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一座不給拍照的橋:犧牲一個排,戰士被澆築進水泥墩

2020-12-11 華夏史普

青山埋白骨,綠水吊忠魂。中國的歷史可以說是人民的血汗史,這一寸寸土地、一點點進步,都是由人民的血汗澆灌出來的。在新中國剛成立時,百廢待興,科技落後,造一座橋都離不開人民的血汗。

中國的陸地總面積有大約960萬平方公裡,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有許多壯觀的大橋,如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武漢長江大橋,世界上保存至今的最早的石拱橋——趙州橋,還有杭州灣跨海大橋、港珠澳跨海大橋等等。這些橋都可以拍照,但一座橋是國內曾經唯一一座全天候由武警把守且不允許拍照的橋,這座橋就是怒江大橋。

l修建大橋的原因

怒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大河流之一,發源於我國青藏高原,一路向南,途徑雲南省,流入緬甸,最終注入印度洋,流域面積覆蓋西南。怒江流域,地勢起伏巨大,大部分河段奔流於陡峭高山中,落差大,流勢急,多為險灘瀑布,一般不利於人們居住。不過在怒江兩側依然有居民生活。怒江在崇山峻岭間,老百姓想要過個江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

舊中國忙於軍閥混戰,無暇顧及怒江的大橋修建。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改善怒江交通不便的情況,便利在這裡居住生活的老百姓,我國便打算在怒江修建一座橋梁。

怒江大橋修建於1953年,全長678米,寬15.8米。該橋是318國道川藏線唯一能過大型車輛的橋梁,是連接東西兩岸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是一條重要的戰備通道。因此,怒江大橋被稱為川藏公路的「咽喉」。因而,怒江大橋建成後便由武警24小值守。除卻怒江大橋的戰略位十分重要,還有一點是這座橋的修建過程中,發生了許多引人淚下的故事。

l以生命築橋

在國家確定要修建怒江大橋後,就開始尋找工程隊,但由於建橋難度太大,沒有工程隊願意修建怒江大橋,因此,怒江大橋是由18軍負責修建的。

1953年年底,負責修建大橋的戰士們抵達這裡。架起這座橋梁需要戰士們爬到海拔3000多米的高度,在零下39度的環境進行高難度施工。由於沒有先進的登山設備,戰士們只能用先爬上山頂,再固定一條繩索作為軟梯,戰士們幾乎每天都在冒著生命危險,上下攀爬。還要肩扛水泥等建橋材料,用最原始的施工工具修建大橋。吃不飽,穿不暖,他們用最堅定的意志克服無比艱險的環境,一米一米推進怒江大橋。

在修建怒江大橋的過程中,有一名小戰士由於過度疲勞,在作業過程中不小心掉到了水泥裡,其他戰士試過各種辦法也沒從水泥中救出他,最後將這名小戰士的身軀與橋墩澆築在了一起,永遠地留在了怒江大橋下。在18軍中還有有一個排,所有的戰士都在建橋過程中犧牲了,只有排長一個人活著,在大橋完工之時,排長最終也縱身躍入了怒江。

18軍的戰士們用巨大的犧牲,換來了這座橋。後來每當有士兵經過怒江大橋時,都會向橋墩敬禮,以表達對這位戰士,以及其他修建怒江大橋時犧牲的戰士們的尊敬。

l結語

中國的輝煌正是由許許多多為國奉獻的前輩、先烈締造的,是他們的付出換來了如今我們的美好生活。「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要時刻將這份恩情銘記在心,珍惜當下,努力為祖國的建設再出一份力、盡一份心。

相關焦點

  • 橋梁大事:常泰長江大橋5號墩鋼沉井完成最後一次井壁混凝土澆築
    常泰長江大橋5號墩鋼沉井首次採用「臺階型」鋼沉井,平面尺寸長95米、寬57.8米、高64米,為目前世界在建最大水中沉井基礎。5號墩鋼沉井施工分兩次接高、三次井壁砼澆築、四次取土下沉。此次是最後一次澆築,混凝土設計方量為17036立方,高度為19.2米。
  • 戰士掉進40多米深橋墩,被水泥封存前大喊:大橋修好之後告訴我
    上個世紀的中國想在雲南山區修建這樣一座鐵路,其難度可想而知。那時的我們還不是外國人口中的「基建狂魔」,中國更多的是貧窮和落後。即使是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之下,新中國依舊不乏那些甘願犧牲的戰士,而那些戰士的花名冊中,熊漢俊也赫然在列。
  • 漢巴南鐵路全線首個連續梁橋0號塊成功澆築
    巴中頻道 譚裕騎 譚小龍1月8日,記者從漢巴南鐵路6標段管理處獲悉,在1月6日上午8點40分,漢巴南鐵路巴河大橋成功澆築首個0號塊混凝土澆築,這也是漢巴南鐵路全線首個連續梁橋0號塊施工,它的成功澆築標誌著漢巴南鐵路巴河大橋正式拉開了連續梁主梁施工的序幕。
  • 中國最「特殊」大橋:火車經過鳴笛30秒,只因橋墩裡澆築了一個人
    現代社會,已經很少再發生戰爭了,和以往相比,很少有戰士犧牲的消息傳來。但是祖國的發展,需要很多可愛的人們投身到艱苦的建設之中,修路建橋便是其中之一。我國的鐵路建設較為落後,及至十九世紀,國內才漸漸了解到火車這種通行工具。現在的基礎設施逐漸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也越來越多。其中,就有一個中國最特殊大橋:火車經過都要鳴笛30秒,只因橋墩裡澆築了一個人。
  • 「飛虎」偵察員傅平山:29歲葬身異國,遺體被敵軍澆築在水泥中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戰士們懷揣滿腔熱血,一路上披荊斬棘,不惜將個人安危置之身外只為保家衛國,他們是國家的護航者,是人民的英雄,更是歷史的重要參與者。戰士們英勇無畏的颯爽英姿充盈在戰場的每一個角落,炮火光影中殺戮無數。既生戰爭,必產殺戮,血灑沙場為國捐軀的英雄數不勝數,屍骨堆積成山也是常有之景。
  • 安慶勇進路大橋主墩承臺開始澆築
    12月3日,記者在安慶高新區勇進路跨石門湖特大橋東段看到,現場吊機、泵機林立,工人們正在鋼圍堰中緊張施工,開始橋梁主墩承臺澆築。勇進路跨石門湖特大橋主墩承臺長47米、寬13.2米、厚5米,採用鋼板磚圍堰式施工。
  • 這是一座奇怪的橋,火車經過都要鳴笛30秒,不做不行嗎?
    如今,隨著科技的發達,交通的發達與否也成為了一個國家能否與世界接軌的體現之一而我國自古以來就被稱為「基建狂魔」,高鐵、地鐵等也可以說十分完善,甚至成為了世界上高鐵裡程第一的國家。但是在幾十年前那種情況下,這些交通的建設是十分不容易的。
  • 㽏井河二橋主橋0號塊砼澆築完成
    去年11月19日,㽏井河二橋開始進行主橋10號墩0號塊砼澆築,橋梁進入上部結構施工。主橋上部結構0號塊右幅混凝土體積約460立方米,預應力管道分布密集,結構複雜,施工難度較大。施工單位採用高空支架(墩旁託架)方案施工,確保工程進度和質量。
  • 移穰大橋2號主墩承臺完成澆築
    近日,國道307、207線陽泉市繞城改線工程一分部經過27個小時的連續作戰,順利完成移穰大橋2號主墩轉體橋下承臺的澆築。移穰大橋2號主墩承臺為臺階式,分上下兩層。此次澆築的承臺,模板採用定型鋼模板,混凝土需要分層連續澆築,一次成型,總澆築量為1331.8立方米。為保證施工安全和施工質量,項目部提前組織施工方案評審,召開了澆筑前的首件工程施工準備驗收會,各部門積極溝通協調,全面做好各項施工準備工作。在最低氣溫零下6攝氏度的環境下,各部門人員各司其職、默契配合。
  • 男子為掩護隊友,與敵人在深山周旋6天,壯烈犧牲後被封進水泥
    那個時候 ,每位偵察兵都有自己專屬的代號 ,傅平山的代號為「飛虎」,有一次偵察隊收到情報,越南軍隊有一部分兵力駐守在山上,如果能夠抓住一個俘虜回來,勢必會獲取一些有利的信息,對作戰也會有很大的幫助。傅平山便決定以身犯險 ,實行這次抓捕任務。在執行任務之前 ,戰士們已做好了周密的計劃 ,也做好了遇到危險撤離的準備。
  • 通天坡往火車站方向新修水泥墩,街坊困擾:交通更加堵塞
    近日在通天坡的街坊產生了困擾↓通天坡的橋上建起了水泥墩使得街坊出行變得十分不便網友發帖>昨晚經過通天坡的時候,發現通天坡往火車站方向的天橋上突然弄起了水泥墩,限寬才2米,柱子很大,弄的非常不合理,這樣的寬距讓車技不夠的司機根本不敢過,如果是限高也好啊!
  • 百合鬱江特大橋主墩承臺澆築開始→
    近日,南玉鐵路百合鬱江特大橋開始東岸主墩承臺的澆築,標誌著全線控制性工程施工進度取得重大突破。南玉鐵路百合鬱江特大橋主橋位於廣西橫縣橫州鎮和百合鎮,在平福和周塘村處跨越鬱江,橋長612米,主橋中跨採用雙塔雙索麵鋼混凝土混合梁無砟軌道斜拉橋,邊跨為混凝土箱梁,採用支架現澆。本次東岸P5號主墩承臺於12月18日晚8點開始澆築,混凝土總量為4260方,因為方量大,施工時間長,為克服混凝土裡表溫差大的難題。
  • 杭州風博項目金家河橋0號橋臺首根樁基開鑽-工程機械動態-中國路面...
    10月21日,由中國水電四局南方工程公司風博項目承建的博奧路金家河橋0號橋臺首根樁樁基順利開鑽。杭州風博工程項目主要包括風情大道(金城路~湘湖路)改建工程(局部段)和博奧路兩項工程,於2019年11月開工建設。博奧路道路等級為城市主幹路,設計速度50千米/小時,雙向六車道,全長約 2.63公裡,項目有中橋4座,金家河橋為其中最長的一座。
  • 浙江東陽水泥墩藏屍案:少女痴情夢入繁華境 姐妹天真葬身水泥墩
    除了這種濃烈混濁的氣味之外,地下室裡憑空出現了一個尚未乾透的水泥臺。馬家人從未見過,裝修工人也不知情。地下室多了一條像棺材一樣的水泥臺,這肯定是不正常的。辦案人員更讓人覺得可疑的是做這個水泥臺的應該是一個不懂水泥工的人幹的活。活幹的很粗糙,而且材料都是亂放亂堆的。水泥墩外層還潑灑了膠泥。
  • 1965年,一位江西少年被融進水泥橋墩,如今火車經過都要鳴笛30秒
    成昆鐵路全線長1096米,別看只有1000多米,這花了好長時間才修建起來,而且還犧牲了很多鐵道官兵。成昆鐵路早在晚清時期就說要修,但資金和技術等問題成了修這條鐵路的攔路虎,中間洋人和民國政府還插過手,真正落實的還是1958年7月新中國去修的,修建之前,外國專家還說成昆鐵路沿線地帶是「鐵路禁區」。
  • 《金剛川》:那些應該被永遠銘記的犧牲
    在觀影之前,其實我對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殘酷與慘烈,只是有所印象,而《金剛川》這部電影,以最觸動人心的直觀描繪方式,刻畫了一場圍繞著過橋和護橋的艱苦戰鬥。  《金剛川》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金剛川是朝鮮的一條河,這條河上有一座橋,是通向主戰場的一座動脈橋梁。影片的主要劇情發生在一個晚上的時間內,這座橋不斷被美軍飛機轟炸,志願軍則不停修復,最終成功保障大部隊通過金剛川。
  • 1965年,一21歲少年被澆築在水泥橋墩,如今火車經過都要鳴笛致敬
    而這條鐵路的修建耗費了無數工人戰士的心血。在55年前,就有一位年僅21歲的少年戰士,被融入了這條鐵路的一座橋墩中,化身英靈永遠守護著鐵路。而如今,每一列經過此地的火車都要鳴笛30秒,祭奠這位英雄。
  • 主墩承臺澆築完畢 南三島大橋進入主塔施工階段
    1月13日,廣東交通集團所屬南三島大橋主塔墩38#承臺完成澆築,大橋的兩個主墩基礎全部出水,項目將進入水上主塔施工階段。航拍南三島大橋主塔墩。新華網發大橋主墩承臺採用雙壁鋼套箱圍堰施工,38#承臺,共完成混凝土澆築7625立方米。
  • 湘潭一小區為何壘起水泥墩?居民有話說!
    「好好的小區通道,竟被一個個水泥墩擋住,不僅影響美觀,也存在安全隱患。」近日,有市民向湘潭日報社新聞熱線58266666反映。 嶽塘區書院路街道曉塘社區原製藥廠小區內有人私自壘起水泥墩,不僅擋住小區通道也影響了剛完成提質改造的小區環境,希望相關部門能處理解決。