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裡有喝洋酒的,但為什麼沒人喝白酒?

2020-12-22 吃酒ChiJiu

在中國,KTV是一個奇葩的詞。

同一個名字,指代的是兩種不同的娛樂場所,給人兩種截然相反的體驗。

國內的KTV分為兩種,一種是量販式KTV,另一種是商務KTV。

量販式KTV,就是大部分人經常去的,純粹是唱唱歌、喝喝酒的地方,比如,好樂迪、銀樂迪、錢櫃等等。

「量販」這個名字,來自日本,代表的意思是「平價」「平民化」,平時唱上兩三個小時,也就一兩百元。

商務KTV,也叫做「娛樂會所」,俗稱「夜總會」,通常是用來生意應酬,就是有「陪酒」「陪唱」的地方,裝修得金碧輝煌,一夜之間能消費個好幾萬。

雖然,量販式KTV和商務KTV,給人的感覺完全兩樣。

但在有一點上是相同的,都沒有供應白酒。

奇怪吧!

今天就來說說這個事情,為什麼KTV裡有喝洋酒的,卻沒人喝白酒

01快節奏的白酒,慢節奏的洋酒

要怪也怪「白酒」自己,誰讓它給人的印象,比較沉重,比較壓抑呢!

即便,鄭小塔我是教品酒師課程的,偶爾還去白酒公司那裡串個場,講幾個小時的酒水品鑑會。

但在我腦子裡,一聽到「白酒」兩字,冒出來的第一印象還是,「乾杯」「拼酒」。

更不用說其他人。

白酒在我們中國人心中,代表著一種「乾杯」為核心的應酬文化。

而應酬,通常是累的、辛苦的。

一桌人在那裡,白酒灌來灌去,不喝就是不給面子、瞧不起人,喝多了就嘔吐難受。

最後,整場人都喝個人仰馬翻,有些人還發酒瘋,胡言亂語、毛手毛腳。

所以,白酒帶給人的印象,真的不太好。

但KTV就不同,它意味著快樂、嗨皮。

唱歌,通常是開心才會唱的吧,哪怕是失戀了唱歌,也是想要讓自己發洩出來,快點開心起來。

所以,當你把象徵著應酬文化的白酒,擺入KTV包廂裡時,又有幾個人會去碰呢?

而且,KTV,不管是量販式KTV,還是商務KTV,都是吃完飯才去的,是飯後的娛樂項目。

吃飯時,已經喝過幾輪的白酒,到了KTV再喝白酒,誰還喝得動呦?

何況,去KTV的目的,本來就是,飯飽酒足後,去吼一吼、亮亮嗓,順便消化下腸胃,解解酒氣。

更主要的是,白酒象徵著快節奏,是「快酒」,而洋酒,代表著慢節奏,是「慢酒」。

因此,我們又可以看出,洋酒與KTV更匹配。

白酒,要拼杯,要喝的快,喝得越快,誠意越足。

酒桌上,誰如果白酒一口一口抿的,要不是全場地位最高的大佬,要麼即將成為群起攻之的對象。

所以,在中國人的習慣和風俗裡,白酒是整杯整杯喝的,也是快速一口悶的。

但KTV,喝的是輕鬆,唱得是愉快,圖的是慢節奏,這樣一來,白酒就沒法生存。

洋酒就不同,比如威士忌、白蘭地,在KTV就如魚得水。

洋酒可以純飲,一口一口地喝,不用急著喝完。

洋酒可以加水加冰,降低酒精量,容易入口,不容易醉。

洋酒可以加其他飲料,冰紅茶、綠茶、雪碧,芝華士搭配綠茶,是KTV的經典喝法,還可以調成雞尾酒,當飲料喝。

雖然,洋酒、白酒,都是蒸餾酒,是穀物發酵後,蒸餾而成的高度酒。

但洋酒可以加水加冰喝,白酒卻從沒聽說過,可以加水加冰喝。

於是,只有大口純飲的白酒,又沒法在KTV立足。

喝得急了,醉得快了,KTV裡還怎麼玩呢?

風情萬種的姑娘們,還等著你玩色子呢!

02中國傳統文化,西方現代文化

KTV是在1990年代,由香港商人和臺灣商人引入中國大陸。

最早,KTV的前身卡拉OK,是日本人在1971年發明的。

正因為這樣,KTV代表著的,其實是一種西式文化,再往深處,也可以說是,資本主義文化的象徵。

洋酒也是如此。

威士忌、白蘭地,這些洋酒,還有雞尾酒,本來就是歐美西方國家的流行飲品,原產於國外。

所以,洋酒跟KTV一脈相承,背後都有相同的文化屬性,在中國都屬於舶來品和外來文化。

KTV裡有洋酒出現,也是理所當然,它們都有洋味兒。

而白酒,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產物。

從中國封建朝代,到現在,它是地地道道中國土生土長的飲品。

所以,白酒難以出現在KTV,背後也是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

就好像,在星巴克喝西湖龍井茶,怎麼著,都讓人覺得怪怪的。

前些年,我在媒體活動中,遇到白酒行業的幾個老前輩,我向他們請教過這個問題。

他們也詳細回答了我,其中有一點也讓我頗為認同,「鄭小塔,在中國傳統觀念裡,喝白酒是需要下酒菜的。」

是啊!

「下酒菜」這個詞,不正是為白酒專門設立的嘛。

在我成長記憶裡,家裡只要來了喝白酒的客人,我媽都會專門去買幾個下酒菜,這些菜跟平日裡吃飯的菜,是不一樣的。

所以,KTV裡確實也沒法喝白酒,總不可能讓廚房燒幾個下酒菜,然後,一邊唱歌,一邊吃菜,一邊喝酒吧。

當然,對於量販式KTV來說,它們更排斥白酒。

因為量販式KTV更多光顧的是年輕人,年輕人大多對白酒沒有好感。(箇中原因,我會另寫一篇文章)

於是,量販式KTV更不會接受白酒的存在。

03洋酒的利潤,白酒的利潤

以前,我從事投資基金工作時,我們判斷時事政治的依據,是看背後的利益關係。

這個事情,最終誰獲利最大。

沒想到後來,我成了美食博主、葡萄酒老師,分析吃喝美食時,用的還是這個方法。

獲得利益的多少,決定著美酒美食的流行。

為什麼KTV裡不賣白酒?

因為老闆不想賣!

老闆為什麼不想賣白酒?

因為賣白酒利潤低,不賺錢。

我在杭州已經做了6年的葡萄酒教育,基本上每期學生中,都有一個做白酒生意的。

課間時候,我也經常跟這些賣白酒的學生聊天,他們就會告訴我很多白酒行業的信息,

「鄭小塔老師,白酒的價格太透明,KTV就算推了,也賺不到幾個錢,於是,KTV老闆就沒興趣進貨,更不想推薦給客人。」

喏,沒好處的事情,誰幹?

對吧!

但洋酒不同,嘿嘿,這裡面的貓膩大了去了。

KTV,不管是量販式KTV,還是商務KTV,最喜歡賣的就是,啤酒和洋酒(威士忌、白蘭地)。

啤酒,喝的快,不容易醉,跑量多,哪怕一瓶賺個10塊錢,一個晚上下來,也是一筆可觀的利潤。

而洋酒,比如威士忌、白蘭地,能夠「以假亂真」,也就是說,可以「賣假酒」。

當然,我也沒說,全部KTV都有這種現象,都會這麼做。

畢竟,我有學生,還有看我文章的讀者和粉絲,或許是在KTV工作,我不能「一棍子全部打死」。

我只能說,部分KTV是存在「賣假洋酒」現象的。

賣假洋酒,利潤高,是一些KTV賺錢的重點。

可能你會問,「鄭小塔,那客人不會發現嗎?」

不會。

第一個,懂洋酒的人畢竟少呀。

你想啊,白酒品牌在中國發展了幾十年,超市裡賣多少價格,餐廳賣多少價格,批發又是多少價格,很多老酒鬼,或者經常應酬的人,心裡是一清二楚。

KTV想賣他們高價格,那不就是直接告訴他們,「我要宰你」。

但洋酒不一樣,威士忌、白蘭地雖然進入中國也二十幾年,但畢竟接觸的人少,對價格了解的人也少,對真酒假酒了解的人更少。

這樣,不僅真洋酒能賣出高價格,假洋酒也容易矇混過關。

第二個,KTV的環境裡,你不太可能去鑑別洋酒的真假。

KTV裡的燈光都是比較昏暗曖昧,洋酒也是服務員在現場開的,酒液全部倒完後,瓶子也是他們直接收走。

他們開酒的時候,你正在唱歌興頭上。

他們開酒的時候,你正在跟旁邊姑娘,色子玩得開心。

他們開酒的時候,你正在跟朋友或客戶,聊(喝)得開心。

所以,即便給你倒的就是假洋酒,你也不知道,因為你不會去關注他倒酒的情況。

就算喝洋酒多的商務KTV,你想去關注服務員開洋酒、倒洋酒,旁邊的「陪酒公主」,也會將你的注意力,引到其他地方。

當然,你也會說,你喝過很多威士忌、白蘭地,真酒假酒也是喝的出的。

拜託!

連我這個葡萄酒老師,在KTV裡喝紅酒,都喝不出什麼味道來,更何況,你喝高酒精度的蒸餾酒。

有太多幹擾因素在!

旁邊姑娘搽了香水吧,喝酒前吃了甜的水果、鹹的零食、辣的滷味吧,周圍打鬧玩色子吵吧,燈光比較灰暗吧。

這還不算周圍白花花的大腿和胸脯,若隱若現的,你是男人,你能專心品酒?

所以,KTV賣假洋酒,有太多「神不知鬼不覺」的方式。

而這,正是KTV利潤的來源。

因此,每次周圍朋友說起,某某開KTV短短幾年就回本了,我心裡一想,估計又是賣假酒了。

04茅臺、江小白與KTV

其實,KTV裡也還是有白酒在的。

只是不起眼,沒有引起注意。

比如,江小白。

江小白,是一款白酒,但不屬於「正兒八經」的白酒。

它酒瓶上的標語,讓它在年輕人群中非常受歡迎。

比如,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簡單。

最暖不過酒在肚裡,你在心裡。

明天有明天的煩惱,今天有今天的剛好。

等等。

這些簡單的標語,表達出年輕人的心聲,引起共鳴,所以,年輕人非常喜歡江小白。

於是,有些量販式KTV為了討好年輕人,也將江小白引入KTV,作為銷售酒款。

這跟江小白是不是白酒,沒有多大關係。

還有一個是貴州茅臺酒。

個別商務KTV,也把茅臺酒列入銷售酒單當中。

因為這兩年,茅臺酒價格漲得實在是太厲害。

而在商務KTV,有些老闆的「作風」就是,現在什麼酒流行,就點誰,現在什麼酒貴,就點誰。

而這兩者都具備的,也只有茅臺,所以,個別老闆就會點茅臺,來招待他的客人。

這個跟茅臺是不是白酒,依舊沒多大關係。

在社交場合上,有些食品飲品是作為一種誠意、一種等價物,表達給對方看的。

說的簡單點,在KTV,有些酒是點給你看的。

比如,我點了這瓶茅臺招待你,潛臺詞就是,「為了表達我對你的尊重,我已經花了將近3000元。」(新年份的茅臺價格在2600元~3000元之間,當然,KTV遠不止這個價格)

比如,我點了一瓶人頭馬XO,表達意思是,「為了好好招待你,我花了2000元。」(KTV裡的人頭馬XO,價格通常在3000~4000元)

所以,有些朋友請我去KTV,也讓我有些慌兮兮的。

人情,都是要還的呀!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大家喝白酒要吃點菜,而喝洋酒都喜歡幹喝,還要加個冰塊?
    哈嘍大家好,我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巷子僧,現在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開始享受生活,偶爾喝點小酒,和朋友聚個會什麼的。不過有一個現象很多人喝白酒的時候都會吃下酒菜,而喝洋酒都是幹喝,加個冰塊,這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KTV沒人喝白酒呢?老師傅給你分析其中原因
    為什麼KTV沒人喝白酒一,KTV的經營範圍KTV除了點歌唱歌以外,一般都經營酒水、飲料、果盤、小吃一類的。但是基本沒有自己炒菜設置廚房售賣的,那樣的就成了音樂餐廳。晚上在外面喝了一遍酒的人,但是感覺沒有太盡興,去KTV繼續來一撥熱鬧一下,也是為了大聲呼喊宣洩一下。一般晚上去唱歌的大多數是這些人,因為已經喝了一遍了,白酒的度數太大他們已經承受不了了,一般都以啤酒和其它酒精度數低的酒為主。
  • 為何國內愛喝白酒的越來越少,反而都在喝洋酒?看完你就知道原因
    為何國內愛喝白酒的越來越少,反而都在喝洋酒?看完你就知道原因。在我們的生活中,酒作為一種特殊的飲料,非常受人們的喜歡。由於酒精的作用,能讓人感覺到愉悅還有放鬆,所以有空的時候喝上幾杯是非常好的。酒的種類也很多,像啤酒,紅酒,洋酒,白酒,果酒等等,每一種酒的口味都各有不同。
  • 酒吧裡為什麼沒有白酒?傲百年:喝白酒,怎少得了那點儀式感?
    然而在很多人的意識當中, 酒吧裡的酒幾乎約等于洋酒。 那麼問題來了,酒吧裡為什麼沒有白酒?或者說酒吧裡為什麼很少看見白酒的身影?
  • 酒吧為什麼崇洋媚外只賣洋酒不賣白酒?
    ,那麼到底為什麼在我們中國人的地盤上,酒吧不賣點茅臺、五糧液、汾酒呢?白酒的價格更透明什麼意思呢?大家都愛喝白酒,也懂白酒的價格,酒吧的酒一般定價都是比較高的,你說你寫一個威士忌899元,可能大家也就接受了,你要是用中國的白酒,二鍋頭?汾酒?江小白?你怎麼定價?大家對價格都知根知底,商家沒得賺不說,消費者也沒有那種一擲千金的爽快體驗。我沒見過幾個在夜店開黑桃a的是真的喜歡喝香檳的,甚至也沒見過開卡是因為覺得站著太累的。
  • 我國的白酒為什麼只在我國受歡迎?我國的白酒和洋酒有什麼區別?
    在我們的生活中喜歡喝酒的人非常的多,而且現在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各個國家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了,而且有很多的洋酒都傳入了我們的中國,有很多的人也都是非常喜歡喝這些洋酒的,但是對於中國的白酒洋人們卻並不會很接受,甚至覺得是難以接受。
  • 同樣都是烈酒,為什麼白酒是透明的,而洋酒卻是琥珀色的?
    同樣都是烈酒,為什麼白酒是透明的,而洋酒卻是琥珀色的?久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其實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飲品了,雖然說很多人都知道喝酒會喝醉,可是卻忍不住對他的喜愛,那麼我們也都知道,大多數的人在喝酒的時候會選擇烈酒,那麼同樣都是烈酒,為什麼白酒的顏色是透明的,而洋酒的顏色卻是琥珀色的呢?
  • 從洋酒的發展史看中國白酒國際化,茅臺喝遍全球,並非痴人說夢
    近期有一條新聞,比白酒股瘋漲更吸引眼球,還登上了熱搜,中國白酒改名」Chinese Baijiu」。 據報導,自2021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中,中國白酒的英文名字由原來的「Chinese distilled spirits」更改為「Chinese Baijiu」。
  • 為什麼世界名酒都是洋酒,而我們中國的白酒卻上不來「臺面」?
    美酒總是伴隨著美食一起存在的,無論是聚會還是宴會,又或者是休閒的時候,和三五好友一起喝上幾杯,不僅吃得更開心了,也更能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了。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是有這種感覺的吧。為什麼世界名酒都是洋酒,而我們中國的白酒卻上不來「臺面」?
  • 為啥洋酒往往冰飲,而白酒卻可溫著喝?
    在很多人的固有認知或是電影場景中,洋酒的飲用場景往往是一人手執一杯,倒上半杯洋酒再加上冰塊。而中國的白酒則是一眾好友圍桌而坐,冬天更是要配上溫酒壺,涮鍋喝溫酒。
  • 見過喝威士忌加冰的,見過喝白酒加冰的嗎?
    而且甲醇沸點是65攝氏度左右,本來含量就很微小的甲醇,你指望它溶於酒水之中,然後再喝一杯酒的時間能揮發多少?指望靠酒在室溫下去揮發甲醇(而且是國家標準安全範圍內的),以此讓喝酒更安全?真實情況是你就算把酒倒進杯子裡放幾個小時,酒揮發了一半,那也是酒裡的水、乙醇、甲醇一起揮發,而其中甲醇本來就是極其微量的,你沒有少喝多少甲醇,而是你少喝了半杯酒。報這樣心態的人我建議你少喝兩杯酒,這樣最健康。
  • 為什麼中秋節要喝白酒?秋天適合喝白酒,而且越放越好喝!
    白酒存放時間比月餅久,尤其是醬香酒越放越好喝中秋節很多公司或者親朋好友都喜歡送月餅,月餅存放時間較短,短期內不吃完,容易變質發黴。而且現在生活好了,月餅也不是什麼稀罕物。最重要的是,一般人吃月餅就是吃個節日氣氛,嘗嘗就完事了。如果收到了很多月餅,就會發愁了,一時半會吃不完,放久了還容易壞。
  • 為什麼平時習慣喝白酒的人,喝啤酒都能醉?
    眾所周知酒精在我們人體內的主要吸收場所在小腸,小腸對酒精的吸收既迅速又完全,那麼既然吸收場所是同一個地方為什麼會出現飲酒後不同的反應呢?這就和不同酒類的酒精在人體的吸收速度有關了,很簡單,酒精的吸收速度越快我們醉倒的速度也就越快!
  • 為什麼白酒和啤酒摻著喝容易醉?其實不僅容易醉,對身體威脅還大
    自古以來就有非常高超的釀酒技術,我國也是個釀酒大戶,白酒和啤酒的產量都非常大,銷量也比較多。現在的年輕人都特別喜歡喝啤酒,對於現在中老年人或者是成功人士的話,更喜歡喝白酒,因為白酒是含有獨特的香味的,很多人都特別喜歡慢慢品嘗白酒的味道。當然現在像一些葡萄酒洋酒,也非常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
  • 時尚時尚最時尚,胡桃裡洋酒DIY喝法!
    喝洋酒這件事,不需要像紅酒那樣需要醒酒、試酒這樣的程序及禮儀,大多只是晚飯後來一杯的輕鬆選擇。在酒裡加可樂,加果汁?
  • 酒吧竟賣了5個月假洋酒 喝假酒危害大要小心
    近日一條賣假酒的新聞引起不少人的關注。一酒吧在五個月的時間裡竟然賣出了3000多瓶假洋酒,酒吧老闆淨賺20餘萬。可見其中的利潤多大,你去過酒吧嗎?你喝過假酒嗎?據悉,此酒吧是來自江蘇連雲港的一家酒吧,目前這家酒吧已經被依法處置,老闆也正在取保候審中。
  • 「我沒喝!」「他喝了,喝的白酒!」 | 酒駕醉駕整治
    「我沒喝!」「他喝了,喝的白酒!」,我沒喝,我不喝!」「喝了喝了!」「我喝的啤酒,喝了這這這點…」「他喝的白酒!」日前,武安交警大隊康二城中隊民警在武安市西周莊路段進行交通違法行為專項整治,在對一輛麵包車進行檢查時,駕駛人面對交警,一直在說「我沒喝酒,我不喝!」「喝酒了還敢開車呢?」「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 加泡椒、芝麻、老乾媽,白酒竟能這樣喝?這一次,白酒的無限可能被解密了|語音·獨家
    「其實是為了讓它的味道感更強烈更突出,讓人喝到之後就牢牢記住它,」小侍說,「紅一品」裡面同時也加入了西柚汁和番茄汁,「這樣它給人的第一口感是清甜爽口,即使不喝烈性酒的人也能接受,喝到嘴裡再慢慢品味它。」小侍的這種設計理念,完全出自他對白酒的看法。「我平時喝啤酒、洋酒多一點,很少喝白酒,就是在家陪老爸喝一點,白酒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很厚重很古老,可是年輕人不太容易接受。」
  • 白酒和啤酒摻著喝,不止容易喝醉,對身體危害大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釀酒技術,而且現在我國也是一個釀酒大國,在我國啤酒和白酒的產量都是非常大的,自然銷量也是非常大的,而且在日常生活當中,許多年輕人都非常喜歡喝啤酒,當然對一些成功人士或者是中老年人來說,他們更喜歡喝白酒,慢慢的品其中的味道,也別有一番風味,當然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有許多洋酒葡萄酒等等也是深受大眾歡迎的
  • 酒吧喝白酒,真的很「土」?
    近幾年,儘管眾多一線名酒在品牌、產品推介中融入雞尾酒元素,國內也湧現出一批由白酒企業發起的雞尾酒調酒賽事,但雞尾酒領域對白酒的認知與接納,仍不及洋酒品類。而今,江小白卻在這道屏障上,撕開了一道小小的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