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企股票投資上限升至45% A股再迎巨額長線增量資金?(舉牌名單)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券商中國

重磅利好!險企股票投資上限升至45%,A股再迎巨額長線增量資金?8檔監管比例看過來,險資舉牌也設新要求

這個周末金融圈的消息有點多!除了9家金融機構被接管,保險資金投資股市也迎來新的監管規則。

7月17日,銀保監會在《關於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中,對保險公司投權益類產品,掛鈎償付能力充足率,給出了8檔比例監管,保險公司投權益類資產最高可以達到上季末總資產的45%。

多位接受採訪的保險機構人士表示,新規放開權益投資比例到45%,但對償付能力要求提高了,保險公司在實際操作中未必用得到那麼多。整體影響中性,對經營穩健的大公司偏利好。

針對過往出現過度投資、頻繁舉牌等不理性行為,《通知》規定,保險公司投資單一上市公司股票不得超過該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0%,經銀保監會批准的除外。

保險公司人士表示,這條規定符合監管實際情況。保險公司對上市公司的財務性投資一般持股都在10%以內,如果對某個標的持股達到收購標準,需要獲得監管另行批覆。

險資要加倉?先看償付能力同不同意

過去,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的帳面餘額,要求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30%,且重大股權投資的帳面餘額,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淨資產。

銀保監會認為,過去的監管規則存在 「一刀切」和「差公司生病、好公司跟著吃藥」的情況。

為進一步深化保險資金運用市場化改革,賦予保險公司更多投資自主權,實施差異化的審慎監管,根據《保險資金運用管理辦法》等規定,就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掛鈎償付能力充足率的狀態,劃分為8檔,滿足不同的監管要求。

出現重大風險事件,限權益投資

通知規定,保險公司存在幾種情形之一的,權益類資產投資餘額不得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15%。

(一)人身保險公司上季末責任準備金覆蓋率不足100%;

(二)最近一年資金運用出現重大風險事件;

(三)資產負債管理能力較弱且匹配狀況較差;

(四)具有重大風險隱患或被銀保監會列為重點監管對象;

(五)最近三年因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受到銀保監會處罰;

(六)銀保監會規定的其他情形。

通知發出後,一部分保險公司需要執行較低的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不過,這類公司不多,目前大部分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水平在200%左右,對應的權益類投資上限為25%-30%。而行業權益資產的平均倉位為22.57%。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餘額為4.38萬億元,佔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的22.57%。其中,長期股權投資1.95萬億元,佔比10.05%;股票1.54萬億元,佔比7.95%;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0.54萬億元,佔比2.76%。

保險公司如果出現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大幅下降,或者因監管處罰、突發事件、市場變化等情況導致權益類資產配置超過規定比例的,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向銀保監會報告,提交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並在6個月內調整至滿足監管規定;如市場波動較大或有可能引發較大風險時,可申請延長調整時間。

「超過權益投資比例上限的,保險公司不能新增權益投資,但不必馬上賣出,這一點很重要,考慮到了市場實際情況。」一位保險機構人士表示。

要舉牌?險資投單一公司上限10%

為防範集中度風險,保險公司投資單一資產和單一交易對手,都要遵守投資上限的約束。

比如,險資投資單一固定收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不動產類資產、其他金融資產的帳面餘額,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5%。投資上市公司股票,有權參與上市公司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決策,或能夠對上市公司實施控制的,納入股權投資管理,遵循保險資金投資股權的有關規定。

本次通知增加了集中度風險的監管指標,規定保險公司投資單一上市公司股票的股份總數,不得超過該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0%,銀保監會另有規定或經銀保監會批准的除外。

銀保監會解釋,針對以往出現的盲目投資、投資衝動帶來的過度投資、頻繁舉牌等不理性行為,在現有集中度指標基礎上,增加相關監管指標,進一步分散類別和品種投資風險。

此舉會不會影響險資舉牌的積極性?

今年以來,險資舉牌動作不少。2017年、2018年、2019年險資舉牌上市公司案例各有7次、10次和8次。而今年至今,險資已16度舉牌,超去年全年舉牌數。

保險公司人士表示,這條規定符合監管實際情況。保險公司舉牌上市公司基本都是財務性投資,持股基本都在10%以內。保險公司如果對某個標的持股達到收購標準,需要獲得監管批覆。

做價值投資的扛旗者

作為資本市場重要機構投資者,保險資金應該扮演何種角色,《通知》中給出了明確的指向。

「保險公司應當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和審慎投資原則,結合自身償付能力充足率、負債特點和久期、資產負債匹配缺口和投資管理能力等情況,建立健全與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投資相適應的中長期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具體實施手段上,保險公司投資上市權益類資產,應當加強投資研究,根據風險收益特徵,重點配置流動性較強、業績較好、分紅穩定的品種。

保險公司投資未上市權益類資產,應當強化投資能力建設,重點考察投資標的風險,穩健開展各項投資。

業內人士評價,《通知》開啟了保險資金投資股票的新一輪監管,總體上專業而精準,對保險機構在資本市場上的行為將產生深遠影響。在政策層面,監管方面近期有意引導險資增配合適的權益類資產。不久前,中國銀保監會擬推出六項舉措支持資本市場發展,其中就包括,支持保險公司通過直接投資、委託投資、公募基金等各種渠道,增加資本市場投資,特別是優質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資。

相關焦點

  • 險企股票投資上限升至45%,A股再迎巨額長線增量資金?8檔...
    除了9家金融機構被接管,保險資金投資股市也迎來新的監管規則。7月17日,銀保監會在《關於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中,對保險公司投權益類產品,掛鈎償付能力充足率,給出了8檔比例監管,保險公司投權益類資產最高可以達到上季末總資產的45%。
  • 險資開啟搶籌模式 舉牌大軍已至!險企買股票將鬆綁 萬億增量資金可...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險資開啟搶籌模式,一周4次出手,舉牌大軍已至!險企買股票將鬆綁,萬億增量資金可期? 在國壽、太保壽險相繼掃貨港股後,太平人壽、中信保誠人壽也出手了。舉牌後,其持有中國光大控股香港流通股的比例約為5.1323%。前一天,太平人壽亦發布公告稱,3月23日,太平人壽耗資8500萬港元,通過滬港通從港股二級市場購買入2998.3萬股農行H股股份,舉牌後持有15.45億股農行H股,佔其香港流通股比例升至5.03%。
  • 股市早報:險企股票投資上限升至45%,9家金融機構被接管
    險企股票投資上限升至45%。寧德時代定增獲頂級機構瘋搶。國務院發文支持國家高新區開發建設主體上市融資。七部門聯合發文,積極探索數字鄉村發展新模式。債券市場基礎設施將實現互聯互通。騰訊發力直播電商,核心合作商迎發展良機。十大券商策略:中期趨勢行情並未扭轉。一、新股申購建霖家居、力鼎光電、愛博醫療今日申購。
  • 險資大軍歸來!年內舉牌次數已超去年全年 太保壽險三度舉牌這隻股票
    券商中國記者對比太保壽險三次舉牌錦江資本路徑看到,至2月19日,太保壽險持有錦江資本H股6978.6萬股,佔其香港流通股比例約為5.015%;至3月18日,太保壽險持有的該股票增至約1.46億股,持股比例升至10.46%,至4月7日,太保壽險持有錦江資本港股股票增至2.1億股。也就是說在一個半月時間裡,太保相繼買入了約1.4億股錦江資本H股。
  • 又見險資舉牌!開年舉牌4次,分別買了啥?
    此前的2月24日,中國人壽宣布,2月17日至19日,連續三天增持農業銀行H股,並觸發舉牌線。自2015年險資「舉牌潮」以來,險資舉牌動作始終備受市場關注。不過,如今險資舉牌在背景、主體和邏輯上均與過去大相逕庭。近年來,監管層也在引導險資加大對權益類資產投資,且多次表態鼓勵險資入市。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年內的險資舉牌有望繼續。
  • 險企舉牌創近3年新高,地產、銀行股為何成為「香餑餑」?
    《每日財報》注意到,除泰康人壽外,今年各大險企也頻頻舉牌,今年以來保險公司已舉牌A股、H股上市公司21次,創下近3年來的新高。而且,各大險企均偏愛銀行、地產股。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指出,根據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及風險狀況等指標,明確八檔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最低不超過上季度末總資產的10%,最高可到上季末總資產的45%,而此前統一上限為上季末總資產的30%。
  • ...月兩次舉牌,耗資逾20億!2020險資舉牌次數或增加,哪些股票受青睞?
    來源:證券時報2020年甫一開年,險資便以兩次舉牌上市公司閃亮登場。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顯示,1月13日,華泰資產就耗資2.79億元受讓國創高新7330萬股票一事進行了信息披露。此前不久,太平人壽耗資19.07億元認購大悅城非公開發行股票。險資兩次舉牌總計耗資逾20億元。
  • 王健林旗下險企舉牌式入股A股企業
    險資,作為A股市場上的一大中堅力量,其動向素來引人關注,在經歷了前些年的監管整改之後,這兩年險資在A股的動作又再陸續多起來了,舉牌動作陸續浮現,日前,又一家上市公司宣布被險資「舉牌式」入股——顧家家居發布的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公司股東TB Home
  • 2021年的A股資金面:寬鬆不再 江水滔滔拍山而去
    險資規模穩步抬升,受益政策推動,部分險企可將權益類資產配置上限由目前的30%提高到45%,險資持股比例有望上升,預計2021年增量入市約4800億元。從限售股解禁規模看,也與2020年相近,2021年解禁節奏先升後降,Q2-Q3解禁壓力較大,6月將迎解禁高峰。我們認為,寬鬆時期和增量市場下的流動性需求,在寬鬆政策回退和市場流動性供給邊際放緩的環境下,IPO、再融資和限售股解禁對市場資金面壓力實際在上升。
  • 銀保監會明確長線資金入市 資本市場再迎重磅利好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銀保監會周末「放大招」,資本市場再迎重磅利好銀保監會明確長線資金入市,周末的資本市場再迎利好!「每個散戶的風險承受能力有限,投資資本市場的能力也層次不齊。如果說通過養老保險的形式進行投資,也就是可以委託專業的機構進行管理,集中起來交給銀行、保險,可以更有效配置到股票、長債上等,個人帳戶的錢也就成為機構的長錢,是一個『化散為整』的做法。」北京某保險資管老總對第一財經表示。
  • 險企舉牌即將開啟加速度!中國人壽、中信保誠同時出手 農行H股...
    本次交易國壽集團通過滬港通從港股二級市場買入農行H股股份,將納入境外股票投資管理,此次增持農業銀行股票的資金來源為保險責任準備金。在權益類資產比例方面,截至3月31日,國壽集團合併權益類資產帳面餘額佔2020年一季末合併總資產的比例為20%;截至5月26日,國壽集團合併持有農業銀行H股股票的金額為87.08億元。
  • 給險資鬆綁,是一個充滿想像的黃金大門
    對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設置差異化監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總資產的45%。鼓勵保險資金參與基礎設施和新型城鎮化等重大工程建設,更好發揮支持實體經濟作用。計劃對償付能力強、運營穩健等有條件的保險公司,在現有權益類投資比重30%上限外,適當提高投資比重,適當增設理財子公司;7月17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優質險企權益類投資比例提升從30%最高升至45%......
  • 險資舉牌上市公司又一波操作:哪類股票被熱捧?
    2月24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公布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增持並舉牌農業銀行H股股票、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舉牌錦江資本股票的信息披露公告。今年以來,保險公司總計四次對外公告舉牌上市公司。截至2019年12月末,保險資金投資組合規模較年初增長14.8%至3.21萬億元。事實上,為應對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調整需要,去年以來,長期股權投資和權益資產中具有高投資回報率與高分紅的藍籌股,已經是保險機構配置的重點。
  • 又見險資密集舉牌:國壽中信保誠同時出手 新高背後有秘密
    舉牌後,中信保誠人壽持有中國光大控股香港流通股的比例約為5.1323%。5家險企今年舉牌13例,舉牌數創四年新高作為A股第二大機構投資者,保險資金的動向一向是市場關注焦點。今年以來險資相繼舉牌上市公司,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 舉牌16次遠超去年全年!看看險資都在買什麼股票?
    近期,A股市場「牛市」氣息濃厚,7月13日,上證指數再漲1.77%,穩站3400點之上。險資在舉牌哪些股票?對市場後續走勢怎麼看?會不會加倉?投資者要不要照著險企的節奏買買買?險資年內已舉牌16次 更青睞H股進入7月份,太平人壽披露了一起舉牌信息,稱將參與投資並舉牌中聯重科非公開發行的A股股票,涉及資金19億元,投資完成後,太平人壽將持有中聯重科A股約3.6億股股票,佔其A股股本比例為5.53%。
  • 舉牌16次遠超去年全年 看看險資都在買什麼股票?
    近期,A股市場「牛市」氣息濃厚,7月13日,上證指數再漲1.77%,穩站3400點之上。險資在舉牌哪些股票?對市場後續走勢怎麼看?會不會加倉?投資者要不要照著險企的節奏買買買?險資年內已舉牌16次 更青睞H股進入7月份,太平人壽披露了一起舉牌信息,稱將參與投資並舉牌中聯重科非公開發行的A股股票,涉及資金19億元,投資完成後,太平人壽將持有中聯重科A股約3.6億股股票,佔其A股股本比例為5.53%。這已是今年以來險資的第16次舉牌。
  • 一周舉牌四次 險資頻頻舉牌H股說明了什麼?
    在全球市場資金利率偏低,美聯儲甚至還推出了零利率的背景下,包括險資在內的所有資金,都面臨著資金保值與增值的壓力。尋找合適的投資品種是機構資金所面臨的一大難題。正是在這種市場環境下,低估值的H股成了險資青睞的投資品種。 3月24日及2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上連續發布了兩則險資舉牌公告,分別是太平人壽舉牌農業銀行H股、中信保誠人壽舉牌中國光大控股H股。
  • 兩次舉牌耗資逾20億 2020年險資舉牌次數或增加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顯示,1月13日,華泰資產就耗資2.79億元受讓國創高新7330萬股票一事進行了信息披露。此前不久,太平人壽耗資19.07億元認購大悅城非公開發行股票。險資兩次舉牌總計耗資逾20億元。這是近兩年險資權益投資策略變化的具體體現。
  • 15億元舉牌家居公司!險資掃貨A股,透露什麼信號?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薛瑾又有險資大手筆「掃貨」,給今年上半年的「險資舉牌熱」再添一把火。據中保協披露,百年人壽6月29日發布關於舉牌顧家家居股票的信息披露公告,稱公司於6月24日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買入顧家家居3616.16萬股,佔顧家家居現有總股本的6%,構成舉牌。此筆交易轉讓價格40.518元/股,轉讓價款合計14.65億元。截至昨日收盤,顧家家居小幅收漲,報45.01元/股。
  • 調研公司800餘家、舉牌20餘次 哪些股票是保險資金的心頭好?
    險資今年舉牌20餘次今年以來,保險資金調研了800餘家上市公司。其中,電子、醫藥生物、計算機、化工、機械設備、輕工製造、公用事業、傳媒、食品飲料、電氣設備等行業的上市公司居於前列,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險資金的投資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