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善鴻說:「以道看世界,生命如同一個容器;生命的本質,就在於往裡面裝生命;命運的秘密,就是你裝進去生命,你就會成為什麼!
齊善鴻是南開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一大串的名頭就不一一列舉,他用了三十年尋道、悟道和行道,他將中國道學智慧充分融入到自己的的生活和生命之中,可見其對道的領悟已經達到了讓人嘆為觀止的高度。
提到《道德經》,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部道家的經典。是道教的祖師爺老子所創,一部《道德經》是每一個悟道之人必備的讀物。
有一首歌唱出了道心,也唱出了道德經在修道之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對,這首歌就叫做《道心》。
上善若水道人家,道德經卷伴香茶,齋醮不為名和利,笑看紅塵如煙霞,劍膽琴心撫詩畫,青燈一盞亦芳華,苦盡甘來道緣下,方知世間幾造化,道生萬物乾坤大,陰陽玄機伏八卦,天人合一日月明,道法自然心無暇,恬淡心境似蓮花,羽衣如蝶遊天涯,濟世利人善為樂,尊道貴德莫浮誇。
這首《道心》唱出了道德經在修道之人心中的重要地位,也唱出了道德經的精髓所在。
歸納起來,道德經的智慧並不是晦澀難懂,歸納起來就是八個字:上善若水,大道至簡!
齊善鴻研究道德經,寫出了一本《齊善鴻講道德經》,他把道德經裡的八十一句話,分為八十一章,進行精講,拆解了老子的智慧,從讀懂到會用,並用之解答現代管理、教育理念以及日常生活的困惑。
很多人認為道德經是道家的經典,和我們老百姓沒有關係,但是他們卻不知道,這本道德經,已經走出了國門。
在西方,除了《聖經》之外,《道德經》的發行量最大,而它作為中國人的經典,卻是很少被人奉為經典之作,甚至用晦澀難懂來給自己找到不讀的藉口。
其實,現在很多高端人士在功成名就之後,都去研讀《道德經》,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這本道德經當中的智慧,越是成功人士,越能理解其中的奧妙。
很多人都在解讀《道德經》,但很多人都沒有看到道德經的精髓之處,而這本《齊善鴻講道德經》,這個版本,深入淺出,通過他的個人感悟,以及他的豐富知識,講道德經的智慧,通過通俗的語言表述了出來,很容易讓人理解,讓人融會貫通。
有人也許會問,道德經到底講得什麼?可能有人會回答,當然是講道德了。
這個回答不算錯,也不算對。
因為此道德非彼道德。
現在我們所說的道德,往往是指道德品質的意思,就是一個詞彙,而道德經的道德,卻是分為兩個詞,道在先,德在後,什麼是道?就是萬物之規律,這就是道。
而按照規律做事的規律就是德,有道才能有德,無道自然無德。當然,你硬要是理解為現在所說的道德品質,也不是不可,也含有這方面意思。
為什麼《道德經》被奉為道家經典,這是因為這是一本可以讓你悟道的書。
我認識一個老道,他把《道德經》倒背如流,講起道德經來頭頭是道,而且,旁徵博引,告訴你修身做人的道理。
正所謂,修道之路很長,要從知道、信道、修道、悟道、行道、得道,這六個」道「展示出來。
《道德經》一共區區五千字,也許只有老子才能解釋清楚這部書的所有涵義。
修道之人研究它,是為了得道成仙;古代帝王研究它,是為了尋找治國之道;很多成功人士研究它,是為了尋找人生智慧,悟出人生道理;很多學者研究它,是為了感受這部經典的精髓所在。
但是千百年來,沒有一個人敢說,他將這部道德經融會貫通,全知全解了。就連齊善鴻這樣的大師級別的人物,也不敢妄言真正領悟了《道德經》的真意。
不過,有一句話叫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會看得更遠。
作為同修身份的人,會從他人的身上吸取營養,《齊善鴻講道德經》分享了他學習、修行和領悟《道德經》的感受,來和修道之人做一個交流,這樣一來,同樣是鑽研《道德經》的人,就會相互對照,相互感悟,從而悟出更多的道。
齊善鴻讀完《道德經》之後,有六點收穫如下:
第一,突破了自滿與傲慢。第二,把嘴巴上到功夫用在做事上。第三,擺脫魔鬼般的衝動。第四,擺脫自私自賤的魔咒。第五,超越與低層次人的無效惡爭。第六,升級自己的人生模式。
這是齊教授的理解和收穫,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通過和老道交流道德經,他們的理解,我想還是更為深刻一些。
老子認為無是天地之始,有是萬物之母,從無到有是一個過程。
有人說無中生有是一個貶義詞,但在這裡卻是一個基本規律。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就是道法自然的問題,道可以讓你從無到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所以說大道至簡,只要你悟道了,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你就堅守了自己的道,有了自己的道,才會慢慢積累,悟道其中,走出自己的一條獨特的路。
沒有誰對誰錯,只是每個人的道不同而已,不是有人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嗎?
其實,就是這個意思。
堅守自己的道,也就是悟道了。沒有對錯,只有信念的不同而已。
道德經的首句只有區區幾十字,確實開篇經典,尤其是最後一句,我想基本上沒有人能解讀清楚。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門後是什麼?是道理?是精神?是嚮往?或是修仙之路?
眾說紛紜,就算是有說對的,也沒有人給憑證,所以,只有各自理解不同罷了。
但在和老道交流過程中,他對眾妙之門後的世界有著很深的感悟。
道家是修仙之道,追求長生,他們相信,只要修行到一定的深度,悟道了,就可以成仙的。
雖然我們普通人沒有看到成仙的例子,但真正成仙之人尤其是我等能夠看到的。
你看到的未必是真的,但你看不到的也未必是假的。
當然,這些事那老道所言,真假如何,自己體會。
對於《道德經》的解讀,每個修道之人都會有自己的感悟,只有真正悟道的人,才知道道德經到底講些什麼,不過《齊善鴻講道德經》這本書已經給你指明了一條路,讓你在悟道的過程中,少走彎路,畢竟,他的理解,他的悟道已經是頂尖的層次,如果你站在他的肩膀上,進一步的去悟道的話,可能會看到不同的東西。
所以,想要悟道,就不得不看這本《齊善鴻講道德經》,它給你打開一扇門,讓我們去看炫妙之門背後的風景。
我是專注感情生活每天分享不一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