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小龍踩過的「坑」裡學到的事兒

2020-12-18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很多時候有創意有價值的需求初期真的可能只是產品經理腦中的靈光一現,但是這個靈光一定要追溯到真實場景下的用戶需求原點,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找到有價值的真實用戶需求。

2012年3月,微信用戶數突破1億大關,實現了對小米米聊後來居上的逆襲,贏下了移動網際網路最有商業價值的移動IM之戰。

2012年7月24日,從下午2點半到晚上11點半,張小龍在騰訊內部做了一場8個多小時的長篇演講,主題是「微信背後的產品觀」,騰訊為此開設17個分會場,同步直播。

這場演講內容我每年都會翻出來看一看,隨著自己不同階段的產品閱歷變化,每次閱讀都有新的體驗。

01 張小龍踩了一個什麼坑?

演講中張小龍舉了一個騰訊郵箱產品團隊曾經在一個功能上錯判的例子,用以告誡產品經理要有「同理心」真正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而不是自我YY需求。

演講中原話是這麼說的:

「這是我的一個附件,是前兩天郵箱新改版後昨天剛剛上線的。以前沒有這個東西,現在你可以在裡面直接查看你的附件,也可以搜索,看起來很方便。像這些Word 文件、圖片都可以直接閱覽,看起來挺方便,而且你可以把所有的附件都列出來翻頁。最後這是電腦做出來的圖象,不是真實拍攝的,這樣看附件是不是很快?對吧,所有的附件都在這裡。然後用了3分鐘的時間進入到一個傻瓜狀態,就說這個地方做得不對,這是錯的。我想請問一下你們覺得這個東西是對的還是錯的?是考驗大家的傻瓜發展力。這個功能挺高級的,我還可以全選、發送或者查看。這是把圖片分出來,我還可以下載一個來看。有沒有人覺得這裡面有問題?」

註:配圖為筆者截取的當前QQ郵箱的相應功能截圖

坦白來說八年前看到張小龍的這段描述,我的腦子裡邊是空白的,因為當時既沒有打開QQ郵箱實際去體驗這個功能,同時對於他所描述的「傻瓜狀態」,不得其法。

甚至到今天我也很難去體會這種入定「傻瓜狀態」的操作方法,這是一種利用直覺式的判斷方法,我認為使用「用戶故事」這種理性的方式去理解用戶需求更適合我。

用戶故事是敏捷開發中用以捕捉用戶需求的一種方式,簡單、好用,它的結構是:

作為:(XX用戶)我想要:(用戶目標)以便於:(用戶價值)比如說回答張小龍上邊的提問可以是:

作為:使用QQ郵箱處理大量工作往來郵件的用戶我想要:有集中查看附件的功能以便於:我便捷的找到曾經看到過的重要郵件的附件接著上邊的例子,張小龍在演講中這麼說:

「如果做不到(註:進入傻瓜狀態),你就拉一個用戶過來,你看著他用。當我們進入到一個很傻瓜的狀態,你會問自己問題,我現在幹什麼?我為什麼要進來?我進來想完成什麼?用戶進來,看著附件他想幹什麼?他想搜索到附件,找到某一個郵件裡面的附件。他需要把所有的附件列出來嗎?列出來一頁最多20個,然後他再翻頁,他會這樣瀏覽嗎?其實不存在瀏覽的需要。」

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張小龍口中的入定「傻瓜狀態」的心法。

「我現在幹什麼?我為什麼要進來?我進來想完成什麼?」

其內核理念和用戶故事是一致的。

就像張小龍告誡的那樣,現實中的產品經理很容易犯主觀臆造需求的毛病,前幾年出現過一個產品經理向開發提出希望App背景跟手機殼顏色變化的需求,結果導致對應程式設計師憤怒的同產品經理幹起架來。

所以對於需求,可以有兩種捕捉方式:

第一種是從現實中來,了解到目標用戶的一手真實需求,總結歸納提煉得出;第二種是從自己的推理或拍腦袋中來,這種需要用用戶故事的形式進行重寫,基於用戶故事去現實中驗證。比如上邊提到的用戶故事例子:

作為:使用QQ郵箱處理大量工作往來郵件的用戶我想要:有集中查看附件的功能以便於:我便捷的找到曾經看到過的重要郵件的附件我們接下來要問3個問題:

這種用戶規模有多大?這種用戶目標的頻次有多少?這種用戶價值的重要程度有多大?這三個問題怎麼回答?

答案是最優的方式是從現實的用戶中調研得來,不具備調研條件的話可以低成本的通過MVP的方式去驗證得來。

張小龍的這個例子被他自己認為是結結實實踩了一個坑:

「我當時就問我們一個產品經理,說這個東西可能不是用戶需要的,你們這樣做了,用戶也不會買帳,他進來一次就不來了。然後他就不好意思地告訴我,說他們上線一天,發現用戶確實沒有什麼增長。」

02 如何找到更有價值的真實用戶需求?

首先我們需要承認任何需求都有價值,其區別無非是價值大小,還有其實現成本的大小。

比如上文提到的提出希望App背景跟手機殼顏色變化的需求的產品經理,他可以提出這麼一個用戶故事:

作為:一個追求時尚酷炫經常更換手機殼的產品經理我想要:App背景跟手機殼顏色變化以便於:滿足我追求酷炫個性的偏好但是在回答「這種用戶規模有多大?」的問題時,可能就會發現這個目標用戶規模非常小,同時實現這個需求的成本非常大,由此就可以把這個需求的優先級降到很低。

張小龍的QQ郵箱團隊在「郵箱附件」這個功能下踩了坑,後來他們又是怎麼出坑的呢?

我們先來看答案,與網易郵箱的「郵箱附件」功能相比,QQ郵箱的對應功能名改為「附件收藏」,提供了兩個Tab,默認為「收藏附件」,另外一個才是「全部附件」(張小龍演講中所提到的那個「失敗」的功能)。在每封有附件的郵件的附件查看處,提供了一個「收藏」的功能按鈕,點擊後可以將此附件收藏到「附件收藏-收藏附件」處。

QQ郵箱截圖

網易郵箱截圖

QQ郵箱截圖

為什麼會有這個區別於網易郵箱的功能呢?

我們用敏捷裡邊的「5個為什麼」工具來模擬拆解下。

(1)問:用戶為什麼會想要有一個地方集中查看附件?

答:有兩種用戶,一種是查看過某個有附件的郵件後,過了一段時間想再次查看相應附件,但是記不清郵件主題,無法直接搜索郵件;一種是查看過某個有附件的重要郵件後,想要快捷的再次查看相應附件。

(2)問:這兩種用戶,哪種用戶規模大?

答:通過用戶調研發現,第二種用戶規模大。

(3)問:這種用戶的需求應該怎麼滿足呢?

答:可以提供「收藏」附件的功能,這樣用戶形成習慣後可以及時主動的標識重要附件,這樣用戶後續可以便捷的集中查看重要附件。

以上只是通過「5個為什麼」工具來模擬倒推出QQ郵箱團隊當初捕捉到「收藏附件」這個需求的過程。當然就如我上文所說的捕捉用戶需求可以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從現實中來第二種是從自己的推理或拍腦袋中來,但無論哪種方式都是力求還原最真實的用戶需求。

很多時候有創意有價值的需求初期真的可能只是產品經理腦中的靈光一現,但是這個靈光一定要追溯到真實場景下的用戶需求原點,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找到有價值的真實用戶需求。

#專欄作家#

奇文天翔,微信公眾帳號:產品一二三,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8年產品經理經驗,曾在網易、國內某龍頭金融集團負責用戶產品,當前在某移動網際網路巨頭負責金融子業務。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英語系妹子學英語踩過的坑&我學日語的經過
    前面兩節是兩個英語系的朋友回顧自己學英語的路上踩過的坑,第三節是我回憶自己學英語的失敗經歷,以及我考日語N2經過,以及考N2的時候用到的一些學習方法。共計9000字。把自己寫的放在最後,是因為我並不害怕兩個專業人士的珠玉在前,自己這個英語學渣的瓦礫在後:作為學渣,別人依靠天賦無視掉的坑我都踩過,所以踩坑的經驗比較豐富,加上我可以對比學日語相對成功的過程,還是能講出一些心得的。
  • 在線教育的坑,沒踩過不足以談焦慮
    畢竟,在線教育的坑,沒踩過不足以和人談焦慮。當時和家裡人說過這件事情之後,大家也覺得,這幾個創辦人在我們當地也是有頭有臉的人,品牌是加盟的北京一家教育公司,也有外教,而且看在親戚的面子上,學費給我們打了一個很大的折扣,我就給孩子報了這個學校,誰知道,這是踩坑的開始。
  • 業餘選手張小龍
    最後,他只能悻悻地在群裡自己接上自己的話頭繼續說下去。這時候我們才會逐一現身:小張,還可以,注意保持,不要驕傲喲!小龍,要用職業選手的要求來要求自己,這種小成績就不要來在群裡講了,我們都替你感到丟人病情發展到中期之後,張小龍的症狀變得更加嚴重了。從體型上看,他變得越來越瘦。
  • 那些年,我們一起練「軟開度」所踩過的那些坑!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練習「軟開度」的五大誤區,我們一起練"軟開度"所踩過的坑! 坑一:壓腿壓的是韌帶! 坑二:軟開度只有一種方法! 我們很多人認為的柔韌性訓練就是壓腿和搬腿了,其實不是這樣的。
  • 那些年健身踩過的坑,全是淚,親自告訴你避坑指南
    導語:在健身過程中,大多數人可以這麼說,沒有什麼經驗,都是小白加入的,這樣就難免會入坑,入了坑之後就全是淚,與所有其它行業入坑者一樣,不但交了學費,還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這就是最大的悲劇,今天小編用自己親身踩過的坑來告訴你,那些年踩過的坑,從而使你們避免。
  • 微信之父張小龍:手機時代地球觀察者
    蘆山地震發生後人們通過微信與外界取得聯繫,多年不見的同 學在微信朋友圈中重新熱絡起來,父母可以通過微信與大洋彼岸的遊子免費通話……騰訊給出的一份數據顯示,國內外微信月活躍用戶數達2.719億。
  • 英語啟蒙的幾個坑,你踩過了嗎?
    它們就像是啟蒙英語的坑,家長常常因為急躁和焦慮而踩到它們。而且其中幾個,我自己也踩過,並且也因為這些錯誤,導致Percy在一歲多時的第一次啟蒙以失敗告終。如果不能避開它們,英語啟蒙基本就偏離了正確的方向。所以請家長對號入座,小心繞行。01 第一個坑——急著讓孩子開口無論母語還是外語,第一個階段都是聽和理解,嬰兒天天聽大人說話,也要一兩歲才冒話。
  • 養花路上踩過的「荊棘」,踏過的「坑」,愈戰愈勇方可成為養花人
    為了養花,也走過很多彎路,踩過很多坑。在這裡簡單地總結一下,謹獻給像我一樣的有著田園夢的養花人。一、錯版為了省錢買種子自己播種,一不小心就會買來假種子。錯版不說,有時根本就不是花種。二、陳種子,淘汰老苗在養花的路上,有些「坑」避無可避。在經歷過以上這些。開始變得精明了,每次買東西一定要看看發貨地。而且也一定要和老闆溝通一下,保證對版才可以買。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又一個「坑」,正等著你往裡跳……有一回買旱金蓮的種子。
  • 張小龍:孤獨者重構市井
    張小龍上周一,我去廣州參加了2018微信公開課,第一次近距離看到張小龍真人。對很多工作和生活都在微信裡的人而言,我不知道這感覺像不像類似去「朝聖」的。我們高頻地活在他制定的遊戲規則裡,所以他是個什麼樣的人,尤其重要。
  • 湖南人張小龍發明微信,6個湖南伢子搶佔了網際網路的半壁江山!
    表面上看起來,張小龍已經退隱江湖,事實上,他的心思從來沒有離開過網際網路。他時刻關注著業內動向,但凡有一點風吹草動,也逃不過他敏銳的直覺,他就像一隻假寐的獵豹,隨時觀察著周圍的情況,一旦發現機會,他就會一躍而起全力以赴。
  • 過坑時這樣踩剎車更好,可惜很多人都是按錯誤的方法在做
    這時候踩剎車可是有講究的,如果處理不好的話輕則刮到底盤,重則磕壞保險槓甚至底盤部件。那麼高速行駛中突然遇到水坑該如何踩剎車呢?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1、重踩剎車時會發生什麼重踩剎車時車輛重心向車頭移動,前減震會嚴重壓縮,同時車頭下沉。特別是有些前減震偏軟的車在重踩剎車減速時車頭下沉更為嚴重。
  • 英語啟蒙這幾年我踩過的坑
    想寫這篇好長時間了,給大家講講英語啟蒙這些年我入過的坑。我是在大寶五歲,二寶三歲的時候開始準備英語啟蒙,剛開始也不知道用哪些教材,就是在網上搜,網友說哪套好,我就買哪套。孩子們的反應讓我意識到教材太單一,提高興趣是關鍵,這時又入手了外研社的麗聲拼讀故事會,麗聲妙想英文繪本,麗生瑞格叔叔自然拼讀法,寶貝學常見詞。為了讓孩子們覺得學英語是很有趣的事情,我邀請小區裡同齡的小朋友每天晚上來家裡做一個讀書會的小活動,每人一本繪本,看誰讀的好。慢慢的,孩子們終於開始養成習慣,每天看英文動畫片,讀英文繪本。還有Starfall這個電腦上的遊戲,孩子們也經常玩。
  • 英語學習的那些坑你踩過嗎?不服來辯!
    學英語不學單詞,一切皆空。2.不會語法就不會英語。這個說法更是可笑。如果你是一名英語專業的學生,那麼語法對你可能比較重要,英語英語專業四級TEM4(註:英語專業四級TEM4不同於CET4.6,側重點不一樣,面相的人群不一樣。)會考很多語法知識。
  • 湖南人的社交王國:從微信張小龍、陌陌唐巖到快手宿華
    上世紀90年代,網際網路的狂潮席捲全國,也滲透到了湖南各地的小鎮,帶動了很多喜歡網際網路的年輕人。在此後的20年中,很多湖南青年加入到網際網路創業的熱潮中。「深山裡的人沒見過世面,很多時候都在獨自品嘗孤獨,越孤獨的人越有可能成為社交大王。」2018面6月,映客CEO奉佑生在港交所上市時說。
  • 盤點那些年踩過的母嬰用品的坑!踩坑率高達80%,寶媽含淚分享!
    功課做了無數,坑也踩了無數...說得就是我吧!!!今天決定說說我那些年翻車的母嬰用品,姐妹們記得避雷!別再步我的後塵了!真要說完那真是三天三夜講不完了,但其實雖然踩坑無數,但我買到的好東西也不少呢!(畢竟踩雷也得講究個概率...)1.德國嫩芙葉酸孕紋霜生娃擱置2天,產後趕緊又塗了起來。
  • 微信之父張小龍:一個被騰訊耽誤的段子手
    博大公司為了Foxmail,花了1200萬收購,張小龍也從一個小電腦公司的程式設計師,搖身成為公司副總裁。騰訊為了張小龍,收購了博大,張小龍再次搖身一變,成為當今網際網路界教父級的人物。他一手締造了微信,撐起了騰訊的半邊天。估值過5000億,是當今世界上用戶體量最龐大的應用,張小龍因此封神。因為微信,他被封神,就連他的孤獨,都被拎出來當做成功的典範。仿佛是孤獨成就了微信,又成就了張小龍。
  • 那些年,我為了減肥踩過的坑,入過的局
    但是酶還有一個特點,酶大多數是蛋白質組成,蛋白質在溫度過高、酸鹼度過大的環境下都可以引起失活,失去作用,而我們消化道裡分泌的胃液腸液酸鹼度是比較大的,很可能引起酶的失活。我曾經用過酵素果凍,還有夜間酵素,美容酵素,宣稱對減肥效果很好,我吃了大半年,沒一點效果,後面查了查資料,怦然醒悟,再也沒有用過酵素產品減肥。
  • 關於減肥的那些坑,你踩過多少?
    而無意中發現這一切的你,是否又發現在減肥這樁終身大事上,過往的經驗只有一個公認的踩坑經驗,唯一有效的只有痛苦地禁食和少吃?自打5歲記事起,光被讚譽「胖乎乎的真可愛」就成為婷婷揮之不去的噩夢。因為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即使她只有5歲,幼兒園大班學過的內容時到今日已經全部模糊,但老師某天在講授古詩詞時的一句典故卻始終讓她記憶猶新——楚王好細腰,國中多餓人。
  • To產品社畜:我憑本事踩過的坑,你知嗎?
    編輯導語:對於職場人來說,在工作中往往會踩許多的坑,有些是出於自身的原因而踩雷,而有些是大家一不小心就容易犯錯。對於產品人而言,也是如此,那麼,有哪些「坑」是大家知道之後就可以避免或者脫離的呢?本文作者就和結合實際經驗,為我們進行了分享。我是一名產品社畜,日常對接開發爸爸和業務爺爺,在過去艱難的一年裡安慰自己,活著就好,畢竟還是幹了點人事!
  • 養貓你踩過最大的坑是什麼?網友:給貓找了個媳婦
    我踩過最大的坑就是給家裡的公貓找了一個媳婦,起初!因為工作繁忙,幾乎沒有時間陪伴家裡的孤寡貓咪。 我發現快樂的日子總是短暫的,新貓到家三周後某天夜裡,我突然被一陣聲響吵醒,漆黑的房間裡。 我隱約看見兩對發光的眼睛在陽臺的位置盯著我,如果不知道那是兩隻貓的眼睛,可能我早就被嚇昏過去了。 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