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利好!險企股票投資上限升至45%,A股再迎巨額長線增量資金?8檔...

2020-12-27 金融界

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潘玉蓉

這個周末金融圈的消息有點多!除了9家金融機構被接管,保險資金投資股市也迎來新的監管規則。

7月17日,銀保監會在《關於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中,對保險公司投權益類產品,掛鈎償付能力充足率,給出了8檔比例監管,保險公司投權益類資產最高可以達到上季末總資產的45%。

多位接受採訪的保險機構人士表示,新規放開權益投資比例到45%,但對償付能力要求提高了,保險公司在實際操作中未必用得到那麼多。整體影響中性,對經營穩健的大公司偏利好。

針對過往出現過度投資、頻繁舉牌等不理性行為,《通知》規定,保險公司投資單一上市公司股票不得超過該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0%,經銀保監會批准的除外。

保險公司人士表示,這條規定符合監管實際情況。保險公司對上市公司的財務性投資一般持股都在10%以內,如果對某個標的持股達到收購標準,需要獲得監管另行批覆。

險資要加倉?先看償付能力同不同意

過去,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的帳面餘額,要求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30%,且重大股權投資的帳面餘額,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淨資產。

銀保監會認為,過去的監管規則存在 「一刀切」和「差公司生病、好公司跟著吃藥」的情況。

為進一步深化保險資金運用市場化改革,賦予保險公司更多投資自主權,實施差異化的審慎監管,根據《保險資金運用管理辦法》等規定,就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掛鈎償付能力充足率的狀態,劃分為8檔,滿足不同的監管要求。

出現重大風險事件,限權益投資

通知規定,保險公司存在幾種情形之一的,權益類資產投資餘額不得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15%。

(一)人身保險公司上季末責任準備金覆蓋率不足100%;

(二)最近一年資金運用出現重大風險事件;

(三)資產負債管理能力較弱且匹配狀況較差;

(四)具有重大風險隱患或被銀保監會列為重點監管對象;

(五)最近三年因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受到銀保監會處罰;

(六)銀保監會規定的其他情形。

通知發出後,一部分保險公司需要執行較低的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不過,這類公司不多,目前大部分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水平在200%左右,對應的權益類投資上限為25%-30%。而行業權益資產的平均倉位為22.57%。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餘額為4.38萬億元,佔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的22.57%。其中,長期股權投資1.95萬億元,佔比10.05%;股票1.54萬億元,佔比7.95%;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0.54萬億元,佔比2.76%。

保險公司如果出現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大幅下降,或者因監管處罰、突發事件、市場變化等情況導致權益類資產配置超過規定比例的,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向銀保監會報告,提交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並在6個月內調整至滿足監管規定;如市場波動較大或有可能引發較大風險時,可申請延長調整時間。

「超過權益投資比例上限的,保險公司不能新增權益投資,但不必馬上賣出,這一點很重要,考慮到了市場實際情況。」一位保險機構人士表示。

要舉牌?險資投單一公司上限10%

為防範集中度風險,保險公司投資單一資產和單一交易對手,都要遵守投資上限的約束。

比如,險資投資單一固定收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不動產類資產、其他金融資產的帳面餘額,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5%。投資上市公司股票,有權參與上市公司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決策,或能夠對上市公司實施控制的,納入股權投資管理,遵循保險資金投資股權的有關規定。

本次通知增加了集中度風險的監管指標,規定保險公司投資單一上市公司股票的股份總數,不得超過該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0%,銀保監會另有規定或經銀保監會批准的除外。

銀保監會解釋,針對以往出現的盲目投資、投資衝動帶來的過度投資、頻繁舉牌等不理性行為,在現有集中度指標基礎上,增加相關監管指標,進一步分散類別和品種投資風險。

此舉會不會影響險資舉牌的積極性?

今年以來,險資舉牌動作不少。2017年、2018年、2019年險資舉牌上市公司案例各有7次、10次和8次。而今年至今,險資已16度舉牌,超去年全年舉牌數。

保險公司人士表示,這條規定符合監管實際情況。保險公司舉牌上市公司基本都是財務性投資,持股基本都在10%以內。保險公司如果對某個標的持股達到收購標準,需要獲得監管批覆。

做價值投資的扛旗者

作為資本市場重要機構投資者,保險資金應該扮演何種角色,《通知》中給出了明確的指向。

「保險公司應當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和審慎投資原則,結合自身償付能力充足率、負債特點和久期、資產負債匹配缺口和投資管理能力等情況,建立健全與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投資相適應的中長期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具體實施手段上,保險公司投資上市權益類資產,應當加強投資研究,根據風險收益特徵,重點配置流動性較強、業績較好、分紅穩定的品種。

保險公司投資未上市權益類資產,應當強化投資能力建設,重點考察投資標的風險,穩健開展各項投資。

業內人士評價,《通知》開啟了保險資金投資股票的新一輪監管,總體上專業而精準,對保險機構在資本市場上的行為將產生深遠影響。在政策層面,監管方面近期有意引導險資增配合適的權益類資產。不久前,中國銀保監會擬推出六項舉措支持資本市場發展,其中就包括,支持保險公司通過直接投資、委託投資、公募基金等各種渠道,增加資本市場投資,特別是優質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資。

相關焦點

  • 險企股票投資上限升至45% A股再迎巨額長線增量資金?(舉牌名單)
    來源:券商中國重磅利好!險企股票投資上限升至45%,A股再迎巨額長線增量資金?8檔監管比例看過來,險資舉牌也設新要求這個周末金融圈的消息有點多!除了9家金融機構被接管,保險資金投資股市也迎來新的監管規則。
  • 銀保監會明確長線資金入市 資本市場再迎重磅利好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銀保監會周末「放大招」,資本市場再迎重磅利好銀保監會明確長線資金入市,周末的資本市場再迎利好!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更是直言,2020年新年伊始,資本市場利好頻出,先有央行降準,現在輪到了銀保監會出手放大招,對資本市場形成重大利好。「每個散戶的風險承受能力有限,投資資本市場的能力也層次不齊。
  • 險資開啟搶籌模式 舉牌大軍已至!險企買股票將鬆綁 萬億增量資金可...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險資開啟搶籌模式,一周4次出手,舉牌大軍已至!險企買股票將鬆綁,萬億增量資金可期? 在國壽、太保壽險相繼掃貨港股後,太平人壽、中信保誠人壽也出手了。前一天,太平人壽亦發布公告稱,3月23日,太平人壽耗資8500萬港元,通過滬港通從港股二級市場購買入2998.3萬股農行H股股份,舉牌後持有15.45億股農行H股,佔其香港流通股比例升至5.03%。今年以來,保險機構已九次舉牌上市公司,其中四次舉牌集中於一周時間內,且全部為H股。
  • 股市早報:險企股票投資上限升至45%,9家金融機構被接管
    險企股票投資上限升至45%。寧德時代定增獲頂級機構瘋搶。國務院發文支持國家高新區開發建設主體上市融資。七部門聯合發文,積極探索數字鄉村發展新模式。債券市場基礎設施將實現互聯互通。騰訊發力直播電商,核心合作商迎發展良機。十大券商策略:中期趨勢行情並未扭轉。一、新股申購建霖家居、力鼎光電、愛博醫療今日申購。
  • 重磅利好!萬億險資加速入市 資產配置全透視!
    摘要 【重磅利好!萬億險資加速入市 資產配置全透視!】9日晚間,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會議指出,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防止保險資金運用投機化,強化資產負債管理,加強風險防控。
  • 2021年的A股資金面:寬鬆不再 江水滔滔拍山而去
    險資規模穩步抬升,受益政策推動,部分險企可將權益類資產配置上限由目前的30%提高到45%,險資持股比例有望上升,預計2021年增量入市約4800億元。從數據上看,2013-2018年間,理財產品投資權益資產佔比從6.14%不斷上升至9.92%,2019年有所回落至7.56%。我們認為,2020年、2021年權益資產投資佔比將分別回升至8.5%、9%。結合非保本尤其是「固收+」產品規模的持續增長,我們認為將分別帶動股票市場增量資金850億元、1800億元。
  • 外資殺回A股 險資大舉進場 更有百億資金抄底ETF!
    3月23日,資金再度借道ETF抄底A股,股票型ETF逆市吸金近100億元,有16隻股票型ETF獲得逾1億元資金淨申購,其中晶片ETF、5GETF分別獲得18.1億元、16.5億元淨申購。  3月23日,資金再度借道ETF抄底A股,股票型ETF逆市吸金近100億元,有16隻股票型ETF獲得逾1億元資金淨申購,其中晶片ETF、5GETF分別獲得18.1億元、16.5億元淨申購。
  • 大公國際:取消險資投資行業限制 保險資金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
    2019年以來,監管先後放開保險資金投資參與銀行資本補充債券、信用分險緩釋工具和信用保護工具業務以及債轉股投資計劃的限制,並且對於滿足監管要求的保險公司,其投資權益類資產的上限由30%提升至45%。
  • 給險資鬆綁,是一個充滿想像的黃金大門
    對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設置差異化監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總資產的45%。鼓勵保險資金參與基礎設施和新型城鎮化等重大工程建設,更好發揮支持實體經濟作用。計劃對償付能力強、運營穩健等有條件的保險公司,在現有權益類投資比重30%上限外,適當提高投資比重,適當增設理財子公司;7月17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優質險企權益類投資比例提升從30%最高升至45%......
  • 險資大軍歸來!年內舉牌次數已超去年全年 太保壽險三度舉牌這隻股票
    券商中國記者對比太保壽險三次舉牌錦江資本路徑看到,至2月19日,太保壽險持有錦江資本H股6978.6萬股,佔其香港流通股比例約為5.015%;至3月18日,太保壽險持有的該股票增至約1.46億股,持股比例升至10.46%,至4月7日,太保壽險持有錦江資本港股股票增至2.1億股。也就是說在一個半月時間裡,太保相繼買入了約1.4億股錦江資本H股。
  • 五大上市險企總投資收益超五千億 平安同比增速領頭 誰又墊後?
    財聯社(上海,記者 丁豔)訊,隨著中國人保年報披露完成,五大上市險企2019年業績皆已披露,其投資收益情況亦盡收眼底,五大上市險企總投資收益共計達5128.28億元。而在新冠疫情持續蔓延的2020年,全球資本市場出現巨幅波動,諸多險企資管高層均表達了對權益市場投資的青睞,「市場波動尤其是市場巨幅下跌情況下反而會給長線資金帶來長期買點,短期要重點防範風險。」
  • 放開外資背後,國內險企離開「舒適圈」
    險資入市的「雙贏」在3月22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表示,對償付能力充足率比較高、資產匹配狀況比較好的保險公司,允許其權益投資的上限超過30%。也就是說,銀保監會鼓勵險資入市,投資股票或股票類基金。
  • 早知道:政策利好引導險資入市 200億流入股票ETF
    國務院重磅宣布:219個國際級開發區建設主體可IPO上市!2.8萬億券商迎大利好28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關於推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提升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的意見》。上述《意見》明確提出,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國家級開發區建設主體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支持併購重組、股權融資等。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全國國家級經開區數量已經多達219個。
  • 周末重磅利好,大盤低位十字星,能否向上變盤?
    第四,北向資金在7月17號重新淨流入,結束了持續三日的大幅度淨流出;北向資金,向來是最聰明的資金,在7月14號成功逃頂,7月17日再次淨買入,這或許意味著大盤將重拾升勢。周末重要消息:優質險企權益類投資比例提升,從30%最高升至45%;監管層發文鼓勵券商基金併購重組;銀保監會、證監會宣布對9家金融機構進行接管。
  • 又見險資舉牌!開年舉牌4次,分別買了啥?
    從險資投資來看,去年資金運用餘額為185271億元,同比增長12.9%。從投資結構來看,銀行存款25227億元,餘額佔比為13.6%;債券64032億元,餘額佔比為34.6%;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24365億元,餘額佔比為13.2%。從餘額佔比來看,2019年險資的銀行存款佔比較2018年下降1.25個百分點,債券佔比基本持平,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佔比增加1.49個百分點。
  • 上市險企三季報合計盈利2445.54億元 5G領域或是四季度布局重點
    中國人壽認為,良好的投資收益得益於公司靈活把握投資機會,資產結構持續優化。今年A股市場表現較強,險企也加大了在A股市場上的投資,10月25日,銀保監會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9月末險資投向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即權益類資產)的規模為2.24萬億元,佔險資運用餘額的12.59%,較2018年年末新增投資3157億元,較去年年末權益投資的佔比提升1.24個百分點。
  • 險企舉牌創近3年新高,地產、銀行股為何成為「香餑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指出,根據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及風險狀況等指標,明確八檔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最低不超過上季度末總資產的10%,最高可到上季末總資產的45%,而此前統一上限為上季末總資產的30%。
  • 巨災保險需擴大覆蓋面;央企金融機構或降薪;上半年險資運用餘額
    上半年保險資金運用餘額20.1萬億元,權益類投資佔比13%近日,保險資管理業協會召開2季度保險資金運用形勢分析會。內容顯示,截至2020年6月,保險資金運用餘額20.13萬億元。其中,銀行存款2.82萬億元,佔比13.99%,比上年末提高0.37個百分點;債券6.97萬億元,佔比34.63%,比上年末提高0.07個百分點;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2.68萬億元,佔比13.33%,比上年末提高0.18個百分點。
  • A股早盤利好利空:光伏、種子等八大產業迎利好,機構繼續關注順周期...
    1、【重磅政策】八大產業迎利好,誰成最強風口? 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八大任務,相關的產業利好也逐漸浮現。從盤面來看,周五大部分種業股都出現了異動,這意味著有部分資金提前獲得了會議內容。周一可能會有借利好出貨的情況。但從年內趨勢來看,種業股的整體漲幅並不大,而且後續還有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要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