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和敘利亞大戰伊德利卜,說說土耳其和敘利亞歷史矛盾的由來

2021-02-13 豌豆娛樂圈

在國際新聞的版塊裡,敘利亞問題是一個持續的熱點,特別是最近以來敘利亞北部伊德利卜地區的大戰,先是俄羅斯和敘利亞聯軍對伊德利卜的反對派武裝發動進攻,遭到土耳其的反對,還造成了土耳其士兵的傷亡,而后土耳其發起了名為「春天之盾」的軍事行動,直接向敘利亞政府軍開打。到3月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經過會晤後,宣布實現伊德利卜地區的暫時停火。

那麼為何土耳其和敘利亞同為伊斯蘭國家,為何卻在敘利亞境內大打出手,那麼就說一說土耳其與敘利亞問題的來龍去脈。

土耳其是中亞突厥人的後裔,在阿拉伯人將伊斯蘭教傳播到中亞以後,他們皈依為遜尼派穆斯林,後來蒙古第一次西徵時,伴隨著蒙古人對中亞的花剌子模人的徵服,他們遷徙到西亞的小亞細亞半島定居下來,並臣服於當地塞爾柱人建立的羅姆蘇丹國。

1299年土耳其從自己宗主國羅姆蘇丹國中獨立出來,建立自己的國家,因為這個國家建立者的名字是奧斯曼,因此這個國家被稱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戰爭中建立,並在戰火中強大起來,但是他們的崛起並不是一帆風順,他們曾在1402年被中亞強人帖木兒擊敗,但是最後還是堅持過來,並一路攻城略地、四面出擊,並在1453年攻佔君士坦丁堡,滅亡了歐洲千年帝國拜佔庭帝國,並隨後將巴爾幹半島納入版圖,還將勢力拓展到歐洲。

1516年,已經立國200多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開始向西亞和北非進行擴張,他們打敗了統治敘利亞、巴勒斯坦地區和埃及的馬木留克王朝軍隊,1517年滅亡了馬木留克王朝,將敘利亞和埃及納入到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版圖之內。

從此時開始,敘利亞被土耳其人徵服,成為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領土。

敘利亞位於西亞,歷來是亞非歐古老文明的交匯處,很多的古老的徵服者來到敘利亞,這裡先後被古埃及人、古波斯人,古希臘人、羅馬人、阿拉伯人、蒙古和突厥人徵服,但是其中影響最深的阿拉伯人的文化烙印。

公元7世紀,隨著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創建並傳播伊斯蘭教,一個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國出現在歷史中,並隨後開始對外擴張,公元636年,在阿拉伯帝國四大哈裡發時期的第二任哈裡發歐麥爾在位期間,阿拉伯帝國在向東羅馬帝國的進攻中,擊敗了敘利亞的東羅馬軍隊,將敘利亞納入到阿拉伯帝國的版圖。

此後敘利亞大量遷入信仰的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特別是在阿拉伯帝國的第一個王朝倭馬亞王朝建立後,大馬士革成為阿拉伯帝國的首都,而敘利亞一度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中心。此後的敘利亞不斷阿拉伯化和伊斯蘭化。

此後敘利亞雖然遭遇到塞爾柱人、十字軍、蒙古人以及馬木留克突厥人的入侵和佔領,但是阿拉伯和伊斯蘭文化長時期內是敘利亞的主流文化,而被土耳其人統治期間也是如此。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風光了數百年,最牛的時候是國土面積比現在大得多,是名副其實的亞歐非大帝國,它曾經將整個巴爾幹收入囊中,兵峰直抵都中歐的維也納,北非沿岸和西亞都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領土。

然而近代以來奧斯曼帝國成為西方列強宰割的目標,國土面積不斷萎縮,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了挽回大國尊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加入了德國所在的同盟國陣營,沒想到卻站隊失敗,雖然奧斯曼軍隊在1915年的加裡波第戰役中,擊敗了英法聯軍,但是仍然與同盟國陣營一起迎來自己的失敗。

而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了瓦解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英國支持帝國境內的阿拉伯人掀起了著名的阿拉伯人大起義,並最終瓦解土耳其人在西亞阿拉伯地區的統治。

1919年在協約國清算戰敗國的巴黎和會上,土耳其當然也成為了清算的對象,1920年協約國強迫土耳其人籤訂了徹底肢解奧斯曼帝國的《色佛爾條約》,條約中規定:允許土耳其繼續保留政教合一的君主制,但是領土僅僅局限在安卡拉附近地區,首都伊斯坦堡附近及土耳其海峽地區成為了國際託管的非軍事區,其餘的部分被各國瓜分。其中敘利亞和黎巴嫩地區被法國「委任統治」,成為法國的殖民地。

不過《色佛爾條約》遭遇到土耳其國內的激烈反對,以在加裡波第戰役中打敗英法軍隊的凱末爾將軍為首的土耳其民族主義者,重新召開國民議會,宣布不承認《色佛爾條約》,隨後希臘等協約國軍隊對土耳其發動入侵,試圖通過武力迫使土耳其人接受,不過在凱末爾率領的土耳其軍隊擊敗了希臘人,1923年土耳其國民議會宣布當年協約國與土耳其宣布《色佛爾條約》無效,而重新籤訂《洛桑條約》。同年土耳其廢除蘇丹制,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國。

在《洛桑條約》條約中,協約國基本上承認土耳其的在小亞細亞半島的領土,也且取消了境內的庫德人和亞美尼亞人自治要求,而新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國也放棄了賽普勒斯和阿拉伯地區的領土。

儘管土耳其宣布承認英法兩國對於阿拉伯地區的「委任統治」,但是土耳其與法國「委任統治」下的敘利亞仍有領土爭端。

這就為日后土耳其和敘利亞領土問題埋下了伏筆。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開始以「委任統治」的名義統治敘利亞,並在敘利亞部署自己軍事力量。然而一些土耳其人對於一直對於敘利亞與土耳其之間的邊界不滿,20世紀30年納粹德國崛起,頻繁在歐洲與巴爾幹地區開展自己的外交活動,並開始與土耳其進行密切的外交接觸。

1938年,為了防止土耳其加入到德國陣營,法國人開始可以討好土耳其,他們在土耳其與敘利亞的領土爭端上進行了讓步,將土耳其聲索的敘利亞領土哈塔伊省割讓給土耳其。

哈塔伊位於敘利亞西北部,正是如今土耳其和敘利亞炮火連天交戰的伊德利卜北面,1938年6月,法國和土耳其籤訂條約,宣布哈塔伊為「法國和土耳其共治下的自治領土」,允許土耳其軍隊的進駐。隨後宣布成立「哈塔伊共和國」。這個新成立的哈塔伊共和國政府由清一色的土族構成,甚至總統還至是土耳其的議員,國歌和國旗也直接選用了土耳其的國歌和國旗,然後在1939年這個「哈塔伊共和國」裝模作樣的舉行了公投,公投結果一直同意加入土耳其,土耳其就這樣完成對哈塔伊省的吞併。

1938年被法國割讓給土耳其的敘利亞領土哈塔伊

而后土耳其也確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了中立。

二戰中,法國戰敗,新成立的維希法國政府投降德國,戴高樂的「自由法國」為了爭取敘利亞,在1943年宣布承認敘利亞獨立,但是直到1946年敘利亞人才實現了真正的獨立。

獨立後敘利亞局勢並不穩定,對外敘利亞不斷參加與以色列的中東戰爭,至今敘利亞人仍舊與以色列保持著敵對狀態,而對內則是軍事政變頻發。

1963年如今敘利亞總統巴沙爾的老爹,老阿薩德哈菲茲·阿薩德,通過所在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發動政變掌握了大權,成為了敘利亞的強權人物,從此阿薩德家族成為敘利亞的重要標籤。

老阿薩德時代的敘利亞參加了第三次到第五次中東戰爭,並持續對以色列保持敵對態度。不過圍繞著敘利亞和土耳其的核心問題是庫德人問題。

庫德人是中東第四大民族,人口有3000多萬,有自己的民族語言和文化,但是從來沒有過自己的國家,他們主要分布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其中在土耳其的庫德人最多,超過1000萬,長期以來庫德人一直謀求這獨立建國,但是遭到庫德人所在國的一致反對,但是庫德人這種反抗並沒有停止,1978年庫德人中激進勢力成立了庫德工人黨,奧賈蘭成為庫工黨的總書記,試圖通過武裝來尋求庫德人獨立。不過很快土耳其宣布庫工黨為恐怖組織,奧賈蘭也只得逃離土耳其,1984年奧賈蘭被當時老阿薩德政府接納,而逃亡到敘利亞那段時期,奧賈蘭領導的庫工黨與敘利亞政府的關係還算不錯。

然而蘇聯倒臺後,冷戰結束,中東局勢也急劇變化,1998年土耳其與敘利亞達成了《阿達納協議》,敘利亞承諾不支持庫工黨,履行對壓制庫工黨的義務,否則而且在「必要」的時候,允許土耳其軍隊可以進入到土敘邊界敘利亞一側5公裡,對庫德人武裝進行打擊,隨後敘利亞驅逐了庫工黨的總書記奧賈蘭,1999年逃亡到非洲的奧賈蘭被土耳其逮捕並關押至今。

此后土耳其與敘利亞關係還算不錯,2009年兩國還在邊境進行聯合軍事演習,假想敵當然是庫工黨武裝。然而2010年中東各國風雲突變,中東顏色革命的浪潮席捲到敘利亞,敘利亞出現內亂,而此時的土耳其判斷敘利亞政府一定會像利比亞的卡扎菲、埃及的穆巴拉克一樣倒臺,於是土耳其誤判形勢,在選邊下注時選擇了敘利亞反對派,他們大力支持反對派武裝,並武裝進入敘利亞北部地區伊德利卜地區。

由於敘利亞內戰中美國支持下的庫德人趁勢做大,一直被土耳其視作是心腹大患,不過礙於美國,土耳其被沒有動手,但是2016年土耳其發生政變後,美國與土耳其交惡,不再顧及美國情面後,土耳其曾先後兩次出兵敘利亞來打擊庫德武裝。2019年10月美國宣布撤離敘利亞,拋棄庫德人武裝,土耳其趁勢第三次出兵,他們發起「和平噴泉」軍事行動,打擊敘利亞境內的庫德武裝,在土耳其人打擊之下,西北部庫德人宣布投誠敘利亞政府,而俄羅斯和敘利亞則趁機進入敘利亞北部的庫德人地區。此後俄羅斯與土耳其籤訂《索契協議》,約定土耳其暫時停火,由俄羅斯與土耳其沿著敘利亞北部邊境的35公裡縱深內展開聯合武裝巡邏。

《索契協議》雖然算得上對敘利亞領土主權的損害,但是也使得庫德人重新歸入敘利亞政府,也算得上敘利亞政府形式上完成敘利亞北部庫德人的統一。

而此後敘利亞政府的最後一塊心病剩下了伊德利卜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

從2011年敘利亞內戰開打,敘利亞出現了許多形形色色的反對派武裝,而「基地」恐怖組織也趁機滲透到敘利亞地區。

隨後敘利亞的「基地」組織發生分裂,出現了「IS」和努斯拉極端組織,其中「IS」極端勢力一度佔據敘利亞東部和伊拉克西部的廣大地區,成為國際社會上人人喊打的對象,無論是美國、北約、歐盟、俄羅斯甚至伊朗和敘利亞政府、庫德人都向「IS」發起了攻擊,而美國和伊朗在2019年都宣布剿滅了「IS」極端組織。

而另外一支脫胎於「基地」組織,並曾經與「IS」有著莫大聯繫努斯拉組織,則長期盤踞在敘利亞西北部的阿勒頗和伊德利卜地區,在阿勒頗被政府軍收復後,努斯拉組織退入到伊德利卜地區。

後來在伊德利卜的努斯拉組織發生分裂,一部分成為主和派被稱之為「沙姆自由組織」,另一部分為主戰派被稱之為「沙姆解放組織」。這兩派組織基本將伊德利卜地區的各種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派別分別進行了整合。2017年12月敘利亞民族和解大會召開,「沙姆自由組織」被接納為敘利亞政府、俄羅斯承認的反對派,參加了會議,而「沙姆解放組織」則被認定為恐怖組織,被拒之門外。

如今伊德利卜地區被「沙姆解放組織」和「沙姆自由組織」盤踞,他們的背後是土耳其人的支持,甚至土耳其直接向伊德利卜地區派駐軍隊,土軍的哨所很多直接就在敘利亞反對派武裝附近,俄羅斯與敘利亞聯軍對伊德利卜地區發動進攻中,造成土耳其士兵傷亡的重要原因。

敘利亞政府軍在內戰中徹底掌握主動後,伊德利卜就成為必須要解決的地區。特別是在敘利亞北部的庫德人問題得到解決後,俄敘聯軍就加大對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的進攻,繼而與土耳其發生了激烈的衝突,造成土耳其士兵的傷亡,特別是在2月27日俄敘空軍的一次空襲中,直接造成了33名土耳其士兵死亡,事件發生後,俄羅斯國防部曾經對土耳其解釋稱俄敘空軍不知道空襲目標附近有土耳其士兵,但是土耳其政府不接受解釋,隨后土耳其宣布發起對伊德利卜地區敘利亞政府軍發起「春天之盾」的軍事行動,這是敘利亞內戰以來,土耳其第一次以敘利亞政府軍為軍事目標,進行的公開軍事行動,致使敘利亞政府軍損失慘重。

土耳其發起打擊敘利亞政府軍的軍事行動

3月5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普京與來訪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進行會晤,商談伊德利卜地區的戰事,會後兩國宣布伊德利卜交戰各方在伊德利卜達成暫時停火。

如今俄羅斯和土耳其已經開始了在敘利亞伊德利卜地區的聯合巡邏。不過伊德利卜地區是敘利亞政府軍和反對派及背后土耳其的必爭之地,敘利亞反對派中的極端勢力也是俄羅斯必欲除之而後快的目標,所以伊德利卜的停火協議是非常脆弱的,利用停火的緩衝期,各方可以精心準備和布置,在不久的將來伊德利卜地區戰火重燃是可以預期的事情。

從法理上說,敘利亞政府是國際社會承認的合法政權,俄羅斯是敘利亞政府邀請而來的,所以俄敘聯軍打擊伊德利卜的反對派武裝是有著合法性基礎的,但是土耳其的要求卻有些強詞奪理,伊德利卜地區並沒有威脅土耳其安全的庫德武裝,土耳其人依仗的僅僅是所謂的其支持的總部設在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堡的「敘利亞臨時政府」的邀請進入的伊德利卜,而這個臨時政府目前除了土耳其之外幾乎沒有其他國家承認。

事實上就是如今的土耳其埃爾多安政府,追求昔日的奧斯曼帝國迷夢在作祟,埃爾多安試圖重建土耳其在中東的霸權,並能夠像現代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奪取敘利亞的哈塔伊省一樣,再次開疆拓土,並且希望贏得對外的這種勝利來獲取國內民眾的支持,鞏固其執政地位,而土耳其這樣的野心是造成如今伊德利卜亂局的根源。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海外網評:因為敘利亞,俄羅斯和土耳其徹底翻臉?
    來源:海外網在敘利亞的俄羅斯軍事警察。圖源:央視。俄羅斯與土耳其近日在敘利亞問題上不斷交鋒。3月2日,俄羅斯軍警進駐了剛被敘利亞政府軍奪回伊德利卜省的薩拉基卜市。自2016年俄土宣布重啟兩國合作後,兩國關係迅速升溫,俄羅斯和土耳其被視為敘利亞問題上的「盟友」,關係親密。由俄羅斯、土耳其和伊朗組成的「三角」關係,也被認為是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的「噩夢」。為何兩國如今卻在敘利亞伊德利卜省衝突頻發,隱有擦將走火之勢?一方面,俄土兩國之前在敘利亞的合作本就是出於政治需要。
  • 土耳其和敘利亞有什麼仇怨?為什麼突然間就打起來了?
    最近一兩年,土耳其一直沒有消停過:在利比亞軍事介入還沒結束時,就火急火燎地出兵敘利亞伊德利卜,發起了「春季之盾」行動,讓本就不怎麼和諧的土敘關係徹底跌至冰點,雙方也進入了戰爭狀態。那麼,土耳其為何要選在這個時候介入敘利亞問題,更不惜得罪強大的俄羅斯呢?
  • 多方角力伊德利卜 敘利亞衝突升級
    新華社安卡拉2月29日電(國際觀察)多方角力伊德利卜 敘利亞衝突升級新華社記者施洋 王峰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28日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雙方一致認為有必要採取措施緩和敘利亞西北部局勢。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同日呼籲敘利亞衝突各方在局勢完全失控之前立即停火。
  • 土耳其左右開弓:利比亞和敘利亞戰場,同時開打,不再與俄合作
    敘利亞叛軍是從伊德利卜抽調的,敘利亞政府軍看準時機,果斷下手,在俄羅斯空軍提供空中支援下,老虎師團打前鋒,現在敘利亞政府軍已經抵達了伊德利卜市周邊區域,按照這個態勢,敘利亞政府軍將包圍伊德利卜市,全面戰爭一旦打響,消滅伊德利卜叛軍,解放伊德利卜就在眼前。
  • 敘利亞與土耳其空中決戰!互相擊落戰機,一場兩國大戰全面爆發?
    敘利亞L39教練機目前還沒有提供有關目標性質的細節,但由於除了俄羅斯、敘利亞空軍戰機在當地活動之外,只有土耳其的無人機和戰鬥機在當地作戰,可以判斷敘利亞擊落了一個土耳其目標。上個月,據報導敘利亞武裝部隊擊落了五架試圖襲擊霍姆斯省煉油廠的無人駕駛飛機。
  • 為什麼安卡拉要向敘利亞投入土耳其裡拉?
    在美國對敘利亞實施新一輪制裁前夕,敘利亞鎊(Syrian pound)出現了令人暈眩的暴跌,引發的事態發展有可能在經濟上切斷敘利亞北部與大馬士革的聯繫。在貨幣動蕩的情況下,土耳其將土耳其裡拉投入了其軍事控制下的北部飛地,以及叛軍控制的伊德利卜。土耳其在伊德利卜仍有大量駐軍。
  • 俄羅斯和土耳其為何在伊德利卜死磕?普京可不想這五年白打
    在伊德利卜戰事上,土耳其自從2017年就非常積極,源於伊德利卜和土耳其接壤,土耳其的軍事優勢非常明顯。目前,伊德利卜也是敘利亞叛軍的最後一個大本營,一旦失守,基本宣告敘政府軍的勝利。而就在俄羅斯協助敘利亞政府軍收復伊德利卜的時候,土耳其站了出來。
  • 敘利亞叛軍朝不保夕,土耳其和以色列坐不住,聯手打擊
    2020年2月11日,敘利亞方面稱就在以色列空軍猛烈空襲,伊朗提出和解意見後,土耳其軍事護衛隊繼續越過敘利亞半徑。敘利亞軍隊說,土耳其軍隊此舉是為了保護贊助的武裝分子,並阻礙敘利亞政府軍對西北部省份伊德利卜省的軍隊前進。
  • 美國靠不住就施壓歐盟調停,土耳其難抗俄羅斯,急著在敘利亞停火
    目前土耳其軍隊和俄敘聯軍在敘利亞伊德利卜激戰,土耳其稱近期至少打死敘利亞政府軍超兩千人。土耳其還直接炸毀了敘利亞政府軍在阿勒頗的奈拉卜軍事機場,以此報復敘利亞空軍對土耳其軍隊的轟炸。而就在土耳其大軍壓境,看似幫助叛軍一步步收復失地的時候,埃爾多安卻突然拿難民問題向歐盟發難。
  • 野心未泯,土耳其越境擊落敘利亞蘇-24戰鬥機,兩國軍隊劍拔弩張
    當地時間2月28日,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發布消息稱,在過去的17天裡,土耳其在敘利亞西北部伊德利卜省的軍事行動中總共打死了1709名敘利亞政府軍士兵。同時,土耳其武裝部隊在行動中摧毀了55輛坦克、3架直升機、18輛裝甲車、29門榴彈炮、21輛軍車、4門高射炮、6座彈藥庫和7門迫擊炮。而就在昨天(3月1日),土耳其空軍又越境擊落2架敘利亞空軍的蘇-24戰鬥轟炸機。土耳其官方公開宣布開始執行代號為"春天盾牌"的軍事行動,目的就是將敘利亞軍隊趕出伊德利卜省。
  • 土耳其大軍壓境,敘利亞戰事一觸即發,普京一句話令埃爾多安沉默
    關於土耳其與俄羅斯關係的激化,不少學者猜測土耳其很有可能取代美國維護北約在敘利亞僅有的利益,而這也使得俄羅斯與土耳其的關係不斷激化,主要原因還在於敘利亞伊德利卜省的歸屬問題,土耳其若強行佔領伊德利卜省,那麼西方也沒有理由繼續制裁俄羅斯了在克裡米亞上的問題了,因為這土耳其併吞伊德利卜似乎都是同一處戲
  • 法國總統對敘利亞伊德利卜局勢表示嚴重關切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綜合新華社駐巴黎、莫斯科記者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2月29日分别致電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對敘利亞西北部伊德利卜省局勢表示嚴重關切。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發表的聲明說,馬克龍在通話中表示,由於敘利亞政府軍及其盟友在該地區的進攻,造成恐怖組織更加分散,地區安全風險增加,他對因此引發的地區人道主義危機嚴重關切。馬克龍呼籲俄羅斯和土耳其立刻停止敵對行為,遵守2018年俄羅斯、土耳其、法國和德國四方峰會達成的協議,在敘利亞實現「持久和可核查的停火」。
  • 敘利亞人已經忍無可忍,爆發抗議示威,民眾高喊「土耳其滾回去」
    最近一段時間,伊德利卜省當地民眾經常組織集會抗議土耳其在敘利亞的存在;他們高喊口號「土耳其滾回去」與「入侵者」發生爭論。土耳其士兵心虛地解釋,但敘利亞人憤慨地說「為什麼在我們的領土上駐軍?我們要求土耳其撤軍!
  • 土耳其聯軍陷入癲狂,虐殺敘利亞飛行員,俄羅斯怒斥:恐怖分子
    現在的土耳其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瘋狂,竟然敢在利比亞、敘利亞同時雙線作戰,尤其是在敘利亞伊德利卜省的戰況愈演愈烈,面對俄敘聯軍,損失慘重的土耳其軍隊打紅了眼,做出了一系列和恐怖分子並沒有什麼區別的惡行。
  • 敘利亞贏了!叛軍最大城市被攻克,統一已進入倒計時,土耳其慘敗
    而在伊德利卜省內瑪拉特·努曼城是叛軍武裝最集中的地區,因此也被認為是叛軍的大本營。由於伊德利卜省在拉塔基亞省和阿勒頗省之間,是敘利亞重要的農業中心,其肥沃的土壤為敘利亞人提供足夠的餐食,在伊德利卜落入叛軍手中後,該地區可謂「便遭蹂躪」。據悉,當前在敘西北部伊德利卜對反對派的戰場上,敘政府軍繼續進攻,毫不鬆氣。
  • 反擊土耳其,亞美尼亞興奮:敘利亞譴責奧斯曼帝國實施種族大屠殺
    根據亞美尼亞方面報導稱,亞美尼亞與敘利亞政府軍正式結成同盟關係,兩國開始了歷史上最為關鍵的時期:共同面對著土耳其,或者土耳其陣營中的國家,瘋狂挑釁!亞美尼亞出兵敘利亞亞美尼亞表示稱土耳其的野心目前急劇膨脹,向北妄圖鼓動亞塞拜然繼續進攻亞美尼亞,向南,出兵10萬大軍侵佔了敘利亞伊德利卜省地區。顯然亞美尼亞與敘利亞為何聯合對抗土耳其,走到了一起!目前亞美尼亞軍隊也積極參與到了敘利亞內戰當中。亞美尼亞目前在敘利亞部署了一個醫療隊和工程兵連,同時定期輪換亞美尼亞特種兵部隊。而生活在敘利亞的亞美尼亞人也成立了亞美尼亞民兵營,抵抗土耳其和土耳其扶植的敘利亞武裝分子。
  • 敘利亞發動大規模進攻,庫德武裝緊急支援,俄羅斯噁心土耳其人
    2020年3月10日,土耳其方面報導稱,土耳其國防部長阿卡爾突然對俄羅斯再度發難,這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3月6日達成停火協議,3月7日,土耳其10萬大軍全面在敘利亞西北部與敘利亞政府軍、伊朗、俄羅斯大軍全面停火後的最新指責。
  • 敘利亞戰爭:俄羅斯、土耳其、美國都參與其中,誰是最大贏家?
    敘利亞的前蘇聯留下的軍港,恰恰就成全了俄羅斯。但俄羅斯還要深入中東腹地,只要俄羅斯繼續深入,美國才會再次圍堵,也就緩解了俄羅斯在歐洲的壓力。 但在敘利亞戰爭中,美國和土耳其也介入其中,雖然俄羅斯與土耳其聯手把美國擠出敘利亞,但美國在中東依舊保持強大的勢力,這一點俄羅斯看得最清楚。但敘利亞戰爭已經打了9年,究竟誰是最大贏家?是俄羅斯,還是美國,土耳其?
  • 土耳其捲土重來,動用20萬學生軍,敘利亞迎來最終一戰?
    由此來看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調動民族情緒上相當的有一手,自土耳其介入對敘利亞內部的戰爭後,埃爾多安就一直在通過操縱土耳其國內輿論以煽動普通民眾對於戰爭的支持,例如大肆報導土耳其軍隊在敘利亞北部地區的戰果,以及土耳其軍事行動是為了建立「安全區」這一名義上的目的來贏得國內的支持。而很快埃爾多安就迎來一個引爆國內民族情緒的機會。
  • 土耳其調轉槍口,瞄準敘利亞最大油田,拉俄羅斯聯合驅趕美庫聯軍
    自從土耳其主動介入敘利亞局勢後,其在中東已經挑起了不少事端,比如利用無人機入侵伊拉克領空打擊武裝分子,出兵利比亞協助打擊哈夫塔爾部隊,更是在敘利亞伊德利卜地區發動了侵略戰爭。隨著3月5日的土俄談判,土耳其終於和俄羅斯之間達成了停火協議,伊德利卜地區終於實現了暫時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