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漢 橋橋看

2020-12-18 飯空空在武漢

長江之於武漢,曾經是天塹

如今卻是靈魂與支點

橋之於武漢,曾經是幻想

如今卻是關鍵與驕傲

「山無徑跡,澤無橋梁,不相往來。」

//

武漢的橋,恐怕武漢人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座。從前江水阻擋,過江只能坐輪渡,如今一座座飛躍兩江四岸的橋梁,使得從前的不可能變為了可能。

如果你問我武漢的橋最有特點的是哪座,我想我說不出來,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武漢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哈姆雷特·橋。

畢竟武漢的橋,各式各樣。

「為什麼武漢的橋都該去走走?」

「因為你會愛這座城市愛得更加深沉。」

在長江與漢江的交匯處,它以一條弧形曲線橫貫漢江,猶如一道懸於天邊的彩虹,它,就是聯結起漢口與漢陽的晴川橋。

一拱到底的橋身,輕輕劃破了平整的江面,根根垂直的拉索好似琴弦一般,優雅大方。小時候父母總愛帶著我在橋上散步,步履匆匆去漢正街打貨的人群,戴著救生圈蹦蹦跳跳在橋下灘涂邊戲水的小朋友,行人沿著木棧道去江邊乘船......

橋,就像一條紐帶,串起了滿滿幼時的回憶。牽著母親的手,一晃又一晃,走走停停,心情就像彩虹一般美麗。

無論晴天雨天,耀眼的點絳紅,像極了女孩們最愛的口紅色,絢麗奪目,為武漢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象徵著熱烈與浪漫的橘色,充滿了年輕與活力,像一雙溫暖的雙手擁抱著過往的行人與車輛。即便是在雨霧天氣中,大橋依舊清晰奪目。

沿漢陽江灘公園步入,可一路直達鸚鵡洲長江大橋,置身橋下,宏偉大氣的雙墩造型一路延伸至江對岸,細細感受這江河泛泛。

當夜幕降臨,大橋上燈光依次亮起,遠遠望去,猶如一條長龍橫臥大江之上

北接漢陽鸚鵡大道,南連武昌復興路的鸚鵡洲長江大橋,是世界首座主纜連續、跨度最大的三塔四跨懸索橋。自2014年通車後,長期困擾漢陽主城區南北走向的瓶頸終於得到了有效地緩解。

藏船鸚鵡之洲,縱觀大江景色。前有「芳草萋萋鸚鵡洲」,後有慕名前來打卡的電視劇宣傳,鸚鵡洲長江大橋如今已成武漢對外交流的一張重要城市名片。

披上了金秋黃「外衣」的楊泗港長江大橋,與不遠處的「國際橘」遙相呼應,成為長江上最動人的風景線之一。橋身跨度長達1700米,位居國內第一、世界第二,也是世界上工程規模最大的雙層懸索橋

上下兩層的人行道,依稀能見到不少人在橋上散步穿行。金黃的橋身、翠綠的護欄,像極了秋天金黃的銀杏和翠綠的松柏,兩相碰撞,金秋歲月的味道就出來了。

雖然最近的武漢綿綿陰雨,但在這裡,甚至不需要調色,隨手一拍就是一幅超美的畫卷!當秋冬天遇上這抹靚麗的色彩,心情不禁也從這孤傲清冷的寒意中抽離出來。

以前總聽人戲說,你在漢陽,我在武昌,也好似談了一場遙遠的異地戀。如今有了這楊泗港長江大橋,漢陽到武昌,開車只需十分鐘就能抵達,不知成就了多少佳話呢~

長豐橋,不少武漢人都只聞其名未見其真身吧。

藍色的橋身,白色的鋼索,在盛夏碧藍天空的映襯下,十分淨透。拱形橋體圓潤美麗,橋身流暢宛若飛燕,不同於其他斜跨橋的大氣,小家碧玉般的美大抵說的便是如此。

雖然長豐橋知名度較低,但是她勾連舵落口與黃金口的重要性卻讓你忽視不了它的存在。

在橋邊戴著耳機散步,伴著橋下成片鬱鬱蔥蔥的綠植,街頭車水馬龍,感受時間地緩慢流逝,所有的不開心在這一刻都會被治癒。

倘若這都無法滿足你,那就開著車自駕去武漢周邊玩玩,只要你沿著三環線的西環線走,都將經過長豐橋,到那時你肯定會被它的美深深折服。

十年間修了24次的白沙洲大橋,被武漢人戲稱是「嶄新的破橋」,但不能否認的是,她的色彩依舊美麗。

明豔的紅色,純純的白色,相互搭配,就像是張愛玲書中的紅玫瑰與白月光,又純又欲的風格吸引著許多人慕名前來觀賞。

白沙洲長江大橋地建成,使得107、316、318等國道由"瓶頸"變通途,是打通武漢中環的兩座橋梁之一。雖說與其他橋相比,白沙洲長江大橋的地理位置略顯偏遠。但是在那裡放空自己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這橋上行走,就如同生活在張愛玲的書中,每個人都是書裡的一角,一生都有銘記於心的紅白玫瑰,缺一不可,恍若心中那一抹最美的色彩。正是因為這份不可或缺,才造就了這樣獨一無二的白沙洲大橋。

古田橋,一座極具英倫風格的自錨式懸索橋

一早便知道古田橋十分好看,去到現場才知所言非虛。魁梧的主塔,顏色亮麗而醇厚,像極了英國老紳士,越看越有味道。漢陽與礄口,原本遙遙相望,卻因為古田橋的通車,緊緊相連。

豐富的杆件組合配合橋梁主塔,兩座頂部鑲嵌著武漢市花的拱門立於橋面之上,中西文化的兼容讓古田橋更顯美麗,置身於此,仿佛一秒穿越到19世紀的英國大街。

新中國成立後,在萬裡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橋。標誌性的橋頭堡滿載著歷史的味道,機械感十足的工業色,厚重而剛毅的建築風格,更為大橋增添了一絲威嚴與古樸的味道。

記憶裡最喜歡的還是坐著輪渡過江,那時的輪渡不似現在這般現代化,來往的船隻「嗚嗚」地鳴著汽笛,螺旋槳划過水面激起層層浪花,譁譁的江水聲川流不息,鐵鏽的味道伴著鹹濕的江水,一秒將記憶拉回到童年。

傳統文藝演

現如今老式輪渡早已被更具現代化的新式汽船所替代,童年的回憶隨江水滾滾遠去不復來。但那個炎熱的夏天,站在船尾聽螺旋槳呼呼地旋轉,感受涼爽的江風拂面,那種愜意的感覺卻一直留在心中,久久不曾散去。

連接漢口與武昌兩個大區的重大功臣,當屬這座飛躍大江之上的武漢長江二橋。線條流暢的主塔高聳挺拔,白色拉斜索,如一隻振翅欲飛的海鷗,樸素而靈動

「走撒,克二橋散哈子步撒。」「來了來了。」

小時候總聽人說二橋特別美,年少的我總不以為然。長大後,在知音號上近距離被二橋的光影所震撼,無數次沿著漢口江灘漫步,看沿途的千餘棟樓宇建築與二橋上每日變換的字幕燈光,共同點亮了每個長江巨幕的夜晚,才明白那時的少不更事。

天興洲長江大橋,是繼武漢長江大橋之後的又一座公鐵兩用橋。西北起漢口平安鋪,東南止武昌武青主幹道。

包容的灰色與有著「鋼鐵之城」美名的武漢融合的非常巧妙。氣色沉沉的陰雨天裡,復古與文藝伴隨而來。

天興洲大橋或許是很多青山人童年的回憶。站在橋下的江灘聽江水滔滔,每到漲潮之季便會拉上小夥伴一起踩水,在沙灘上翻叉叉,好不快活。

從前的士師傅總說:「我漢陽的車子不克漢口」,「我武昌的不跑青山。」如今有了橋,我們再也不用隔江相望。正是這一座座橫貫大江之上的橋梁,將武漢三鎮又重新緊密地連接在了一起。

橋,仿佛浸染了不老的時光,陪伴著一代又一代的武漢人,見證了這座英雄城市浴火重生,煥發生機。

閒來無事的時候多出來走走,看看武漢的橋吧!

武漢,不止這一點美~

武漢四氪互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原創出品】

編 輯 ┃ 鯨 魚、水星星

攝 影 ┃ 七 萬、劉哈哈

設 計 ┃ YOGO

校 對 ┃ 水星星、昕大大

相關焦點

  • 看橋橋橋橋橋橋橋橋橋橋橋橋橋洲心大橋
    從外表上看會被絕大多數人認為是梁橋但實際上卻具有截然不同的力學特徵需要更複雜的設計和計算這就是「剛構橋」(沒聽過就對了,不然怎麼叫低調)▼敲黑板:剛構橋墩梁一體,無縫銜接。▼武漢晴川橋,漢江兩岸地基較為鬆軟,適宜使用系杆拱。攝影師@潘銳之
  • 武漢和重慶,誰才是真正的橋都?重慶橋多,但武漢是建橋之都
    武漢和重慶,到底誰才是橋都呢?之前,重慶被一個協會認定為唯一的橋都。重慶是一座山成,而且嘉陵江和長江在此相遇,形成了兩江四岸的城市格局。長江沿線,兩江四岸比較顯著的,一個是上海,黃浦江匯入長江。一個是武漢,漢江匯入長江。
  • 寬48米 長江上最寬的一座橋 下個月在湖北武漢通車 橋都麼?
    寬48米 長江上最寬的一座橋 下個月在湖北武漢通車 橋都麼?能抗19級大風 遇到地震蕩鞦韆 武漢第11座長江大橋下月通車湖北是九省通衢,武漢是通衢中的通衢,具備很好的交通區位優勢,雖然很多省都是通衢,但是需要看周邊,以及經濟發達地區的距離。
  • 武漢最美的1座橋,因橋身像彩虹成「網紅」,遊客打卡的好去處
    在晴川橋的不遠處,便是晴川閣,閣與橋交相輝映,兩者的名字合起來也是別有一番韻味。晴川橋便是將漢口與漢陽晴川閣相連接起來的一座公路橋,一座彩虹橋將地區連接起來,城市的融合發展更加緊密,寓意非常特別。 登上一處橋面,觀橋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尋找一處高點,看兩岸高樓林立,燈火通明。
  • 武漢江漢七橋正式復工建設
    24日,正在建設的武漢江漢七橋        長江網記者任勇 攝  管理人員和工人自駕或包車,憑「綠碼」返崗  24日上午9時,長江網記者驅車來到位於漢口沿河大道漢江灣江灘的項目部他是鄂州人,包工頭在當地組織了3臺麵包車,於3月21日將16名工人一起接到武漢江漢七橋項目部。「上高速、下高速都會測體溫、看我們的『綠碼』,進入工地前每天會測兩次體溫。」金光燦說。  「2月初,江漢七橋項目部還參與了武漢市、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病房改造等援建任務,一直處在『備戰狀態』。也是從那時起,我們開始籌備各項準備工作,建立了有效的疫情聯防聯控小組並制定了防疫方案。」
  • 漢江武漢段每6.9公裡便有一座橋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通訊員 劉佩婭 餘婭娟 實習生 何孔亮遠看像龍之脊,橫跨漢江灣。作為武漢漢江上一座「高顏值」的橋,江漢七橋大橋建設者煞費苦心。
  • 「橋」把你美的,武漢,給你點顏色看看!
    提起武漢,必定想起它的別名「江城」,有江的地方就會有橋,武漢與橋,有著深深的羈絆。坐擁11座長江大橋的武漢,是當之無愧的橋梁之都。3.古田橋——淡普魯士藍這是武漢市第一座自錨式懸索橋,也是最寬的漢江大橋。但最吸引大眾目光的還是它那別具一格的藍色和中歐混搭風格。橋梁主塔利用豐富的杆件組合,在橋面形成兩座恢宏的拱門。在拱門頂部中央,還鑲嵌著一朵鏤空的武漢市花——梅花造型,文化兼容讓古田橋更顯得美麗。
  • 聽說帶女朋友來武漢這幾座橋,她會變得很溫柔
    武漢,不僅是江城,也是橋都。在武漢,僅在長江上的橋就有11座(含在建),漢江以及其他水域上大大小小的橋也有百餘座。武漢的第一座橋就是咱們的地標——長江大橋,通車以來已經有62年,素有「萬裡長江第一橋」的美譽。
  • 重慶是橋都,但中國橋梁武漢造!武漢是建橋之都,可以一條龍服務
    重慶是茅以升橋梁委員會唯一認證了的橋都。重慶橋梁數量確實多,大大小小形形色色有一萬多座。重慶橋梁規模比較大,主橋長度500米以上的橋梁比比皆是。除了水上的橋,還有陸地上的橋。重慶的一個立交橋,上上下下有30多條線,在別的城市不可想像。重慶橋梁的影響力比較強。除了剛剛說到的朝天門大橋,萬州長江大橋是世界上最大跨徑鋼筋混凝土拱橋,巫山長江大橋是世界最大跨徑的鋼管混凝土拱橋,重慶長江大橋複線橋是世界最大跨徑的連續鋼構橋,菜園壩長江大橋是世界最大跨徑的公軌兩用結構拱橋。
  • 今日影像|60後西湖「橋痴」:你在橋上看風景,我在看風景中的橋
    前幾天,我在錢江晚報好攝之友看到一篇《我用了8年時間,拍下了浙江1000座古橋》,看完後很感動。我十分佩服照片作者裘洪春:他走了那麼多的路,拍了那麼多的古橋,還都用心記下來。我也是一個「橋痴」。雖然沒有裘洪春拍得多,主要範圍也僅限杭州西湖。
  • 古田橋打卡
    著名的武漢景點-古田橋,位於武漢市礄口區,雖然地方較遠,但地方是很值得大家前來打卡的。古田橋出行路線:我是在武昌區,以我的位置出發就是-先坐541公交到解放大道漢子西一路站,再坐378路公交到古田一路怡景南苑站,再步行100-200米即可到達接下來就為大家展示我打卡的照片是不是很美呢
  • 武漢城區有座獨特的橋:建在湖中央,連接交通要道,雨季看海之地
    從視覺上來來看,這座橋非常大氣壯觀,可因為毗鄰湖區,以至於內澇嚴重,每年的雨季都會被完全淹沒,成為市區看海的好地方,它就是位於江夏區的湯遜湖橋。位置獨特:建在湖中央的橋湯遜湖橋位於江夏區,處在武漢城市三環線以外,從名字就能看出來,它是建在湯遜湖上。
  • 你好呀,江漢七橋
    漢版「雪梨港灣大橋」打卡拍照看漢江灣美景站在沿河大道遠遠望去,江對岸的漢陽江灘還未開發,腳下的古田四路已經是車水馬龍,對比鮮明。江漢七橋的設計與長江上的橋不同,難在上部。橋面中間窄兩頭寬,下橋上岸後橋面寬度從47米變成了52.5米,方便市民們去江灘公園。未來武漢最大的體育公園,下橋就到。這座橋的橋型、橋頭堡及色彩均參照了澳大利亞雪梨港灣大橋的造型特點,主橋將塗成中灰色,4個橋頭堡呈黃色。
  • 生命橋、江上橋、空中橋,重慶與橋梁的緊密淵源——中建科工重慶...
    疫情當前,中建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火速支援火神山、雷神山建設,建設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二期工程應急院區項目,為疫情搭建的「生命之橋」,是庚子年初春最美的場景。戰「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們陸續離鄂時,武漢32張感恩海報刷爆網絡。其中重慶醫療隊「是你們,為生命架了橋」浸潤渝都人民的眼眶。
  • 武漢最具「金屬感」的橋,它要來挑戰漢江「最美」!
    記者李永剛 攝武漢,是與水結緣倚橋而興的一座城市一座座橋梁連接了兩江四岸也構成一幅幅獨特的城市景觀目前漢江武漢段已經建成通車的橋梁達到11座(含兩座鐵路橋)(請滑動圖片查看11座大橋)正在建設中的江漢七橋吸引了很多開車族的關注這條漢江上最寬的橋梁
  • 「橋都」武漢即將上新,帶你看看青山長江大橋有多厲害?
    武漢的11座長江大橋中,武漢長江大橋與武漢長江二橋是按先後順序命名的,其他的橋大多以橋址小範圍地域命名,唯獨青山長江大橋的「青山」二字,取自武漢市青山區,是武漢市第一座以城市行政區的名字來命名的橋梁。比如老大哥武漢長江大橋是沉穩的工業灰,鸚鵡洲橋是時尚的國際橘,楊泗港橋是靚麗的金秋黃……與單色橋不同的是,青山長江大橋由藍白兩種顏色組成,放眼望去,長江武漢段上的橋已聚齊9種色彩,恰似多座彩虹臥波,精彩紛呈、氣勢磅礴。
  • 江漢七橋——漢江灣橋合龍
    武漢晚報訊(記者陶常寧 楊榮峰 通訊員劉佩婭 餘婭娟 周敬啟)26日上午,在距離江面100多米的高空上,隨著合龍口最後一顆定位銷軸的成功打入,漢江上的第七座公路橋——漢江灣橋主拱順利合龍,漢江兩岸成功「牽手」。
  • 「建築界」武漢交通迎來「大爆發」:四條地鐵線路+一座橋
    8號線二期預計下月初街道口站實現「大聯調」11月23日,記者在8號線二期街道口車站見到,地下四層結構的車站從地面到地下處處都有忙碌的身影。武漢地鐵集團方面介紹,按照目前的施工進度,該車站的土建、機電、裝修等各項施工本月底將全部完成,預計下月初將實現整個車站「大聯調」。這也標誌著該車站全面建成投用指日可待。此外,截至10月底,包括省博湖北日報站在內的12個站點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
  • 「華創會」武漢論壇:以僑為橋 促綠色發展
    「華創會」武漢論壇:以僑為橋 促綠色發展 2018-11-22 19:57:0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郭炘蔚
  • 看就是這坐橋
    塔拉河峽谷大橋位於黑山北部,橫跨歐洲最深的峽谷——塔拉河大峽谷,是一座鋼筋混凝土公路橋,全長366米。它初建於194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炸毀,後於1946年重建並保留至今。曾風靡中國的前南斯拉夫電影《橋》,就是根據當年遊擊隊炸橋的史實改編並在此拍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