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國際:取消險資投資行業限制 保險資金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

2020-12-26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規模龐大的保險資金終於有更加靈活的行業投向了。

  2020年11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銀保監會」)發布《關於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取消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通過「負面清單+正面引導」機制,提升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據了解,經過多年發展,企業股權已經成為保險資產配置的重要品種。

  這意味著,取消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後,保險資金將加大對中小企業和科技企業的股權融資支持,從而切實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

  符合監管趨勢

  近年來,我國保險資金運用餘額整體呈現較為穩健的增長態勢。截至2019年末,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為18.53萬億元,同比增長12.91%。其中,銀行存款2.52萬億元,佔比13.62%;債券6.40萬億元,佔比34.56%;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2.44萬億元,佔比13.15%。截至2020年9月末,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為20.7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1.76%。其中,銀行存款2.58萬億元,佔比12.46%;債券7.58萬億元,佔比36.59%;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2.68萬億元,佔比12.92%,保險資金配置結構較2019年整體維持穩定。

  同時,隨著投資品種的不斷豐富,監管制度體系的持續完善,近年來保險公司投資收益波動幅度明顯縮減,收益率逐漸趨穩。2019年,保險資金運用累計實現收益8,824.13億元,同比增加29.08%;投資收益率4.94%,同比上升0.61個百分點。

  此次正式取消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既是服務宏觀經濟及穩定就業的需要,同時也符合保險行業的監管趨勢。

  事實上,監管政策導向是鼓勵險企配置長久期債權產品,拉長資產端久期,同時放寬股權投資限制,引導保險資金在滿足行業資產配置需要、分散投資風險的同時,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現代產業體系發展提供了長期穩定資金,促進產業整合和優化升級。

  2019年以來,監管先後放開保險資金投資參與銀行資本補充債券、信用分險緩釋工具和信用保護工具業務以及債轉股投資計劃的限制,並且對於滿足監管要求的保險公司,其投資權益類資產的上限由30%提升至45%。2020年7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全面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應對疫情衝擊和發展環境變化,必須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以新動能支撐保就業保市場主體。鼓勵金融機構開展設備融資租賃和創業相關的保險業務。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在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顯然,《通知》正式取消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既是服務宏觀經濟及穩定就業的需要,也符合保險行業監管趨勢。

  有助穩定險企投資收益

  《通知》放寬了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範圍、資質條件和投資規範等要求,通過「負面清單+正面引導」機制,提升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此次對保險資金運用限制的進一步放開短期內對險企影響有限,但隨著新金融工具準則的實施,長期或將有助於提升險企投資收益的穩定。

  近年來,保險機構按照依法合規、自主決策、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開展股權投資,投資能力和運作水平持續提升。經過多年發展,企業股權已經成為保險資產配置的重要品種。截至2020年9月末,保險資金通過股權直接投資、股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基金等方式,投資企業股權規模2萬億元,佔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的10%,成為金融業可提供股權性資本的主要機構投資者。

  此次《通知》放寬了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範圍,並取消了部分資質條件和投資規範等方面的限制,使得險企投資標的範圍進一步擴大,投資靈活性及多樣性進一步提升。

  實際上,在投資範圍擴大的同時,為提高投資安全性,通知也明確了列出了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的禁止行為負面清單。

  近年來,保險行業持續秉承「保險姓保,回歸保障本源」的發展趨勢,人身險公司也在不斷推動產品轉型,長期保障產品佔比不斷提升。目前,傳統壽險及分紅型壽險產品實際定價利率上限為3.5%,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在3.3%水平,考慮到稅收優惠使其收益率偏低影響,10年期國債收益率高於壽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這使得短期內險企對於增配權益類資產意願較弱。

  另一方面,從長期來看,《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金融工具》(IFRS9)的實施將會對保險公司金融資產的分類和計量以及投資標的結構產生較大影響。在新準則下,原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AFS)的大部分資產將重分類至按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FVTPL),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FVTOCI)的股利計入當期損益,其他公允價值變動不計入損益,且後續不得轉入損益。這不僅降低了險企通過金融工具調節利潤的能力,同時FVTPL的公允價值變動直接計入損益,其中包括的大量權益類資產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大,將增加險企的利潤波動。因此,在新金融工具準則下,保險公司或將增配高分紅、高股息且波動性較小的股票,同時適度增加以權益法核算並對當期利潤波動影響較小的長期股權投資。

  總體來看,此次對保險資金運用限制的進一步放開短期內對險企影響有限,但長期來看,隨著新金融工具準則的實施,取消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拓寬了險企對於權益類投資標的的選擇範圍,適度增配高分紅、高股息且波動性較小的藍籌股或將有助於提升險企投資收益的穩定。(作者:大公國際金融部分析師 丁芯怡 張瑤 )

  (責任編輯:馬常豔)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cdl

相關焦點

  • 險資怎麼募?股權基金險資募集指南
    2020年7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在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7月17日,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由於其對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投資的重大影響,在行業內被稱為「險資新政」。
  •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會長段國聖:險資股權投資瞄準三大領域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會長、泰康資產執行長段國聖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以來,一系列政策落地為保險資管發展保駕護航,為險資提升長期投資回報提供了更多路徑和選擇。未來險資股權投資將重點挖掘大消費、大健康、大科技領域。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步伐加快 險資試點投資黃金、石油等大宗商品...
    財聯社 (上海,記者 丁豔)訊,日前,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上海市政府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立足於加大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建設,進一步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等。
  • 與中交基金、富士康先後聯手,中保投資頻頻「拉夥」設基金!險資...
    圖片來源: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政務網截圖今年以來,隨著取消險資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的限制,在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之後,市場主體運用險資的範圍進一步擴大。有法律界人士表示,當下險資聯合多方資金設立投資平臺,從功能性而言已經與母基金相似,未來有望惠及更多被投企業及子基金。公開資料顯示,中保投資成立於2015年,註冊地位於上海市,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為商務服務業,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2億元,公司第一大股東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佔比4%、認繳出資4800萬。
  • 2020險資投資圖譜:頭部機構成舉牌主力 科技、消費股備受調研青睞
    除兩上市險企「頭羊」外,部分中小機構如中信保誠人壽、百年人壽及泰康系險資也加入舉牌熱潮的大軍。陳靂指出,目前,險資舉牌以金融和地產為主,其次也會偏好科技、消費和公用事業等行業。科技、消費板塊獲險資調研「青眼」個股調研圖譜也體現了險資偏好。
  • 為實體輸血4.58萬億,2.08萬億投向A股,險資權益投資下一步怎麼走...
    袁序成系統回顧了險資權益性投資的監管政策、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並明確了下一步重點的監管方向。這一文章發布前,險資權益性投資迎來了差異化監管,銀保監會7月17日為此發布了《關於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
  • 險資準入直接融資再引LP「GP化」擔憂,已有上市投資平臺增加財險牌照
    據悉,以中航資本為代表的上市企業已經通過關聯交易,增加了財險牌照,進一步向險資示好、靠攏。險資或成LP「GP化」主角在過去一周多時間裡,資管領域圍繞險資放開參與直接融資的探討不斷,有關險資投向股權市場的方案設計備受熱議。按照現行直投方式,未來險企的自有資金、保險資金和資管產品,都將有望通過基金的形式參與財務投資。
  • 險資A股投資已達2.08萬億,年內舉牌增至20次!業內人士稱四季度將擇...
    險資四季度A股如何擇機配置今年以來,中國人壽集團及壽險公司、中國太保集團及壽險公司、泰康人壽及養老公司、平安人壽、太平人壽、華泰資產、中信保誠人壽、百年人壽等都相繼舉牌上市公司股票。在利率下行周期中,金融、房地股低估值、高股息等特色對於保險等長期資金的吸引力進一步提升。2019年末以來,保險公司、社保基金、養老保險基金等長期資金持續新進或增持金融、地產股。某保險資管負責人表示,整體而言,低PB、高ROE、高股息率、高分紅率的上市公司股票,具有更高被保險資金舉牌的可能性。
  • 20萬億險資迎重大利好!優化投資管理能力,有多大能力幹多大事
    手握20萬億險資的保險機構,今日迎來了全新的投資管理能力監管要求。 10日,銀保監會印發《關於優化保險機構投資管理能力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取消了保險機構的投資管理能力備案管理,持續推進投資管理能力事中事後監管。
  • 險資舉牌潮強勢歸來!年內21次創近5年新高,金融、地產股備受青睞
    而這只是年內險資舉牌熱潮的一個縮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險資已合計舉牌21次,創下近五年新高。2016年至2019年,險資舉牌上市公司案例分別為11次、10次、10次和9次。與2015年前後中小險企耗資數百億激進舉牌A股上市公司、謀求控股權等不同,今年舉牌的險企以大型險企為主,以財務投資或戰略協同為舉牌目的。
  • 險資舉牌潮強勢歸來!年內21次創近5年新高 金融、地產股備受青睞
    而這只是年內險資舉牌熱潮的一個縮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險資已合計舉牌21次,創下近五年新高。2016年至2019年,險資舉牌上市公司案例分別為11次、10次、10次和9次。與2015年前後中小險企耗資數百億激進舉牌A股上市公司、謀求控股權等不同,今年舉牌的險企以大型險企為主,以財務投資或戰略協同為舉牌目的。其中,金融與地產股依然是險資布局的「香餑餑」。
  • 險資舉牌風又來 地產股有點吃香
    本次入股大悅城,將發揮保險資金的長期投資優勢,進一步優化太平人壽的資產配置結構,同時支持國有企業做大做強。險資出手8次 半數是地產股從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披露的數據來看,2019年以來,保險資金共對8家上市公司進行了舉牌,分別是:中國人壽系相繼舉牌申萬宏源、萬達信息、中廣核電力、中國太保;中國平安系先後舉牌華夏幸福、中國金茂;中國太保系舉牌上海臨港;中國太平系舉牌大悅城。
  • 大公國際發布南非、中東北非和南亞投資環境評價報告
    2020年11月18日,大公國際發布烏克蘭和南非的國家投資環境報告,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南亞和中東北非兩個地區的投資環境區域報告,上述兩個區域共涉及十七個國家。大公國際黨委書記、董事長呂柏樂發布報告  「國家投資環境評價」體系,主要從基礎環境、效率環境兩大維度
  • 銀保監會:進一步增強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
    簡化了股權投資計劃和保險私募基金註冊程序,增加產品的供給。推行保險機構投資管理能力的備案改革,壓實機構的投資主體責任。同時,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放寬投資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工具條件,支持保險資金投資債轉股投資計劃等。二是加大對實體企業融資支持力度。主要是取消了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的行業限制,加大對企業股權融資的支持,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 險資年內調研810股 偏好科技及大消費
    以投資穩健見長的險資年內調研了810家公司;其中, 227家公司累計接受了超過10家險資的調研。走勢上,逾六成獲險資調研的公司跑贏大市。從行業來看,電子、醫藥生物最受關注;整體上,科技股和大消行業較受險資青睞。險資年內調研810股逾六成跑贏大市2020年,A股市場在結構性行情中迎來了一波振蕩上漲行情,個股表現冰火兩重天。
  • 銀保監會發布通知放寬保險資金投資的資本補充債券發行人條件
    中新網5月27日電 據銀保監會網站消息,近日,銀保監會正式發布實施新一版《關於保險資金投資銀行資本補充債券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新版《通知》)。通知明確,放寬保險資金投資的資本補充債券發行人條件。取消發行人總資產不低於1萬億元,淨資產不低於500億元的要求。
  • 逾10萬億元私募股權市場迎擴容 首隻專注財務投資險資母基金成立
    科技和消費等產業投資最受關注隨著首支險資股權母基金落地,不少業內人士預期,這將進一步提振行業信心。中國母基金聯盟秘書長、水木資本董事長唐勁草表示,這是第一支由險資自主設立且完全進行財務性股權投資的母基金,示範意義是巨大的。
  • 險資或成LP「GP化」主角 中航資本擬增加財險牌照
    數據來源:記者整理 攝圖網圖 楊靖製圖險資LP「GP化」引發擔憂在過去一周多時間裡,資管領域圍繞險資放開參與直接融資的探討不斷,有關險資投向股權市場的方案設計備受熱議。按照現行直投方式,未來險企的自有資金、保險資金和資管產品,都將有望通過基金的形式參與財務投資。
  • 「險資入黔」籤約金額達631.8億元 「資管匯」平臺積累實體企業...
    望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再接再厲、繼續努力,在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力度,鞏固落實好融資對接活動周成果,推動更多「險資入黔」,著力構建更加緊密的政金企共同體,為貴州更好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