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問道學道修道求道,最後也沒悟道得道,反而步入外道

2021-01-08 凌晨兩點老王家媳婦

《大明王朝1566》劇裡,嘉靖皇帝閃亮登場時,念了一首唐詩: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嘉靖算不算好皇帝,眾說紛紜。

老王媳婦覺得:中年的嘉靖,突然迷戀修道。20多年不上朝,卻獨掌朝野。但我們看到,嘉靖爛熟於心的五千字《道德經》,所飽含人生智慧、大道至理,嘉靖卻只學到了其中的圓滑世故、陰謀詭詐而已。

其實,現在看來,他修道可以說沒有任何體悟。嘉靖問道、學道、修道、求道、最後也沒有悟道、得道,反而步入外道,縱容黨派鬥爭,誤國誤己。道是什麼?自心映射,物性無別;接納當前,擺正位置。如雲在天上水在瓶,各安天命、各司其職。

當農民辛勤耕作,工匠精益求精,商人誠信公道,官吏一心為民,皇帝心繫萬民,才能換來國家興旺,天下歸心。嘉靖明白這些道理,但他沒有去做。打著修道的外衣,靠黨派內耗來治理朝政,終究救贖不了自己。

嘉靖最後送海瑞八個字:無君無父,棄國棄家。在老王媳婦看來,海瑞固然無君無父,但真正棄國棄家的卻是嘉靖自己。

相關焦點

  • 道教中的「求道七步」指的是哪七步?
    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古往今來求道者多如鴻毛,得道者則鳳毛麟角,究其原因,為修道之人心術不正,整日鑽研歪門邪道,不得正法。全真道祖師丘處機見此形勢,寫下了《求道七步文》來勉勵諸位求道者。所謂《求道七步文》,就是尋求正道的正確方法,沒有捷徑可走,修行人若能領悟,自然能走上正確的求道之路。在本篇文章中,小編就來介紹一下《求道七步文》吧!一、研讀經典我們知道,若要求道,首先要領悟道,尋找自己真正追求的,要想加強對道的理解,就要多次研讀道家經典書籍,正所謂「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研讀道經可以加強自己對道的理解,從而增進道行。
  • 天道至尊至貴(求道篇)
    天道至尊至貴(求道篇)一、 得道四難道尊貴古人有所謂得道四難:「人身難得,中華難生,明師難遇,真道難逢。」之語,可見得道之尊貴了;不然;何以自古以來有那麼多修行人,要拋家捨業,千裡訪明師,萬裡求口訣呢?
  • 偉大的中國哲學精神之一:求道!
    求道是一種哲學精神,中國古代先哲在求道和問道的道路上,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的良好範本。具體如何呢?一起跟隨哲學詩畫快速進入。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1,中國哲學的核心——道道,是中國哲學中最核心的概念。聞道,求道,既是中國知識分子孜孜以求的目標,也是人性修養的最高境界。儒家對道的追求熱情,以其創始人孔子的一句話概括,「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裡仁》)2,孔子的「聞道」孔子在晚年回顧自己一生「求道」經歷時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天命」指天道;「知天命」即「聞道」。
  • 問道青城山,悟道青城溪村,值了!
    周末的旅程,不是「去」青城山「問」道,而是「回」青城山悟「道」,得浮生半日閒。青城山圖片來源:攝圖網,已獲授權問道:為什麼,願意花3個小時到青城山?問道,首先問的是「道骨」。西南諸多道教名山,青城山底蘊深厚,它是「問道第一山」。葛洪《神仙傳》中的記載,東漢時期的張陵先在四川鶴鳴山隱居修行,遇上太上老君而得道。
  • 《齊善鴻講道德經》是悟道的智慧之作,距離真正的道,還有多遠?
    是道教的祖師爺老子所創,一部《道德經》是每一個悟道之人必備的讀物。有一首歌唱出了道心,也唱出了道德經在修道之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對,這首歌就叫做《道心》。正所謂,修道之路很長,要從知道、信道、修道、悟道、行道、得道,這六個」道「展示出來。《道德經》一共區區五千字,也許只有老子才能解釋清楚這部書的所有涵義。修道之人研究它,是為了得道成仙;古代帝王研究它,是為了尋找治國之道;很多成功人士研究它,是為了尋找人生智慧,悟出人生道理;很多學者研究它,是為了感受這部經典的精髓所在。
  • 太極拳的「道」是什麼?怎麼修?
    太極拳道解道即太極,太極即道,道亦強名之。太極拳者,道而進乎技,技而歸於道,實而不名者也。然世之求道者眾,得道者寡,皆以執迷於外,而不明於內故也。或以多歧而迷途,或耽小技而止步,或閉目枯坐而入頑空,或但求鬼神而不求己,甚或以盲引盲,自誤誤人,終不免油盡燈枯,而人生虛度,與道無緣矣,可嘆也夫!
  • 求道的真實法門,多數人都誤入歧途了
    人的思維縱使再智慧,也很難體會道的無量不可思議。大道展現的場景如無限時空幻滅重生,無數維度延展又摺疊,人若以現實感受代入,哪怕沉浸其中一剎,也會瞬間破滅而無所得。求道艱難,因為我們人總局限在一副脆弱的皮囊當中,時空像是囚籠把人緊緊鎖死,哪有人能夠輕易掙脫開去,求得解脫。就連道家聖人老子也在道德經中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 農曆九月十九 為什麼要求道?道是什麼?謹以此文 恭迎 南海古佛求道紀念日
    道降火宅 聖凡兼顧 道成天上 名留人間今天您求道了嗎(今生不了道 披毛戴角還)什麼叫求道1 求者追求 道者理也 道者路也 一條人生光明的道路2 求道即是找到真正的主人  原來的我3 求道即是求得正法眼藏的所在
  • 《問道》悟道系統全解析 提升修為再戰中州
    光宇遊戲《問道》中,戰力決定了各位道友行走中州的難度,而力、靈、體、敏這四個數值,則決定了玩家的戰力。中州大陸上的悟道系統可以快捷便利的提升玩家戰力,踏平修仙路上的一切阻礙,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問道》中的悟道系統。
  • 隱仙派陳師海:憑什麼修道
    修道者成千上萬,得道者寥寥無幾。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修道,其實真的太難了。
  • 聞道、悟道、問道:上海交大校長張杰談「大學之道」
    大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承者和創造者,更是人類思想、精神和道德的制高點,是社會公平、正義和良心的最後堡壘。   在這樣的一所大學裡,你們應該如何度過自己的求學歲月呢?這是今天我要問你們的第三個問題。作為師長,我想和你們分享一些由衷的建議。   《禮記·大學》有言:「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 竟然是「求道升仙」嘉靖
    大家都知道晚年的嘉靖一直沉迷於修道,自修道,不理朝政,不穿龍袍,但是你以為他這是玩物喪志麼?不,雖然嘉靖一天都跟一幫道士混在一起不上朝,但是朝中的動向全在他的股掌之間, 嚴嵩當權了二十幾年,嘉靖帝一出手,一道飭令就讓嚴嵩丟官回家,連親生兒子都沒保不住。他雖然不上朝,權力卻始終沒有落到別人手裡。所以說嘉靖皇帝為明朝歷史上最聰明的一個皇帝,絲毫不過分。
  • 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
    修道者成千上萬,得道者寥寥無幾。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修道,其實真的太難了。成仙成道,登聖登真,確實太不容易了。最近,不止一人對我說,要從我學道修道。太上大道之學,樂生而離死、快樂而自在、縱橫而通達,超脫而圓融。然此等妙趣,為入室之後,當你成為你自己的真正主宰的時候,所呈所顯。諸多好道之士,仰慕神仙風姿,追覓逍遙真境,非常期待自己也能擁有這樣一套「寶屋」。然而,想法歸想法,憑什麼這套「寶屋」的產權就歸你所有呢?你入門了嗎?你跨過門邊那道「檻」了嗎?你知道你是主人還是客人嗎?很抱歉!
  • 怎樣才是悟道和道?
    那麼什麼是悟道呢?可以這樣理解,用自己的良知心,通過後天對大自然和你身邊的人、事接觸後而獲得的感受,從而成了屬於自己的一個理念,叫他為悟道。因為每個人,每個眾生都有自己的悟道之路,沒有一個眾生地悟道的道路是相同的,所以悟道的感受也永遠不會相同。
  • 修道與修仙的不同:一個行而不殆,一個老而不死
    按照這個來理解,道是宇宙萬物根源,無名無形,絕對不二,圓滿普遍,萬古長存。所謂修道,其實就是修這個道。回過頭我們再來看仙,「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菩提老祖問孫悟空要學的技能是什麼,孫悟空直言:長生之術。
  • 重識道門|什麼是道教,什麼是修道?讀完此文,深感贊同
    ,教導人們通過修道積德達到安樂幸福、長生久視、得道成仙的我國特有的本土宗教。《老子西升經》云:「人在道中,道在人中;魚在水中,水在魚中;道去人死,水乾魚終。」道是天地萬物,社會人事的運行規律,我們每個人都在大道之中,每個人都在修自己的道。並非只有穿上道服,躲進深山中辟穀服氣才是「修道」。我們在人世間的所作所為,合道則生,背道則亡,無所不驗。
  • 兩人同時去印度求道,只做了一件事情,大師說其中一個人已經得道
    在西晉的時候,有個和尚名叫康法朗,自幼在山中參禪悟道。永嘉年間,法朗與另一個出家人一起西遊去印度,兩人跋涉經過了沙漠瀚海,又往前走了一千餘裡。發現路旁有一座破敗的寺廟,殿堂已經沒有了,雜草有一人多高。法朗兩人就離開大路,來到寺廟前準備進去禮拜。
  • 修道之人的正氣 和「桃寶」一起護衛《問道》中州
    摘要:《問道》仙俠風主題密室活動火爆開啟,10月專場打開虛擬與現實交織的大門。知名聲優、人氣女主播「桃寶」也加盟到《問道》密室線下活動中,誠邀百萬道友前來打敗傀儡王,一起護衛中州。 原標題:修道之人的正氣 和「桃寶」一起護衛中州《問道》仙俠風主題密室活動火爆開啟,10月專場打開虛擬與現實交織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