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鵝伸冤:老乾媽「被廣告」,不當得利了嗎?|天同快評

2020-12-23 天同訴訟圈兒

本文共計2,952字,建議閱讀時間6分鐘

近日最大熱點,歸騰訊與老乾媽的反轉大戲莫屬。

現有公開信息顯示:騰訊以老乾媽拖欠廣告費為由,向法院申請凍結老乾媽名下1624.06萬元財產。6月29日隨著法院保全裁定公布,老乾媽迅速回應:「我司從未與騰訊公司或授權他人與騰訊公司就『老乾媽』品牌籤署《聯合市場推廣合作協議》,且我司從未與騰訊公司進行過任何商業合作。」僵持局面顯著,老乾媽火速報警,貴陽警方7月1日通報: 3人冒充市場經營部經理,偽造老乾媽印章與騰訊籤合同。

事件反轉速度,遠超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各界吃瓜樂淘淘,騰訊「被套路」、老乾媽「蘿蔔章」、犯罪嫌疑人「表見代理」的討論之聲不絕於耳。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充滿迷霧問題:如果真是「假乾媽」蹭了「真乾媽」的車,騰訊為老乾媽在自家遊戲「QQ飛車」上打了大半年的廣告,老乾媽不就白白揩了騰訊的油?

這一問題,或許能激起「逗鵝冤」騰訊心中的一陣漣漪:騰訊能找到真·老乾媽主張不當得利返還麼?

不當得利,見於《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尚未生效的《民法典》,規定於第九百八十五條:得利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取得的利益。

透徹析之,騰訊要找到老乾媽尋求不當得利返還,事實上、法律上的披荊斬棘,或許比想像中要難。

一、逗鵝伸冤迷霧之一:騰訊因此受損,老乾媽「獲益」沒有法律根據? 可能不是。

三位犯罪嫌疑人是否構成表見代理,目前尚無定論。若能構成,則騰訊直接要求老乾媽承擔當前訴訟責任即可,無步入不當得利制度救濟之虞。只有不存在前述設定,才有討論採用不當得利行權的前提。

此時,騰訊可能向老乾媽主張返還的利益,或有兩種情形:一、若騰訊主張的1600萬餘元是案涉合作協議明確約定的廣告服務價值,則老乾媽對該廣告費構成不當獲益;二、騰訊為老乾媽免費提供廣告服務一年,老乾媽因此獲得可期待的不當增益。

前述受益主張,均源於騰訊主動提供的廣告服務。細數不當得利類型,可歸於給付型不當得利。此類型下的不當得利構成要件為:1.一方因給付行為產生損失;2.一方取得利益;3.取得財產利益與受損失之間有因果關係;4.獲益無法律上的依據。

情形一:老乾媽免費取得騰訊價值1600萬餘元的廣告服務費收益:

騰訊或會主張,老乾媽沒有付費就獲得了一年廣告服務,該廣告服務價值量化為金錢即為騰訊主張的1600萬餘元。該主張可從兩個角度來看:

騰訊不撤訴仍在這一個訴訟中解決:因三位犯罪嫌疑人行為產生無權代理效果,騰訊的1600萬餘元廣告費支付責任只能向三位犯罪嫌疑人主張。此時,因存在明確的損失責任承受人,騰訊就同一筆債權再依據不當得利主張老乾媽返還,屬於重複行權。至於後續三位犯罪嫌疑人是否會以不當得利向老乾媽主張權利,與騰訊無涉。

騰訊撤訴,另訴老乾媽承擔該1600萬餘元的不當得利返還責任:在欠缺直接合同依據的前提下,騰訊採此種訴訟策略或是出於三犯罪嫌疑人缺乏償付能力的考慮。1600萬餘元廣告服務費既然是基於合作協議約定產生,無論騰訊是否選擇向三位犯罪嫌疑人行權,該費用都因此具有法律上的根據。換言之,如果不當得利主張人的損失本可基於他項法律關係向他人索賠,不當得利制度自然沒有適用的餘地。打個比方,小明讓小王幫忙清洗其停在路邊的轎車,但因小王辨別出錯清洗了旁邊小李的車。此時,因小李「被洗車」屬於是「強迫得利」,也即沒有合意被迫成立合同,小李只需以無意成立合同就可以拒付洗車款。同時,因小李與小明之間已存在「洗車合同」,小王洗車存在法律依據(只是洗錯了而已),如非要較真,也只能找小明要錢而不能以不當得利再找小李。總結前述情形,正如李宇老師所言:不當得利不應當成為當事人在缺乏其他請求權基礎時模糊債之構成要件、規避舉證責任規則的案由[1]。

情形二:老乾媽因「被廣告」可獲得的預期收益:

騰訊或會主張,老乾媽因這一年的免費廣告曝光率得到增加,產生了銷量增長、公司市值增加的增益。筆者看來,騰訊要想吃這口蛋糕不容易:

首先,「受益」之所以能夠構成不當得利,須以「致」他人受損害為要件。騰訊所謂「損失」,應是指價值1600萬餘元的廣告服務。既然該廣告服務費用已有明確的義務承擔人,騰訊的損失就能夠被填補,即再無損失。騰訊若主張老乾媽「得利」,將陷入「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悖論。

其次,在給付型不當得利下,損失與得利之間常採直接因果關係判斷標準,即應返還之物,只能是權利主張人給付之物[2]。所以騰訊損失之「物」,與老乾媽該語境下的「預期收益」,可能並不是一物:騰訊給老乾媽的「受益」是廣告服務,老乾媽如果要返還也只是「這份服務」。至於該份服務給老乾媽後續帶來利益與否,應該不是騰訊損失的涵攝範圍。

二、逗鵝伸冤迷霧之二:老乾媽獲「益」了麼?難講,更難證明。

全民女神陶華碧的話常常在我們耳邊響起:我們老乾媽,從不打廣告;上市?我們老乾媽不上市。假設騰訊真起訴老乾媽要求返還「被廣告」的不當得利,各位吃瓜群眾看著享譽全球,人均「鄉愁」的國貨之光豆豉辣醬,應該都想過一個問題:老乾媽,有必要揩騰訊的油麼?

即使老乾媽還真想過揩一把油,拋開1600萬餘元的廣告費不談,同為吃瓜群眾但也是法律從業者的我們還想過另外一個問題:一年的廣告投放,必然產生可返還的收益麼?

實際上,本次「逗鵝冤」事件後老乾媽工作人員曾淡定表示:騰訊的廣告並未給老乾媽銷量帶來明顯增長(手動狗頭)

圖片數據源於慢慢買大數據中心。反而是此次事件發酵,導致圍觀群眾瘋狂爆買而使老乾媽銷量陡增。

眾所周知,打了廣告,不一定就能紅。即使能紅,紅的原因還真不一定因為打了廣告。細言之,騰訊若想主張老乾媽存在被打廣告產生的額外增益,需要提供因此產生的具體收益計算方式和計算金額。但要騰訊完成這個任務,還挺不易:

1.廣告投放目的無非是增大產品受眾面以產生更多銷售。但該廣告是否起到了拓展新用戶的效果本就無法判斷;況且,因評價標準極其主觀,統計工作約等於無法完成;

2.假設廣告投放已產生效果,產品銷量、企業市值變化或可以體現並量化該收益。然而,無論產品銷量還是企業市值,其他變量也有可能導致數據發生變化,比如產品配方改良,公司運營成本降低等等。也即,要在老乾媽因廣告投放產生的單獨收益與企業全部收益之間做出區分,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所以,騰訊若主張自家廣告投放給老乾媽帶來了可得獲益,這份主張第一步即會卡殼於難以衡量,難以計算,無法返還。當然,不排除法院結合全案事實酌定利益金額的情形,但結合前文分析,騰訊若要實現法院酌定支持「預期利益」返還,還有很多路要走。

自尊心深受挫敗的騰訊若想從不當得利角度扳回一城,可能又要被澆一盆冷水。無論該事件還有多少迷霧,至少目前在風口浪尖坐實「傻白甜」的鵝廠,當初為老乾媽廣告打得多用力,現在哭得就有多大聲。

注釋:

[1] 李宇《民法總則要義:規範釋論與判解集注》,法律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第375頁。

[2] 同注1,380頁。另外,直接因果關係標準也得到王澤鑑先生認可:「在給付型不當得利,一方基於他方的給付而受利益,是否致』他人受損害』,應以給付關係作為判斷標準取代因果關係討論。易言之,即由給付者,向受領者,請求返還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領的利益。」見王澤鑑《民法研究系列:不當得利》,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二版,第65頁。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分享行業動態,其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視為天同律師事務所或其律師出具的法律意見、建議或決策依據。如您有意就相關議題、案件作進一步交流諮詢,請聯繫本欄目主持人。

相關焦點

  • 撞上老乾媽,騰訊「逗鵝冤」!
    撞上老乾媽,騰訊「逗鵝冤」!,騰訊逗鵝冤!(她)認錯了嗎?認錯了,她說我... 原標題:撞上老乾媽,騰訊「逗鵝冤」!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2日電(左宇坤)「總裁,法務部已經請求查封資產,熱搜晾了一天了。」「(她)認錯了嗎?」
  • 「南山必勝客」騰訊遇上老乾媽,卻變成「逗鵝冤」,究竟為哪般?
    最近我們都熟知的兩個企業卻碰撞到了一起,之前一直號稱「南山必勝客」的騰訊也變成了「逗鵝冤」,我們來看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吧。騰訊要求查封老乾媽,因長期拖欠千萬廣告款這場碰撞還要從6月30日的一條熱搜說起。
  • 逗鵝冤是什麼意思 逗鵝冤是怎麼回事
    逗鵝冤是什麼意思 逗鵝冤是怎麼回事時間:2020-07-01 23: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逗鵝冤是什麼意思 逗鵝冤是怎麼回事 逗鵝冤是什麼意思?7月1日騰訊和老乾媽的糾紛有了出乎意料的進展,並進一步衍生出了逗鵝冤等梗。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QQ愛之真假老乾媽」歡樂開唱 網友加戲「逗鵝冤」
    這麼貴重嗎?支付寶轉發表示:「希望天下無假章。」全網「吃瓜」熱度高漲,整個事件貢獻了多條熱搜,閱讀量大部分在億級以上,兩家公司多次喜提頭條。歡樂「吃瓜」努力宣傳半年,你卻沒看到?「逗鵝冤」火了網友搜索騰訊與老乾媽的合作,真的是很努力地做了半年推廣。
  • 逗鵝冤是什麼梗 逗鵝冤是什麼意思出處在哪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逗鵝冤最新資訊 > 正文 逗鵝冤是什麼梗 逗鵝冤是什麼意思出處在哪
  • 「逗鵝冤」火了!被騙損失1600多萬的騰訊該咋辦?
    (原標題:撞上老乾媽,騰訊「逗鵝冤」!)「(她)認錯了嗎?」「認錯了,她說我們認錯人了,已經幫忙報警了。」騰訊和老乾媽這一場2020年中大瓜發展到第二天,不但沒有收到預想效果,反而烏龍百出成為坊間的「笑果」。1日,「逗鵝冤」一詞橫空出世,刷屏網絡。看起來完全沒有關聯的老乾媽和騰訊也成了「熱門CP」,被稱之為「媽化騰CP」。
  • 老乾媽騰訊千萬廣告費之戰,南山必勝客變身逗鵝冤
    如果上天給我一次重來的機會,我會對三個騙子說:我不約~如果拿一千多萬廣告費可以要回來,我會全部拿去充Q幣~~這次鵝廠跟老乾媽的鬧劇,說白了就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企業,在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地方,發生了一次不可思議的交集。
  • K神手札:鵝廠老乾媽 比特幣開花
    【消息動態】幣圈的消息相對平淡,不過一個熱搜卻炸出了一個驚天大瓜——騰訊把老乾媽給告了,要求凍結對方1624萬資產。估計不少人看到的第一眼就是,什麼鬼?一個科技巨頭,一個辣醬女王,兩者完全不是一個畫風,怎麼會產生法律糾紛。有網友表示,難道是鵝廠程序猿深夜夾板吃著老乾媽,太辣導致痔瘡發作無法寫代碼?不得不佩服網友的腦洞。
  • 騰訊給老乾媽免費打廣告,真的虧了麼?誰才是最後大贏家
    這兩天,騰訊給老乾媽打廣告事件,可謂是一波三折。加之騰訊自嘲式宣傳,讓眾網友都以為騰訊這回終於栽跟頭了。但是呢,你馬爸爸還是你馬爸爸,哪能這麼容易栽跟頭。這其實是給QQ飛車遊戲做了一次全國性的免費廣告。因為與老乾媽的合同爭端,騰訊股價創出歷史新高,今日股價最高漲超3.29%,市值增加超過1500億港幣,折合人民幣1370億左右。細細一想,這得買多少瓶老乾媽啊?
  • 逗鵝冤是什麼梗?逗鵝冤事件後騰訊股價再創新高
    騰訊和老乾媽價值千萬元的大瓜,讓「逗鵝冤」一詞火遍了全網,釋義是特指2020年7月1日被騙1642萬後還遭全網嘲笑的騰訊。  6月29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深圳南山區法院近日發布的一份民事裁定書顯示,同意原告騰訊請求查封、凍結被告老乾媽公司名下價值人民幣1624萬元的財產。  「騰訊起訴老乾媽」相關話題隨即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6月30日,騰訊對此回應稱,此事系老乾媽在騰訊投放了千萬元廣告,但無視合同長期拖欠未支付,騰訊被迫依法起訴,申請凍結了對方應支付的欠款金額。
  • 天外飛「資」 不當得利應退還
    天外飛「資」這多出的十萬元是真事兒?還是詐騙新套路?案情回顧2020年5月閆某在替他人交付執行款項時,一不小心,轉錯了帳號,十萬元轉到了馮某的帳戶上。閆某第一時間報警,警方提示他走法律途徑。根據法律規定,取得不當得利,受損失的一方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得利。如果在遇見天外飛「資」,天上掉餡餅的事,應該基於誠實守信原則,將不當得利返還。
  • 三人關係的不當得利的淺析
    本文通過對受損人受損失、受益人獲利益、因果關係、無法律上原因等一般的不當得利請求權的構成要件的分析結合德國等外國不當得利制度,重點研究三人關係中的不當得利關係。  【關鍵詞】:不當得利 不當得利受益人 無法律上原因 三人關係不當得利  一、不當得利法構成要件  《民法通則》第92條規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該條文只規定了一般的不當得利原則,而對不當得利的取得方法、多人不當得利情形等均未加規定。
  • 【最高院】原告先以不當得利糾紛為由起訴,被法院駁回訴請後,又以...
    2.當事人(原告)在本案之前,先後以不當得利糾紛、租賃合同糾紛為由提起訴訟,其中不當得利糾紛一案經人民法院審理,已作出生效民事判決,認定其不構成不當得利,判決駁回訴訟請求;租賃合同糾紛一案審理過程中,當事人(原告)申請撤訴,人民法院經審查準許撤訴。據此,本案訴訟與前述已裁判生效的不當得利糾紛一案的訴訟標的不同,不構成重複起訴。
  • 微博要涼,B站繼位|b站|老乾媽|騰訊
    點擊播放 GIF 1.4M這兩天的"傻白甜企鵝與辣椒醬的傾城絕戀"不知道各位觀眾老爺們看的還開心嗎?鵝當初為老乾媽打廣告有多用力,現在哭的就有多大聲。更是配上了B站的"無語"表情,看起來真的是又呆又蠢又萌,再想想真的很用心在給老乾媽打廣告的企鵝,更是讓大家心中充滿憐愛——順便"墳頭蹦個迪",用辣椒醬來嘲諷"南山必勝客"。一百多萬的評論成了群嘲+廣告現場,熱鬧非凡。就比如被頂在最上方的海信空調官方帳號,毫不猶豫地在騰訊的傷口上抹上了厚厚的老乾媽。
  • 騰訊老乾媽再度升級,三人偽造成老乾媽,只為得到裡面的遊戲道具
    最初是因為騰訊幫老乾媽代言廣告,然後老乾媽拖欠騰訊1000多萬元的廣告費,騰訊便通過法律途徑要求凍結老乾媽1000多萬的資產。就這樣它們兩家公司的交集便由此而來。就這樣雙方你來我往,讓兩家公司頻繁登上熱搜榜,也讓多家媒體公司幫它們做了一波免費的廣告。
  • 什麼是不當得利,有什麼構成條件?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不當得利的情形,比如說別人給你誤充了100元話費。那對於你來說,這100元話費就是不當得利。但是,大家對不當得利的法律概念和構成條件都不熟悉。那麼,什麼是不當得利,有什麼構成條件?
  • 不當得利薅多了也可能構成犯罪
    為此,筆者聯繫了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薛軍教授和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兩位專家均認為,用戶所獲得的優惠券構成不當得利,應該返還。  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使他人受到損失,而自己獲得利益的行為引起的一種事實狀態。當前,我國民事立法關於不當得利有兩個條文。民法通則第92條規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 民法典:不當得利可請求返還
    民法典:不當得利可請求返還 2020-12-14 14: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被「老千媽」騙的鵝廠秒變傻白甜?網友腦洞齊開喊心疼:終是錯付了
    這次錯付真心的主人公可不是甄嬛小主,而是大名鼎鼎的鵝廠。當事鵝的心裡應該是後悔,非常後悔。這事兒怎麼說呢,就是6月底突然有新聞說鵝廠申請凍結老乾媽名下資產,法院還同意了。有錢鵝和國民女神怎麼槓到一起去的?
  • 老乾媽真的不知道騰訊給免費做了廣告嗎?我不信!
    「我們已經初步搭建起完善的電競生態鏈....2019年我們也迎來了三位全新的合作夥伴,他們分別是國民經典味道老乾媽,這是老乾媽與電競的首次跨界合作......」2019年4月26日,騰訊在上海召開線下發布會,宣布旗下手遊《QQ飛車》和老乾媽達成年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