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實施民法典】桐城法院:適用《民法典》成功調解一起不當得利...
【學習實施民法典】桐城法院:適用《民法典》成功調解一起不當得利糾紛案 2021-01-14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案大道理】同名取款銀行誤打 不當得利須予返還
【小案大道理】同名取款銀行誤打 不當得利須予返還 2020-09-29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連電瓷(002606.SZ)就不當得利返還糾紛事項起訴菲迪貿易等
公司作為原告,以建湖縣菲迪貿易有限公司、江蘇浩弘能源實業有限公司、上海渠樂貿易有限公司作為被告,就不當得利返還糾紛事項向上海市崇明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公告顯示,公司訴訟請求內容為:請求判令被告菲迪貿易返還原告不當得利2300萬元及利息(自2018年5月28日至今按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暫計算至2020年11月11日共計248.19萬元,順延計至法院判決清償之日止。)請求判令被告浩弘能源、上海渠樂在2300萬元範圍內,與被告菲迪貿易連帶承擔不當得利的返還義務。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菲迪貿易承擔。
-
三人關係的不當得利的淺析
根據此兩個目的所分別構成的給付,自可確定不當得利的當事人。若A與B之間沒有債務存在,A只能請求B就其已向C清償的金額返還不當得利;同理,若B與C之間無債務存在,則B只能就A向C清償的金額請求C返還不當得利。若兩個給付均無債務存在,即存在雙重瑕疵者,較早的德國判例允許A直接向C提起不當得利返還的訴。新近的理論和德國最高法院也根據給付關係來確定不當得利的當事人。
-
案例探析:建設工程合同中工程費用結算後不當得利返還探析
不當得利,顧名思義,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依據,有損於他人而取得利益。不當得利的法律事實發生以後,就在不當得利人與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間產生了一種權利義務關係,即利益所有人有權請求不當得利人返還不應得的利益,不當得利者有義務返還。這也就在雙方之間產生一種債的關係。在此行為之中,取得利益的人稱受益人,遭受損害的人稱受害人。
-
小案大道理:委託理財須慎重 不當得利要返還
小案大道理:委託理財須慎重 不當得利要返還 2020-07-17 21: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院:不當得利應予返還
近日,閩清法院審理一起不當得利糾紛,判決被告返還不當得利6萬餘元及相應的利息。 據了解,2015年5月,男子劉某下載某第三方支付公司的APP,並註冊成為個人小微商戶。該APP用於個人小微商戶的交易收款,由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支付結算服務。 2017年9月,由於支付業務系統升級導致系統出錯,上述APP誤將13筆資金共計6萬餘元錢匯入劉某的銀行帳戶。
-
四川攀枝花的女子誤轉給他人85萬元後要求返還,網友:不當得利!
但顯然,本案並不屬於上述情形,對於沙某要求銀行凍結何某銀行帳戶或將85萬元劃扣回沙某帳戶的請求,銀行不予受理符合法律規定和銀行的業務規定,沒有任何問題。2、沙某到何某所在地向公安機關報案,但公安機關卻以該案不屬於刑事案件為由不予立案,公安機關的這種做法對嗎?公安機關的這種做法沒有問題。有人也許會說,何某不是已經涉嫌侵佔罪了嗎?
-
不當得利薅多了也可能構成犯罪
為此,筆者聯繫了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薛軍教授和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兩位專家均認為,用戶所獲得的優惠券構成不當得利,應該返還。 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使他人受到損失,而自己獲得利益的行為引起的一種事實狀態。當前,我國民事立法關於不當得利有兩個條文。民法通則第92條規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
不當得利之債法律、舉證、案例全匯總!
【提示】 ①不當得利制度目的在於糾正財產利益變動當中的不正常關係; ②不當得利的受損人取得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以受益人返還其不當得利為目的; ③不當得利不以受益人主觀過錯為要件。 ②履行道德義務的給付不構成不當得利,不得依不當得利請求返還。 ③因不法原因的給付不構成不當得利,不得依不當得利請求返還;但不法原因僅存在於受領人一方時不能阻卻不當得利發生。 二、非給型付不當得利:非給付不當得利是指基於給付以外的事由但缺乏法律權利而發生的不當得利。
-
逗鵝伸冤:老乾媽「被廣告」,不當得利了嗎?|天同快評
這一問題,或許能激起「逗鵝冤」騰訊心中的一陣漣漪:騰訊能找到真·老乾媽主張不當得利返還麼?不當得利,見於《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
銀行招聘網:銀行招聘考試備考之不當得利
不當得利在銀行招聘考試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中公教育上海研究院的各位公共基礎老師結合曆年考題,總結出如下一些重點考點,側重於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和法律效力方面。一、不當得利的概念及構成要件(一)概念: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使他人受到損失而自己獲得利益的行為。
-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不當得利的概念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不當得利的概念 2020甘肅事業單位醫療衛生崗招聘考試正在緊張備考中,甘肅事業單位E類考試主要考察醫學基礎知識和招聘崗位專業知識應用能力組成,部分事業單位還會考到公共基礎知識,為幫助考生複習,甘肅中公教育
-
銀行行使抵銷權不能當然構成不當得利阻卻事由
對於他人錯匯至借款人帳戶的款項,借款人並不享有所有權,商業銀行直接扣款不具有正當性、合理性,其行使所謂抵銷權不能構成不當得利的阻卻事由,仍應向他人直接返還。鼎威公司行為屬於不當得利,應予返還。據此,判決鼎威公司返還金川公司50萬元,並駁回金川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金川公司不服,提起上訴。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鼎威公司對金川公司錯匯的50萬元不享有所有權,屬於不當得利,應予返還。華士支行雖然擁有直接扣款的技術條件,但在確定該款並非鼎威公司合法取得的情況下,華士支行佔有該款項缺乏正當性,應予以返還。
-
淺議佔有請求權、原物返還請求權與回復佔有請求權
被告向原告退還質押款後,可向其前手追償,原告無需向被告返還對車輛的佔有。 【評析】 生效判例採納了第三種觀點,本文基於佔有請求權和原物返還請求權等法律關係分析如下: 一、原告佔有請求權與車主原物返還請求權的對抗 佔有基於其權能是否獲得法律認可,可分為有權佔有和無權佔有。
-
天外飛「資」 不當得利應退還
根據法律規定,取得不當得利,受損失的一方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得利。如果在遇見天外飛「資」,天上掉餡餅的事,應該基於誠實守信原則,將不當得利返還。
-
2014年江西省政法幹警考試民法考點解析之不當得利
不當得利,是民法中債權的發生原因之一,也是民法的常考考點之一。大家需要對其認真掌握,考生可根據華圖教育為大家梳理的知識點,從而更加清楚的理解該考點。 1.不當得利的概念: 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或事後喪失了合法根據而被確認為是因致他人遭受損失而獲得的利益。
-
什麼是不當得利,有什麼構成條件?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不當得利的情形,比如說別人給你誤充了100元話費。那對於你來說,這100元話費就是不當得利。但是,大家對不當得利的法律概念和構成條件都不熟悉。那麼,什麼是不當得利,有什麼構成條件?
-
戀愛期間微信轉帳 是借款還是贈與或不當得利?
其中就有好多筆代表特定意義的「520」、「1314」等金額,故此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曹先生訴訟委託代理人曲陽縣曙光法律服務所陳少勇則認為,原、被告交往僅3個月,戀愛時間較短,雖然原告多次通過微信轉帳,但數額較大,從給付合意,並非全部自願。
-
銀行將300元誤存為4.9萬 法院:客戶屬不當得利應退還
來源:北京青年報原標題:銀行將300元誤存為4.9萬,法院:客戶屬不當得利應退還銀行工作人員操作失誤將儲戶300元存款誤存為49000元,要求儲戶歸還時遭拒,銀行方面將該儲戶告上法庭。12月5日,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法院清水法庭開庭審理該案,認定客戶屬不當得利應退還。此案件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認為銀行規定「離櫃概不負責」,但在實際中只約定儲戶卻不進行自我約束,屬於霸王條款。對此,律師表示,不當得利是法律問題,而「離櫃概不負責」只是銀行單方聲明,沒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