有榮盛石化芒果超媒風華高科,流通市值超300億元;淨資產收益率ROE較高的除了榮盛石化芒果超媒外,冀東水泥天下秀雲圖控股中密控股北陸藥業均超10%;股價表現上,三季度險資新進個股是三季度以來漲幅居前的個股是諾德股份榮盛石化風華高科,漲幅均超30%。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數據說明:保險公司和保險產品2020年二季度均未持有、且三季度持有的個股定義為三季度新進個股。

  03

  險資36隻個股今年持股不動

  11隻個股被連續3個季度加倉

  保險資金作為長線投資基金,遵循價值投資理念,調倉換股相對穩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36隻個股今年以來險資持股未動,行業上公用事業商業貿易和醫藥生物居多。

  浦發銀行中國人壽三類資金持有股數高達58.13億股,累計持股佔流通股比例達19.8%。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13隻個股持股未動且持股總數過億,京能電力華僑城A金風科技上海銀行海航科技持股總數超過4億股。

  值得注意的是,險資對兩隻ST股依然保持持股未動,分別是機械設備行業的*ST勝利和家用電器行業的*ST同洲。其中,*ST勝利三季度以來漲幅超20%。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11隻個股被保險公司3個季度加倉,農業銀行中國人壽連續三季度加倉,截止至三季度末持股數超54億股。

  萬達信息粵高速A承德露露京滬高鐵持股總數居前,其中萬達信息增倉明顯,截止至三季度末險資持股佔流通股比例已經高達19.35%。

  股價表現上,今年以來紫天科技今年股價漲幅超3倍,雅化集團也翻番,萬達信息華致酒行漲幅均超30%。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DF134)

相關焦點

  • 銀保監會明確長線資金入市 資本市場再迎重磅利好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銀保監會周末「放大招」,資本市場再迎重磅利好銀保監會明確長線資金入市,周末的資本市場再迎利好!如果說通過養老保險的形式進行投資,也就是可以委託專業的機構進行管理,集中起來交給銀行、保險,可以更有效配置到股票、長債上等,個人帳戶的錢也就成為機構的長錢,是一個『化散為整』的做法。」北京某保險資管老總對第一財經表示。「壽險業務中的年金險和長期健康險這兩大類是有投資功能的,其與公眾儲蓄最大差異是,公眾儲蓄是3—5年為主,最長不超過5年。
  • 中國資本市場前景廣闊 險資大有可為 ――專訪國壽資產總裁王軍輝
    「中國資本市場前景廣闊,險資入市大有可為。」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實踐者和見證者,中國人壽(601628)集團首席投資官、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壽資產」)黨委書記、總裁王軍輝經常說這樣一句話。  他認為,相比全球發達保險市場,我國保險資金增量空間巨大,未來隨著「第三支柱」逐步完善,險資規模還將迎來更快增長,這是一片巨大的「藍海」。
  • 早知道:政策利好引導險資入市 200億流入股票ETF
    法定代表人為黃曉龍,經營範圍包括進行股權、債權、基金等投資;依法管理存款保險基金有關資產;直接或者委託收購、經營、管理和處置資產;依法辦理存款保險有關業務;資產評估;國家有關部門批准的其他業務。在藥監局調研時,肖亞慶強調,全系統要加強藥品生產源頭監管,壓實生產者主體責任。要加大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力度,更好地滿足群眾健康需求。國務院重磅宣布:219個國際級開發區建設主體可IPO上市!2.8萬億券商迎大利好28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關於推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提升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的意見》。
  • ...險資單個年度對各大類資產的配置比例變化很少超過3個百分點,而...
    險資年內「超配」國債,10月末餘額增至3萬億元;從相關渠道獲得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末,險資配置國債的餘額增至3.06萬億元,配置佔比較年初(1月1日)提升3.5個百分點,是險資對各類資產配置佔比提升幅度最大的品種。從近三年的數據來看,險資單個年度對各大類資產的配置比例變化很少超過3個百分點,而今年以來險資對國債的配置力度可謂「超配」。
  • 逾10萬億元私募股權市場迎擴容 首隻專注財務投資險資母基金成立
    而泰康投資第一大股東則是泰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是泰康保險集團旗下子公司,由此,首批兩隻產品當屬險資背景。據悉,泰康保險集團涵蓋保險、資管、醫養三大業務。記者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網站查閱發現,這隻產品最新數據顯示存續規模均不足500萬元,備案時間是今年11月24日。
  • 「險資入粵」再出新舉措 線上支持大灣區建設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繼2019年「險資入粵」金額首破萬億元大關以來,廣東銀保監局推動「險資入粵」再出新舉措。2020年12月22-24日,廣東銀保監局聯合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召開「險資入粵 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線上發布會,推動保險資金優先投資廣東。
  • 五大A股險企上半年保費收入達1.5萬億;險資權益類資產配置差異化...
    1.52萬億元,同比增6.3% 國常會:取消險資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 銀保監會差異化監管險資權益類資產配置,最高可達上季末總資產45% 誠泰財險收購幸福人壽30%股權獲批,成第一大股東 中國二季度GDP同比增長3.2%
  • 險資怎麼募?股權基金險資募集指南
    其中,產險公司總資產2.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5.3%;人身險公司總資產18.6萬億元,較年初增長9.6%;再保險公司總資產5133億元,較年初增長20.5%;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總資產643億元,較年初增長0.5%。保險業資產是我國金融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在不斷攀升。
  • 給險資鬆綁,是一個充滿想像的黃金大門
    監管層各種好說歹說,到目前險資入市的資金量還是不多。截至10月末,險資配置於證券投資基金的佔比為4.76%,股票佔比為8.41%。也就是說,政策雖然給了45%的權益投資上限,但險資並不領情。那險資把錢花哪兒了呢?
  • 險資開啟搶籌模式 舉牌大軍已至!險企買股票將鬆綁 萬億增量資金可...
    數據顯示,保險資金運用額度已經達到了18.8萬億元,投資股票和基金的額度規模達到2.4萬億,佔到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的12.89%,亦達到了三年來的高點,顯示險資在權益投資方面的布局呈現上升趨勢。險資為何青睞港股今年險資九次舉牌涉及7家公司,其中七次為港股,3月以來的四次舉牌均投向了港股。
  • 放開外資背後,國內險企離開「舒適圈」
    險資入市的「雙贏」在3月22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表示,對償付能力充足率比較高、資產匹配狀況比較好的保險公司,允許其權益投資的上限超過30%。也就是說,銀保監會鼓勵險資入市,投資股票或股票類基金。
  • 巨災保險需擴大覆蓋面;央企金融機構或降薪;上半年險資運用餘額
    徐敬惠:居民金融資產配置迎拐點,家庭保險市場空間可觀大家保險集團總經理徐敬惠在8月7日出席中國壽險百人峰會時表示,中國居民家庭資產結構正在進入新的拐點,不動產配置比例已經見頂,金融資產配置將會加速,居民配置商業保險的空間大為可觀。
  • 又見險資舉牌!開年舉牌4次,分別買了啥?
    這已經是2020年以來險資的「第四舉」。此前的2月24日,中國人壽宣布,2月17日至19日,連續三天增持農業銀行H股,並觸發舉牌線。自2015年險資「舉牌潮」以來,險資舉牌動作始終備受市場關注。不過,如今險資舉牌在背景、主體和邏輯上均與過去大相逕庭。近年來,監管層也在引導險資加大對權益類資產投資,且多次表態鼓勵險資入市。
  • 【大唐早讀】險資年內調研658家A股公司4082次
    從險資重點調研領域來看,生物醫藥及科技板塊是今年調研的重頭戲。統計顯示,科技相關個股(半導體、電子元件、軟體等)被調研超過1000次,醫藥相關個股(生物醫藥、化學製藥、醫療器械、中藥生產等)超過700次,消費(食品飲料、白色家電等)領域也是險資重點調研板塊。 截至今年10月末,險資運用餘額增至20.85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2.51%。
  • 險資年內調研810股 偏好科技及大消費
    《投資快報》記者注意到,獲險資調研的公司普遍表現不錯。統計數據顯示,810家獲險資調研的公司中,495家公司跑贏了同期大市(截止12月9日,滬指年內漲幅10.55%)。值得一提的是獲超過10家險資調研的227家公司中,159家跑贏大市,佔比70.04%。15家獲超過50家險資調研的公司中,跑贏大市的佔比86.67%(13家)。
  • 重磅利好!險企股票投資上限升至45%,A股再迎巨額長線增量資金?8檔...
    險資要加倉?先看償付能力同不同意過去,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的帳面餘額,要求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30%,且重大股權投資的帳面餘額,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淨資產。銀保監會認為,過去的監管規則存在 「一刀切」和「差公司生病、好公司跟著吃藥」的情況。
  • 為實體輸血4.58萬億,2.08萬億投向A股,險資權益投資下一步怎麼走...
    袁序成系統回顧了險資權益性投資的監管政策、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並明確了下一步重點的監管方向。這一文章發布前,險資權益性投資迎來了差異化監管,銀保監會7月17日為此發布了《關於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
  • 「險資入黔」籤約金額達631.8億元 「資管匯」平臺積累實體企業...
    望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再接再厲、繼續努力,在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力度,鞏固落實好融資對接活動周成果,推動更多「險資入黔」,著力構建更加緊密的政金企共同體,為貴州更好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 20萬億險資殺入一級市場 紅杉、高瓴等76家VC/PE上「白名單」
    原標題:20萬億險資殺入一級市場 76家VC/PE上「白名單」 來源:FUND部落中國基金報記者 莫琳險資大規模殺入私募股權市場的腳步越來越近。一周內,先是銀保監會取消險資財務性股權投資的行業限制,隨後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公布保險資金投資的143家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年度評價結果,僅76家機構被評為A類機構,這意味著這76家機構進入保險機構可持續合作的「白名單」。
  • 外資殺回A股 險資大舉進場 更有百億資金抄底ETF!
    另一方面,長線資金也在悄然入市。此前,主流保險機構提供的內部數據顯示,前段時期已有超百億險資布局抄底。  同時,險資對優質公司的抄底動作已經開始。昨日港股太保人壽二次舉牌錦江資本,而這也是進入2020年以來險資已經7度舉牌上市公司,其中有5次舉牌對象為港股,尤其大型險企扎堆「買買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