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是橋都,但中國橋梁武漢造!武漢是建橋之都,可以一條龍服務

2020-12-23 作家李楠楓

重慶是茅以升橋梁委員會唯一認證了的橋都。

重慶橋梁數量確實多,大大小小形形色色有一萬多座。

重慶橋梁規模比較大,主橋長度500米以上的橋梁比比皆是。

重慶橋梁技術水平高,朝天門大橋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鋼桁架拱橋,跨度達到了522米,通車11年來,依然沒有被超越。

重慶橋梁樣式很多,梁橋、斜拉橋、懸索橋、鋼拱橋等常見類型,在重慶基本都可以找得到。除了水上的橋,還有陸地上的橋。重慶的一個立交橋,上上下下有30多條線,在別的城市不可想像。

重慶橋梁的影響力比較強。除了剛剛說到的朝天門大橋,萬州長江大橋是世界上最大跨徑鋼筋混凝土拱橋,巫山長江大橋是世界最大跨徑的鋼管混凝土拱橋,重慶長江大橋複線橋是世界最大跨徑的連續鋼構橋,菜園壩長江大橋是世界最大跨徑的公軌兩用結構拱橋。

因為長江重慶段江面不算太寬,所以重慶的長江大橋有不少拱橋和梁橋。

不過,論橋梁規模,重慶和下遊方面的武漢、江蘇比,那差距還是非常大的。武漢的長江大橋,主橋最短的可能就是武漢長江大橋,主橋也達到了1156米,是朝天門大橋的兩倍都不止。

目前,重慶上的長江大橋,總投資大概在20億上下。而武漢的沌口長江大橋投資50多億,楊泗港長江大橋總投資80多億,天興洲長江大橋是2009年建成的,總投資110億。鄂州到黃州區的燕磯長江大橋,雖然不屬於武漢,也是武漢造,總投資129億,是湖北最貴的長江大橋。

至於到了江蘇,長江江面非常寬闊,長江大橋的跨度就更大了。滬通長江大橋正橋長5827米,北引橋長1876米,南引橋長3369米,主跨1088米,是中國跨度最大的斜拉橋!常泰長江大橋主跨1176米,將成為世界上主跨最大的斜拉橋。這個項目投資158億,非常驚人!這兩座大橋也是武漢造。

所以說,中國最有名的、難度最大的橋梁,基本都是武漢造。中國橋梁武漢造,說這句話沒有一點問題。

#滬蘇通長江大橋#

相關焦點

  • 武漢和重慶,誰才是真正的橋都?重慶橋多,但武漢是建橋之都
    武漢和重慶,到底誰才是橋都呢?之前,重慶被一個協會認定為唯一的橋都。重慶是一座山成,而且嘉陵江和長江在此相遇,形成了兩江四岸的城市格局。長江沿線,兩江四岸比較顯著的,一個是上海,黃浦江匯入長江。一個是武漢,漢江匯入長江。
  • 生命橋、江上橋、空中橋,重慶與橋梁的緊密淵源——中建科工重慶...
    疫情當前,中建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火速支援火神山、雷神山建設,建設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二期工程應急院區項目,為疫情搭建的「生命之橋」,是庚子年初春最美的場景。戰「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們陸續離鄂時,武漢32張感恩海報刷爆網絡。其中重慶醫療隊「是你們,為生命架了橋」浸潤渝都人民的眼眶。
  • 「橋都」武漢即將上新,帶你看看青山長江大橋有多厲害?
    儘管這已是「橋都」武漢的第11座長江大橋,但因其自帶「世界級」的光環,自2015年10月開建之日起,青山橋就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作為著名的「建橋之都」,武漢從來都不缺各種類型的橋梁。武漢的11座長江大橋中,武漢長江大橋與武漢長江二橋是按先後順序命名的,其他的橋大多以橋址小範圍地域命名,唯獨青山長江大橋的「青山」二字,取自武漢市青山區,是武漢市第一座以城市行政區的名字來命名的橋梁。
  • 解決武漢長江大橋建設中的14個難題!「中國現代橋梁之父」茅以升...
    長江日報-長江網11月12日訊11月12日,時值「中國現代橋梁之父」茅以升逝世40周年。他曾主持修建中國人自己設計並建造的第一座現代化大型橋梁——錢塘江大橋,成為中國鐵路橋梁史上的一塊裡程碑。之後,他又參與設計武漢長江大橋、北京人民大會堂等。
  • 寬48米 長江上最寬的一座橋 下個月在湖北武漢通車 橋都麼?
    寬48米 長江上最寬的一座橋 下個月在湖北武漢通車 橋都麼?武漢到北京、上海、廣州都是居中,也有長江、漢江黃金水道,還有多條高鐵、高速公路經過,是區域乃至華中、中國的交通、物流、航空、水運中心、樞紐之一,也是中國特大城市,新一線城市。武漢有多少座長江大橋呢,武漢號稱江城,和重慶一樣都是大城市,但是相比較重慶,武漢可能更符合橋都的概念,橋多,尤其大橋多。
  • 這個位於武漢的全國首家綜合性橋梁博物館,你知道多少?
    1956年的一天清晨,毛主席在視察武漢長江大橋工程後,連續三次暢遊長江,寫下了氣勢磅礴的《水調歌頭·遊泳》,從此成為中國橋梁工程的最強Slogan。1957年10月15日清晨,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此後60多年,來自武漢的建橋「國家隊」徵戰南北,在國內外建起一座座跨江、跨谷、跨海大橋,武漢也因此被稱為「橋都」。
  • 中國橋梁小史|從梁橋、拱橋、斜拉橋、索橋、吊橋看中國跨度
    我國最早跨越長江的橋梁武漢、重慶白沙沱和南京長江大橋均以連續梁結構建設其中的南京長江大橋最大單跨達160米由我國完全獨立設計建造正所謂「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一舉成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連續剛構橋▼重慶石板坡大橋複線橋。
  • 漢江武漢段每6.9公裡便有一座橋
    作為武漢漢江上一座「高顏值」的橋,江漢七橋大橋建設者煞費苦心。大橋局項目經理劉生奇介紹,該橋效仿雪梨建港大橋,因為礄口、漢陽兩岸都是江灘公園,為增加人文色彩,臨時更改設計增加兩座橋頭堡,讓這座美麗的拱橋看上去有起有伏,成為武漢一張新名片。全鋼結構的一座拱橋江漢七橋施工組織難度大、施工技術含量高。作為全鋼結構的一座拱橋,鋼材用量達2.8萬噸。
  • 武漢江漢七橋正式復工建設
    24日,由武漢市城投集團公司建設、中鐵大橋局施工的江漢七橋正式復工,這也是武漢市首個復工的橋梁工程。他是鄂州人,包工頭在當地組織了3臺麵包車,於3月21日將16名工人一起接到武漢江漢七橋項目部。「上高速、下高速都會測體溫、看我們的『綠碼』,進入工地前每天會測兩次體溫。」金光燦說。  「2月初,江漢七橋項目部還參與了武漢市、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病房改造等援建任務,一直處在『備戰狀態』。也是從那時起,我們開始籌備各項準備工作,建立了有效的疫情聯防聯控小組並制定了防疫方案。」
  • 大武漢 橋橋看
    長江之於武漢,曾經是天塹如今卻是靈魂與支點橋之於武漢,曾經是幻想如今卻是關鍵與驕傲「山無徑跡,澤無橋梁,不相往來。」//武漢的橋,恐怕武漢人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座。從前江水阻擋,過江只能坐輪渡,如今一座座飛躍兩江四岸的橋梁,使得從前的不可能變為了可能。
  • 武漢 | 這幾天的中國武漢,全世界都在看
    攝影/wenidon過去,武漢三鎮明顯地有著商業區、文化區、工業區的分別,最熱鬧繁華的地段如江漢路、漢正街、六渡橋都在漢口;高等學府和科研機構如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則在武昌;漢陽是三鎮裡比較弱勢一點的,但提起「漢陽造」那也是中國無人不曉的。即便現在城市日新月異,武漢人的思維慣性卻還不自覺地延續著。
  • 中國唯一的「橋都」,橋梁數多達4500座,還創下多個世界之最
    中國唯一的「橋都」,橋梁數多達4500座,還創下多個世界之最,俗稱「水生萬物」, 水是生命之源,綿延不絕,生生不息, 自古以來,水在人類社會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人類逐水而居,創造了無數古老的文明和燦爛的文化, 比如世界聞名的兩條河文明,神秘的尼羅河文明,還有我們熟悉的長江黃河文明,
  • 中國唯一一座不給拍照的橋:犧牲一個排,戰士被澆築進水泥墩
    」中國的歷史可以說是人民的血汗史,這一寸寸土地、一點點進步,都是由人民的血汗澆灌出來的。在新中國剛成立時,百廢待興,科技落後,造一座橋都離不開人民的血汗。中國的陸地總面積有大約960萬平方公裡,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有許多壯觀的大橋,如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武漢長江大橋,世界上保存至今的最早的石拱橋——趙州橋,還有杭州灣跨海大橋、港珠澳跨海大橋等等。這些橋都可以拍照,但一座橋是國內曾經唯一一座全天候由武警把守且不允許拍照的橋,這座橋就是怒江大橋。
  • 這首唱武漢的歌太美!如此詩意的大武漢,隔著屏幕都聽醉了……
    4月27日至2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印度總理莫迪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行非正式會晤,刷屏了整個朋友圈,「深厚歷史底蘊」是武漢成為會晤地點的考慮因素之一。讓全世界都知道了,武漢不僅是繁榮現代的大都市,還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 僅用兩年多建成的武漢長江大橋,為何能成為堪稱標杆的百年工程?
    長江日報記者苗劍 攝長江大橋誕生在武漢,是這座城市永遠的驕傲。無數英雄的武漢人民也在那個戰天鬥地的歲月裡揮灑著汗水和智慧,並為此自豪。在武漢市橋梁博物館的展廳裡,展示了新中國成立後一批批20歲出頭的年輕人如何夜以繼日為國家建設通往未來的橋。中鐵大橋局武漢橋梁傳媒有限公司高級顧問、橋梁史專家餘啟新,曾走訪多位大橋設計者、建設者。
  • 「橋」把你美的,武漢,給你點顏色看看!
    提起武漢,必定想起它的別名「江城」,有江的地方就會有橋,武漢與橋,有著深深的羈絆。坐擁11座長江大橋的武漢,是當之無愧的橋梁之都。2.鸚鵡洲大橋——國際橘這一抹靚麗的橘色,與黃鶴樓的美相得益彰,當你登上黃鶴樓頂,極目楚天之時,這抹橘色一定會成為你眼中的靚麗風景線,橘色不僅是極具觀賞,還有著非常高的實用性,在雨霧朦朦的天氣裡鸚鵡洲大橋依然可以保持醒目的顏色,為行人車輛指明方向。
  • 它是我國被稱之為「橋都」的城市,我國之驕傲,公認的橋梁博物館
    作為我國第一個被稱為「橋都」的城市,我感到自豪,在美學上,也是有自己的獨特魅力,各種彎橋、坡橋、高架橋形態各異,結合著它的獨特地形,盡顯藝術之美。在河流密集的重慶,1958年以前,市轄區的大江大河上沒有一座橋,人們跨河交通出行只能依靠渡輪,2014年,重慶有橋梁1.3萬座,是中國橋梁最多的城市,被稱為「萬橋之都」,義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只有約400座橋,德國漢堡約有2400座橋。
  • 全國唯一以「橋梁」命名的公辦高職,武漢鐵路橋梁職業學院畢業生供...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肖楊 通訊員李玉紅)受疫情影響,今年5月10日,武漢鐵路橋梁職業學院開啟2020年校園線上招聘活動,來自省內外上百家用人單位申請參加此次招聘會,提供崗位 1500餘個,其中大量是「中字頭」央企,如中國中鐵、中國交通等大型央企。
  • 5年建成11座長江大橋 湖北建橋增幅全國第一
    藍裝亮相的沌口大橋、「鑽石型」的武穴大橋、紅色「編鐘」的棋盤洲大橋、中國「牌樓」韻味的宜都大橋……湖北新建成的11座大橋一橋一景,各領風騷。  更難得的是,不斷創新的橋梁設計理念,讓這些橋梁身世不凡,造型各異。「輕靈高挑的全漂浮體系能擔千鈞之力,何必膀大腰圓?」
  • 萬裡長江第一橋建設始末
    當時新中國剛建立,百廢待興,武漢長江大橋是第一個大工程,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毛澤東,對大橋從選址、施工到落成的全過程,都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和關懷,激勵建橋大軍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實現千百年來在長江上「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偉大夢想。一1953年2月16日,農曆大年初三的夜晚,漢口大智門車站,大雪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