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在敘利亞的俄羅斯軍事警察。圖源:央視。
俄羅斯與土耳其近日在敘利亞問題上不斷交鋒。3月2日,俄羅斯軍警進駐了剛被敘利亞政府軍奪回伊德利卜省的薩拉基卜市。前一天,俄駐敘部隊指揮部表示不再保證土耳其飛機在敘利亞領空的飛行安全,在這片敘領空發現的任何飛機都將被視為敵機並被擊落。俄黑海艦隊此前也宣布,將向敘利亞海岸附近的地中海派遣兩艘配備「口徑」巡航飛彈的軍艦。俄羅斯此舉是反擊土耳其發動的對敘政府軍的「春天之盾」的軍事行動,旨在進一步施壓土耳其,警告土不要妄圖推翻阿薩德政權。
自2016年俄土宣布重啟兩國合作後,兩國關係迅速升溫,俄羅斯和土耳其被視為敘利亞問題上的「盟友」,關係親密。由俄羅斯、土耳其和伊朗組成的「三角」關係,也被認為是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的「噩夢」。為何兩國如今卻在敘利亞伊德利卜省衝突頻發,隱有擦將走火之勢?
一方面,俄土兩國之前在敘利亞的合作本就是出於政治需要。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所研究員李勇慧認為,俄土兩國就像「臨時夫妻」,此前的親密氣氛不過是因為雙方互需。對於土耳其而言,美國在背後支持土耳其的軍事政變惹怒了埃爾多安,使其與美國分道揚鑣,「站隊」俄羅斯;對俄羅斯而言,與作為地區大國的土耳其合作,有利於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更進一步」,因此哪怕戰機被擊落,俄羅斯也並未強硬反擊。
另一方面,俄土在敘利亞本就存在根深蒂固的矛盾。在如何對待阿薩德政權問題上,俄土兩國態度截然相反:在兩國多年的聯手期間,俄羅斯一如既往支持阿薩德政權,土耳其則是反政府武裝敘利亞自由軍的幕後「老闆」。2018年反政府軍在敘利亞全境潰敗,只剩伊德利卜一個根據地。為了保住這根「獨苗」,土耳其國防軍先是進入敘境內控制了阿夫林,為伊德利卜打通了後方生命線;然後又通過所謂「降級區」使敘軍短時間內無法進攻伊德利卜,給了反政府軍喘息的空間。對俄羅斯而言,阿薩德政權允許俄羅斯在敘境內保有兩個俄羅斯軍事基地,保持與阿薩德政權的友好關係便意味著能持續在中東地區施加影響力,同時也讓俄羅斯在地中海擁有了出海口。隨著「伊斯蘭國」在敘利亞的敗退,敘政府軍逐漸佔據優勢,兩國矛盾日益凸顯,俄土雙方還為此籤署了索契協議,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雙方並未能真正達成共識,導致敘北部局勢持續升級。
但是,俄土真要徹底翻臉也很難。近年來,俄土之間聯繫緊密。對俄羅斯而言,保持與土耳其的關係在經濟和地緣政治上都對俄有利:每年可提供315億立方米天然氣的「土耳其溪」天然氣管道項目剛剛正式啟動,能為俄羅斯帶去一筆不菲的收入;俄羅斯參與建造了土耳其首個核電站;土耳其還大量購買了S-400防空飛彈系統;穩定的俄土關係也有利於俄維護南部邊境安全和打擊恐怖勢力。對土耳其來說,與俄羅斯這樣一個軍事強國硬碰硬自然也是不划算的,況且「土耳其溪」項目還能讓自己賺取「過路費」,協商談判再次成為俄土解決敘北部局勢的方案。
目前雙方都在為談判爭取籌碼。李勇慧表示,為了能讓俄羅斯讓步,土耳其希望歐洲出面對俄施壓,或者讓法德作為中間人在其中進行調和,這也是埃爾多安為何打開邊境線,放難民入歐的原因。俄土雙方都清楚要通過協商解決問題,因此不管是雙方派兵對壘,還是土耳其放難民入歐,都是兩國為談判做準備。(海外網評論員 戴尚昀)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點擊「海外網評」,讀懂中國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